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583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docx

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教案与反思

【教案设计】于爽

【单位】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展示了一幅小学生大美丽的大自然中采集土壤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了解当地土壤的基本特征,并做好观察记录,为课堂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课只有两个活动,活动一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前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了解到的,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土壤里的情况进行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有个大致的了解。

活动二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的主要成分。

土壤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物质,不少学生玩过土壤,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

本课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为主要的目的。

通过准备的实验器材进行引导、“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自由活动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观察土壤。

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根据情况拿到课堂上来进行。

拓展活动是让学生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做成资料卡。

让学生把课上的对土壤成分的研究转为课下对土壤形成的研究,让学生对土壤继续研究下去。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周边的环境中去采集土壤,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描述:

一、播放视频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1.提出问题。

(播放充满生机的自然风光的视频,并配以相应的语言)

土壤妈妈养育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那它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

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土壤里会有些什么呢?

(板书课题)

2.学生猜测。

(生猜测,教师随机板书)

【课前,学生已经历过自己去采集土壤的过程。

因此学生的猜测有些就是自己的观察所得。

有的是学生的推测。

如果有的学生提到有动物尸体,可能有的学生会质疑早都烂没了,这时教师适当解释:

动植物在土壤中腐烂以后形成的物质叫腐殖质,它在燃烧时会有一种烧糊肉的气味】

二、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1.设计研究方案。

这是大家的想法,土壤的有些成分,我们通过观察的方法就知道了,可对于有些成分,有的同学还持有不同的意见,土壤里是不是真的这些东西呢?

你能利用你面前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共同设计出你们最想知道的内容的研究方案。

(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老师已经给学生准备了教师准备的土壤、铁盒、烧杯、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滴管、玻璃片、及学生自己挖的土壤等实验材料。

根据材料的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想到通过烧土壤的办法试试是不是有腐殖质;通过把土壤放到水里的方法看是不是有空气的存在。

对于砂、黏土和无机盐等成分的研究方案学生可能会根据书中插图的提示也设计出来。

也可能设计不出来。

如果学生想不到也不要强教给学生。

在实验探究时,指导学生去进一步的进行实验研究。

学生设计的方法也可能多种多样,必须给予肯定和鼓励。

如水分种成分的探究,有些可能直接摸,有的可能加热,有的可以放在纸上挤压等。

2.交流设计的方案。

谁愿意把你们设计的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交流)

【对于学生说的不恰当的、不严密的地方,可让学生加以补充说明,如果学生说不到的,教师可适当补充,在这儿师生要一起把实验方案设计的明明白白。

同学们真棒,想到这么多方案。

如果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己提出注意事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或强调)

【在提醒学生安全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3.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实施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此实验活动大约需要10-15分钟。

要保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直到每组同学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完自己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相信同学们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实验现象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的发现。

这些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如,学生在对土壤加热时还可能会看到有“热气”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的存在。

对于没有设计出洗沙这个方案的小组可引导学生观察静止后的泥水,沉淀下的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用手捏一下上层的泥和底层的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土壤中有沙和黏土的成分。

对于没有设计出研究无机盐方案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研究,得出土壤中有溶于水的物质这样的结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以便及时解决学生随机发现的问题。

4.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

都研究好了吧,现在就请各小组来展示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其他组的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如果有不同意见,等他汇报完了你可以再来补充。

(学生汇报,对于汇报中精彩的、值得肯定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及实验结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在简单汇报自己的做法后重点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自己得出的实验结论。

时间允许尽可能让每组都到台上进行汇报。

最后全体师生汇总交流的结果。

5.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土壤里有空气、砂、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

土壤的成分可真丰富,它就像一位母亲,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的空间,也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它无私地奉献着,那我们应该为土壤妈妈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那我们面前这些土壤怎么处理呢?

(学生自由回答)

三、引导学生拓展活动,把课堂研究拓展到课下

说得真好,有了我们这些小卫士,相信土壤妈妈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这么富饶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

(想)你可以搜集、查阅相关的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记录下来,做成资料卡。

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老师帮忙。

【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把课堂的研究拓展到课下,激发学生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探索,同时也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帮助,并不是简单地把问题甩给学生便什么也不管了。

体会与反思

本课是《土壤和生命》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自由活动作为了一个课前的准备,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土壤,学生通过采集活动的亲力亲为,先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对土壤的感性认识。

比如说从哪里采集的?

土壤上面有什么?

土壤里面有什么等。

虽然教师还没有提出探究问题,但学生却通过采集活动,为探究做了心理、材料、经验、感性等多方面的准备。

2.教学时,教师再提出“土壤里有什么”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再是简单的观察到的东西了,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推测和想象。

这样就达到了启发学生深层感知土壤目的,与上一环节不同的是探究目的更加明确。

探究的方法也不再是单一的观察,而是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和研究的收获是探究教学重要的内容,也是探究教学的重点所在。

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可以说,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实验越成功,交流时收获就越大。

如有的学生把土壤放到了水中,就看到有很多的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大量的空气存在。

也有的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对比实验,把松散的土壤和结实的土壤分别放入水中,发现松散的土壤比结实的土壤冒出的气泡要多很多。

这位同学在交流时就说到了我终于明白农民伯伯为什么每年都要松土了。

就是一些无意间的发现也要给予肯定。

只要激起孩子们那颗发现之心就是成功的。

这样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本组的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喜和收获,别的小组的学生也能从中了解到同伴的想法,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

对学生的回答和叙述及时的表示肯定,这使学生更加放心大胆,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现在课堂上,这才是学生在课堂上最精彩的发言,这才是真正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课,!

本课教学,还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作为探究伙伴,教师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

2.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现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3.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借助学生在认识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达成共识。

本节课在实施中也有几点令人遗憾的地方:

1.实验小组活动过程中,所谓“好”的学生掌握着设计、操作实验的权力。

看起来小组活动既能设计、操作实验,又能通过实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发现。

实际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这部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2.组中的交流、合作不够。

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没有很好达成共识,出现了你研究这个内容,我研究那个内容的现象。

3.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需所需器材了解不够,进一步说明学生在设计实验方面的不足。

4.需要提示的是在没有泥土的城市里或土壤种类不全的地区,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准备好土壤的样品,供学生观察。

附送: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土壤里有什么》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利用器材做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学会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知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质,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教具、学具】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三脚架、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播放图片)这些植物都生长的怎么样?

(很茂盛)那同学们知道这些植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需要生长在哪里?

(土壤)

2、土壤可真是神奇,居然能让这么多的植物都生长的这么茂盛,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呢?

(板书:

土壤里有什么)。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老师让同学们课下采集土壤了,你们都带来了吗?

相信大家在采集土壤时一定观察过了,那在土壤里发现了什么呢?

(肉眼观察)

2、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你带来的土壤,有什么感觉呢?

(有点湿),既然植物需要依靠土壤来生长,土壤里除了含有水分外同学们猜想一下,土壤里除了含有水分外,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呢?

说一说你们的猜想,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与他们的猜想不同可以补充。

预设1:

土壤中含有空气。

预设2:

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

预设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2.制定实验方案。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盒里的实验用品,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出自己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方案。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

教师适时听取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合理设计方案。

4.探究实验。

在实验前让学生相互补充各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老师再进行及时总结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严格按照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不要烫伤。

5、小组分工合作,认真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学生分成3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发放实验记录单,巡视帮助。

5、小组整理自己的探究与收获,填写实验报告并准备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根据学生的实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