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468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新教案

静观镇教育管理中心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王成燕

任教学科:

音 乐

任教年级:

二年级上

所在学校:

静观中心校

 

2015年9月1日

 

单元(章节)分工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阿里里》

3

2

《音乐活动课》

2

3

《金铃铛》

2

4

《阿凡提骑毛驴》

2

5

国庆放假

6

《阿凡提骑毛驴》《大钟小钟一起响》

2

7

《大钟小钟一起响》

2

8

《过新年---剪窗花》

2

9

《蒙古小夜曲》

2

10

《蒙古小夜曲》

2

11

《望月亮》

2

12

《丰收锣鼓》

2

13

《丰收锣鼓》

2

14

《DOREMI》

2

15

《DOREMI》

2

16

《贝壳之歌》《小狗圆舞曲》

2

17

《小拜年》《欢乐的小雪花》

2

18

《雪花飞舞》《飞呀飞》

2

19

期末测试

2

静观中心小学二年级上期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学生情

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已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一年,多注意常规的培养。

学生的整体情况还是很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

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可利用游戏重点发展舞蹈、律动、节奏的学习。

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教学内容

本学期主要接触学习乐理知识。

继续学习do~do(高低音)的音名和唱名,听音训练。

抓住这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此方面的练习,为今后视唱曲谱打下基础。

第二,本学期所学的歌曲大多数是二拍子的,强弱分明、节奏感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一个预备期。

所以,在这学期要多方面为这一点打基础,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强弱的规律。

每首歌都有律动和舞蹈,所以,本学期着重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听声能力。

能自行根据音乐节奏来做动作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

总体教

学目标

1、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能积极参与歌曲学习,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3、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4、能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5、认真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合作进取的精神,树立对音乐的兴趣。

6、参与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起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鼓励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作活动。

主要教学策略

思想方面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待学生亲切,积极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大胆上台展示与创造。

教学方面

(含培优辅差)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本期主要教学研究专题

及主要措施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主要从常规入手,多强调,多实践。

第一课阿里里

教学内容:

歌曲《阿里里》《阿西里西》听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阿里里》,感受其欢快的情绪,并大胆加入律动、舞蹈动作、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2.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不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弱规律),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3.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随歌曲节奏进行律动。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阿里里》,感受其欢快的情绪,并大胆加入律动、舞蹈动作、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感受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阿里里》,感受其欢快的情绪,并大胆加入律动、舞蹈动作、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2.能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中的强、弱力度变化。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感受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重难点:

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阿里里》加入律动、舞蹈动作、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歌曲《阿里里》

1.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你们认真观察,仔细听,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2.音乐将我们带到哪里来了?

(生:

云南)

3.我们一起来用你们好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生一起:

你们好)

4.那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用什么和我们打招呼?

(课件出示云南小朋友用阿里里、花花塞与我们打招呼)

5.我们一起来学习用阿里里、花花塞打招呼;(注意表情)

6.学生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喊阿里里。

(边喊边加上动作)

7.师:

看纳西族的人民在干什么?

(撒秧)

a.师:

是的,每年到了春季,纳西族的人们就开始忙于春耕,以前的纳西族人们是弯着腰插秧,现在的纳西族的人们不用那么辛苦了,只要把秧撒下去就可以了,像我们这里就是习惯抛秧。

b.谁来学学这个撒秧的动作?

C.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示范

d.全体一起学习撒小秧

8.纳西族人民还喜欢边唱着歌儿边撒秧。

9.我们一起来念念他们在撒秧的时候喜欢念的这首儿歌(老师带着念一遍)

10.念得真好,让我们边念边拍拍手,为他们的劳动加加油!

你们看这里有一些拍手的节奏,那是怎样拍的呢?

生:

师:

我们先看前面2小节是怎么拍的,第一拍是拍什么?

那第二拍呢?

还是一样的吗?

把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连起来拍念一遍。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四小节是怎么拍的,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拍拍。

生一起来学习拍第三四小节。

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怎么拍的,谁来试试?

学生把第一行歌词一边拍一边念出来,拍会了第一行第二行就也会拍了。

因为他们是一样的。

11.师生拍手一起念儿歌(边念边拍手、拍腿)

12.听教师范唱(小朋友们拍的真是棒极了,那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唱这首歌曲呢?

认真听,呆会告诉我你最喜欢歌中的一句)

a.问学生最喜欢唱歌中的哪一句、请生一起来唱唱,其他学生一起来唱

生:

阿里里花花塞

师:

其实他们在歌中都是衬词,是美好的意思。

b.师:

好,我们赶紧来学学吧

13.学生随琴唱唱歌词

14.你们学得怎么样?

有没有还不会唱的?

15.师生共解疑难句

16.师生接唱游戏(边唱边加上声势伴奏。

第一段我先唱,学生接,第二段学生唱我来接)

17.分组接唱游戏

18.哇!

你们真是太聪明、接的可棒了,你们想不想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是怎样来唱着首歌的?

他们的心情怎样?

师:

他们唱的怎么样?

那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师:

是的,勤劳的纳西族人们一边撒秧,一边期待着稻子丰收的场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19.下面请你们也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用欢快的,跳跃的声音来唱唱,让我们的声音唱的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注意微笑)

20.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表情,并加以示范。

三.参与表现

1.师:

纳西族的人们夸你们唱的真是太棒了,要是能为这首歌曲配上简单的劳动动作和声势伴奏就好了?

前面我们不是学了个撒秧的动作吗?

还有拍节奏吗,我们一起加进来试试?

那些同学想边唱边劳动请举手。

那些同学想边唱边拍。

两种任你选择?

师:

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纳西族的人民辛辛苦苦撒的秧,经过他们精心的培育,终于有了大收获,瞧,他们正在举行庆丰收大会呢?

你们想不想去参加?

就让我们带上今天学唱的这首歌曲去参加他们的丰收大会吧?

2.师:

哪个组愿意当劳动队的、哪个愿意当声势伴奏队的、哪个组愿意当唱歌队的。

每个队先由队长组织组织大家练习

3.师:

小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丰收大会马上就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动起来,拍起来、唱起来吧!

4.师生共演。

四、课堂小结

从你们刚才精彩的表演中,我看出你们已经和纳西族的人民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是的,劳动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着!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小朋友再见!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不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弱规律),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2、欣赏民族管弦乐版本《阿细跳月》,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器的音色变化和速度、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1、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不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弱规律),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2、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感受乐器的音色变化和速度、力度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

          2、能够赏析出《阿细跳月》主题旋律和《跳月歌》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钢琴伴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介绍和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导入

1、 图片介绍彝族的人文景观,触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古老和神秘”(教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图片1:

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丽迷人的山村;图片2、云南著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3、这个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也被称为“黑族”;4、这是一个善于酿酒、嗜爱饮酒、形成独特酒文化的民族;

5、“火把节”是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6和7图在“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自豪的歌舞节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

你们现在猜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

彝族)

2、复习学生学习过的彝族歌曲,增添学生边律动边演唱的情趣。

①师:

“其实彝族离我们很近,不信,大家听。

”(欣赏《彝家娃娃真幸福》)

要求:

边轻唱边跟着老师律动。

②跟伴奏演唱边律动边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③过渡语: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彝族的一首被美国人称为世界十大民族音乐之一的《阿细跳月》

二、赏析民乐版《阿细跳月》

1、学生完整听赏整首乐曲,听后交流感受(教师可从情绪、旋律特点上去引导学生交流)

师:

听完之后,同学们可以从音乐的情绪、旋律的特点、力度速度的变化说说你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吧自己的感受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但是必须保持安静)

如果学生没有听出旋律相同的特点,然后问:

“同学们,你们能哼出这首曲子的一两句旋律吗?

”教师变换调式哼唱旋律,问:

“大家是不是一直听到这段旋律?

2、感受乐曲旋律不变的特征和五拍子的强弱规律

第二遍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做身体律动:

前三拍高举双手拍手,后两拍拍膝盖。

导入语:

古人说得好,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就是人类的歌喉,老师也想来唱一唱,看看老师边唱边做什么动作。

听后询问:

做了哪几个动作(拍手、拍膝盖)拍几下手、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