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60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docx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高二历史教案

民国时期的文化

(一)教学设计示例_高二历史教案

民国时期的文化

(一)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我国民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和社会性质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民国时期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患严重,科学技术和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但许多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在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这节课先介绍科学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讲授新课:

一、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由他创立了地质力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观察李四光野外考察图,教师介绍李四光)李四光先留学日本,后又留学英国。

在英国刻苦学习地质学,还选修了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为他后来创立地质力学奠定了基础。

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谢绝外国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

他说“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地质力学是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李四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系统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地质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运用李四光的理论,找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如著名的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

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竺可桢和气象学

中国直到本世纪2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这使竺可桢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决心竭尽全力创立和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20年代初,他在东南大学建立气象测候所。

1928年,他主持办起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并创办北极阁气象台,成为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气象业务指导中心。

他还大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站网,到30年代中期,全国测候所、雨量站已达300余处。

从1930年起,他集中气象情报由我国电台广播,开展天气预报业务,从此打破了帝国主义垄断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

竺可桢在中国气候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0年代,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对中国气候的形成和特点作了全面的阐述,第一次对我国气候条件和资源作出了科学的评价,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竺可桢之所以能为祖国的气象事业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是同他勤奋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茅以昇和钱塘江大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钱塘江大桥图,然后提问)钱塘江大桥是谁在什么时间主持建成的?

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钱塘江大桥规模大,地质结构复杂,加上汹涌异常的钱塘潮,以至1937年大桥建成后竟被视为奇迹。

当时我国的造桥技术十分落后,许多桥梁都由外国人设计建造,在此之前中国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还没有先例。

茅以昇怀着“为祖国争一口气”的崇高志向,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揭开了我国造桥史上新的一页。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1.创立中国的制碱工业

20年代初,我国用的纯碱全靠进口。

1921年,刚刚拿到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侯德榜,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回到祖国,立志献身祖国的制碱工业。

他应邀出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在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从此,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

后来,他出版了《制碱》一书,将生产纯碱技术公开于世,奠定了他作为世界制碱权威的崇高地位。

2.发明“侯氏制碱法”

30年代,德国发明一种制碱新工艺,侯德榜前去考察,准备购买这一专利,但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无理刁难和敌视。

他气愤地说:

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办不到了吗?

侯德榜经过三年苦战,创造出世界先进的联合制碱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了世界舞台。

以上讲了民国时期四位著名科学家的贡献,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他们的主要科研成果,他们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记住四位科学家及其贡献,并要求学生学习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勤奋治学的科学态度。

五、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引导归纳出三点:

①1928年建立的中央研究院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

②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和世界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③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开始了近代中国人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

六、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1.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1916年底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立即除旧布新,厉行改革。

他实行“教授治校”:

大胆地辞退了那些水平低的外国教员,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和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到北大任教。

他按照西方的教育思想,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封建主义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各种思想、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北大传播,如李大钊在北大开设马列主义课程,使北大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后来毛泽东赞誉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

陶行知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推行乡村教育,立志培养一百万个乡村教师,办一百万个乡村学校,以改造广大的农村,进而改造中国社会。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别开生面的新型学校——晓庄师范。

这所学校主张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

他的《手脑相长歌》和将图书馆题名为“书呆子莫来馆”就是证明。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文和观察插图)他主张教育要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亦教亦学,又参加生产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真知,才能改造农村,改造中国社会。

小结:

出示本课人物年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蔡元培(1868—1940)任教育总长。

李四光(1889—1971)任湖北实业公司司长。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8年,李四光和竺可帧(1890—1974)分别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

1921年,茅以升(1896—1989)和侯德榜由美国加利基理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

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提出地壳构造形态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

这是创立地质力学的开端。

侯德榜任总工程师的永利碱厂生产出亚洲第一批纯碱——红三角牌纯碱,在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

1927年,陶行知(1891—1946)创办晓庄师范。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中央研究院,任蔡元培为院长。

李四光任地质研究所所长。

竺可侦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同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的考古发掘。

1933年,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

1937年完成。

上层公路,下层铁路,长1453米。

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立。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940年,蔡元培逝世。

毛泽东唁电称誉为“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1941年,侯德榜创研的联合制碱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1945年,李四光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方法》。

1946年,陶行知病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扩展:

民国时期,我国科学家、教育家为了祖国科学和教育的繁荣与发展,进行了艰难的奋斗,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

但爱国科学家通过发展科学使中国富强的愿望,爱国教育家通过发展教育救国救民的抱负,终不能实现。

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之下。

要想真正地繁荣发展祖国的科学和教育,就必须推翻旧中国反动政权的统治,建立起崭新的社会制度。

教学目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

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教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史上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

”“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

”“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

”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

  5、利用课件或图示的方式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分阶段讲清革命的基本进程。

并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

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这是因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目录介绍第二章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

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但制度不完善;此阶段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2、结合英国王朝世系表介绍英国历史的沿革及革命前的背景(重点介绍:

七国时代——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比中国晚3000年。

安茹王朝——13C议会制建立、议会的传统。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遗留的问题、专制、重商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伊丽莎白女王王位继承。

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启发学生归纳、概括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反封建的基础上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3、革命过程:

采取板书、地图或课件示意的方法,由老师形象、重点讲述,对一些重点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分析。

如:

导火线——革命的标志?

——内战——共和国的政权性质?

克伦威尔措施、评价?

——复辟及原因、两党制形成——“光荣革命”、二王制、革命结束的标志?

——《权利法案》(内容、实质: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君主立宪?

  4、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

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想

  1、学习世界历史,尤其是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需要从这个阶段的大背景(即阶段特征、知识线索)入手,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在时空上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2、为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适量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并采取图示的方法。

  3、本节主要采取教师启发下的学生讨论、归纳法。

 

第3课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康熙帝奖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租税和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其所受的阻碍。

二、思想教育目标:

1.康熙帝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2.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却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3.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比明朝中后期有所增长,但发展非常缓慢。

腐朽的封建制度,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思考清朝前期闭关政策的影响,以提高辩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对比明清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清朝前期农业的继续发展

1.康熙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2.农业的发展

二、清朝前期工商业的繁盛

1.手工业的发达

2.商业的繁荣

三、闭关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2.闭关政策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2.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重点: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课型:

综合课

方法:

讲述法和学生自学

教具:

知识结构框架投影

教学思路:

1.明确目标:

本节讲述的是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材共有四部分,其中“清朝前期农业的继续发展”是清朝封建剥削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清朝前期工商业繁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三部分“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给自足封建经济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活跃在江南地区稀疏出现,到清朝前期虽仍处在萌芽状态,但有所发展。

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强大生命力。

2.难点问题的解决:

①对于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使学生明确知道在清朝以前历代如唐朝采取开放政策、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等,是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表现,这促进了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闭关政策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障碍。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书后概括。

然后教师逐项加以解释和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

复习提问: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

请学生回答。

和学生一起复习上册第18课稀松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提问:

这种萌芽发展到清朝时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请学生看书方框内容。

方法二: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反抗外国入侵的具体情况,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呢?

和学生一起复习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

联系当今世界上的一些战乱国家,想一想统一稳定的社会政局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统一稳定的社会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这一课学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清朝前期农业的继续发展”

(1)先让学生阅读这一目,让学生总结农业发展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叙述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叙述康熙帝所采取的一些重大措施,即奖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

这些措施的实行,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雍正帝继承父业,使经济继续朝前发展。

到乾隆帝时,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讲解康熙帝重视兴修水利时可指导学生观看《康熙南巡图》的插图,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3)接着叙述了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情况。

重突出以下几点:

1.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2.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对教材中提到几种耕作方法的改进,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注释不多作补充。

课本上竖写的清政府劝告民众广种经济作物的文告引自《湖南省成例案》,请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

二、“清朝前期工商业的繁盛”

(1)请学生阅读这一目,提问:

本目介绍了那些具体的行业,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

这些行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发达?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概述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行业

地区或城市

发展状况

矿冶业

着重介绍云南采铜业

数量多、规模大,乾隆年间5百余处

丝织业

苏州

仍以丝织业闻名

广州、南京

后来居上,

其中南京有织机三万多台,绸缎行销全国

制瓷业

景德镇

规模比以前大

商业

北京

全国性的贸易城

苏州、杭州

很繁华

看课本前的彩图6。

讲解时可适当利用后面资料和注释中的材料加以补充,并指导学生观看《苏州繁华图》(不要求记忆)。

请学生自己阅读、观览小字和插图

三、“闭关政策”

(1)闭关政策的含义。

“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如《易·复》:

“先王以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引申为断绝往来,如《史记·张仪列传》: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闭关政策指的就是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2)让学生阅读本目,概括出清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清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1.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供自给。

这种封建的自然经济,是造成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2.从18世纪下半期起,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衰弊陵夷之际”,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

闭关政策的影响:

分为正、反两个方面。

正面的,是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强调“一定的”这个限制词,不可过分夸大。

闭关政策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终究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因为中国能否抵挡住外国的侵略,决定于中国与外国的力量对比,实行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相反却妨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对于闭关政策的这种反面影响,适当补充后面资料和注释中所列举的一些具体材料,着重讲清两点:

1.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2.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

其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对比今天的改革开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侧面充分说明今天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发展强大的国策,必须加强对外交往,在竞争中强大自己;让学生明白,自己身负祖国强盛的重担,现在的努力是何等重要。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请学生读本目,提问: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和清朝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这一萌芽发展缓慢?

引导学生回顾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然后,找出不同点。

讲清它在清朝前期发展的几个具体表现:

1.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

除了苏州的丝织业以外,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也都出现了雇佣关系;

2.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规模比明朝扩大。

如江南的丝织工场,有的已拥有五六百台织机;

3.许多大商人向手工业生产投资。

如江南有些大商人,把织机和原料交给小机户,付给报酬,织出丝织后再收上来出售赚钱。

这样,他们就把小机户变成雇佣工人,自己则同大机户一样,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教材中的两段小字和一幅插图,具体介绍了清前期云南采矿业和景德镇制瓷业的情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当时的资本主义性质手工工场的了解,可鼓励学生阅读和观览,但不作为要求。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讲解时应先对学生指出,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时间过去了两个世纪左右,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还处于萌芽状态,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居统治地位。

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缓慢,是因为它遇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障碍。

表现在:

1.封建所有制的束缚。

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赤贫如洗,无力购买手工业品,限制了手工业产品的销路。

封建地租的剥削率很高,又驱使地主和商人把他们的钱财用于购买土地,影响资本主义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2.封建政府的压制。

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采取了许多妨碍手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措施,主要的有:

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在国内广设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控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如建立受官府控制的行会,制定行规限制雇工人数、产品品种、控制原料分配,限制产品销售的价格和地区范围等。

五、小结本课:

按板书总结全课。

并让学生认识本课重点重要人名和数字。

结语:

清朝前期,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超过了明朝。

商品经济也进一步繁荣起来,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和部门比明朝增多了,但发展仍然极其缓慢。

在经济发展呈现“康乾盛世”的同时,又实行对外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课堂作业:

请学生做书后的练习题,然后讲解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措施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板书设计:

二、闭关政策

名称

原因

影响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缓慢发展的具体表现

2.阻碍

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B

二、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和商人剥削的钱财,往往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清政府禁止海外贸易,又在国内设立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

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教案

教学重点: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五卅运动。

教学难点:

对国共合作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党内合作”方式的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以及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是难点。

[导入新课]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导入新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经验表明:

仅凭工人阶级赤手空拳、孤军奋斗,无法战胜全副武装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及时吸取这个用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