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03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docx

选考提升训练四第四章生物的变异

选考提升训练(四)__[第四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50分,第Ⅱ卷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❶番茄果皮的红色相关基因(R)可以突变为黄色相关基因(r),r也可突变成R。

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可逆性B.稀有性

C.普遍性D.有害性

❷[2016·嘉兴一中高二期末]图T41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①       ②

图T41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❸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

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的改变可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❹下列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是(  )

A.神经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动物的胚细胞

D.正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

❺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  )

①分裂间期 ②受精作用 ③分裂后期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 ⑤减数第二次分裂

A.①②B.③④

C.④①D.①⑤

❻如图T42所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图T42

A.甲、乙、丁B.乙、丙、丁

C.乙、丁D.甲、丙

❼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

B.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

❽若把普通的老鼠的尾巴从出生时就切除,一代一代的连续进行,10代以后生出的老鼠将是(  )

A.无尾巴

B.尾巴变短

C.尾巴变长

D.和普通老鼠一样

❾下列关于育种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干扰

B.杂交育种能提高染色体畸变率

C.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

D.诱变育种能组合多个优良性状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②自然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③所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⑤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D.②③⑤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的基因某一位点的改变

B.所有基因突变都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C.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突变个体的生存有利

D.每个生物体只有某些特殊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

图T43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T43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

C.①过程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替换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则一定是过程②出现了异常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出高产菌株属于基因突变

C.将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属于染色体畸变

D.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两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说明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若图T44为某一个体的体细胞,则该个体为几倍体(  )

图T44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单倍体

D.二倍体或单倍体

如图T45所示,四个细胞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子细胞的是(  )

  

A    B     C     D

图T45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细胞内的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图T46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T46

A.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

B.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C.若该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

D.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基因为(  )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基因

D.X染色体基因

如图T47所示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T47

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

C.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图T48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T48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另一个染色体组

D.若①是X染色体,④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Ⅰ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Ⅰ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Ⅰ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如图T49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T49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如图T410所示的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T410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在③到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法如图T41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T411

A.通过过程③培育出的幼苗的基因型为ddTT的可能性是1/4

B.过程④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C.过程④是指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最终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纯合子

D.过程①③④依次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0分)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中都带有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就会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如果某原癌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改变,即氨基酸序列上第19位氨基酸由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

已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CCC、CCA、CCG,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

则突变成的癌基因中决定第19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是________或________。

这一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

(2)癌细胞在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细胞间的____________。

(16分)图T412中甲、乙分别是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X、Y、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染色体,果蝇的红眼(D)和白眼(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图T412

(1)据图判断,果蝇为________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属于常染色体的是________(用图中的染色体标号作答)。

(2)若只考虑基因D、d的遗传,图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雄果蝇产生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B、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现将纯合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选择F1中的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2。

①若同时考虑体色与眼色的遗传,则它们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1943年,青霉素产量只有20单位/mL,产量很低,不能满足要求。

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等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青霉菌死亡,少量生存下来。

在存活下来的青霉菌中,青霉素的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有的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的量提高了几百倍(最高达到20000单位/mL),从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株。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株,目的是诱发青霉菌发生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水平看,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3)存活下来的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的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式叫________育种,所获得的高产青霉菌株的青霉素产量提高了几百甚至几千倍,这说明这种育种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2015·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期中联考]某种观赏性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这种观赏性鱼有多对相对性状如眼型有正常眼、非正常眼,尾鳍有单尾鳍、双尾鳍,体色有白色、紫色等。

(1)某科学家分析,一条纯种雌性金鱼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非正常眼,用该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F1雌、雄金鱼中均有正常眼,也有非正常眼。

则在非正常眼和正常眼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1)题中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已经证实控制尾鳍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单尾鳍对双尾鳍为显性。

某养殖场出于生产的需要,需要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一批在金鱼鱼苗期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鱼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

(提供的成鱼有单尾鳍的雌、雄鱼,双尾鳍的雌、雄鱼。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尾鳍的基因用F、f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