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26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x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

4.1.1几何图形(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知道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会在立体图形中指出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

2.难点:

辨认棱柱、棱锥.

三、教学过程

 (教学说明:

本节课用到的教具较多,课前需要作认真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板书: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本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什么是图形.(板书:

图形)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

什么是图形?

在小学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图形.

师:

(出示正方体模型)这是什么图形?

生:

正方体.(没有学生知道,教师直接告诉)

师:

(将画有正方体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

正方体.(师板书:

正方体)

 (以下师依次出示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模型,教学过程同上)

师:

(出示三棱柱模型)这是什么图形?

生:

……(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

师:

这个图形叫棱柱.

师:

(将画有三棱柱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

棱柱.(师板书:

棱柱)

师:

(出示六棱柱模型)这又是什么图形?

生:

……(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

师:

这个图形也是棱柱.

师:

(将画有六棱柱的纸贴到黑板上)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生:

棱柱.(师板书:

棱柱)

师:

(三棱柱、六棱柱的棱垂直桌面放置)这两个图形都是棱柱,但它们的形状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演示三棱柱)这个棱柱相对的这两个面都是三角形,(演示六棱柱)这个棱柱相对的这两个面都是六边形,所以我们把这个棱柱叫做三棱柱,(板书:

三)把这个棱柱叫做六棱柱.(板书:

六)

师:

(三棱柱的棱平行桌面放置)三棱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什么东西?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三棱柱挺像是一个帐篷.

师:

(六棱柱的棱垂直桌面放置)六棱柱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六棱柱挺像是一个茶叶盒.(也可说其它东西)

 (以下师依次出示四棱锥、五棱锥,教学过程与棱柱教学基本相同)

师:

(指模型)刚才我们看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稍停)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

立体图形)

师:

(指板书)这些立体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8页,(稍停)上面一排印了一些实物,这些实物是什么东西?

生:

地球仪、魔方、现代汉语词典、沙堆、铅笔、建筑物.

师:

这些实物是什么立体图形呢?

请大家把实物与下面一排的图形用线连起来.(生连线,师巡视)

师:

说说你是怎么连线的?

生:

……

师:

这位同学连得对不对?

(有不对的,其他同学纠正)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1.师出示一些大图片,让学生找立体图形.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课本P116练习.

(只要求学生回答:

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

如第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中有2个圆,又如第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中有2个五边形、5个长方形.如果学生对第五个立体图形的感知有困难,师可以告诉这个立体图形的构成,即上面是一个棱锥,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答题用口答形式)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图形,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种不同的图形,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什么联系呢?

生:

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

(作业:

P121习题1.2.3.做在课本上)

四、课后反思

 

4.1.2点、线、面、体(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从静态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围成,面面相交成线,线线相交成点”.

2.从动态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通过观察图形,了解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其关系.

2.难点: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图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边讲边出示模型)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都是立体图形,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圆、扇形都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面是平面图形.无论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都是图形,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所看到的无处不是图形,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里!

小到一粒沙子是图形,大到整座城市也是图形.大家可以欣赏欣赏课本115页上的那个图形,(稍等)这个图形画的是什么?

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师:

你能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是可容纳8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周围分布着田径、体操、游泳等14个场馆,整个公园占地12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师:

这么大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真是够大的.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图形,里面到底有一些什么东西?

生:

……(学生列举出来的可能是实物,如建筑物、树等等,要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在这个图形中同学们找出了不少东西,但恐怕还没有找全.老师不用看图形,就敢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图形中只有四样东西.这么大的图形中怎么只有四样东西?

是的,只有四样东西.这就神了,这四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呢?

这四样东西就是点、线、面、体.(板书课题:

4.1.2点、线、面、体)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点、线、面、体.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

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板书:

图形由点、线、面、体组成)

师:

什么是体?

(板书:

体)有体积的东西都是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都是体.

师:

你能举出生活中是体的东西?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生活中的体有很多很多,一个土豆是体,一头牛是体,一个人的身体是体,一幢房子也是体.一样东西只要有体积,不管是什么形状,都是体.

师:

什么是面?

(板书:

面,并演示长方体模型)包围着体的是面.这个长方体共有几个面?

生:

6个.

师:

(演示长方体模型)这6个面都是平平的.

师:

(出示圆柱模型)包围着圆柱的是面,这个圆柱有几个面?

生:

……

师:

(演示圆柱模型)这个圆柱有3个面,这个面和这个面是平平的,这个面是弯曲的.

师:

(出示圆锥模型)包围着圆锥的也是面,这个圆锥有2个面,哪一个是平平的?

哪一个是弯曲的?

(生上台指出来)

师: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面有两种,一种是平面,一种是曲面.(板书:

(平面、曲面))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平面和曲面的例子,譬如,平静的水面给我们留下平面的印象,而有浪的水面给我们留下曲面的印象.

师:

什么是线?

(板书:

线)这就是线.(边讲边画一条直线、一条曲线)线也有两种,笔直的是直线,弯曲的是曲线.(板书:

(直线、曲线))

师:

(指模型)你能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直线和曲线吗?

(多让一些学生找)

师: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能找到很多线的例子,譬如,课桌的边沿、织卡垫的线、寺庙壁画优美的线条、夜晚流星划过天空时的那一道光线,这些都给我们留下线的印象.

师:

什么是点?

(板书:

点)这就是点.(边讲边画点)

师:

知道了点、线、面、体是什么,就不难想像,任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图形当然也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课本P122练习1,2.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点、线、面、体.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线、面、体之间有两种联系,第一种关系是什么?

生:

……

师:

第二种关系是什么?

生:

……

(作业:

阅读4.1几何图形P114-P117)

四、课后反思

 

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射线、线段的意义,会表示射线和线段,会按语句画出射线和线段.

2.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3.会画线段的和、线段的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画线段的和、差.

2.难点:

画线段的差.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用尺子量的方法画一条线段AB,使线段AB=a.

 

2.用圆规截取的方法画一条线段BC,使线段BC=b.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右图)

师:

(指图)这是线段a,这是线段b,线段a与线段b的和是什么意思?

生:

……(多让几位同学发表意见,要肯定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

师:

(在图中比划)把线段a、线段b的端点接起来,得到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和.怎么画出线段a线段b的和呢?

请大家做下面的探究题.

3.探究题:

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这条线段等于a+b.

 

(生做探究题,师将探究题板书后巡视)

师:

不少同学画出了线段a与线段b的和,你是怎么画的?

把你的画法在小组里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

(以下师生同步画)下面我们一起来画线段a与线段b的和.(边讲边画)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画线段AB=a,怎么画线段AB=a?

生:

……(用尺子量或用圆规截取)

师:

用圆规截取要方便一些.(边讲边用圆规截取,并标上字母A、B)然后再画线段BC=b(边讲边用圆规截取,并标上字母C)

师:

(指图)哪一条线段等于a+b?

生:

AC.(多让几位同学回答)

师:

(指准图)从画图过程可以看出,AB=a,BC=b,所以AC=a+b.线段AC就是所要画的线段(板书:

线段AC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师:

(指图)这是线段a,这是线段b,线段a与线段b的差是什么意思?

生:

……(多让几位同学发表看法,要肯定学生回答中的合理部分)

师:

(在图中比划)在线段a中减去线段b,剩下的得到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差.怎么画出线段a与线段b的差呢?

请大家做下面探究题.(师将黑板上探究题中的a+b改为a-b)

4.探究题:

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

使这条线段等于a-b.

 (生做探究题,师巡视引导)

师:

画好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请大家把自己的画法在小组里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

(以下师生同步画)下面我们一起来画线段a与线段b的差.(边讲边画)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画线段AB=a.画线段AB=a可以用尺子量的方法来画,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的方法来画,一般来说,用圆规截取方法来画比较方便,我们就用圆规截取方法来画(边讲边用圆规截取,并标上字母A、B).然后再画线段BD=b(边讲边用圆规截取,并标上字母D),(指图)因为画的是线段的差,所以BD的截取方向与BC的截取方向正好相反.

师:

(指图)哪一条线段等于a-b?

生:

AD.(多让几位同学回答)

师:

(指准图)从画图过程可以看出,AB=a,BD=b,所以AD=a-b.线段AD就是所要画的线段(板书:

线段AD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5.如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

使它等于a+b-c.

 

6.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

使它等于2a-b.

7.如图,填空:

 

(1)BC+CD=     ;      

(2)AC+CD=     ;

(3)AC-AB=     ;      (4)AD-AB=     .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画线段的和、线段的差,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段的和与画线段的差有什么不一样?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作业:

P130习题9.)

四、课后反思:

 

4.3.1角(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用量角器画出任何给定度数的角.

2.知道1°=60′,1′=60″,会进行度分互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难点:

度分互化.

三、教学过程

(一)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

同学们会用尺子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吗?

生:

会.

师:

用尺子能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用量角器也能量出一个角的角度,如何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角度呢?

请大家完成这道探究题.

 (师出示探究题)

1.探究题:

用量角器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

 

 (生做探究题,师巡视指导)

师:

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这两个角的度数,你是怎么量的呢?

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指第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以下师生同步操作)怎么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呢?

(板书:

用量角器量角)第一步:

对线(板书:

对线),使量角器的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注意:

零度线不是量角器的边缘;第二步:

对中(板书:

对中),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三步:

读数(板书:

读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条刻度线上,读出角的度数.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生:

45°.(师在图中画弧并标上45°)

 (以上教学要慢点,必要时可以重复,要讲一步检查一步,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是否到位)

师:

按照对线、对中、读数三步,请大家再量一下(指第二个角)这个角的度数,(生量角,师巡视)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指第二个角)这个角的度数.(教学过程同上)

(二)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填空:

 

(1)如图,用量角器量角,∠B=    ;

(2)如图,用量角器量角,∠O=    ;

(3)如图,用量角器量角,∠E=    ;

 

(4)如图,用量角器量角,∠P=    ;

3.如图,填空:

 

 

(1)如图,用量角器量角,∠A=   °;

 

(2)如图,用量角器量角,∠B=   °;

 (3)如图,用量角器量角,∠C=   °;

 (4)∠A+∠B+∠C=   °+   °+   °=   °.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

给我们一个角,我们会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反过来,告诉我们一个角的度数,又怎么画出这个角呢?

请大家独立完成下面的探究题.

 (师出示探究题)

4.探究题:

请你用量角器画出36°角和108°角,通过画角你认为用量角器画角有哪几步?

 (生做探究题,师巡视指导)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画36°角.(以下师生同步操作)怎么用量角器画角呢?

(板书:

用量角器画角)第一步:

画线(板书:

画线),画一条射线,射线的端点就是要画角的顶点;第二步:

画点(板书:

画点),使量角器的零度线与这条射线重合,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这条射线的端点重合,在量角器36°刻度线上画点;第三步:

画线(板书:

画线),以这(指准点)一点为端点,经过这(指准点)一点画射线.这样我们就画出了36°角.(在角上画弧线并标上36°)

师:

按照画线、画点、画线三步,请大家再画一下108°角.

 (生画角,师巡视)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画108°角.(教学过程同上)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5.用量角器画出60°角、120°角.

(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

(出示1度角)这个角的度数是1度,1度角张口已是很小了,为了更精密地度量角,(比划等分过程)我们把1度角60等分,可以想象,每一份角的张口就很小很小了,这每份叫做1分角.所以1度等于60分(边讲边板书:

1°=60′).同样道理,我们还可以把1分角60等分,可以想象,每一份角的张口就更小更小了,这每份角叫做1秒角.所以1分等于60秒(边讲边板书:

1′=60″).

例1 填空:

 

(1)180′=   °;      

(2)43°78′=  °  ′;

(3)90°=  °60′;      (4)51.6°=  °  ′.

(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6.填空:

 

(1)120′=   °;      

(2)5°=  ′;

(3)26°305′=  °′;  (4)43.2°=  °  ′.

(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

……

(作业:

P134练习1.2.P139习题2.)

四、课后反思: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角平分线的意义,会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会结合图形进行角度的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角平分线的意义,角度的运算.

2.难点:

结合图形进行角度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

(一)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右图)

师:

(指图)∠AOC是一个角,(边讲边用彩笔画)射线OB把∠AOC分成了两个角,是哪两个角?

生:

∠AOB与∠BOC.(师在角上加弧)

师:

(指准图)如果∠AOB=∠BOC的话(板书:

∠AOB=∠BOC),我们就说射线OB是∠AOC的角平分线(板书:

射线OB是∠AOC的平分线)

师:

由这个例子,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角平分线?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指准图)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二)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1.如图,射线AC是∠BAD的平分线,∠BAC=25°,

则∠CAD=   °,∠BAD=   °

2.如图,射线OB是∠AOC的平分线,∠AOC=120°,

则∠AOB=   °,∠BOC=   °

3.如图,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则:

(1)∠AOB=2∠=2∠   ;

(2)∠AOC=∠=

∠   .

 

  (第2题图)             (第3题图)

4.如图,射线OP是∠AOB的平分线,则:

(1)∠AOB=   °;

(2)∠AOP=   °.

5.用量角器画出下面各角的平分线OP.

 

 

6.思考题:

如图,射线OB是∠AOC的平分线,

 ∠AOC=60°,∠AOD=80°,则

 

(1)∠BOC=   °;

(2)∠COD=   °;

(3)∠BOD=   °.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例1 计算:

 

(1)37°28′+44°49′;    

(2)25°36′×4;

 (先让生尝试,师再讲解)

例2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  

∠AOC=53°17′,求∠BOC的度数.

师:

请大家对照这个图,仔细地把题目读几遍,弄清楚这道题目已知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生读题)

师:

(指准图)O是直线AB上一点,可见∠AOB是平角,∠AOB=180°.

师:

(指准图)∠AOC=53°17′(在图中标上53°17′),求∠BOC的度数(在图中标上问号).怎么求∠BOC的度数?

生:

……

师:

(指准图)∠BOC=∠AOB-∠AOC,∠AOB=180°,∠AOC=53°17′,所以可以求出∠BOC的度数.(以下师边讲边按下面样子板书)

 解:

∠BOC=∠AOB-∠AOC=180°-53°17′=179°60′-53°17′

=126°43′.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7.计算:

 

(1)27°48′+53°34′=

(2)90°-78°19′=

(3)40°24′×3=

8.填空:

如图,∠AOB=135°,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   °   ′.

9.填空: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COD=31°28′,则∠AOC=   °,∠AOD=   °   ′.

 

  (第8题图)                 (第9题图)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角的平分线的概念,还学习了角度的运算.什么是一个角的平分线?

生:

……

(作业:

P139习题3.5.选做题P140习题9.)

四、课后反思:

 

4.3.3余角和补角(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意义,会求一个角余角和补角的度数.

2.知道等角的补角或余角相等,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余角与补角的概念,等角的补角或余角相等.

2.难点:

证明等角的补角或余角相等.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如图,∠AOC是直角,填空:

 

(1)∠AOB+∠BOC=   °;

 

(2)如果∠AOB=30°,那么∠BOC=   °.

2.如图,∠AOB是平角,填空:

(1)∠BOC+∠AOC=   °;

 

(2)如果∠AOC=140°,那么∠BOC=   °.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右图)

 

师:

(指图)图中有两个角,∠1与∠2,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也就是∠1+∠2.现在请问:

∠1+∠2等于多少度?

生:

90°.(师板书:

∠1+∠2=90°)

师: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指图)∠1与∠2的和等于90°,就说∠1与∠2互为余角(板书:

∠1与∠2互为余角),也就是说∠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

 (师出示右图)

 

师:

(指图)图中有两个角,∠3与∠4,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也就是∠3+∠4.现在请问:

∠3+∠4等于多少度?

生:

180°.(师板书:

∠3+∠4=180°)

师: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指图)∠3与∠4的和等于180°,就说∠3与∠4互为补角(板书:

∠3与∠4互为补角),也就是说∠3是∠4的补角,∠4也是∠3的补角.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5.填空:

∠1=35°,∠1的余角=   °,∠1的补角=   °.

6.已知:

∠1=29°,∠2=51°,∠3=61°,∠4=129°,则∠   与∠   互为余角,∠   与∠   互为补角.

7.如图,填空:

(1)∠AOD的余角是∠    ;

(2)∠COD的余角是∠    ;

(3)∠AOD的补角是∠    ;

(4)∠BOD的补角是∠    .

8.课本P139习题7.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例1)

例1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

为什么?

 

师:

请大家结合图形把例1默读两遍.(生默读)

师: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例1的意思,例1告诉了我们什么?

问的是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说)

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例1告诉了我们什么?

问的是什么?

师:

(指准图)∠1与∠2互补是什么意思?

生:

∠1+∠2=180°.

师:

(指准图)∠3与∠4互补是什么意思?

生:

∠3+∠4=180°.

师:

除了∠1与∠2互补,∠3与∠4互补这两个条件,例1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

∠1=∠3.

师:

(指准图)根据∠1与∠2互补,∠3与∠4互补,∠1=∠3这三个已知条件,你认为∠2与∠4相等吗?

生:

相等.(多让几位同学回答后板书:

答:

∠2与∠4相等)

师:

∠2与∠4为什么相等呢?

你能根据上面说的三个已知条件,说服别人,让别人真正相信∠2与∠4相等吗?

生:

……(多让几位同学说)

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例1的三个已知条件,如何得到∠2与∠4相等?

师:

因为∠1与∠2互补(板书:

因为∠1与∠2互补),所以∠2=180°-∠1(板书:

所以∠2=180°-∠1);因为∠3与∠4互补(板书:

因为∠3与∠4互补),所以∠4=180°-∠3(板书:

所以∠4=180°-∠3);又因为∠1=∠3(板书:

又因为∠1=∠3),所以∠2=∠4.(板书:

所以∠2=∠4)

师:

请大家仔仔细细地把这个说理过程默读上几遍.(生默读)

师:

对∠2=∠4的说理过程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可能对疑问表述不清,师要“猜出”学生的疑问,并帮助他们把疑问表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可先让其他同学解答,然后师再解答,要尽量让学生把各种疑问都说出来,本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