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28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docx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

AB

CD

2、首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予以重大突破的新概念是(B)

A

B

C

D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是(D)

AB

CD

4、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B

CD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C)

AB

CD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A

B

C

D

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A)

A

B

C

D

 

1

 

8、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B)

AB

CD

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A

B

C

D

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A)

AB

CD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B)

A

B

C

D

1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D)

AB

CD

13、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

AB

CD

14、实现共同富裕就是(B)

AB

CD

15、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A)

AB

CD

16、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C)

AB

 

2

 

CD

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C)

AB

CD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

AB

CD

19、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B)

AB

CD

20、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D)

AB

CD

【参考答案】

1A2B3D4D5C6B7A8B9B10A11B12D

13D14B15A16C17C18A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ABD)

A

B

C

D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要坚持(ABCD)

AB

CD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因为公有制(ABCD)

A

B

CD

 

3

 

4、如果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ABC)

AB

CD

5、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是因为(ABCD)

AB

CD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BCD)

A

B

C

D

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有(CD)

AB

CD

8、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包括(ABCD)

AB

CD

企业

9、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ABCD)

A

B

C

D

10、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的类型主要有(ABC)

A

B

C

D

11、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要(ABCD)

AB

 

4

 

CD

1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BCD)

AB

CD

1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中的“自主创新”是指(BCD)

AB

CD

14、政府促进就业的办法主要有(ABCD)

A

B

C

D

15、高等教育必须注重(ACD)

AB

CD

【参考答案】

1ABD2ABCD3ABCD4ABC5ABCD6BCD7CD8ABCD9ABCD10ABC11ABCD12ABCD13BCD14ABCD15ACD

三、判断题

1、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

2、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3、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建设市场经济。

(×)

5、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

基础。

()

6、“社会所有”,“公众所有”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

7、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

平决定的。

()

8、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

要着力点。

()

 

5

 

【参考答案】1√2√3√4×5√6√7√8√

四、辨析题

1、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几个字可

有可无。

()

【参考答案】

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

“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

所谓“点睛”,就是说明我们市场经济

的性质。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工作基本尺度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参考答案】

错。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

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

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错。

(1)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

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

道德规范。

错。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约束和规范人民的经济行为;

(3)道德规范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对人民的行为也会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4)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的经济行为既要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要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6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来看,社会财富是唯一的通过按劳分配形式分配给个人的。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上,实现按劳

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财富并不是唯一的通过按劳分配给予个人。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社会财富唯一地通过按劳分配形式

分配给个人是一种传统的分配形式,其缺陷是只突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

位,而没有充分重视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应该实行以劳动分配为主体,实现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6、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虽然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但是,产生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

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

不充分。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

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

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要在20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总体小康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社会。

问:

我党提出20世纪头20年把总体小康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为了完成基本实现现

 

7

 

代化的任务,邓小平设计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到20世纪末,我们已实现了“三步

走”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发

展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

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

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

加殷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2.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大任务。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力占

城镇化

城镇居民人均

农民人均可

中的比重

总就业的比重

比例

可支配收入

支配收入

2000年

15.9%

50%

36.2%

6280元

2253元

2020年

11.5%

29%

56%

18000元

8000元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

劳动的比重?

【参考答案】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

有2253元。

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8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

题的主要措施有:

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

产业。

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推进城

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注:

回答第2个问题,考生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

分。

3、材料三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可谓来者不善。

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已经波及其他国家,并且开始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可以说,在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中,没有任何

经济体得以幸免,中国自然不能例外。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经济滑坡,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十项措施中大部分都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与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人群有关。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

通过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的双赢。

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突出了统筹发展。

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4万亿元分别安排情况是: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约2800亿元,加

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约1800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400亿元,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工程约3500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加快灾后重建约10000亿元。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和方针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方针是: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

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2、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要点: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

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

 

9

 

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

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

(4)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六、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

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

和长处。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

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

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2)一般特征有: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

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

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

本的保障作用。

(3)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

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10

 

分配方式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

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

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

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什

么?

答案要点: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

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序还不高,

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离开了多种所有制,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会重蹈超越阶段,违背国情

的覆辙。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

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

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界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

国奠定基础。

七、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

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11

 

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性在于:

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

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重要意义在于:

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遏制南北差距拉大;将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12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对于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一方面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

因为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所以自然存在差距。

当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

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其次,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