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547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docx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代)

填空:

1、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有文集《小畜集》。

2、王禹偁相当自觉地学习自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代表作有《畲田词》、《乌啄疮驴歌》等。

3、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柳开,少时字肩愈。

4、宋末的方回说:

“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

5、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6、姚铉编选《唐文粹》,影响了宋初的古文创作。

6、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7、晏殊,著有《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的离愁别恨,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8、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

9、张先,字子野,是北宋年寿最高的著名词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其词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陈延焯《白雨斋诗话》)

10、范仲淹的《渔家傲》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11、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其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最长的慢词是《戚氏》。

12、与柳永同时期的著名词人有范仲淹,张先,晏殊和欧阳修等人,他们的词作代表着11世纪上半叶词坛的最高成就和发展趋势,其中,柳永的词最富有开创性。

13、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

他的诗论作品是《六一诗话》,其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14、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齐名,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15、欧阳修、梅尧臣并称“欧梅”,梅尧臣、苏舜钦并称“梅苏”。

16、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他的散文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清人刘熙载)。

王安石后期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这种诗被称为“王荆公体”。

1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清人赵翼评苏轼的诗说: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18、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苏轼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

19、“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这在苏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20、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21、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22、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是江四诗派。

23、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其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休”或“山谷体”

24、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和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25、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称为“江西诗派”。

26、在南宋初年,诗坛上转移风气的人物是吕本中,,创作成就更高的是陈与义和曾几。

27、在北宋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

他的诗被称之为“女郎诗”。

28、北宋中后期词坛,有两大创作群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等大晟词人群。

29、贺铸因《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而得“贺梅子”的雅号。

人称“贺鬼头”

30、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咏物词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六丑·蔷薇谢后作》等。

31、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32、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南宋四名臣”。

其中李纲是南宋的首任宰相。

33、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南渡前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

34、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早年以吟唱婉丽的“睡起流莺语”(《贺新郎》)闻名。

35、宋代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3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有《剑南诗稿》。

37、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其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最为有名。

38、辛弃疾词的内容博大清深,风格雄深雅健,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而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3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集有《稼轩词》或《稼轩长短句》两种。

40、张孝祥是南渡词人群与中兴词人群之间的过渡人物,是辛派词人的先驱,其著名的词作《六州歌头》。

41、辛派的中坚人物是陆游,与辛词相似的陈亮,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

42、辛弃疾去世后的南宋词坛,先后出现了两代词人,一是在南宋灭亡前已谢世的江湖词人群,著名的有孙惟信、刘克庄、吴文英、陈人杰等;二是历经亡国、入元后继续创作的遗民词人群,其中成就较高的有刘辰翁、陈允平、周密、文天祥等。

43、宋末词坛是词史高峰状态的结束期,也是多种词风的融合期。

44、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和《白石道人歌曲》,是耿介清高的雅士,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新的审美规范。

45、姜夔长于自度曲。

他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价值。

46、宋元之际的词坛,有两大特点,一是创作活动的群体性,此期诗人喜欢结社唱和;二是题材、风格的趋同性,咏物和咏节序成为他们一致的题材取向。

47、周密,号草窗,词风典雅清丽。

吴文英并称“二窗”。

成名作是组词《木兰花慢》。

48、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

49、张炎的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姜夔)相近,并称为“双白”。

在宋末词人中,蒋捷词别开生面,最有特色和个性。

刘克庄是辛派后劲中成就最大的词人。

50、南宋的笔记散文有陆游的《入蜀记》、《老学庵笔记》、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旧事》。

51、宋末诗人的两个群体:

英雄与遗民。

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谢翱,是宋末遗民诗人中成就最该的一家。

52、辽代第一个较有名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的成就也颇可观。

在契丹人的诗作中,篇幅最大且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醉义歌》,是辽诗中最出色的长篇歌行。

53、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诗论家。

54、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

名词解释:

“白体”诗人:

是宋初效法自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

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显然,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晚唐体:

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他们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其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足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是晚唐体的盟主。

九僧:

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都是唐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努力写作内容充实、平易流畅的散文,扭转了唐宋的浮靡文风,影响深远。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

古文运动:

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到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这一运动在中唐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

北宋的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在欧阳修、王安石和“三苏”的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柳的成就,使古文成为文学主流,蔚为风气。

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

就内容言。

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就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体现了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王荆公体:

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

以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他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其晚年诗作雅丽精绝,既有清新闲适之作,又有沉郁悲壮之作。

主要体裁是绝句。

它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诗派的先驱。

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他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

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洪刍、韩驹等25人。

后被人归入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

江西诗派诗论强调“点铁成金”,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宋末方回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山谷体:

黄庭坚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其典型的特征是:

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且有一股兀傲之气。

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与此同时,“山谷体”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中兴四大诗人:

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

因宋室南渡再度中兴,故名。

陆游存诗九千多首,多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激昂、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杨万里的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风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

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为突出,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

尤袤在当时也是著名的涛人,但他未能自成一家,作品大多已经散佚。

诚斋体:

杨万里号诚斋,诗见《诚斋集》,“诚斋体”指的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诗人敏锐地从平常的事物中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间,将自然的韵味和自己对生活的深深感受结合起来,并用浅近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但诚斋体并非都是成功之作,有的也产生了粗率滑易、浅俗无味的缺点。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中叶以后生长于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和翁卷(字灵舒)。

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为之揄扬。

“四灵”的诗歌,内容单薄,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

在艺术上,“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以清闲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

当时杭州书商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

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

他们写了许多用于献谒、应酬的诗,内容大多是歌功颂德或叹穷嗟卑,在艺术上相当粗糙。

但其中,刘克庄与戴复古能自出机杼,成就也较为突出,他们在诗中针砭时弊,沉郁之中有一股雄放之气。

格律派:

“格律”二字,指创作诗词所依据的格式与规律。

古诗之格律,包括声韵、对偶、字数、句法等,凡重视这些格律的一派,即称格律派。

然通常所谓格律派,多指宋词中之格律词派而言。

词本协律合乐之文学,北宋时作词已渐不协律,至于苏轼,由于才情奔放,往往以诗为词,更不守词中规律,于是词与音乐渐趋分离。

为恢复词之音乐性,因而兴起了格律古典词派。

宋徽宗曾颁布大晟乐,诏周邦彦提举大晟府。

邦彦作词,下字用韵,皆有精密法度,格调音律,最为严整,实为此派先驱。

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皆为格律派翘楚。

苏门四学士:

北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在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最欣赏和重视此四人。

《宋史·黄庭坚传》载:

“(黄)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这四位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但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

实际上四人的造诣各异,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秦观的词专以纤丽婉约见长,只有晁补之的《摸鱼儿》等个别作品中还能看到一些苏轼的豪放词风。

简答、论述:

柳永词的新变:

一、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扩大词的篇幅体制,扩充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面向市民大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或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如《定风坡》(早知恁么);或是泼辣地埋怨数落负约不归的郎君,如《锦堂春》(坠髻慵梳)。

2、表现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满江红》(万恨千愁),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

《慢卷绸》(闲窗烛暗)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

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这些歌妓,在词中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

如《少年游》十首。

4、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

5、为了表达这些世俗化的内容,柳永也致力于语言的通俗化。

他充分运用现实生活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消得”等。

用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三、铺叙与白描的手法。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1、慢词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定风坡》(早知恁么)、《满江红》(万恨千愁)词];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

2、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1)在时间结构方式上,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凤枕鸾帷)、《浪淘沙漫》(梦觉)和《慢卷绸》(闲窗烛暗)等。

(周邦彦和吴文英的借鉴)。

(2)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慢卷绸》(闲窗烛暗)]。

3、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

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四、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词在题材取向上,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

如《鹤冲天》(黄金榜上),尽情地抒发了他进士考试落榜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而屡次考试失利,为了生计不得不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

《乐章集》中60多首羁旅行役词,则更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

稍后的苏轼即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

五、柳永词的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1、苏轼。

苏轼作词,虽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但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

  2、黄庭坚和秦观。

黄、秦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

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只是吸因取了小令的含蓄蕴藉而情韵更隽永深厚。

  3、周邦彦。

周的慢词章法结构,从柳词脱胎,近人夏敬观早已指出“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欧阳修

(一)文学革新主张1)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诗风和宋初西昆体的。

可是“大学体”虽然提倡古文反对骈俪,但其自身怪癖生涩,也不是健康的文风。

所以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必须反对“太学体”。

2)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的理解:

(1)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初于世者。

”(《答李诩第二书》);

(2)欧阳修文道并重,他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答祖择之书》);(3)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

”(《与乐秀才书》)

3)欧阳修的文学理论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

从柳开、穆修到石介,复古主义的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完全把文学看作道统之附庸的倾向。

欧阳修则文道并重,其有两重意义:

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

4)欧阳修还在创作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

欧阳修写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其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

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

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体裁的完备与功能的加强。

  1、欧阳修的文章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

“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吴充《欧阳文忠公行状》)。

  

(1)他有一些直接为政争而作的政论文,著名的如《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以道义忠信自诩,言辞激烈,态度鲜明。

另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无关,如《五代史》的一些序论,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的议论文,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

  

(2)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又如《泷冈阡表》,追忆父母的嘉言懿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栩栩如生。

  (3)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

如《秋声赋》,既保留骈赋律赋的一些形式特征,又具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

  (4)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

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

  2、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1)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无论是议论文、记叙文还是辞赋、四六,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他的政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史论文,则将自己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寓于其中;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在辞赋、四六中,也都能表达充与众不同的观点。

(2)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

从而他的散文能够很好地将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平易纡徐的文风。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

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

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三)诗歌的艺术成就:

 

1.欧阳修的诗歌变革主张。

欧阳修重视韩愈诗歌“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欧阳修及其诗友梅尧臣,都主张诗歌创作应做到“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并反对“有作皆言空”的不良诗风。

这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

2.欧诗的思想内容。

  1、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

  2、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

他的这类诗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悟,所以与西昆体的同类诗作有本质的区别。

例如《戏答元珍》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