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一教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475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一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病理学一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病理学一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病理学一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病理学一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一教材.docx

《病理学一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一教材.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一教材.docx

病理学一教材

病理学

(一)

1、心肌梗死病灶由纤维组织替代属于0.5分

A.溶解吸收

B.分离排出

C.机化

D.钙化

E.包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2、属不可逆性的病变是0.5分

A.水样变性

B.脂肪变性

C.核碎裂

D.线粒体肿胀

E.内质网扩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损伤轻重程度不同,分为可复性损伤和不可复性损伤两大类,变性一般为可复性损伤,而细胞死亡则为不可复性损伤。

水样变性、脂肪变性均属于变性,线粒体肿胀好内质网扩张属于水样变性,故其亦属于变性,均为可逆;核碎裂为细胞凋亡过程的一个阶段,故不可逆。

3、寄生虫感染与哪种炎细胞相关0.5分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朗格汉斯巨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

多见于各种慢性炎症。

如果炎区内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为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4、不是细胞来源的炎症介质0.5分

A.缓激肽

B.组织按

C.前列腺素

D.白细胞三烯

E.氧自由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缓激肽为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5、缓进性高血压的病变特点0.5分

A.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B.虎斑心

C.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D.粥瘤

E.风湿性动脉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缓进型高血压早期表现为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

6、白喉和细菌性痢疾0.5分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蜂窝织炎

E.增生性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纤维素性炎是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引起纤维素性炎的致炎因子有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球菌、尿酸、尿素和升汞中毒等。

7、风湿细胞不具备以下哪项特征?

0.5分

A.体积大,胞浆丰富

B.胞浆略嗜碱性

C.核呈毛虫状或枭眼状

D.胞浆内可见吞噬的红细胞

E.可为单核或双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楚而不整。

胞浆丰富均质而微嗜双色。

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稍后则核变得浓染结构不清。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imentin、Mac387、lysozyme阳性;actin及desmin阴性。

除单核外,亦可见双核或多核。

8、关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0.5分

A.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B.病变多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C.常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D.瓣膜上可见粗大的赘生物

E.可见大循环多脏器梗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力相对弱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炎。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其它如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乃至真菌均可引发本病。

9、下列哪项不符合一般急性炎症的特点0.5分

A.病程数天至1个月

B.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明显

C.组织增生反应显著

D.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E.变质、渗出较明显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一般数天至一个月),症状明显,局部病变常以渗出成变质改变为主,而增生反应较轻微。

但也有少数急性炎症是以增生反应为主的。

10、肝淤血时肝细胞易发生0.5分

A.玻璃样变性

B.水样变性

C.脂肪变性

D.纤维蛋白样坏死

E.毛玻璃样变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血较重,因此脂肪变性首先在中央区发生。

11、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0.5分

A.大脑皮质

B.内囊和基底核

C.蛛网膜下腔

D.桥脑

E.小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且往往是致命性的并发症。

多为大出血,常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约15%发生于脑干。

12、玻璃样变性不发生于0.5分

A.结缔组织

B.血管壁

C.浆细胞

D.肝细胞

E.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系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它可以发生在结缔组织、血管壁,有时也可见于细胞内。

13、风湿性皮肤病变中皮下结节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结节可活动

B.呈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明显

C.直径约0.5~2cm

D.可自行消退

E.多见于大关节附近伸侧皮下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皮下结节多见于四肢大关节附近伸侧面皮下,直径0.5~2cm,圆形或椭圆形,活动,无痛。

镜下,结节中央为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外周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呈栅状排列,伴淋巴细胞浸润。

风湿活动停止后,可自行消退,遗留小的纤维瘢痕。

14、下述哪种情况不属于萎缩的器官0.5分

A.高血压病的肾

B.肾切除术后,保留的对侧肾

C.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

D.肾盂积水的肾

E.动脉粥样硬化的肾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器官或组织缩小称萎缩,肾切除后保留对侧的肾,不存在器官或组织的缩小,故不属于萎缩。

15、急性炎症最先渗出的白细胞是0.5分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粒细胞

E.浆细胞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游走能力最强,而且在血液中的数量最多、所以在急性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常最早出现于炎区,这是急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学标志。

16、风湿病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的病变是0.5分

A.赘生物

B.胶原纤维纤维素样坏死

C.阿少夫小体

D.瓣膜变形

E.胶原纤维黏液样变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17、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液化性坏死0.5分

A.心肌梗死

B.脑梗死

C.肠梗死

D.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E.足坏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些组织坏死后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坏死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含蛋白少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的组织。

发生在脑组织的液化性坏死又称为脑软化。

18、风湿细胞来自0.5分

A.巨噬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心肌细胞

E.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后,转变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

19、不属于坏死标志的是0.5分

A.核碎裂

B.组织结构崩解

C.核固缩

D.核内出现包涵体

E.核溶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坏死包括:

1)细胞核的表现为:

①核浓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2)细胞浆的改变:

嗜酸性染色增强。

3)间质的改变:

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间质的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或液化。

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20、坏死与坏疽的主要区别是0.5分

A.动脉阻塞的程度

B.静脉回流的好坏

C.有无腐败菌感染

D.发生部位

E.病变深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坏疽常容易产生腐败菌感染。

21、急性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0.5分

A.细动脉扩张充血

B.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C.毛细血管扩张

D.细动脉、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E.细动脉收缩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炎症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顺序是致炎因子导致细动脉痉挛-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炎症介质导致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22、下列哪项不属于机化0.5分

A.黏膜糜烂愈合

B.脾梗死瘢痕形成

C.血管内血栓再通

D.纤维素性粘连转变为纤维性粘连

E.脑软化灶形成胶质瘢痕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周围组织的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组成肉芽组织长入并逐渐将其取代,最后变成瘢痕组织。

这种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物质(如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粘膜糜烂愈合属于溶解吸收。

23、关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0.5分

A.常发生在正常的瓣膜上

B.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C.瓣膜溃疡、穿孔少见

D.赘生物内含菌量多

E.引起多发性小脓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引起急性化脓性心瓣膜炎,并可致瓣膜溃烂、穿孔或破裂。

24、关于毒血症描述正确的是0.5分

A.血液可查到细菌

B.白喉患者出现全身中毒症及心肌炎

C.血沉快,血抗链“O”升高

D.全身中毒症状,血细菌培养阳性

E.全身脏器多发脓肿形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

临床上出现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同时常伴有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但血培养找不到细菌。

25、引起血小板粘集最重要的物质有0.5分

A.凝血酶原

B.前列腺环素

C.组胺

D.ATP组胺(三磷酸腺苷)

E.ADP(二磷酸腺苷)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此题考核学生对血栓形成机制的理解。

常见错误:

选凝血酶原,认为凝血酶原为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Ⅱ,有促进血小板黏集作用,而忽略了凝血酶原为非活化状态,只有活化为凝血酶后才对血小板有黏集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E。

对血小板有黏集作用的因子有ADP、TXA和凝血酶,其中以ADP最为重要。

前列腺环素项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集,组胺和ATP(三磷酸腺苷)无血小板黏集的作用。

26、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累及0.5分

A.大脑中动脉

B.冠状动脉

C.肺动脉

D.下肢动脉

E.肾动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的动脉包括:

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肠系膜动脉。

27、授乳期的乳腺增大属于0.5分

A.肥大

B.增生

C.再生

D.化生

E.机化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增生是指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授乳期乳腺细胞增生导致乳房增大,属于增生。

28、下述哪项不符合湿性坏疽的描述0.5分

A.合并腐败菌感染

B.具有恶臭味

C.常有全身中毒症状

D.坏疽组织呈污秽黑褐色

E.坏死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清楚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瘀血水肿时)。

此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

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

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29、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原因是0.5分

A.血小板减少

B.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

C.纤维蛋白溶解

D.血管壁损伤

E.凝血因子缺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称为出血性炎症。

30、假膜性炎的主要渗出物是0.5分

A.浆液

B.纤维素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浆细胞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组织及病原菌等,在粘膜表面可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又称假膜性炎。

31、患者女性,12岁,主因发热、膝关节红肿、疼痛及心慌入院。

实验室检查血液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

患者发病前20天曾患急性扁桃体炎。

该患者现在可能患0.5分

A.上呼吸道感染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风湿病

D.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E.先天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