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810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docx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公共行政学综合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

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义性与综合性学科。

2、公共行政坏境:

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丿IJ或影响公共纽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耍素的总和。

3、一般行政环境:

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

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5、具体环境:

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6、组织文化:

是指组织在一定的坏境屮,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8、市场体制:

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9、市场失效:

是指国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10、行政体制:

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11、地方政府体制:

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行政区划体制:

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3、完整制:

乂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次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纽织部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4、分离制:

乂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纽织部门或同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怦的组织类型。

15、层级制:

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冃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6、机能制:

乂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纽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17、公共组织结构:

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索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18、管理层次:

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19、管理幅度:

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20、首长制:

乂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

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21、集权制:

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禅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白主权很少。

22、分权制:

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卜-级充分的白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3、委员会制:

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4、行政领导:

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冇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冇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冃标的行为过程。

25、行政领导者:

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休或个人。

26、委任制:

亦称任命制,是指rfl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7、考任制:

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8、行政领导权力:

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冃标的影响力。

29、行政领导责任:

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30、人事行政:

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管理。

31、人事行政机关:

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來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32、人力资源: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33、国家公务员(西方):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34、公务员(中国):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5、国家公务员的辞职:

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捉出解除与其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36、机关行政:

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口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37、公文:

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冇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38、行政机关档案: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小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9、办公口动化:

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40、行政决策:

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41、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彖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冇比较明确的决策FI标,但是实现决策冃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42、程序性决策:

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口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43、非程序性决策:

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町依,无章町循,无先例町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44、集体决策:

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45、经验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屮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46、科学决策:

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47、危机决策:

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48、行政决策参与:

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休、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9、行政执行:

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50、行政控制:

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冃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悄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冃标的活动。

51、正式沟通:

是一种通过止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

52、非正式沟通:

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具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53、行政协调:

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Z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冃标的行为。

54、行政评估:

是指対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

55、广义的行政监怦:

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56、事前监督:

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替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休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替检查。

57、行政监察管辖:

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対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58、法制监怦:

又称对行政的监禅,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止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59、舆论监轉:

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60、公共财政:

指的是公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61、国家预算制度:

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R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62、国家决算:

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市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63、税收:

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种特定分配关系。

64、财政支出:

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冇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65、行政道徳:

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白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66、行政立法:

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67、行政法规:

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冇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8、行政规章: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9、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巾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70、行政诉讼管辖:

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

71、行政赔偿:

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72、行政诉讼:

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俗称“民告官”。

73、行政方法:

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冃标,从公共纽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彖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卜-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74、目标管理:

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75、战略管理:

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冃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铮理艺术。

76、标杆管理:

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冃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Z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77、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纽织捉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血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78、行政效率:

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成果和效益Z间的比例关系。

79、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是指公共纽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捉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80、行政改革:

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坏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81、政府再造:

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木性的转型,大幅度捉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冃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82、电子政府:

是指在政府内部采川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亚里丄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被称为“人事管理Z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是(C、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威尔逊)。

6、伍徳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B、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Z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备)。

9、1926年怀特岀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人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B、《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屮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D、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岀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巧《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A、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滨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B、张金鉴)。

15、公共行政坏境的(A、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坏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坏境问题进行研究。

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里格斯)。

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农业社会)。

19、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D、棱柱型)。

20、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工业社会)。

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坏境Z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政府职能)。

2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非营利性)上。

25、我国于1998年乂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29)。

26、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白由资本主义时期)。

27、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8、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上述三者,即ABC)o

29、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稳定性)演变而來的。

30、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英国),后來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B、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半总统制)。

33、委员会制乂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瑞士)。

34、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5、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德国)的地方政府。

3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A、特殊型)的行政区。

37、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C、特殊型)的行政区。

38、构成公共纽织结构的基本要索是(A、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9、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选任制)。

40、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A、委任制)。

41、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止、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D、委任制)。

42、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考任制)。

4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决策权力)。

4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行政道徳)的核心内容。

4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C、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46、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B、部外制)类型。

47、部外制是(D、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Z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A、英国)。

4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B、屮国)。

50、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51、世界上笫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英国)。

52、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D、2006年1刀1U)o

54、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A、临时方案)。

55、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追踪方案)。

56、为了实现目标而制订的方案,称为(C、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57、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D、领导决策系统)。

58、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准备阶段)。

59、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授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实施阶段)。

60、行政控制过程的授后环节,也是授为关键的环节是(C、纠止偏差)。

61、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横向沟通)。

62、(D、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63、行政评佔准备阶段,评佔工作的第一步是(A、确定评估对彖)。

64、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怦称为(A、社会监督)。

65、事中监怦是指对监轉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悄况进行的监禅检查,也叫(D、跟踪监督)。

66、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C、事先)监督方式。

具内容包括:

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67、对监督対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111(C、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68、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B、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9、对具冇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70、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rtl(B、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

71、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小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耍给了处分的,则只由(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

72、国家预算中山主导地位的是(D、中央预算)。

73、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税法)。

7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牛效的日期是(A、2003年1月1日)。

7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C、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76、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3())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77、目标管理方法是(D、徳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78、从20世纪(C、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三、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來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B、司法C、行政D、立法)三种权力。

2、从广义的管理角度來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B、怀特C、汤姆森D、西蒙E、斯密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冇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C、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A、威尔逊B、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B、魏劳毕C、怀特D、韦伯)完成的。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B、C、D、E)o

7、行政坏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

8、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9、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B、C、D、E)o

10、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11、组织文化包括(A、组织观念B、法律意识D、价值观E、道徳感情)。

12、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A、政治统治职能E、社会管理职能)。

13、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E、经济职能)。

14、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

15、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A、民主职能C、政治统治职能E、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16、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屮,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17、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B、奴隶社会的行政体制C、封建社会的行政机制D、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体制E、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18、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准來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A、中央政府体制B、地方政府体制D、行政区划体制)。

19、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B、比利时C、加拿大D、斯里兰卡)。

20、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

21、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A、B、C、D、E)o

22、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A、自治体地方政府C、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E、行政体地方政府)。

23、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传统型C、特殊性D、发展型)。

24、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冇(A、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B、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C、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25、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A、梅奥B、巴纳徳E、西蒙)。

26、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A、非正式纽织理论B、新型领导能力理论D、社会人理论)。

27、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冇(B、非止式组织理论C、权威接受理论E、组织平衡理论)。

28、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B、C、D、E)o

29、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B、C、D、E)o

30、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o

31、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