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384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docx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例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7661(2019)24-0071-03[背景与导读]《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而新增的学习内容。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和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旋转现象。

因此本课教学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分辨平移与旋转,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图形在平面上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在方格上平移图形。

[教学准备]《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师:

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园去玩,下面就跟着老师到游乐园去转转吧!

(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你们瞧!

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看一看,想一想它们是怎样活动的呢?

跟着用手势比划比划。

(选取学生喜欢的儿童游乐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情绪高涨,边模仿边比划,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师:

这么多游乐项目都在运动,咱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

生:

缆车、小火车、小朋友玩滑滑梯是一类,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是一类。

师:

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生:

缆车它们都是直直的、平平的运动,就把它们分为一类,摩天轮它们都是在转圆圈,所以是一类。

师:

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那么能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取个名字吗?

生1:

直直运动的叫直动,转圈圈的叫转动。

生2:

直着运动的叫平移,转圈圈的叫旋转。

(通过分类,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自己自由的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取名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片断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研究平移和旋转1.动手操作师:

同学们拿出铅笔,将笔尖对着右边,按老师的口令移动(师发出平移口令,学生动手操作)。

师:

铅笔在平移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

铅笔的位置变了,铅笔没变。

生2:

铅笔的形状、大小没变。

生3:

位置变了,方向、形状、大小没变。

师:

现在旋转铅笔,让笔尖朝下(师发出旋转口令,学生动手操作)。

师:

铅笔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

方向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

2.判断师:

现在我们来做点独立的练习,请你们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

如果是平移,请举手表示,如果认为是旋转请握拳表示(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用学具、手势表示平移,旋转现象,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轻松愉快的获取和掌握了知识。

)教学片断(三)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师:

下面跟着老师一起进入奇妙的海底世界(课件动态演示)。

仔细观察红色小鱼和黄色小鱼分别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1:

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3格。

生2:

我觉得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5格。

生3:

我认为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7格。

(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引起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激烈讨论。

)师:

如果红色小鱼向右平移3格,那么黄色小鱼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学生发现数相隔几格不对了。

)师: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学生汇报:

生1:

可以看鱼头移动了几格。

生2:

可以从鱼眼睛数到鱼眼睛。

生3:

可以从鱼尾巴数到鱼尾巴。

生4:

要找到一个点来数,数到它所对应的那个点。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最后进行验证,通过自主探索和讨论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动态的、丰富的表象积累。

)教学片断(四)拓展创新,体验价值师:

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

学习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用处呢?

师:

你们相信房子会搬家吗?

生:

不信。

师:

沐浴了74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的时间向东南方向成功平移了66.46米,形象的说真正实现了楼房搬家的可能。

(生一片惊讶。

听到老师说房子会搬家,孩子们都说不信,教师选准时机课件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

)[教学反思]平移和旋转这两个运动现象,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还亲身经历过,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抽象、复杂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再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让学生感受这两种运动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直观的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我们真切体验到了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苦用心。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

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教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观看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接着,让学生用手势比划着他们的运动方式,再对这些游乐项目按照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安全、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中引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

在对概念有了初步感知和理解的前提下,体会到原来数学是这么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在操作探究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去体验、思考、讨论,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如引导学生用学具表示平移、旋转现象,用手势判断平移、旋转现象等。

在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又如在学生热情高涨时,教师选取学生的学习用具铅笔,在老师的指令下,做平移和旋转运动,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物体在平移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物体在旋转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让学生切身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学生经过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并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充满想象和思考的过程中,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巧妙创新中,挖掘数学思维的潜能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数学思维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会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

针对学生的这个思维误区,教师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材,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红黄两条小鱼,并用课件动态演示红、黄两条小鱼,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平移,最后移动后的红鱼尾巴与移动前的鱼头之间相隔3格距离,移动后的黄鱼与移动前头尾相连。

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黄鱼移动后头尾相连,来帮助学生弄清思维误区。

接着学生动手实践,选取图上鱼身体的某个点,进行描画,数数、猜测、验证,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挖掘了数学思维的潜能,也学会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四)在学科整合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本节课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利用网络技术对图片进行平移和旋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为一体,成为和谐的有机整体,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条件。

如课中教师课件出示一组运动:

升国旗、电风扇、电梯等,让学生判断,它是属于平移还是旋转。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吗?

一个学生说:

学习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用处呢?

教师没有给他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讨论,看到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教师再课件播放出上海音乐平移66.4米的新闻资料,孩子们发出了哇,太神奇了!

此时,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数学真有用的烙印。

这样活起来的数学知识,动起来的数学学习,为孩子们今后学习数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提升作用。

(责任编辑刘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