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355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docx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

学期目标:

1、让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2、能按意愿选择提出、选择游戏的主题,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鼓励他们积极用语言进行交往。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游戏内容。

学习用语言、动作来进行交流。

4、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让其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学会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爱护玩具、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7、巩固原有常规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遵守新的游戏常规。

情况分析:

小班第一学期幼儿已玩过娃娃家、超市、公共汽车等主题的游戏,幼儿能借助教师提供的玩具及启发性语言,提出游戏主题和按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明确,并能履行简单的角色职责,但是游戏中反应的内容简单,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

第一阶段:

(3月)

游戏主题:

幼儿园、娃娃家、公共汽车

游戏目标: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幼儿园老师,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幼儿园师生及有关人员的常见物品:

桌椅,铃鼓,纸笔,书,教、玩具,录音机等等

2、知识经验准备:

让幼儿了解教师等幼儿园有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游戏指导:

第一次活动:

1、布置“幼儿园”,以小娃娃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为题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幼儿园里都有谁?

”“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

3、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游戏材料,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2)做到不争强玩具。

3)能够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岗位。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园长”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5、教师以角色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引导幼儿丰富玩法及语言。

6、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推进:

幼儿对幼儿园有一定的认识,幼儿园也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角游之一,幼儿玩的很尽兴,他们会模仿教师生活“教育”幼儿,但形式较枯燥,有的幼儿会随便离开角色。

第二次活动:

1、对上次游戏中,扮演小朋友的幼儿到幼儿园后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随便离开幼儿园的现象,设计情景表演《娃娃不见了》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1)小娃娃为什么会不见了?

2)怎么样做才是好老师和好宝宝呢?

3、幼儿游戏,教师以娃娃和老师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4、游戏结束,请幼儿收拾玩具,并将玩具归类放好。

5、讲评。

1)游戏清洁及角色扮演情况。

2)玩“娃娃家”“开汽车”“幼儿园”等游戏的幼儿之间的交往情况。

观察推进:

教师增设娃娃家、公共汽车,以这些角色带动幼儿园的游戏发展,幼儿会扮演爸爸妈妈带幼儿上幼儿园等,游戏进行较活跃。

第三次活动:

1、表扬上次游戏中认真扮演角色,履行简单角色职责较好的幼儿,鼓励

向他们学习。

2、了解幼儿本次游戏的意愿

3、针对幼儿游戏中,许多人等着轮流当老师及说话提高嗓门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

1)很多人想当老师怎么办?

2)游戏中说话应注意什么?

4、教师以园长的角色平行介入游戏,起指导示范作用。

5、游戏结束,请幼儿将玩具归类放好。

6、评价幼儿解决角色分配冲突的情况。

观察推进:

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进一步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游戏主题之间的交往,游戏结束后也能较快地收拾玩具。

第四次活动:

1、针对上次游戏中,说话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情景表演。

2、组织幼儿辨别表演中的行为错在哪里?

3、启发幼儿谈谈游戏中各存在的问题。

4、幼儿自主协商选择游戏。

教师全面观察各游戏主题角色的意识及行为。

5、评价:

组织幼儿谈谈“游戏中,你看见谁注意卫生?

阶段小结:

经过幼儿园一个学期角色游戏,幼儿游戏能力有了一定进步。

本阶段游戏,通过以“幼儿园”为主题,并加强对上学期的各游戏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经过这个阶段的游戏,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角色意识逐渐增强,游戏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并能根据自己需要与各角色进行游戏。

4月份角色游戏医院

预定游戏主题:

医院

(一)、娃娃家、理发店

一、游戏目的:

1、喜欢参与角色游戏,在游戏中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进行交谈。

2、懂得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知道所扮演角色的简单职责。

3、在巩固原有常规的基础上,学习遵守新的游戏常规。

4、能够围绕教师的启发,提出新的游戏主题。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1)(新游戏)医院-------听诊器、手电筒、医生手套、棉签、卡、针筒、点滴瓶、各种药盒、药瓶等

(2)理发店-----剪刀、电吹风、夹子、发卡、梳子、镜子、围裙、热水器等

(3)娃娃家----增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角色胸卡,锅等

2、知识经验准备:

请爸爸妈妈带领幼儿参观医院、理发店,通过谈话,帮助了解有关人员的工作。

三、指导要点:

1、教师情景表演宝宝生病了,提出问题:

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医院。

2、教师介绍医院场地及医院的物品及人员。

3、幼儿讨论进医院的程序

4、出示医院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组织幼儿谈话:

去医院看病要找谁?

怎样才能找到医生呢?

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

5、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协助解决角色纠纷。

6、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重点指导

(1)教师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指导“医生”“护士”做好工作。

(2)引导“医生”与“病人”之间,简单的交流。

7、游戏分享:

“今天在游戏里你扮演了什么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

8、对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情况进行评价。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医院游戏感兴趣,回忆自己去医院看病时,许多幼儿都能讲出基本程序,特别是经常去医院的幼儿。

与幼儿一起收集的医院材料,幼儿能讲出基本名称。

第二次指导:

1、以“宝宝”头发长了去哪里理发?

引出理发店的新主题。

2、启发幼儿谈话,“玩理发店需要什么材料?

”“理发店的理发师是怎样给客人理发的?

3、介绍理发店的材料和新增医院的材料。

4、提出本次游戏的注意点

(1)在游戏中要做到“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轻。

(2)对待客人要热情,并及时地为顾客服务。

5、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重点指导:

(1)鼓励“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大胆交流,医生监守自己的岗位,不擅自离开。

(2)观察理发店“理发师”与“顾客”之间的交往,提醒“理发师”注意礼貌用语。

6、游戏分享:

“今天你们游戏开心吗?

都扮演了什么角色?

做了哪些事情?

表扬认真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的幼儿。

观察与推进:

新增材料卡和钱,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能坚守岗位,并且扮演的很好,特别是看到娃娃家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小宝宝去医院看病,医生看病的程序非常好,并且交代妈妈要给宝宝多喝水,宝宝发烧严重需要立即吊瓶,孩子真正进入角色状态。

第三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医生应该怎样给病人看病?

(2)病人太多了怎么办?

(3)理发师应该怎样招待客人?

2、鼓励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游戏,扮演什么角色。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交往及遵守常规的情况,及时提醒幼儿小声交谈。

4、根据游戏情况小结,表扬认真收拾整理材料的幼儿。

观察与推进:

理发店的理发师紫嫣很喜欢扮演,每次都扮演同一个角色,因此鼓励幼儿能尝试扮演不同角色。

第四次指导

1、针对游戏中幼儿病人自己随便取要的现象,引导幼儿讨论:

病人可以自己拿药吗?

2、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材料应该轻拿轻放,掉在地上应马上捡起来。

(2)游戏的时候应该做到“三轻”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观察幼儿布置游戏场景的情况,及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帮助幼儿提高场景布置能力。

4、游戏分享:

“你今天你扮演什么游戏?

游戏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5、游戏结束时,选出物品排列最好的游戏主题,组织幼儿参观评价。

游戏小结:

经过一阶段的游戏,幼儿对角色游戏表现出更高的兴趣,游戏中能按意愿选择主题,角色意识不断加强,初步能用语言及动作来反映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并逐步懂得履行简单的角色职责。

游戏中采用表演及选礼貌冠军等活动后,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自觉性,从而推动了日常生活中礼貌交往风气的形成,可谓一举两得。

但在遵守新的游戏规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第三阶段:

(5月)

游戏主题:

公用电话亭预、医院、娃娃家、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知道所扮演角色的简单职责。

2、能够逼真地扮演各游戏主题的主要角色,加强角色间的社会交往。

3、能够遵守游戏常规,并在游戏中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4、能分类整理和摆放各种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公用电话亭---电话亭、桌子、椅子、电话等

幼儿园——增加晨检处、喷壶、图书、笔、纸、玩具等。

医院——电脑、药瓶等。

娃娃家——餐具、娃娃家玩具等。

第一次指导:

1、针对上个阶段游戏《医院》中病人随便取要的现象,医生和护士的角色职责还不够明确等问题设计情景表演丰富幼儿经验。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当好医生这个角色?

3、介绍公用电话亭新增加的游戏材料

4、提出本次游戏的注意点:

(1)、如何插卡?

(2)、如何正确使用电话,如何拨号?

5、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使用公用电话?

6、游戏分享:

请幼儿说说看今天都玩了什么游戏,都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观察与推进:

在这次游戏中,新增设的公用电话亭,很吸引孩子,尤其是陈悦涵小朋友他在电话亭里挂电话给他的妈妈,告诉妈妈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看上去和妈妈聊得很开心,游戏是非常专注,还有几个的小朋友也很想给家人挂电话,可电话亭才一个,没法打。

因此,我想再增设公话亭一个,加大游戏容量。

第二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中出现想打电话的孩子多,可电话亭不够的问题,组织幼儿讨论,提出解决办法。

2、教师出示新添的一个公用电话亭。

3、教师再次介绍拨打电话的程序及使用方法。

4、提出本次游戏的注意点:

(1):

打电话排队。

(2)病人看病不要插队,不可以自己拿药。

(3)、娃娃家玩具的整理

5、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公用电话亭的游戏情况,并予以适时的制导。

6、结束,表扬整理玩具又快又好的孩子。

观察与推进:

在本次游戏“公用电话亭”的游戏中,幼儿能较有序地等待打电话,知道了应该怎么打电话的程序,及如何拨号。

但是角色之间的交往还比较简单,下次游戏着重丰富幼儿的经验,丰富游戏的玩法和各角色之间的联系.

第三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挂电话时,如何使用好礼貌用语。

2、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挂电话时,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2)、正确的拨号。

3、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教师以挂电话对方的身份,通过交流重点指导幼儿的游戏.(幼儿是否能使用礼貌用语)。

4、游戏分享:

请幼儿说一说今天都玩了什么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5、游戏整理,小结。

观察与推进:

在本次游戏“公用电话亭”的游戏中,幼儿能较有序地等待打电话,知道了应该怎么打电话的程序,及如何拨号。

但是角色之间的交往还比较简单,下次游戏着重丰富幼儿的经验,丰富游戏的玩法和各角色之间的联系.

第四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中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

2、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游戏材料应该轻拿轻放,掉在地上应马上捡起来。

2)游戏的时候应该做到“三轻”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观察幼儿布置游戏场景的情况,及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帮助幼儿提高场景布置能力。

4、游戏分享:

“你今天你扮演的是什么游戏?

在游戏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最喜欢游戏?

5、游戏结束时,谈谈对此活动的看法。

阶段小结:

这一阶段的角色游戏中,教师提出新的游戏“公用电话亭”,幼儿进一步丰富游戏情节,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话,并通过电话的交流,强化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游戏中,我发现在打电话这个游戏中,都能较好的使用问候语,连平时不怎么参加游戏的个别幼儿,也愿意坐在公话亭,给家人挂电话。

所以我决定将游戏提升,将下次游戏的重点放在让幼儿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制作。

6月份角色游戏

预设游戏主题:

小吃店、医院、娃娃家、理发店

活动目标:

1、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逐步懂得角色职责。

2、学习在游戏中进行初步交往。

3、巩固原有常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游戏常规。

4、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爱护玩具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小吃店----火腿肠、饺子、海带、荷包蛋等食品。

锅、厨师和服务员的围裙。

娃娃家增设----锅、冰箱、妈妈的围裙、眼镜等。

医院增设----医生的服装、各种卡等。

理发店增设----各种发夹、发型的照片等。

第一次指导:

1、以医院的病人、理发店的客人饿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讨论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小吃店。

2、出示小吃店的食品、道具,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组织幼儿谈谈:

小吃店的里的厨师做什么?

服务员做什么?

客人去小吃店应该怎样点吃的?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协助角色纠纷及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增添所需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愿望。

4、教师以小吃店的“经理”身份参与小吃店的游戏,指导“厨师”、服务员做好工作。

5、重点观察“小吃店”“厨师”、“服务员”的交往情况以及“服务员”怎样招待客人。

6、结束。

表扬整理玩具又快又好的孩子。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新开设的游戏小吃店兴趣浓厚,已经能初步的了解游戏中的角色的分工,服务员会简单的招待客人,但是交流还不够,有些幼儿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但在游戏结束收拾整理玩具还不够,下次活动时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中,小吃店厨师和服务员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厨师应该做什么?

服务员要做什么?

2、出示新增加小吃店的食品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

3、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角色,教师帮助协助解决角色纠纷。

4、幼儿游戏,教师继续以小吃店经理的身份重点指导厨师、和服务员的职责分工。

5、游戏分享:

你今天玩什么游戏?

扮演什么角色?

发现了什么?

6、游戏整理。

观察与推进:

本次游戏时幼儿的游戏常规较前次活动有所进步,幼儿游戏时的语言交流较前次活动时丰富,但是服务员收拾整理桌面的意识还不够,有的服务员还会跑到厨房帮助厨师,而忘记自己的职责,下次游戏时应该重点指导服务员的常规。

第三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小吃店里的服务员应该怎样对待顾客?

2)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该怎么摆放游戏材料?

3)医院的医生该怎样给病人看病?

2、介绍新增加的游戏材料。

3、提出本次游戏游戏的注意点

1)对待顾客要热情,并及时地为顾客服务。

2)医生监守岗位,不要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

4、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并协调进行角色分工。

5、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重点指导:

1)观察“服务员”与“顾客”的交往,并对幼儿的行为予以适时、适宜地指导。

2)引导、鼓励“服务员”、“医生”、“理发师”大胆进行语言交流。

6、游戏分享:

“今天在游戏里你扮演了什么角色,都做了那些事情?

7、对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情况进行评价。

观察与推进:

本次游戏时,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带领宝宝去医院等地方,游戏的内容丰富,能按要求收拾整理娃娃家,但是游戏时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很多幼儿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还是请求老师帮助,因此,在下次游戏或是日常生活中要重点加强幼儿的协商能力。

第四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中,小吃店的厨师煮菜的时候直接用手抓菜的等不卫生等现象,设计情景表演。

2、组织幼儿辨别表演中的行为错在哪里?

3、启发幼儿谈谈游戏中各主题存在的不卫生行为(如手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没有戴手套等)

4、幼儿自主协商选择游戏。

教师全面观察各游戏主题角色的卫生意识及行为。

重点注意小吃店的厨师、服务员是否改变煮菜、端菜的习惯。

5、评价:

组织幼儿谈谈“游戏中,你看见谁注意卫生?

阶段小结:

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进一步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游戏主题之间的交往。

并且懂得运用礼貌用语,游戏结束后也能较快地收拾玩具,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还继续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