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583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docx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文言文翻译刘备纳贤

任贤阅读及答案

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

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④之曰:

卿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

太宗尝谓曰:

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②提拔,提升。

③一向,向来。

④抚慰。

⑤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

⑦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

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太宗既诛隐太子。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小题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2分)

答案

【小题1】

(1)已经

(2)屡次、多次

【小题1】

(1)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

【小题1】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任贤阅读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

“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太宗尝谓曰:

“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②提拔,提升。

③一向,向来。

④抚慰。

⑤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

⑦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

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太宗既诛隐太子。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小题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2分)

阅读答案:

【小题1】

(1)已经

(2)屡次、多次

【小题1】

(1)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

【小题1】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解析

任贤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

“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

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患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太宗尝谓曰:

“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大子”。

②(擢)提拔,提升。

③(雅)一向,向来。

④(劳)抚慰。

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

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

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太宗既诛隐太子。

()

②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

1.①已经;②屡次、多(大意正确即可)

2.①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②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

(大意正确即可)

3.“略”。

刘禹锡《陋室铭》“贤哉,回也!

”比较阅读答案

(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

1回:

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

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3分)

答案:

16.

(1)出名(或:

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

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

陋室不陋颜回:

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2分)(共3分)

刘禹锡《陋室铭》“贤哉,回也!

”比较阅读答案

(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

1回:

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

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3分)

答案:

16.

(1)出名(或:

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

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

陋室不陋颜回:

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2分)(共3分)

《白侯之贤》阅读答案

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

“侯定科繇②如何?

”曰:

“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

”曰:

“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

”曰:

“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

“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①白侯:

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áo):

徭役。

③赋:

税。

④问:

问罪,责难。

Xkb1.com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2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

(1),驭吏

(2),天子嘉之。

21.(3分)

(1)擅长,善于

(2)回头(3)确实,真实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意思符合即可)23.(2分)

(1)清(约)

(2)严译文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

我问他:

“白侯定的赋税徭役怎么样?

”他回答说:

“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

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说:

“白侯非常清廉节俭,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

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

”“白侯胥吏怎么样?

”他说:

“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

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

“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

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白侯之贤阅读答案

白侯之贤阅读答案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

“侯定科繇②如何?

”曰:

“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

”曰:

“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

”曰:

“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

“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①白侯:

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áo):

徭役。

③赋:

税。

④问:

问罪,责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

(1),驭吏

(2),天子嘉之。

[参考答案]

1.

(1)擅长,善于

(2)回头(3)确实,真实

2.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意思符合即可)

3.

(1)清(约)

(2)严

天纵圣贤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孔子:

黑暗王国的残烛

鲍鹏山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

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

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

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

东周呢?

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

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

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

孔子是一位痴人。

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

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

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

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

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

”顿时心凉如水。

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

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

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

“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

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

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

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

“天丧予!

天丧予!

”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

孔子为之深深恸哭。

“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

”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

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

“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

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

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

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

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

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

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

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

“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

”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

“泰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

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

天地之间,一片黑暗。

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选自《天纵圣贤》,有改动)

【小题1】文章开头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是如何表述孔子所处时代特征的?

(4分)

【小题2】作者引用孔子的“绝命歌”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小题3】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写“蜡烛”,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蜡烛”的作用。

(6分)

【小题4】有人评价这篇文字“苍凉悲壮,有一种悲剧之美”。

试探究文章是如何选材来呈现苍凉悲壮之美的。

(6分)

阅读答案:

【小题1】通过拟人、想象(2分),形象化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1分),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1分)。

【小题1】表现孔子临终时深深的悲哀(1分),让人联想到一代圣人的伟大人格(1分),感受到他去世造成的巨大影响(1分),不仅影响当时,也影响千秋万代(1分)。

【小题1】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熄灭了”。

“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2分)。

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悲剧命运(2分)。

“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料(2分)。

【小题1】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2分),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2分),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2分)。

解析【小题1】文章开头划线句主要运用了拟人、想象的手法,“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是拟人,“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是想象,再结合句子分析,最后回答情感,即“如何表述孔子所处时代特征的”。

【小题1】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作者引用孔子的“绝命歌”的作用可以考虑对本段以及全文的关系。

【小题1】回答“蜡烛”的作用,在文中“蜡烛”具有象征意义,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同时“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的作用。

【小题1】这是一道探究题。

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重点回答出“悲剧之美”在何处。

尊贤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将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

“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此者,岂其无管仲欤!

”弦章对曰:

“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

“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

”孔子曰:

“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二者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

达到

B.

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

横渡

C.

盛德之士,乱世所疏    疏:

上疏弹劾

D.

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

轻视,看低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犹鸿鹄之无羽翼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绝食而叹,跽而行/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

子路问于孔子曰/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

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其可怪也欤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B.

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

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

孔子认为尊贤而贱不肖是治国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孔子于是进一步阐释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的道理。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1.C;2.A;3.B;

解析:

(1)

疏:

疏远

(2)

(3)

(4)

兴贤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兴贤

王安石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

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

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

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

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

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

在君上用之而已。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询众庶         博:

广泛。

B.

则谠直之路开矣      谠:

正直。

C.

三代          轶:

通“佚”,散失。

D.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涂:

道路,指治世的境界。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流俗

所共知耳

B.

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

C.

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

D.

不有忌讳

(3)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