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伦理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16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察伦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警察伦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警察伦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警察伦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警察伦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警察伦理学.doc

《警察伦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察伦理学.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警察伦理学.doc

第一章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的学问,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般原理与警察道德生活相结合的产物。

2、人民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3、伦理学:

亦称道德哲学,它是一门极其古老的科学,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整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4、伦理学作为人类对自己生活进行道德思考的结晶,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5、公元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从无所不包的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6、“伦”是指人与人之间天经地义的、有条理的关系;“理”是指道理和规则。

7、“道”偏重于客观方面,指街道和道路,后演变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后引申为遵循的原则、规范和途径。

“德”偏重于主观方面。

总之,“道”是外在的行为准则,“德”是内心的收获。

8、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9、职业伦理学:

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科学,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0、职业道德:

是对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的特殊道德要求。

11、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的体现,其基本特征是:

(1)内容上的稳定性。

(2)范围上的特殊性。

(3)形式上的适用性。

12、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解释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13、警察伦理学是一门特定的职业伦理学,它同一般的伦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其所研究的警察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14、警察道德:

具体是指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15、警察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人民警察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16、警察道德现象:

指人民警察在其道德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形式。

17、警察道德现象是由人民警察的职业生活所决定,体现人民警察与他人、与国家、政党、集体、人民群众等各种道德关系的所有活动方式,是警察道德关系的外在表现。

18、警察道德现象包括警察道德意识现象、警察道德规范现象、警察道德活动现象。

19、警察道德意识现象:

是指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影响警察道德行为的各种道德心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

分类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0、警察道德规范现象:

是指评价、指导警察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

21、警察道德活动现象:

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察道德意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是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和规范现象相统一的结果。

22、警察道德规范是警察道德现象的核心。

23、警察伦理学的任务:

(1)探讨警察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概括和阐释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研究警察道德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4)分析警察道德中的精华和糟粕,完成批判、吸收、借鉴和扶植等任务。

24、警察伦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科学,规范科学,更是一门实践科学,它把警察道德实践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25、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做法:

1、要明确警察伦理学的基本任务及其学习、研究的目的性,不能就理论而理论,从概念到概念

2、对警察伦理学的理论工作者来说,要经常地、有目的地深入到人民警察的实际生活中去,对人民警察的道德实践进行脚踏实地的考察、研究。

(二)历史分析的方法

含义:

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来考察、研究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

做法:

要求用历史的态度来看待以往的警察道德现象。

也就是说,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要求以往的道德现象,从而对其予以全盘地、彻底地否定。

只能用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去研究、分析历史上的道德现象,看它能否被警察道德建设所利用和借鉴。

(三)比较的方法

含义:

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把彼此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来确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研究方法。

形式: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最基本、最广泛

(四)系统分析的方法

产生:

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德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学科。

系统方法在警察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就是借鉴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有机关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对警察道德现象进行研究。

(1)整体性原则:

它是系统方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基本点:

立足全局和整体,研究整体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观点:

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之总和,它具有各个组成部分没有的新功能,这个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决定的。

(2)有机关联性原则

含义:

是指一切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关联。

基本点:

a是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是母系统的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员,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系统整体。

b系统具有开放性质,就是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互相输入、输出的有机联系,他所强调的是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空间分布。

(3)动态性原则

两方面:

a系统内部诸要素结构分布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变化

b系统的动态性必然是开放的,开放形式系统处于动态的条件。

(4)有序性原则:

就是通过研究事物的结构层次及递进过程,把握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探索警察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地位、联系和规律。

26、“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警察道德的历史发展

1、中国旧警察,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产生之前的所有剥削阶级的警察,包括中国古代兼有警察职能的官吏和近代的专职警察。

中国古代警察则是对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官吏和机关的总称。

2、中国近代专职警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为了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权和社会秩序而设立的,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

3、我国最早的警察机构,是清代主张维新变法的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于189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保卫局。

4、中国近代专职警察制度的三个阶段:

(1)晚清时期---初创时期:

“民之导师,民之保姆”“友之如手足,亲之如子侄”

(2)北洋军阀时期---形成时期:

《铁路警察服务规则》

(3)国民党统治时期---发展时期:

《警察守则》《警察务实纲要》

5、我国旧警察道德的主要特点:

(1)忠于统治者---是警察道德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旧警察道德的显著特点之一。

(2)官德与警德合一

(3)理论与现实脱节

6、人民警察道德发展的进程,分为三个时期:

(一)萌芽与初创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21--1949)

(1)我党最早建立的保卫组织是1927年12月建立起来的中央特科。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设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是最早的人民公安保卫机关。

(3)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爆发,晋察冀边区制定《公安局警务规约》

(二)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49---1976)

(1)1952年11月,《第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关于建设公安部门政治工作决议》,这是建国后,公安部首次从政治工作的角度,指出了对民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2)1953年5月28日,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在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所作的《应当如何巩固、加强和提高我们的人民公安工作》的报告中,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对公安人员提出了三个条件:

政治可靠要搞得赢反革命作风正派

(3)1956年1月罗瑞卿部长在第一次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公安民警要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活泼的工作作风。

(4)1957年6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6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对人民警察道德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5)1958年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通过的《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和十项注意》---最具有典型意义

八大纪律:

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政策,遵守纪律;

不准泄露国家机密;不准侵犯群众利益;

不准贪污受贿;不准刑讯逼供;

不准包庇坏人;不准陷害好人。

十大纪律:

立场坚定敌我分明坚决勇敢沉着机警

多办好事服务人民说话和气办事公平

敬老爱幼尊重妇女注意礼貌讲究风纪

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纠正违章不准刁难

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劳动学习全面锻炼

意义:

是对公安机关在长期、复杂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好传统和好作风的总结,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三)系统和完善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76—现在)

(1)1977年针对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和影响,提出了公安队伍的十二条政治、纪律和道德要求。

(2)1980年10月15日,公安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五句话四十个字”的道德要求。

(3)1982年7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根据政法、公安队伍的基本情况以及新时期党和人民对政法、公安民警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政法工作人员要求。

(4)1983年7月,公安部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括为四个方面:

遵纪爱民,执法不阿,廉洁奉公,勇于献身。

(5)1983年11月《政法公安人员守则》内容---8条

(6)1985年3月公安部在表彰大会上提出五条要求:

要热爱人民,要严格执法,要精通业务,要机智勇敢,要实事求是。

(7)1987年2月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四个做到和七个不准

(8)1991年10月31日,党中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是以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总纲领,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最终确立起着指导作用。

(9)1994年1月公安部党委正式颁布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是: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机关第一次正式颁布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标志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0)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人民警察法)

(11)1995年10月15日,江泽民同志为济南交警支队做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重要题词。

(12)2003年1月22日颁布实施了《五条禁令》---精明扼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13)2003年11月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在北京召开,把执法为民确立为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7、中国警察道德发展的规律

(1)警察道德的发展直接受到国家机器状况的制约

(2)警察道德在新与旧、恶与善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

(3)警察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

8、联合国大会于1979年12月17日通过了《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9、美国警察形成于19世纪。

1807年波士顿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警察管区。

20世纪初,美国警察效仿英国伦敦警察开展了一场职业化运动,目的在于提高警察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