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ocx
《民族地区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地区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民族地区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需要流通这一媒介组织协调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并推动其发展。
民族地区由于流通观念落后、流通人才缺乏及生产资料流通不畅等原因造成流通体系不完善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需要高度重视流通,加强人力资源流通体系和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构建适宜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
关键词:
生产力;流通;人力资源;生产资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中央把流通作为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这样一个高度提出,这不仅是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以农业为传统产业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一、生产力系统视角下的流通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或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联系,这一关系体现为生产力,也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二是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这一关系体现为生产关系。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生产力不是任意因素的杂乱堆砌,而是特定的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运行的有机系统,它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人的要素,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两者均不可缺少。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力三要素需要一定的组织和一定的协调度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在谈到工场手工业时指出,由于“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造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同时马克思指出:
“劳动力只有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出来。
”这些都说明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分工,而在分工中需要各要素的协作,需要“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只有将生产力诸因素合理地联结起来,才能确定生产力系统运动的方向,创造出新产品和新的生产力。
在社会生产中,在劳动数量、质量和劳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劳动者所能发挥的作用之大小,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整体质量和整个劳动力组织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工种、劳动者的素质确定劳动者的数量,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每个个体劳动者的作用,甚至会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阻碍。
同样,生产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劳动对象的物质武器,它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必须与劳动者的数量和结构相协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对生产工具也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
就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而言,更需要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活动进行合理布局,协调各方关系。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劳动者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往往需要交换才能获得,生产资料交换场所和行为构成了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交换的场所及其活动的总和,是组织供、需单位集中进行生产资料商品交易活动并提供咨询服务和管理的场所或交易中心。
同样,高素质的人才有赖于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流通才能得到。
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先进的生产资料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当然可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但先进的生产资料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需要在生产资料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中通过流通得到满足,如果没有流通,先进的生产资料与高素质劳动者就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可见,生产力要发展,各实体要素之间必须自然联结成一个系统,而流通正是联结这些因素并形成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的前提。
生产力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可比作生产力的细胞,而这些细胞是通过流通这个创新手段使他们成活并发挥作用,形成一个新的生产力创新功能系统。
所以,从发展生产力的系统角度看,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让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协调、和谐,如果没有适宜于自己发展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有再高素质的劳动者也不可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技能,也不可能使生产力得到较好的提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反之,再先进的生产资料,如果没有满足其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来使用,也不可能发挥出生产资料的应有功能,成为“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些情形的存在都不可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民族地区生产力系统视觉下的流通从经济发展的程度看,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根源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归咎于生产力的低下,至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大多归咎于劳动者素质不高、资金不足、资源贫乏、教育不发达、科技落后等原因。
从构成生产力的单个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看,确实是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诸如资金扶持、人才支持和政策优惠等多种政策措施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使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原因就在于没有从生产力系统的视角大力发展流通,没有使生产力要素达到最好的结合和协调。
从以上生产力系统观点看,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协调程度是制约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两者的协调程度主要取决于流通体系的完善与否。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1、传统观念阻碍流通的发展由于民族地区思想相对闭塞,受商品经济意识影响较小,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较为浓厚,商品交换不发达,一些地区会有诸如“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竞争不义”、“贵义贱利”、“智者不争”、“小国寡民”等传统观念,这些都对商品经济所必须的流通观念产生了阻碍,使商品经济思想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制约对流通重要性的认识,阻碍流通的发展,也制约了对流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2、流通人才缺乏影响流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中的劳动者而言,普遍都一致认为是劳动者素质的低下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
而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原因,一是民族地区教育不发达,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足;二是人才市场不健全,人才的流动不通畅,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效果不明显。
由于教育不发达有其历史根源,短时期内无法改变,那么对于提高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者而言,由于人才流通市场不完善造成的影响才是最为直接的。
民族地区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不健全且城乡之间各方面条件差别较大,农村难以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导致在当地流通的人才暂时无法培养出来的同时流通人才的引进受到影响,在双重作用下,广大农村既缺乏高层次的流通产业管理组织人才,也缺乏从事购销业务的一线营运人才,更缺乏懂贸易、会管理的熟悉流通业务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为农村流通服务的法律人才、咨询人才和信息人才等。
近些年随着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而出现的个体商户、物流人员和经纪人,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属于经验型的生意人。
他们虽活跃在广大乡村,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在帮助农民解决“卖难”、“买难”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许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人才。
3、生产资料流通不畅
(1)基础设施落后。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山区,居住分散,大杂居、小聚居显现普遍,交通、市场等基础设施条件恶劣,虽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就总体状况而言,绝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还非常差,县与县之间基本上没有高等级公路,县乡公路还没有完全实现通油路,而乡镇公路基本上是弹石路,行政村基本上还没有能行车的道路,自然村的交通条件则更加恶劣,有的民族地区生产资料流通甚至还存在“人背马驮”的现象。
同时,交易场所缺乏,大多“以路为市”,没有专门的交易市场和专业市场。
这样恶劣的基础设施条件,一方面使农民急需的生产资料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满足而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即使能够满足,也要比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地方花费更多的成本,从而使生产资料流通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使农民农业投入过高,收益减少,严重制约民族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繁荣的实现。
(2)流通主体混乱。
构成流通的要素中,流通主体具有核心作用,也是最积极和最主动的要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资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但民族地区生产资料市场普遍缺乏合格、规范的商品市场主体,除个别农资产品外,国有、集体、民营单位均可参与经营,近几年个体经商人员更是突飞猛进,占领民族地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大量份额,国有农资公司的销量逐渐减少,并且个别经营者在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情况下,仍混入了农资经营队伍,存在着无证照经营或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现象,生产资料经营主体相当混乱。
(3)流通方式单一。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电视、电话、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缺乏,民族地区仍以传统的集市作为商品交易的载体,商流、物流、信息流仍高度统一于交易当时的行为,使农民缺乏对生产资料的认识和了解,很难买到适用、低廉的生产资料,先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普及困难,即使政府花大力气将生产资料运输到当地,农民也可能由于不了解而缺乏购买的动机,使流通的目的无法实现。
(4)流通环节多成本高。
由于民族地区大多是农村,农民居住分散,当农业生产资料从出厂到最终被农民购买,往往要经过代理商、批发商、分销商、直销点等多个流通环节,商品每经过一个流通环节,价格就放大一次,交易费用就增加一次,流通时间较长且流通成本过高,导致同等质量的商品在农村销售的价格就高于城市价格,农民付出同样的价格却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样质量的商品。
(5)市场监管不完善。
一方面,制度的缺失导致监管不完善。
由于缺乏严格的准入机制、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导致进货渠道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力导致市场发展畸形。
个别职能部门只收费,不监督、不管理和不服务,或者是监督、管理、服务不到位;有的职能部门收费后,随意放宽准入条件,放松监管力度,从而在源头上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有的收费项目过多过滥,收费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有的以罚代管,只要交罚款,就可继续违规经营,甚至形成“关系收费”的局面,关系好就少收,关系不好就多收;更有甚者出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价格欺诈、坑蒙拐骗等恶性事件。
三、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视觉下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从系统的角度重视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协调,单一靠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而不注重生产资料的利用无法提高生产力,单独采用先进的生产资料而劳动者素质无法满足要求也无法提高生产力,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资料也不先进更不能提高生产力。
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和谐协调,二者只有正向互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能力。
要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协调,就必须借助流通这个重要的媒介,没有流通,就无法实现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就无法提高生产力。
所以,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流通在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与完善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各种市场建设,构建适宜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流通体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流通体系,让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促进生产力提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加强流通教育培养,转变流通观念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工作,通过教育,一方面改变民族地区制约流通发展的传统观念,重视流通、参与流通并从流通中获益。
另一方面,立足民族地区,制定实施农村流通人才培训支持政策,采用符合农村流通特点和流通主体要求的培训方式,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村营销经纪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负责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市场流通的管理者等进行经营理念、农村流通基本知识与技能、管理要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培训,提升当地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村流通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多渠道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农民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勤劳致富。
2、完善人力资源流通体系建设流通文明的传播、经营模式的转变等都需要人来完成,要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流通格局,建设现代农村流通体系,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流通人才。
除要立足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培养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人力资源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农村流通人才的引进,发展民族地区流通业。
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是沟通城乡人力资源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要积极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构建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
要建设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及村级人力资源服务站,逐步形成以县(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以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和村级人力资源服务站为网点,辐射广大农村、贯通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
二是健全信息服务功能。
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各类人力资源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和村人力资源服务站发布,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为实现民族地区流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应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及时举办各种交流会,组织有关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深入民族地区为农民排忧解难。
四是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为民族地区流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完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然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经济发展中,通常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基础产业,因此,农业生产资料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关键要素,包括农业机械设备、中小农具、半机械化农具、种子、化肥、农药、耕畜等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也就成了民族地区主要的生产资料市场。
因此,生产资料市场是民族地区市场结构中最重要的市场形态,是生产资料的来源,是生产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反映了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1)建立和发展农资合作组织。
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资合作社,最大限度地吸纳农资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广大农民及有关农资管理、农业服务部门成为会员,充分发挥其服务、组织、协调、沟通、监督等职能,凸显其服务和组织作用,抓好农资商品的组织供应,加强同农资厂商的协调和信息沟通,使农资生产、销售、使用及服务融为一体,以约束生产厂家,监管经营业户,服务广大农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同时积极配合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加大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市场,制定农资商品保质监销制度,净化农资市场,自我约束农资经营主体和为农服务。
(2)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一要规范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种子、农药、兽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资格认证,以便农民放心购买。
二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农资产品,加强农资产品监管,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体系,稳定农资产品价格。
(3)重视流通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和发展农村流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民提供商务信息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和健全以农资信息网为依托的农资流通配送服务网络,有选择地建设乡(镇)及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站,为农民开展商务信息咨询服务,多方收集农资产品商务信息提供给农民,农民需要农资商品和日用工业品,可以通过电话或网上电子订货系统订货,由配送中心送货,农民种植销售农产品也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同时要培训提高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本商务信息能力,建立起信息资源体系和农产品专门的数据库,并要依托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开展公共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能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网。
(4)积极开展农资连锁经营。
农资连锁经营是一种新型经营业态,其在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促进规模经营,壮大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力,规范流通秩序,保证农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要在充分发挥原有供销合作社等组织经营网络基础的同时,积极培育农业经营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开展农资连锁经营,抓好地(州)农资流通总中心、县级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农资流通服务中心和村级农资服务社的农资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基层终端经营服务网络,真正做到以地(州)流通中心为统领,各县(市)区为中心为依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的县域农资流通服务网络。
在农资经营中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配送,最终达到集中采购,控制货源,降低采购成本,方便群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上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9.[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8.[3]卢森堡:
国民经济学入门[M].北京:
三联书店,1962.[4]柳思维、向佐谊、徐志耀: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5).[5]刘天军、胡华平、朱玉春等: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机制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8).[6]孙广义:
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6).[7]张汀汀:
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构建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8).[8]陈湉:
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