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214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仪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仪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仪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仪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管理制度.docx

《仪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管理制度.docx

仪器管理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

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

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

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一、 仪器设备的配置

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 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于现在一般项目全站仪配置较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

对新上项目如果需要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据公司的测量仪器分布情况调拨,如需购买测量仪器需填写《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

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三、 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一) 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 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

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 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

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 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

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 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

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

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局集团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 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 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 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7、 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8、 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9、 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10、 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11、 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

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

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12、 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13、 对测量仪器的管理,由公司精测队制定检查评比办法,对维护仪器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因使用不当、保管不良造成仪器损坏,应及时追究责任,根据情况给予处罚。

14、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

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15、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项目部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由公司总工程师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精测队对全项目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16、 测量仪器必须定人保管,对贵重精密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垂仪)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

(二)仪器管理奖惩办法

1、 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促进我公司工程测量工作的科学管理,防止发生测量事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工程测量管理先进的单位、有关领导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测量工作积极踏实,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技能提高,成绩突出者,可以推荐提升。

2、 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测量、计量法规,弄虚作假,不严格执行测量、计量管理制度,由于测量工作失误,给项目造成损失者,应给予必要的处罚。

对测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要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

3、 对测量仪器管理不严,保管不善,造成损坏,影响正常使用,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处罚。

4、 项目工程部要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测量仪器管理办法,确保测量仪器完好准确。

总之,为了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使测量仪器管理制度规范化,保证测量仪器正确使用,精度满足测量规范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更好地为我们工程建设服务,确保工程测量控制有效,望大家自觉遵守。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依据

为规范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确保测绘成果、资料档案的安全,促进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对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适用于本管理制度。

三、职责

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的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的部门(档案馆、档案室、档案部、办公室等)具体负责实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四、基本规定

(一)业务规定

1、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必须按要求归档;归档的资料应当齐全、完整,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案卷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2、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制定归档范围及保管限期表。

3、不得擅自改变档案分类、组卷、编号方法。

4、永久、长期保存的资料档案禁止使用红墨水、纯兰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只能用兰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5、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接收、移交,必须附有清单,严格清点和履行签字手续。

6、数据载体每年轮流抽取不少于5%读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载体或恢复抢救。

7、接收的档案必须及时整理、组卷、归档、入库。

当年接收的档案必须当年完成归档工作。

8、所有档案必须登记,详细到文件级,尽量用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进行登记。

9、做好保密、防虫、防霉、防盗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变质档案资料及时上报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档案借阅规定

1、建立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借阅利用登记制度,借阅者均须填写借阅登记表。

2、对各类档案均按规定的查阅范围提供利用,查阅人员要如实说明查档的目的和内容,符合查阅条件的办理手续后,方可查阅,且只能在档案阅览室查阅。

特殊情况需借出阅览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3、本单位工作人员借阅本人职能范围内的档案,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方可借阅;借阅本人职能范围外的档案须经主管领导或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方可借阅。

4、如摘抄、拍照、复制所查档案内容,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其中涉密内容需抄录、复制,要经主管领导批准,且只能在档案阅览室内进行,利用者对涉密内容要负责保密。

5、借阅机密、绝密档案材料,需经保密责任人签署意见,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6、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利用者,对所借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转借、遗失、拆散或损毁档案,不准拆卷、抽页,不得在档案原件上划线、加注、勾抹、涂改、圈划、污损等,未经许可,不得摘抄或复制档案,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档案内容。

7、借阅国家密级测绘成果,不得擅自复制。

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须经国家密级测绘成果提供部门批准,并按原密级进行管理。

8、借阅人员退还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清点档案数量,检查案卷有无损坏,文件是否齐全等。

9、利用人员应将利用效果及时向档案提供部门反馈,为总结规律、扩大档案宣传积累素材,以更好地提供利用。

(三)库房管理规定

1、库房是档案资料保护和贮存的重要基地,是提供利用测绘成果和档案资料的重要场所,除经单位领导批准外,非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保管档案必须有专用库房,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库房内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档案安全。

3、档案进出库房,要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包括档案收进入库,库存档案调出室外及日常的调阅、归还。

4、档案库房应设有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八防”的设备和措施。

光盘或磁介质档案应用防磁档案柜存放。

5、对新接收入库档案要严格检查,对有虫蛀、发霉及其它问题的档案须经科学处理后方可入库。

6、档案库房内应当安置温湿度计。

环境的温湿度应相对稳定,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

7、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堆放与档案无关的物品。

8、严禁在库房区范围内吸烟。

9、每天下班前,应关闭库房门窗,切断水、电源,确保档案安全。

10、定期打扫库房卫生,保持库房与档案的清洁。

(四)库房防火规定

1、宣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防火的规章制度,树立防火意识。

2、要经常检查库房有无火灾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3、库房周围及内部要杜绝火源迹象,严禁吸烟。

4、库房内必须依法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装置,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不准擅自安装电器开关和其他电器设备,严禁乱接、乱搭临时线。

6、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并定点放置,管理人员要了解其性能并能熟练使用。

7、每天下班前,管理人员要做一次责任片区的安全检查,切断电源。

(五)档案工作人员要求

1、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严格执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了解档案工作方针,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2、忠于职守,负责完成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等各项具体工作。

3、积极开发档案信息,编制各类档案检索工具及参考资料,为生产、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

4、负责档案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收集工作。

5、负责档案库房的管理,做好“八防”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6、熟悉馆藏,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积极主动热情为用户提供服务。

7、积极参加各种档案管理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岗位工作质量。

8、加强团结协作,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

(六)档案鉴定、销毁工作规定

1、建立健全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组织机构,由单位分管领导主持,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其成员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2、鉴定工作要根据国家有关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标准,用全面、历史、发展的观点考查分析档案价值,确定保管期限,切忌随意性。

3、对鉴定结果要写书面报告。

需延长保管期限的案卷,要在有关目录及案卷备考表中注明。

对应销毁的档案,要编制销毁清册一式两份,报分管领导批准后予以销毁。

4、对保管期满但属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测绘档案,要根据需要适当延长保管期限。

5、应销毁的档案不得改作它用或以废纸出售。

6、销毁国家密级图纸或测绘成果,必须经省测绘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7、销毁档案要派两人以上监销,并在指定地点销毁,防止档案遗失和泄密。

销毁人、监销人、批准人、鉴定小组人员均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以示负责。

8、鉴定报告、销毁清册及审批文件,应存档保存。

(七)档案统计工作规定

1、档案统计包括档案数量、保管状况、鉴定情况、利用情况及档案部门基

本情况的统计,档案部门要建立上述各种情况的登记簿,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2、各类档案的统计由分管的档案人员负责统计,档案统计工作的汇总表,由单位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填报。

3、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做到完整、连续、报送及时。

4、对于上报的档案统计报表,由本单位主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签字并对统计资料、报表的准确性负责。

5、定期统计档案利用情况,每年年末统计当年档案借阅人次、卷数,总结档案利用效果。

6、各类档案统计报表及综合统计表,均要保留一份存档备查。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为了加强在公司范围所属项目、工程公司工程测量管理,搞好工程测量,提高工程测量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在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上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测量成果的交接

二、公司所属项目、工程公司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量技术交底,测量桩橛,点之记录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

要做好交接工作。

1、 设计单位测量成果交接及交接方式

当项目部工程部收到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后,必须在开工前办理测绘资料的移交手续,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办理相应的手续。

由公司精测队组织项目部测量队立即进行全线的复测,复测时要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以及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一般情况下以设计单位交给的控制资料同精度进行复测。

复测应遵循《工程测量规范》、《公路勘测规程》以及《铁路勘测规程》等标准规范。

复测过程中,完成测量桩橛的点交和补齐工作。

复测完成后由公司精测队向项目测量队办理交接手续。

2、 内部控制测量的交接及交接方式

当完成复测工作,控制测量的精度满足设计文件及测量规范的情况下,有必要时由公司精测队牵头,组织项目测量队尽快完成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工作,加密导线成果测量精度应与复测精度相一致,并由精测队向项目测量队办理控制测量移交手续,且精测队应备存一份内部控制测量成果资料,项目测量队在接到控制测量成果后,应该核实资料内容、平差计算情况以及现场桩橛的实际情况,确认无误后由项目测量队把控制测量成果交给各施工队并签认,由各施工队负责保护好所管辖的控制桩橛,测量标志等,项目测量队定期检查控制桩位是否发生错位移动。

3、 竣工测量成果的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时,由项目部测量队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并复核控制测量桩位有无移动,在监理单位的参与下办理工程控制桩位的验收手续。

对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应先办理竣工测量资料的移交,再办理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手续。

工程竣工测量资料应交公司精测队一份归档。

4、 交接范围

线状建筑物一般铁路上如定测转向角处的交点、副交点桩、直线上的转点桩都交接,有时有的设计单位不交平面控制导线点,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资料沿线路方向自己敷设一条导线;一般对公路来说,定测转向角处的交点桩、直线上的转点桩都不给出,只给出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以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

面状建筑物(如机场,铁路编组站,大型工业厂房)的建筑基线、矩形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方格高程网的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测量桩橛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

大范围工程(如水库,水电站)的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桩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

分期施工控制测量资料,控制网点规划、用途资料。

永久水准基点,国家各等级三角点、水准点。

各种重要测量桩橛的点之记。

5、 交接要求

桩橛交接时,由公司精测队组织项目部测量队参加,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

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且点之记,桩橛标志均正确无误后方可接受。

对于重要桩橛,如发现桩橛松动或被破坏丢失,应由设计单位负补齐。

每交接一个桩应把桩位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交接的桩橛应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桩橛做为护桩。

控制测量成果中要有精度评定和可靠性分析资料及最终控制效果的业余度估算资料。

最终控制效果的估计精度应优于设计要求。

交接手续要齐全,签署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字迹清晰,文字简练。

桩橛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

自行制定的标准和标志式样,交接时必须有必要的说明资料。

测量资料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视有效。

交接完成后办理交接纪要,加盖双方单位公章。

项目部测量队留有原件一份,公司业余测队保留复印件一份归档。

6、 成果保存

   工程竣工后,按机关行业部门“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资料,必要时与接管单位协商具体内容,测量成果资料附竣工资料一并交验接管单位,竣工测量资料一份报公司业余测队负责归档保存。

二、 复核制度

1、 桩橛复测

工程项目部接到定测资料后应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精测队要求导线复测,精测队应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桩橛进行同精度的导线复测。

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面三刀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

一般的公路、铁路等线形工程,随着测距仪与全站仪的日完善和普及,平面控制广泛地采用导线,对我们施工而言,包括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的复测,施工阶段的加密导线测量。

当然复测就是复核测量工作,其目的主要是检查个别点位有无大的变动各移位,复测的任务就是进行距离复测、角度复测、成果检算和对比。

因此不能对导线复测理解为一次导线测量,笼统地以新测成果取代原测成果,是对导线复测的一种误解。

导线复测工作应尽快完成,只有当复测成果批准后,方可以定位放线,在复测时,由公司精测队负责复测成果的比较、衡量、评定,对每个测站的复测值与反算值进行比较,严格控制较差,要特别注意长隧道、特大桥和桥隧和相连地段的测量,以及各分段工程结合部的贯通测量。

当复测工作完成后,应由精测队协同项目部测量队完成复测成果的整理、上报。

经过复测没有发现问题,同设计单位办理测绘资料的交接手续,如果发现复测的个别桩橛位置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由精测队提出,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时请设计单位处理,已被处理妥善后,方能同设计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并在批准复测成果后进行导线的加密工作。

未经桩橛复测的工程不得施工。

2、 测量资料的复核

(1)、复测资料

复测控制测量成果应由公司精测队负责平差计算,加密导线控制测量成果由项目测量队负责完成,由精测队队长负责检查复核并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上报。

检查主要内容有:

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图表是否齐全。

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复核的主要内容:

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行换算、验算和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

复测资料复核完成后,由精测队人员填写《控制测量复核评价记录表》。

大桥及隧道控制测量可以设立独立坐标系控制,也可以随线路统一在大地坐标系系统内,桥隧控制测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桥轴线长度放样,桥梁墩台定位的精度,以及隧道贯通误差达到限差内的要求。

大桥及隧道等特殊工程的控制测量由精测队组织项目部测量队选点、选标、埋石等工作,并进行控制测量的测设,大桥、隧道等控制测量成果资料应由公司精测队负责整理,由公司精测队队长负责检查、复核,并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检查主要内容:

外业点位控制网布置是否合理,外业记录与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

大桥、隧道特殊工程分项工程测量资料由项目测量队负责计算,公司精测队负责复核,并报项目总工审核批准。

复核的主要内容:

桥轴线长度及桥梁墩台定位精度的确定方法是否正确;长大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的估算方法是否正确,复核控制测量平差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可靠。

3、 构筑物关键阶段部位控制复核

    线路中线逐桩坐标,小桥及涵洞的放样计算资料应报公司精测队备查,由项目部测量队负责,线路测量引伸,路基填筑开始,隧道掘进引伸和衬砌时的曲线(含缓和曲线)起始、,桥梁墩台、涵洞等建筑物的控制点;基底、基顶、墩台顶建筑物竖向特殊变化部位的高程等,一定要采用换手复测(换人或更换方法)对工程部位点位的计算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算,或用同一种方法的控制点加以检核,确认无误后,由项目部测量队填写测量技术交底交给施工队技术人员,并办理签认手续,做好施工记录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 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

项目部测量队对建筑物的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桩橛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桩橛,比如置镜控制点A,后视控制点B,应使用控制点C做为检核,检核置镜点建站是否有误,后视点建立的方位角是否正确,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放样。

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利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

项目部(队或工区)测量班在进行工程细部放样(如模板定位放样、路基坡口、坡脚放样测量)时,要根据设计图纸对放样资料认真核实,放样时要进行换手测量。

放样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各种检查(如曲线正矢、模板内壁平整度、方正情况和圆顺情况等)。

经检查确信无误,由测量班班长在《测量日志》上签认并做交底后,方可正式施工。

对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由项目测量队进行抽查或实行监控,抽查的部位、时间、采用的方法等要在《测量日志》上做详细记录。

5、 对已完工程的检查

在验工计价前,项目部测量队队长及时组织对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限界等控制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定,核定结果报项目部总工程师。

三、 测量资料管理和桩橛保护制度

1、 原始测量资料的管理

外业测量资料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记注清晰、无涂改,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了提高测绘生产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测绘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认真贯彻“质量第一、注重实效”的方针,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满足需求为目标、防检结合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促进测绘单位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三、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增强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岗位技术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四、测量单位必须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经济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规定考核办法、以作业质量、工作质量确保测绘产品质量。

五、生产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技术设计进行作业,并对作业成果质量负责。

六、测绘任务实施前,应组织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需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验和校正。

七、测绘单位所交付的测绘产品,必须保证是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