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383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苏教一数下册电子教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比较例题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

(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4+6=(  )  20+10=(  )    6+5+30=(  )

4+9=(  )  20+13=(  )    9+3+40=(  )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图:

星期天,小东、小刚和小芳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

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谁又能帮助解答呢?

2、师把算是呈现在黑板上:

9+6    24+9    24+6    9+24+6

3、问:

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

9+24+6留到课后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

24+6=(  )  24+9=(  )

3、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教学例1:

24+6=?

1、朋友,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先算什么?

发现什么?

该怎么办?

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讨论:

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

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

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

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

归纳思路。

板书:

  24  +  6=30

      ∧

20 4

②生自由练说口算步骤。

③生共同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④试一试(补充)

38+2    53+7

教学例2:

24+9?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

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

结合操作,理解算理。

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4、优选方法,小结重点:

(1)小组讨论;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

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

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

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

(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4、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

(2)集体交流:

圈与算的过程。

2、第2题: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

为什么?

(3)小组讨论:

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

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3、补充题

(1)下面(  )里可以填几?

46+(  )=5()

(2)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你能任举一个算式吗?

(  )+(  )=(  )

5、总结揭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怎么学会的?

2、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六、实践运用

现在一遇到一些问题,小朋友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进行解答。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2课时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重点难点】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1、复习

  1、口算:

  2+89    53+7    64+9

  57+4    6+29    73+8

  29+7    92+8    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导入新课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相关的练习课。

(揭示课题)

二、综合练习

1、第1题

  

(1)独立口算,后集体交流订正。

  

(2)选择第一组题:

讨论:

第1题与第2、3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1题是不进位加法,第2、3题是进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第2题

   老师可以改动加上的一位数,进行多次练习,牢固掌握计算的方法。

3、第3题

  

(1)出示第3题,老师说明题意:

在括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圈起来。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圈的是哪个数?

另一个数错在哪里?

以后我们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地方?

4、第4题

  

(1)出示第4题,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经知道了什么?

求什么?

(已经放了37张光盘,再放3张就满了,一共可以放多少张光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5、第5题

   先计算,后比较。

  

(1)每一组的下面一题与上面一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问:

24+3和24+8为什么前一道题得二十几,后一道题得三十几?

  (3)师小结:

在计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十位上,个位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三、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3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迁徙类推的数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重点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是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小朋友,我们的好朋友红红、黄黄、蓝蓝又来了,听,他们在说什么?

(贴出相应的图片、语言)红红说:

“我有8张画片。

”黄黄说:

“我有33张画片。

”蓝蓝说:

“我有30张画片。

问:

谁会根据任意两句话,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针对学生回答,师贴出问题、写出算式。

黄黄比蓝蓝多多少张?

  33-30

蓝蓝比红红多多少张?

  30-8

黄黄比红红多多少张?

  33-8

这三个式子中哪一个计算内外们已经学过了?

(33-30),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揭题:

计算时用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口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实现再创造

第一层次:

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指着30-8)30减8该怎么减呢?

老师相信小朋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的,那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学生摆好后,同桌内交流操作过程。

集体交流“30-8”操作过程(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摆3捆小棒,先打开其中1捆变成10根,也就是3捆小棒分成两捆和10根,用10根减8根剩2根,2根与2捆合起来是22根)。

图式结合,理解算理(在交流操作过程中,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是,注意操作与算理紧密结合)。

30  -  8  =  22              把30分成20和10,

                   10减8得2,

                     20减2得22

讨论:

为什么减出的2要与20合起来?

第二层次:

尝试练习,阶段小结。

“试一试”:

50-6=(  ),学生边算边说口算过程,有困难的学生仍可用小棒摆一摆,做完后指名说口算过程。

“想想做做”第1题中前两题:

70-4  40-9  

学生独立边做边说口算过程,同桌选一道互说口算过程,指明学生说计算过程,强化教学难点。

小结:

整十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可以先打开一捆变成10根,即10位退1成10后再减,然后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第三层次:

第二次探索,合作交流。

学会了“30-8”,那“33-8”该怎么计算呢?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摆看。

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老师巡视补差。

摆好后,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看一看,你们的方法一样吗?

全班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投影边摆边说,老师配合学生板书。

可能出项以下三种不同计算方法:

  33–8=25       1. 把33分成20和13,

           13减8得5,

20加5得25。

   2.把33分乘23和10,

     10减8得2,

23加2得25。

   3. 把8分成3和5,

       33减3得30,

    30减5得25。

讨论:

为什么每次都要把减出的数与两一个数合起来?

每人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次说一说计算过程。

第四层次:

尝试练习,及时巩固。

“试一试”:

46–9=(  ),学生独立边说边做,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想想做做”第1题后两题:

62–5  53–6

要求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边做边说过程,指明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三、全课总结

师说:

学到这儿,想想看你又学到了一个什么新本领?

小组内试说,指名说。

重点提问:

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在以后计算时,选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基础题:

“想想做做”第2、3、4题。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4课时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练习掌握并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迁徙类推的数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重点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是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1、练习十一1:

  43-3=      70-5=      24-8=

  43-5=      70-7=      34-8=

  43-9=      70-9=      36-8=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每组3题的计算过程。

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

(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

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练习十一2。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

用图中的数字分别减7和9。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3、练习十一4。

(1)老师说明题意:

括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起来。

(2)学生独立圈数,集体交流,在说出正确得数后,让学生想想错误得数锗在哪里。

4、练习十一8。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1)出示第4题图,仔细观察提问:

题中告诉我们什么?

求什么?

(小女孩有8张邮票,小男孩有31张邮票,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怎么算?

(3)集体口答。

三、练习总结

让学生谈练习收获。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要求】

1.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及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例1挂图

师:

图上画的十什么?

谁来说说。

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

生答师板书:

34+16

师:

很好。

那34+16=多少?

你可以怎样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

师:

你是怎样算的?

根据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1)摆小棒。

    师:

先摆多少?

再摆多少?

34和16合起来是多少?

    师:

最下面的这一捆是哪里来的?

    师:

通过摆小棒,34+16等于多少?

(2)算珠。

    师:

先怎么拨?

再怎么拨?

    师:

观察一下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

(个位上有十颗珠子)

    师:

个位上满了十颗珠子怎么办呢?

(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

    师:

通过拨算珠,34+16等于多少?

(3)列竖式。

师:

如果是列竖式,怎样列?

生说,师板书。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师边板书,边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数位要对齐)

课件出示竖式。

师:

我们知道了在列竖式的时候数位要对齐,4和6是哪一位?

(课件出示“个”)。

3和1是哪一位?

(课件出示“十”)

师:

竖式列好了,怎么算呢?

自己试一试,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

谁来说。

生答。

师:

你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比较好呢?

为什么?

师:

个位上的4加6得10,怎么办呢?

让我们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茄子老师的话。

师:

谁来说说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说师板书,把竖式补书完整。

师强调:

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1要写的小一些,在个位上写0,十位上在算的时候不能把个位进来的1漏了。

同桌互相说说怎么算。

二、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试一试。

        65

+  2  8  

    师:

这题你能试一试吗?

请你先在草稿本上试一试。

再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算一算。

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评价。

师总结:

遇到了进位,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从个位开始计算。

个位上5+8=13,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3,十位上6+2+1=9,65+28=93。

2、课件(豌豆:

你能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吗?

师: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

谁来说说看?

师总结:

(1)要注意数位对齐,

    

(2)做好进位符,个位上的数要写正确。

    (3)计算要仔细。

三、练习

1.想想做做

(1)、

(2)、(3)

四、总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

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进位加。

(板书课题:

进位加)

板书设计:

 

                进位加

      3 4                    65

  +   1 6                  +  28       

     5  0                    93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力训练点。

4、会用竖式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5、通过抽象概括笔算减法的法则,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笔算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挂图  说说图上画意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师问:

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

你能列算式吗?

50-26

可以小朋友用小棒和计数器帮忙

全班交流  上台演示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

让学生独立思考。

结合板书问,个位上0-6不够,怎么办?

强调:

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1。

2、试一试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小组交流讨论:

你能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3、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想想做做123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