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96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docx

瓦斯检查工实操总复习题库

瓦斯检查工实操综合复习参考题库

1、简述巷道风流瓦斯检查的方法?

1)巷道风流

巷道风流,是指距巷道的顶板、底板和两帮有一定距离的巷道空间内的风流。

在设有各类支架的巷道中,巷道风流是指距支架和巷道底板各50mm的巷道空间的风流。

在不设支架或用锚喷、砌碹支护的巷道中,巷道风流是指距巷道的顶板、底板和两帮各为200mm的巷道空间的风流。

巷道风流范围如图6—1所示。

2)检查方法

测定巷道风流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巷道空间风流中进行。

具体方法是:

测定瓦斯浓度时,应在巷道风流的上部(风流断面全高的上部约l/5处)进行抽气,连续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巷道风流的下部(风流断面全高的下部1/5处)进行抽气,首先测出该处的瓦斯浓度,然后去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测出该处瓦斯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浓度,后者减去前者,再乘上校正系数即是二氧化碳的浓度。

这样连续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梯形支架支护巷道拱形锚喷支护巷道

图6—1巷道风流范围图

3)注意事项

(1)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浓度测定,应在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的测风站内进行。

(2)采区回风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测定,应在该采区所有的回风流汇合稳定的风流中进行,其测定部位和操作方法与在巷道风流中进行的测定相同。

(3)测定位置应尽量避开由于材料堆积冒顶等原因造成的阻断巷道断面变化而引起的风速变化大的区域。

(4)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冒顶、片帮、运输等其他事故的发生。

2、简述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方法?

1)、采煤工作面风流

采煤工作面风流,是指距煤壁、顶(岩石、煤或假顶)底、两帮(煤、岩石或充填材料)各为200mm(小于lm厚的薄煤层采煤工作面距顶、底各为l00mm)和以采空区的切顶线为界的采煤工作面空间内的风流。

采用充填法管理顶板时,采空区一侧应以挡矸、砂帘为界。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以及一段未放顶的巷道空间至煤壁线的范围内的空间风流,都按采煤工作面风流处理。

2)、采煤工作面回风流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是指从煤壁线开始,到采区总回风范围内,锚喷、锚网锁等支护距煤壁、顶板、底板各200mm的空间范围内的风流;支架支护是指距支架和巷底各为50mm的巷道空间范围内的风流。

(二)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方法

1)测点的选取

(1)采煤工作面瓦斯测点的选取,以能准确反映该区域的瓦斯情况为准则。

(2)在风流垂直断面上选取测定部位和测定方法与在巷道风流进行测定时的测定部位和方法相同。

(3)沿风流测点位置的选取如图6~2所示。

(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的测点位置应选在距采煤工作面煤壁线10m以外的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的风流充分汇合稳定处。

2)测定步骤

(1)应由进风侧或回风侧开始,逐段检查,检查瓦斯浓度和检查局部瓦斯积聚同时进行,同时,还应记住测取空气温度。

(2)测定瓦斯浓度时,应在巷道风流的上部进行,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巷道风流下部进行。

(3)测点选择正确,没遗漏,每个测点连续测定3次,且取其最大值作为测定结果和处理标准。

(4)准确清晰地将测定结果分别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板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5)向有关领导和地面调度室汇报检查结果。

 

图6—2采煤工作面的测点位置

1-距采煤工作面10m处的进风流中测点;

2-采煤工作面前切口测点;

3、4、5-采煤工作面前半部的煤壁侧、输送机槽和采空区侧测点;

6、7、8-采煤工作面后半部的煤壁侧、输送机槽和采空区侧测点;

9-输送机道空间中央距回风巷口l5m处风流中测点(只测空气温度);

10-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测点;

11-距采煤工作面10m处的回风流中测点;

12-采煤工作面回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l0~15m处的风流中测点;

13-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的冒顶处测点

3、简述掘进工作面(单巷掘进)瓦斯检查的方法?

1)掘进工作面风流

掘进工作面风流,是指掘进工作面到风筒出口这一段巷道空间中按巷道风流划定法划定的空间中的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是指自掘进工作面的风筒出口以外的回风巷道中按巷道风流划定法划定的空间中的风流。

单巷掘进采用压入式通风时瓦斯检查的方法

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的检查测定位置,应选取在工作面上部左右角距顶、帮、工作面各200mm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查测定位置,应选取在工作面下部左右角距帮、底工作面各200mm处。

其测定方法同巷道风流中的测定方法相同,并各取其最大值作为检查结果和处理依据。

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查测定地点,要根据掘进巷道布置情况和通风方式确定。

单巷掘进采用压入式通风时,掘进工作面风流和其回风巷风流的划分如图

6--3所示,并按巷道风流的划定方法划定空间范围。

回风流测点的位置应在回风流中距风筒出口10m以外风流汇合稳定处。

测取的最大值作为测定结果和处理依据。

检查掘进工作面瓦斯时的注意事项

(1)检查工作应由外向内依次进行。

当瓦斯浓度超过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时,立即停止前进或退到进风流

(2)首先应检查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发生循环风及是否挂牌,是否有专人管理。

(3)在检查风流瓦斯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检查有无局部瓦斯积聚

(4)检查风筒末端至工作面距离及供风量是否合乎规定及风筒吊挂和安设质量,风筒有无破口等。

(5)检查甲烷传感器或断电仪安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正常运行。

(6)上山掘进重点检查瓦斯,下山掘进重点检查二氧化碳。

(7)注意自身安全,以防爆破、运输及炮烟熏人等事故的发生。

4、简述盲巷瓦斯检查的方法?

1)盲巷的概念

凡不通风(包括临时停风的掘进区)长度大于6m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2).盲巷瓦斯检查的方法

由于巷道内不通风,如果瓦斯涌出量大或停风时间长,便会积聚大量的高浓度瓦斯。

因此,进入盲巷内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时要特别小心谨慎。

先检查盲巷入口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其浓度均小于3.0%时,方可由外向内逐步检查。

否则,不可直接进入盲巷检查。

在水平盲巷检测时,应在巷道的上部检测瓦斯,在巷道的下部检测二氧化碳。

在上山盲巷检测时,应重点检测瓦斯浓度,要由下而上直至顶板进行检查,当瓦斯浓度达到3.0%时应立即停止前进;在下山盲巷检测时,应重点检测二氧化碳浓度,要由上而下直到底板进行检测,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时,必须立即停止前进。

3)检查盲巷瓦斯时的注意事项

(1)检查工作应由专职瓦斯检查工负责进行。

检测前要首先检查自己的矿灯、自救器、瓦斯检定器等有关仪器,确认完好、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在进行检测过程中,要精神集中,谨慎小心,不可造成撞击“火花”等隐患。

(2)盲巷入口处或盲巷内一段距离处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前进,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

(3)检查临时停风时间较短、瓦斯涌出量不大的盲巷内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时,可以由瓦斯检查工或其他专业检查人员1人进入检查。

检查停风时间较长或瓦斯涌出量大的盲巷内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时,最少有2人一起入内检查。

2人应拉开一定距离,一前一后边检查边前进。

(4)在检查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还必须检测氧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规定或有异味等现象时,应停止前进,以防止发生中毒或窒息事故。

(5)测定倾角较大的上山盲巷,应重点检查瓦斯浓度;检查倾角大的下山盲巷时,应重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

(6)测定时应站在顶板两帮及支护较好地点,并小心谨慎以防因碰撞而造成冒落伤人。

5、简述高冒区及突出孔洞内瓦斯的检查方法?

高冒区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瓦斯,突出孔洞未通风时里面积聚有高浓度瓦斯,检查时都要特别小心,防止瓦斯窒息事故发生。

检查瓦斯时,人员不得进入高冒区域及突出孔洞内,只能用瓦斯检查棍或长胶管伸到里面去检查。

应由外向里逐渐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瓦斯浓度、积聚瓦斯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当里面瓦斯浓度达到了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时,或者瓦斯检查棍等无法伸到最高处检查时,则应进行封闭处理,不得留下任何隐患。

6、简述爆破过程中瓦斯的检查方法?

井下爆破是在极其特殊而又恶劣的环境中进行。

爆破时煤(岩)层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瓦斯,并且容易达到燃烧或爆炸浓度。

如果爆破时产生火源,就会造成瓦斯燃烧或爆炸事故。

因此,在井下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要坚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爆破后至少等侯l5min(突出危险工作面至少30min),并待炮烟被吹散后,瓦斯检查工在前、爆破工居中、班组长最后,一同进入爆破地点检查瓦斯及爆破效果等情况。

7、简述煤仓、水仓等特殊地点瓦斯的检查方法?

1)煤仓、水仓等特殊地点的瓦斯检查点的选定原则应以能相对准确地反映该区域的瓦斯情况为准则。

2)清理水仓前的检查应重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以防发生窒息事故。

8、简述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构造

光学瓦斯检定器有很多种类,我国生产的主要有AQG和AWJ型,其外形和内部构造基本相同。

现以AQG一1型为例说明其构造。

AQG一1型瓦斯检定器外形是个矩形盒子,由气路、光路和电路三大系统组成。

1)、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由吸气管4、进气管5、水分吸收管9、二氧化碳吸收管11、吸气橡皮球l0、气室(包括瓦斯室和空气室)22和毛细管30等组成,如图7—1所示。

其主要部件的作用是:

气室用于分别存贮新鲜空气和含有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气体;水分吸收管内装有氯化钙(或硅胶),用于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分,使之不进入瓦斯室,以使测定准确;毛细管,其外端连通大气,其作用是使测定时的空气室内的空气温度和绝对压力与被测地点(或瓦斯室内)的温度和绝对压力相同,同时又使含瓦斯的气体不能进入空气室;二氧化碳吸收管内装有颗粒直径为2~5mm的钠石灰,用于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便准确地测定瓦斯浓度。

 

(a)外形图(b)内部构造

图7-1AQG-1型光学瓦斯检定器

1-目镜;2-主调螺旋;3-微调螺旋;4-吸气管;5-进气管;6-微读数观察窗;7-微读数电门;8-光源电门;9-水分吸收管10-吸气橡皮球;11-二氧化碳吸收管;12-干电池;13-光源盖;14-目镜盖;15-主调螺旋盖;16-灯泡;l7-光栅;l8-聚光镜;19-光屏;20-平行平面镜;21-平面玻璃;22-气室;23-反射棱镜;24-折射棱镜;25-物镜;26-测微玻璃;27-分划板;28-场镜;29-目镜保护盖;30-毛细管

2)、光路系统

其光路系统如图7—2所示。

光路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平面镜、平行玻璃、气室、折光梭镜、反射梭镜、望远系统组成。

3)、电路系统

其功能和作用是为光路供给电源。

电路系统由干电池12、灯泡16、光源盖l3、光源电门8和微读数电门7组成。

9、简述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之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药品性能

检查水分吸收管9中的氯化钙(或硅胶)和外接的二氧化碳吸收管ll中的钠石灰是否变色,若变色则失效,应打开吸收管更换新药剂,新药剂的颗粒直径要在2~5mm之间,不可过大或过小。

因为颗粒过大不能充分吸收通过气体

 

中的水分或二氧化碳;颗粒过小又容易堵塞甚至其粉末被吸入气室内。

颗粒直径不符合要求会影响测定的精度。

2)检查气路系统

首先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

用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掐住胶管,然后放松气球,若气球不胀起,则表明不漏气。

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

将吸气胶皮管同检定器吸气孔4连接,堵住进气孔5,捏扁吸气球,松手后球不胀起为好;最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即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以气球瘪起自如为好。

3)检查光路系统

按下光源电门,由目镜观察,并旋转目镜筒,调整到分划板清晰为止。

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可取下光源盏,拧松灯泡后盖,调整灯泡后端小柄,同时观察目镜内条纹,直到条纹清晰为止。

然后,拧紧灯泡后盖,装好仪器。

4)清洗瓦斯室

在地面或井下新鲜空气中,手捏气球5~10次。

5)对零

按下微读数电门7,旋转微调螺旋3,观看微读数观察窗6,使微读数盘的零位刻度与指标线重合。

旋下主调螺旋盖15,再按下光源电门8,调动主调螺旋2,同时观看目镜,在干涉条纹中选定一条黑基线与分划板的零位相重合,并记住这条黑基线,然后,一边观看目镜一边盖好主调螺旋盖15。

10、简述使用和保养光学瓦斯检定器应注意的问题

1)携带和使用时,防止和其他硬物碰撞,以免损坏仪器内部的零件和光学镜片。

2)光干涉条纹不清晰,往往是由于湿度过大,光学玻璃上有雾粒或灰尘附在上面以至光学系统有问题造成的。

如果调整光源灯泡后不能达到目的,就要由修理人员拆开进行擦试,或调整光路系统。

3)测定时,如果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他气体时,因为没有这些气体的吸收剂,将使瓦斯测定结果偏高。

为消除这一影响,应再加一个辅助吸收管,管内装有颗粒活性碳可消除硫化氢影响,装有40%氧化铜和60%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消除一氧化碳的影响。

4)在火区、密闭区等严重缺氧的地点,由于气体成分变化大,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时,测定结果会比实际浓度偏大很多(试验可知,氧气浓度每降低l%,瓦斯浓度测定结果约偏大0.2%)。

这时,必须采取试样,用化学分析的方法而不准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浓度。

5)高原地区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使用时应对仪器进行相应调整,或根据当地实测的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用公式(7~1)计算校正系数,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6)仪器不用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并取出电池,以防腐蚀仪器。

7)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不准用损坏的仪器进行测定。

11、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浓

1)调零

在待测地点附近的进风巷道中,捏放气球数次,然后检查微凑数盘的零位刻度与指标是否重合,选定的黑基线与分划板的零位是否重合。

若有移动,则按“对零”操作方法进行调整,使光谱处在零位状态。

2)测定

将连接在二氧化碳吸收管进气口的胶皮管伸向待测位置。

然后捏放气球5~10次,将待测气体吸入瓦斯室。

3)读数

按下光源电门8,由目镜l中观察黑基线的位置。

如其恰与某整数刻度重合,读出该处刻度数值,即为瓦斯浓度,如图7--3(a)所示;如果黑基线位于两个整数之间,如图7—3(b)所示,则应顺时针转动微调螺旋3,使黑基线退到较小的整数位置上,如图7--3(c)所示。

然后,从微读数盘上读出小数位,整数与小数相加就是测定出的瓦斯浓度。

例如,若从整数位读出的数值为1,微读数为0.52,则测定的瓦斯浓度为l.52%。

图7--3光学瓦斯检定器读数方法示意图

12、瓦斯检查工的交接班制度有哪些规定?

为了使瓦斯检查工能在交接班时双方见面,交接清楚现场情况和责任,避免误会;为了防止瓦斯检查工迟到、早退或无人接班,避免分工区域出现无人检查、监视的空岗状态,从而保证能及时发现、处理通风瓦斯隐患,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查工井下手上交接班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井下交接班地点。

配备有专职瓦斯检查工时,采煤工作面在回风巷入口的新鲜风流处交接班;掘进工作面在局部通风机处交接班;其他交接班地点由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

2)瓦斯检查工井下交接班时间。

交接班时间由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工作制度,以及人员出入井所需要的时间等因素确定,瓦斯检查工不能提早离开检查地点到交接班地点等候交班,应避免分工区域出现长时间无人检查监视通风瓦斯的状况。

3)交班内容。

交接班时,交班瓦斯检查工要交清的内容包括:

①分工区域内的通风及通风系统、瓦斯、煤尘、防突、防火、爆破、局部通风和生产情况有无异常,是否需要下一班处理及应采取的措施。

②分工区域内的各种通风安全设施、装备的运行情况,是否需要维修、增加或拆除。

③分工区域内发生的各种“一通三防”隐患,当班处理的情况和需要继续处理的内容。

④有关领导交办工作的落实情况和需要请示的问题。

⑤其他应该交清的工作内容。

4)交接班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

接班人对交班内容了解清楚后,交接班人员都必须在交接班手册(或记录本)上签字,记录备查。

5)防止“空岗”。

交班时,如果下一班的瓦斯检查工未到班,交班瓦斯检查工必须请示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决定是由交班瓦斯检查工继续进行下一班的瓦斯检查工作,还是由地面另派瓦斯检查工。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能中断瓦斯检查工作。

为了防止发生“空岗”,通风部门值班领导(或班组长)在每班上班之前要详细清点瓦斯检查工人数,发现缺人时必须立即采取替补等措施。

13、当温度和气压变化较大时,如何校准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浓度?

光学瓦斯检定器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101325Pa)、温度20℃的条件下标定刻度的。

当被测地点的大气压力超过(101325士100)Pa,温度超过(20±2)℃范围时,应当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是将已测得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值乘以校正系数K1,

即:

K1=101235/PT/293=345.827T/P(7--1)

式中T——测定地点的绝对温度,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

T=t+L273

P——测定地点的大气压力,Pa。

14、简述光学瓦斯检定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1)检查药品时,如果药品失效,则会发现药品的颗粒变小成粉或胶结在一起,应及时更换药品;否则,可能使测定瓦斯数值偏离,有时甚至可阻塞进气管路。

2)气密检查时,如果发现漏气应想法找出漏气的部位,及时更换吸管或吸气球。

如漏气,在接头处应将漏气管头切下。

3)检查光路时,如果发现无光,应打开光源盖检查灯泡,及时更换。

如灯泡正常则应更换电池。

当发现灯光暗红时,也是电池用得太久,应及时更换。

4)当发现干涉条纹无法归零,或干涉条纹和分划板的刻线不平行时,不要摔打,应找专职校对人员调校。

5)当目镜内出现雾气时,也应找专职人员修理。

15、简述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进行测定时,发生零位漂移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光学瓦斯检定器发生零位漂移(俗称跑正或跑负),会造成测定结果不准或错误。

发生零位漂移常见的原因:

一是仪器空气室内不新鲜,毛细管失去作用;二是“对零’’时的地点与待测地点的温度和压力相差较大;三是瓦斯室气路不畅通。

防止零位漂移的方法如下:

(1)经常用新鲜空气清洗空气室,不要连班使用一个检定器,以免毛细管内空气不新鲜。

(2)仪器对零时,应尽量在与待测地点温度相近、标高相同的附近进风巷内进行,以免因温差、压差过大引起零位漂移。

(3)经常检查检定器的气路,发现不畅通或堵塞要及时修理。

16、什么是“三人连锁爆破制”?

有什么意义?

“三人连锁爆破制”是指:

爆破前,爆破工在检查连线无误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在检查顶板、支架、上下出口、风量等无问题,清点人员无误后下达爆破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在l%以下,煤尘符合规定时,将自己携带的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爆破口哨进行爆破。

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三人连锁爆破制”是爆破工、瓦斯检查员和班组长3人以换牌连锁的方式,互相制约和监督,以确保爆破安全的一项管理制度,可以防止爆破混乱、爆破警戒不严或警戒不落实造成的爆破崩人事故。

爆破前认真检查顶板、支架及瓦斯、煤尘情况,可以避免因爆破而引起的冒顶或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事故。

17、简述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1)加大风量。

在采取煤层注水湿润煤体和采煤机喷雾降尘后,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适当加大风速,但不可超过5m/s。

2)降低瓦斯涌出量和减少瓦斯涌出量的不均衡牲。

可延长采煤机在生产班中的工作时间或每昼夜增加一个生产班次,使采煤机以较小的速度和截深采煤。

3)当采煤机附近(或工作面中其他部位)出现局部瓦斯积聚时,可安装小型局部通风机或水力引射器,吹散排出积聚的瓦斯。

4)抽放瓦斯。

即采取煤层开采前预抽或开采过程中边采边抽的方法降低瓦斯的涌出量。

18、预防循环风的措施有哪些?

1)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

2)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装置必须布置在距掘进巷道回风口10m以外的新鲜风流中。

3)巷道矿井全风压的供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实际所需风量。

4)掘进巷道局部通风机进风口与掘进巷道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不低于0.25/S。

19、煤与瓦斯突出有什么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有以下预兆:

①无声预兆:

A、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质变软、变暗,变干燥,易粉碎;煤层倾角变大、变厚、变薄.煤层出现断层、断裂、波状起伏,煤岩严重破坏等。

B、工作面压力增大,掉渣、片帮、煤壁外鼓等。

C、瓦斯涌出量增大或忽大忽小。

D、打钻时夹钻、顶钻、喷钻等。

②有声预兆:

煤层中有炮声,由远而近发出雷鸣声、机枪声、鞭炮声,深部岩石或煤层出现破裂声,有时引起煤壁震动,支架发出劈裂声等。

20、瓦斯检查工入井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携带齐各种器具,包括:

瓦斯检查证(岗位资格证)、瓦斯检查记录手册、便携式光学瓦斯检定器、温度计、圆珠笔、粉笔、瓦斯检查木杖、胶管(检查高冒及采空区应备大于l.5m的长胶管)、胶球、自救器以及其他指定的检查仪表仪器等工具。

2)检查自救器、瓦斯检查仪和各种仪器的完好性能。

3)清洗瓦斯室,在新鲜风流中定好“零点”。

4)根据班前会领导要求和布置的任务,以及上一班的工作情况,确定本班的工作重点、措施和注意事项。

21、瓦斯检查的“三对口”是什么?

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及检查评定方法中规定的瓦斯检查“三对口”,是指瓦斯检查工在检查工作中,必须做到井下检查地点的记录板、瓦斯检查工随身携带的检查手册和地面的瓦斯台账(或调度日志)三者上面填记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要完全一致,不能出现矛盾、不符或遗漏。

“三对口”主要内容包括:

检查地点和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班次及每次检查的具体时间,检查结果,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温度以及《煤矿安全规程》和局矿规定要求检查的内容。

22、引起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2)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

3)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4)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

5)风流短路。

6)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

7)采空区或盲巷。

8)瓦斯涌出异常。

9)巷道支架背后空间及高顶区瓦斯积聚。

10)局部地点瓦斯积聚。

23、引爆瓦斯的主要火源有哪几种?

1)电火花。

2)爆破火花。

3)撞击摩擦火花。

4)明火。

2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瓦斯积聚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1)引导风流法。

2)风筒导排风流法。

3)尾巷排放法。

4)沿空留巷排除法。

5)瓦斯抽放法。

6)充填置换法。

7)风压调节法。

8)调整通风方法。

25、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其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矿井火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使井下人员中毒;

(2)使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直接影响矿井正常生产;(3)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4)封闭火区,冻结大量可采煤量;(5)烧毁设备和煤炭;(6)扑灭井下火灾,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7)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扩大事故,并给扑灭火灾带来困难。

26、为防止瓦斯爆炸,日常管理中应做好哪几项工作?

由于瓦斯发生爆炸的三个条件是:

①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②存在有高温热源;③空气中的氧浓度大12%;因为所有生产井巷和工作面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都高于12%,因此为防止瓦斯发生爆炸,日常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防止瓦斯积聚。

为了防止瓦斯积聚,应加强通风,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防止瓦斯超限,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

(2)防止引燃瓦斯。

瓦斯爆炸的另一必备条件是要有火源。

因而应杜绝火源,加强电气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