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70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docx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修改版

的意义是让人明白作为一个人需要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人只有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有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前提,只有完成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一起来看看教育的意义演讲稿5篇,欢迎查阅!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1

各位家长朋友: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体会,感到非常高兴。

因为是同龄人,使我们的交流有了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我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补充。

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搞好家庭教育,一方面,是规定的家长必须履行的神圣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另一方面,残酷的竞争,要求我们、迫使我们,必须搞好家庭教育!

“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于摆脱的误导。

”“一个人成了好人,邻里受益,集体受益,社会受益,国家受益,而受益最大的,还是好人本身和他的父母、亲人。

”“一个人成了坏人,邻里受害,集体受害,社会受害,国家受害,而受害最深的,还是坏人本身和他的父母、亲人。

”(魏书生语)孩子的成长,一方面,饱含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老师们的辛劳,另一方面,我们家长也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二、家庭教育的三个基本理念

(一)让孩子先成人后成才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三)注重孩子的

研究表明,全面的教育包括智力、情绪智商和心灵智商培养。

智商的高低,一是取决于先天遗传,一是后天培养,后天培养十分重要

后天培养智商就是我们常讲的开发智力。

开发智力方式之一——玩出水平。

小孩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是让他玩出水平,玩得专注。

如捏橡皮泥、玩积木、做模型、安装半成品的玩具。

智力开发的方式之二——热爱读书。

让孩子爱读书。

我觉得不一定非让幼儿识多少字,背多少诗。

从图画为主的画报画册读起,辅之以讲解,并以讲听的方式激发读书的与热情。

开始让他试着读,持之以恒就会识得一些字,并逐步扩大识字量。

告诉他,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过去,猜想表达的意思,我称这种方法为“预测式读”,可以有效地培养。

为什么不必强调翻字典?

试想,读一页书翻了数十次字典,还会有兴趣吗?

智力开发的方式之三——爱问爱思。

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爱提问、爱思考。

如果小时爱提问,并且得到了正确耐心的引导,此子将来必有作为。

三、家庭教育的三句话

(一)第一句话:

靠自己艰苦奋斗。

这强调的是不能依赖他人。

记住这句话: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二)第二句话:

玩物丧志是世界上最没出息的人。

动手,能够开发智力。

只要是不违法的、不违背道德规范的、不危险的,都可以做。

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学习,不能搞坏了视力,不能玩物丧志沉醉其中。

第三句话:

见钱眼开不择手段的人同样是世界上最没出息的人。

我们要注重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金钱,不被金钱左右,不做金钱的奴隶。

明白靠智慧依法赚钱若干亿美元光荣,不择手段弄一分钱钱没出息。

心血不会白费,付出定有收获。

祝福各位家长朋友家庭教育获得成功!

祝福各位家长朋友家庭幸福,这是孩子成长的前提!

感谢大家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发言,敬请指正!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2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今天就寄放教育与大家一起探讨。

渴望儿女成才,下下父母同心。

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更高,对家庭教育更为重视。

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开始的。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这种教育又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种教育下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举例”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

家庭背景:

贫困工人家庭。

母亲初中、父亲是驾驶员。

家教特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家风、做人教育。

20__年前(1981年)李申杰出生时正值鼠年农历新年,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请舅舅给取名:

申杰,希望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俊杰;20__年后,李申杰不负众望,1996年作为中国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从匈牙利布达佩斯捧回了第8届中学生信息学(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和李申杰家相熟人都说,李申杰的成功是一个奇迹,他既无家学渊源又无优裕的生活学习条件,也只学了短短的5年。

李申杰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呢?

1、妈妈只有初中文化,可说的句句在理。

幼时的李申杰跟所有的孩子一样在妈妈的怀里学,学认字,所不同的是吃零食、买玩具相比,他对到书店买书有着深厚的兴趣。

李申杰的母亲是一校办厂的普通女工,20__年动乱耽误了她的学业。

看着儿子对书挚爱,她深感欣慰,每个月她都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从很少的家用中挤出一部分钱为申杰买书。

在这个普通家庭里,油漆斑驳的家具中最显眼的就是摆满书籍的书橱。

“老师比妈亲,妈只能给你吃穿是老师给你知识,让你长大后有出息。

爸妈文化都不高,不能辅导你,你在学校一定要认真学、仔细听,不能浪费时间。

”上小学时,妈

妈常常这样叮嘱小申杰。

(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好!

)李申杰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学五年级时,李申杰被推荐到南京鼓楼区少年电脑班学习,只学了半年就在市里电脑比赛中获第一名,小学又被保送到省重点中学南京金陵中学。

接二连三的荣誉使年仅12岁的少年有的飘飘然,这时母亲的话又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敲响:

“杰杰,你被保送重点,是因为你在电脑方面有特长,真要考的话你不一定考上。

记住,不管是兔子还是乌龟,谦虚谨慎才能去得最终的胜利。

“头脑冷静下来的李申杰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在之后的20多次省市电脑、数学

大赛中不断得奖。

(既肯定孩子的成长,又提醒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客观中看,这样教育批评孩子才能接受。

)“学不好,国外先进技术就学不到,学不好,以后连也写不出来,那光学电脑有啥用?

”母亲文化不高,申杰觉的句句有理。

于是,在钻研电脑的同时也不放松对其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前茅。

2、学习和作人都要像爸爸开车一样认真,仔细。

李申杰的父亲是公交车驾驶员,几十年一直是节油标兵,年年当先进,即使是单位效益不好时,他开的车也从来没马虎过。

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在学习上不可能给申杰多少辅导,可他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作风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申杰。

刚从国家大赛归来地李申杰深有体会。

“从小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对我来说真重要,按错一个键,写错一个字,那金牌就失之交臂了。

”除了认真对待学习,李申杰在作人方面也不愿有一点马虎。

他母亲在和采访的记者谈到李申杰被选上国家集体队后的情况时说:

“申杰回来说心里很害怕会考不好,我劝他要像战士上战场一样卸包袱,轻装上阵。

”坐在一旁的李申杰连忙插话:

我不是那么说的,我是说前几届中国队都拿到奖牌,我也要拿到,感觉压力很大,你才劝我的。

’’“那还不是一个意思。

’’可我不是那么说的吗,登到报上的文章一定要真实。

”为了一句话的真实性,就急的满脸通红,李申杰做人的认真由此可见。

3、筹钱买电脑,申杰至今难忘那一幕。

1992年,李申杰第一次参加市电脑比赛,初试通过后,父母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买了台

中华学习机配上驱动器,1300元在当时相当于他们夫妻俩半年的工资。

随着电脑学习的加深,学习机已不能满足申杰的需要。

“要是有一台电脑就好了!

”申杰常常这样想。

不过懂事的他深知自己的家境,他没有向家里开口,而只是更加珍惜有限的

上机机会。

每天放学,为了有更多时间上机操作,他啃馒头,喝白开水。

休息天也是一有机会就去有电脑的同学家练习。

看着为电脑而痴迷的儿子,申杰的母亲一阵阵心痛。

那时申杰的父亲因单位效益不好,已3年没拿工资了,一家三口靠她每月二、三百元的收入,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一要拿出来给申杰买书,交辅导费和培训费,况且只有14岁的申杰,也是不能缺的。

怎么办?

只有借钱。

叔叔、舅舅、姨妈都来了,大家鼎力相助,一台价值4000多元的电脑386电脑终于抬到家了。

至今申杰仍忘不了,全家像过节一样,有泪不轻弹的小小男子汉含泪暗暗发誓:

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报答所有爱我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了解孩子的心理,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爱。

也只有这种爱才可以成为孩子进步最强大的动力。

)今天,这台电脑依然是他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4、队清贫的家,申杰有着更多的依恋。

从匈牙利载誉归来的李申杰在外面参加了大大小小热热闹闹的庆功会,而他的家里却平静如故——父母没有给他什么鼓励。

只是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申杰的母亲多年前就给一家三口下任务:

爸爸开好车。

妈妈上好班、做好家务,杰杰把学习搞好。

所以申杰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好的习惯。

懂事的申杰从不向父母提出任何非分的物质要求,每月零花钱也从不乱花,节省下来,学校要交一些费用时就可以不向家里要,实在不够,他总会问妈妈,家里有没有钱,每每遇到此时,申杰的母亲含泪说:

“杰杰,以后别这样问,你问得妈心酸,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借钱也愿意。

”她还时常对申杰说;“妈妈不和别人得妈妈比,我不要金项链、金戒指,我只要儿子有出息。

我现在吃的苦比当年农村插队少多了,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再苦也不觉的得苦,因为苦中结出的甜果子。

在父母的言传教下,李申杰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每次春游、秋游,母亲总想给他买点饮料什么的,可申杰却说白开水最好,又能解渴又能洗手。

今年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去北京集训前,妈妈要给他买套新衣服,但申杰坚决不要:

“去比赛又不是去比哪个穿得好。

”,孩子越懂事,妈妈的心理越不好受,申杰的母亲常说:

“杰杰,你生在我们这个家真是亏了你了,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在物质上家里能给你的真是太少了!

”“那不一定我如果在条件好的家庭还不一定能成才呢。

”申杰的话让母亲的心得到宽慰。

俗话说:

家贫出孝子。

李申杰对这个清贫的家庭有着更多的依恋。

当申杰载誉归来时,清华大学许诺,申杰高中毕业后可以免试入学。

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呀!

可申杰却说“如果能在南京上大学更好,我不想离开家”。

教育的意义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学校参加半年一度的。

可以肯定地说,今天来参加家长会的所有家长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的家长,都是值得学校敬重的家长。

这里,我代表实中的领导和老师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

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之际召开的。

在此之前,各班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一道,已通过多种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长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联系的渠道,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友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为校长,我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

家长会也是机会,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探讨、落实孩子教育的一些问题的机会。

“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协同一致教育孩子”总是家长会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您的孩子更优秀”。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

孩子降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以这样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差距明显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了孩子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差别。

各位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养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确了这一点,父母就会自觉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在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优化孩子的品质,培养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好基,导好航。

(拜托今天来参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长的观念带给孩子的爸爸、妈妈。

二、走出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步,经济在腾飞。

相比起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丰富的,可是我们却发现,身边的许多孩子生活得并不比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快乐。

所以,许多长辈发表感慨:

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横草不拈,直草不拿,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少的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吃苦、缺乏孝心、不懂感恩、没有责任感等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教育的不当,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误区。

其主要表现在:

1.把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截然分开

很多家长认为:

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他们觉得,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

有的父母甚至从孩子二、三岁起就把孩子全托或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请全职保姆,将自己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转移给他人,他们全然不理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第一阶段,孩子的性格雏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学校和老师,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子女的所有问题都该学校和老师负责。

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孩子极不负责的错误想法。

2.过分的溺爱取代了“真爱”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如处在“1+2+4”结构模式中的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七姑八姨,众星捧月。

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据统计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日常消费额度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

父母并不考虑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与孩子的学生身份相适应,不区分很多消费行为的利弊,只是一味的攀比,赶时髦,甚至是求虚荣,或是简单地用物质刺激孩子。

长此以往,不仅会淡化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他们无法感受父母的艰辛,不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发展下去他们很可能就会变得任性、自私、懒惰、霸道、狭隘、放纵,成为典型的“三无”孩子:

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出于爱孩子的本能,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寻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习惯于强调客观,强调别人的不足。

甚至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而对别人大加指责。

对待别人的批评,家长总是不愿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肯下狠心帮助孩子纠正错误。

许多家长过份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纠正孩子身上的缺点,这会导致孩子偏执,唯我独尊,一旦形成“生活锈”、“习惯垢”,就很难去掉。

因此,请家长们记住:

给孩子过多的爱就是溺爱而不是真爱,那样会使他们对爱感到麻木而不珍惜爱。

爱孩子不能害孩子,爱过度了就会害孩子,如同营养一样,营养是个好东西,但是营养过剩就会导致患上,增加身体器官的负担而引起多种。

3.过度的保护

现在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护,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习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上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营养方面过度加强,反正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远离劳动、远离挫折、远离伤害。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学生做家务的比例很低,五成中学生不清扫垃圾,六成不叠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衣服,八成不烧伙做饭,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起,上学书包有人背,往返有人接送,路不要自己走,力气不要自己出,心不要自己操,生活也不能自己做主。

调查表明,很多孩子并不愿意这样只是父母来味强调孩子搞学习而不让干或没教过怎么干。

父母心肠虽好,但却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省略了孩子长大所必须亲历的许多经历,也好心地剥夺了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机会。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美国心理大师布卢姆说:

“这是家长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以为这是最佳之道。

”他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体验生活中正常的挫折、苦难和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飞得更高,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准备。

”“现在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是父母出于好意,在其童年时代替他们掉了很多他们必须面对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

”我希望实中的每一个孩子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4.眼睛里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大多数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内心需要什么,不自不觉把孩子当成了一架创造分数的机器,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包揽孩子所有的事务,也要逼近孩子无休止的学习,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我们的家长还有老师还是带着孩子去做那些他已经看不懂,不会做的习题,孩子们也乐于家长掏钱请补课老师来为他们提供他们不会做的习题的答案。

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除了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其他什么东西都没得到,人格丧失了,性格也不好,苦也吃不了,啥事做不到。

当前的教育考试体制让社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分数上,家长和老师都有些无奈,但我们对此要保护清醒的头脑,未来的竞争不会仅仅是分数的竞争,分数和名次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敢断言:

只好分数的教育绝不是好教育,同样的,只关心分数和名次的家长和老师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家长和好老师。

现在的许多孩子其实很孤独,很多时候他们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难以像长辈儿时那样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成长,虽然他们有电脑、电视、学习机、MP4相伴,但是缺乏与同龄人的自由沟通,缺乏与父母的平等交流。

他们虽然较早地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缺乏正确的指导而难以正确的理解,也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方面,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希望独立自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种矛盾心理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有可能越来越深,慢慢地,孩子会逐渐向父母、老师、同伴关闭心灵的大门,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繁华的闹市中变得越来越孤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感受着深刻的孤独。

所以,我前面说,许多孩子的内心并不快乐!

三、对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要坚持对孩子说人话

对孩子说话要直面孩子的生活,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做人。

因为他们是人,是长大后要当家理事的人。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跟孩子说过这样的神话:

孩子跌倒了,使劲地把地面跺几脚,然后说“你真该死,把我的宝宝跌倒了。

”孩子撞到桌椅上,使劲把桌椅拍几下,然后说“打死你,都是你,把我的宝宝撞疼了。

”在这样无需孩子承担任何责任的教育环境里,孩子岂能坚强、自立、有责呢?

有一位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对我们家长有启迪作用: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怀冰家中,说是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怀冰照顾一下。

怀冰由此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怀冰就对他说了一番话: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托我照顾你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

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没时间的话你在弄清楚路线和车程以后,可以自己去。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独立起来。

因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而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些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怀冰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

“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

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这类事情。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了!

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

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的爸爸妈妈对怀冰佩服得五体投地,问她:

“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间长大了?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的一个女友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我这里来玩。

看到我在用苹果手机打电话,小男孩说:

“霜姨,我妈妈说了,只要我的考过7级,她就给我买一个这样的苹果手机。

我说:

“这事我不同意。

”他说:

“怎么了?

”我说:

“你一个8岁的小孩儿,有拥有手机的必要吗?

再说了,你考过7级,完全是应该的,因为你这样的年纪,每天的责任之—就是学习,要什么奖励!

因为考过了一个普通的7级,就狮子大开口跟妈妈要苹果手机,妈妈挣钱容易吗?

你这样做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他和那个13岁的孩子一样,眨着眼睛看着我,听着他从来没有昕过的话。

我接着说:

“你跟妈妈要这要那,你给妈妈什么了?

“他又语塞了,小嘴张着,似乎在思考。

“你帮妈妈洗碗了吗?

帮妈妈扫地了吗?

你洗过衣服吗?

擦过桌子吗?

妈妈下班回来以后,你问过她累不累吗?

……你什么都没做过,你有什么资格跟妈妈要钱买这买那?

在我这样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的妈妈-直坐在那儿不说话,时不是时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

我知道,她其实很认同我说的这些话,她可能早就想这样说,却从来没有“忍心”对自己的儿子说过。

我说:

“这个手机是不是不能要?

”小男孩竟然叹了一口气,看着我,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我对女友说:

“姐们儿,他才8岁呀,你跟他讲什么他都会听进去的,就看你给他的是什么影响了。

如果你总这样无节制地满足他,你给他多少他都认为是应该的。

女友说:

“真是这样,给多少都不觉得多啊!

怨谁呢?

孩子吗?

当然不是。

看到许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样的不争气,不节省、不体贴、不刻苦、不……这就叫做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如果妈妈爸爸们能像我和怀冰这样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与他们对话,孩子就会懂得许多必须懂的事情。

2.要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很多孩子根本体会不到挫折和磨难,体会不出生活的艰辛,有的甚至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料理。

如此长大,那么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无所适从,甚至心灰意冷。

父母应该深切地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机,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仅有阳光,也会有风雨。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子女居安思危、直面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个人的抗挫能力并非一夕一朝形成的,还需要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他生活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经受一些磨难,甚至在犯错误的时候,让他们受到相应的惩罚,可以使孩子在挫折中逐步形成坚强的心理品质和抗挫能力,这样的品质和能力也必然反映到学习上,从而推动自己不断进步、走向成熟,

3.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把考高分,争好名次作为关注的主要目标。

因此,评价孩子只看孩子考试的分数和名次。

对此,我们十分理解。

但我们更应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处事能力和等等。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长,孩子一次没考好,心里就不舒服。

可是孩子存在严重的行为习惯问题,性格问题甚至思想道德问题却无所谓。

我们很多人包括教师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

孩子的成绩不仅仅取决孩子的智商和投入的时间还取决于孩子的习惯、性格、心理、方法和品质等因素。

一个真正好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会是仅仅会考试。

我们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