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245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docx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1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

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

各个国家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

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国家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

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

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程序。

尽管各个国家,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

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

在世界范围内,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

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

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国家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

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

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2005)。

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

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的供应世界生猪贸易

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

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

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

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环太平洋国家、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

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

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

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

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

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

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的检测,并要求美国的生产者更换某些饲料添加剂。

新的标准针对799种添加剂、兽药和农药规定了最高残留标准,而老的标准只涉及283种(Bratton,2006)。

生产者必须在生猪出栏前停药很长时间才能满足新的标准。

正如Liddell和Bailey(2001)所强调的,总的来说,在可跟踪性、透明性和品质保障程序的建设方面,美国比其主要竞争对手欧盟要落后。

如果欧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美国可能会丧失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日本,因为日本对食品标签的要求非常苛刻。

墨西哥是美国猪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墨西哥的养猪业发展速度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因此墨西哥的猪肉生产存在赤字,必须依靠进口。

由于墨西哥消费者所喜欢的猪肉部位和产品种类与美国消费者不一样,所以这又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对墨西哥猪肉出口的领域,包括冰鲜和深冻猪肉、杂碎、猪肉制品和特殊分割肉,用于加工、餐饮服务和零售。

墨西哥的生猪市场也很大,尽管生猪进口不象猪肉和猪杂碎进口那么稳定。

俄罗斯是欧盟和巴西猪肉的主要出口市场。

2004年至2005年巴西猪肉在俄罗斯进口市场所占的份额从57.8%上升到66.6%。

猪肉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欧盟和加拿大的猪肉出口量比美国要高。

然而,由于美国的竞争,欧盟对日本的出口量有所下降,而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则获得了提高。

尽管在欧盟,尤其是西欧国家,养猪生产的成本很高,但这些国家的猪肉质量好,并且为消费者考虑得更多。

欧盟的养猪生产已经实现了从面向生产到面向市场的转变,更多地强调产品的可跟踪性和安全性。

在猪肉出口方面,欧盟可能将会继续成为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

巴西是另一个主要的猪肉出口国。

2005年巴西猪肉出口量增加了22.4%。

在2005年,巴西增加了分割肉的出口量,分割肉现在占猪肉出口总量的比例超过75%。

分割肉出口比例的提高,反映了巴西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出口利润的经营策略。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在猪肉出口方面也拥有重要地位。

然而,中国仅仅是对香港出口活猪。

现在中国也出口一些猪肉或猪肉制品到相邻的国家,如俄罗斯和南韩。

智利在猪肉出口方面排第六(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而且智利是西半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养猪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过去十年当中,智利的猪肉出口量迅猛增加,从1995年的2755吨提高到2005年的12.9万吨,预计2006年将达到17.4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0%。

智利的猪肉主要出口到日本、南韩、墨西哥和欧盟成员国。

美国的猪肉生产

美国猪肉生产主要靠内需推动,2005年产量为939.2万吨,比2000年提高了9.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估计美国每天的屠宰能力为42.35万头,其中90%由大型屠宰企业完成。

十家领先屠宰企业每家每天屠宰1万头以上,其中Smithfield食品公司在美国每天的屠宰能力将近11万头。

在出口贸易的不断带动下,美国在2005年出口了120万吨猪肉,比2000年提高了100%。

日本一直都是美国猪肉最大的出口对象(占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45%),接下来依次是墨西哥和加拿大。

当下的美元贬值对美国的出口有利,再加上巴西由于口蹄疫的原因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这些都促进了美国猪肉的出口。

美国生猪屠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加拿大对美国的生猪出口。

Greenwood的经济分析(2006)显示,2012年养猪生产盈亏平衡成本将会和现在差不多。

然而,粮食生产乙醇会造成饲料价格上涨,老旧猪舍的更新也会需要新的资本投入。

这样的话,养猪生产管理必须进一步提高才能维持现在的生产成本。

美国养猪业的机会包括占据全球蛋白质市场。

到2012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有潜力将出口比例提高到25%(Greenwood,2006)。

美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由食品公司向下推行,直到基层养猪生产者)、粮食生产乙醇造成饲料涨价、人工短缺,以及环境/政治问题。

最紧迫的是食品安全和可追溯项目,尤其是涉及猪肉出口方面(Greenwood,2006)。

需要开发信息系统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还需要新的技术来降低人工成本。

PIC,一家跨国种猪公司,2005年针对世界养猪成本、饲料成本和生猪价格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每公斤活猪生产成本低于1美元的主要猪肉生产国,按照生产成本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智利和泰国(PIC,2006)。

加拿大的猪肉生产

 加拿大的情况与美国不同。

因为政策的转变,加上人口增长缓慢,加拿大的养猪生产是以出口为导向的(Haley,2005)。

加拿大希望少出口谷物,多出口猪肉。

自从1996年以来,加拿大已经瞄准国际出口市场,发展起自己的养猪业。

产量已从1980年的100万吨左右提高到现在的大约200万吨。

2005年加拿大养猪业突破了出口记录,达到102.9万吨,价值28.4亿加元。

目前,加拿大养猪生产50%以上用于出口,相比之下,美国的出口比例仅为12.9%(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加拿大的养猪业正好与美国的养猪业互补。

事实上,加拿大近年来每年出口的850万头生猪(约70%为生长猪)当中,大部分都是销往美国,占据了美国进口生猪的主要份额。

与十年前相比,出口量提高了至少八倍。

有一项竞争性研究显示,加拿大在繁育方面有优势,而美国则在肥育和屠宰加工方面有优势(Haley,2005)。

过去几年对美国的出口量下降,加拿大成功地开辟了新的出口市场,实现了猪肉出口多样化。

现在,对美国的出口只占加拿大猪肉出口总量的40%(Haley,2005)。

排在美国之后,加拿大的第二大猪肉出口国是日本。

2005年,加拿大对日本的猪肉出口量达26.6万吨,价值10.1亿加元。

加拿大是日本的第三大普通猪肉(冰鲜猪肉和深冻猪肉)进口国(占22%市场份额,第一大是美国,30%,第二大是丹麦,29%)。

在深加工猪肉与猪肉制品方面,加拿大是日本的第二大进口国(占27%市场份额),仅次于占48%的美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加拿大显然也是美国养猪业的一个竞争对手。

拉丁美洲的猪肉生产

要想了解拉美猪肉生产,可以看看巴西、智利和墨西哥这三个主要的猪肉生产国。

过去15年当中,这三个拉美国家的国内需求不稳定。

巴西和墨西哥的猪肉需求趋势图显示,在这些国家当中,猪肉需求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

一个是人均收入,另一个是货币与经济的波动情况(Canfield,2006)。

巴西的人均猪肉消费量(12.4kg)只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4%,而在智利,人均猪肉消费量几乎比巴西高一倍。

墨西哥是猪肉净进口国,主要从美国进口。

墨西哥是美国火腿肉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典型的内产猪肉不足的国家。

巴西和智利每年屠宰的猪只20%用于出口,出口模式与加拿大类似。

巴西最大的两家猪肉加工商,Sadia和Perdigao,最近着手推动家禽与猪肉的联合出口经营。

现在,智利已经有能力夺取油水丰厚的日本和南韩出口市场,而巴西由于口蹄疫的缘故,只能向利润微薄的俄罗斯和其它前苏联国家出口(Canfield,2006)。

近期内,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也对巴西的猪肉出口造成了限制。

欧洲的猪肉生产

西欧市场有四个特点(Hartog,2005):

实现了从面向生产到面向市场(消费者)的转变。

消费者十分挑剔,要求养猪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生产。

高收入消费者的市场很大,这些消费者要求食品产品安全、可追溯。

与其它地区相比,猪肉生产成本高。

丹麦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产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出口量却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7%。

丹麦养猪生产总量的85%用于出口。

丹麦猪肉出口取得成功的基础有三条:

产品附加值、灵活因应国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优良的质量。

丹麦的人工成本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因此丹麦科王集团(DanishCrownCompany)都是在终端市场完成产品加工,包括英国、德国、波兰和美国。

丹麦养猪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通过革新、自动化以及进入外国的食品加工市场,如波兰和西欧的市场,来降低生产成本(Johannesen,2005)。

我国养猪业概况

中国养猪业正面临着由农户养猪向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型的剧烈市场动荡期,正面临着猪病极度困扰和食品安全高危险期,同时,也面临着国外猪肉价格2倍于国内的比较价格的优势。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养猪业进入了工厂化和外来良种化的转型,八十年代工厂化养猪占全国养猪总数的不足10%。

经过三轮的市场起伏,农户养猪由90%以上的市场份额降到现在约70%份额,工厂化养猪由不足10%升到30%。

从养猪品种的构成上看,由五十年代前的地方品种到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土洋杂交再到八十年代后的外三元,良种比例逐步升高。

从猪的生产性能看,随着全国外来良种猪的不断引进,全世界优秀的猪种资源都来到了中国; 从猪的健康状况来看,随着国外良种猪的不断引进,猪病也伴随着种猪引进不断传入中国,使万国猪病汇萃中国。

由于疾病的变杂,使九十年代本身不高的单头母猪出栏肥猪数由18头降至了现在的14头,药费由5元/头上升到了40元/头;从育种技术看,我们经历了由闭锁群体继代选育、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选育方法,正在研究应用BLUP法和分子生物技术。

   2001年全国生猪存栏4.57亿头,出栏商品猪5.49亿头,猪肉产量4184.5万吨,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66.1%。

我国生猪存栏数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51.8%,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6.8%。

 

生猪生产水平

区域分布:

长江中下游区(川、重庆、鄂、湘、赣、苏、浙、皖)的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8%;华北区(冀、鲁、豫)占全国总产量的21.6%;东北区(辽、吉、黑)占全国总产量的6.3%;东南沿海区(闽、粤、桂、琼)占全国总产量的13.2%.

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北区是全国猪肉的猪肉主产区和调出区,东北区的猪肉已由短缺转为自给有余,已成为养猪新区。

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变化

存栏量(千头)出栏量(千头)猪肉产量(千吨)平均胴体重(公斤/头)出栏率(%)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公斤)

1989-91年361,621309,70522,85473.88663.2

2000年422,563519,77240,31477.6122.495.4

2001年4574305493674184576.212399.0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中国畜牧业统计

主要国家养猪生产水平对比(2000年)

存栏量(千头)出栏量(千头)猪肉产量(千吨)平均胴体重(公斤/头)出栏率(%)

全世界911,9571,158,71989,55277.3127

中国422,563519,77240,31477.6123

美国59,33797,9268,53287.1165

德国27,04942,8003,85090.158

法国14,63526,8982,31286.0184

加拿大12,24219,9631,6783.9163

资料来源:

FAOSTAT资料、《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

猪肉加工概况

我国肉类加工企业3728个,其中"三资"企业244个。

冷库4000余座,库容量450万吨,冷库容量在万吨以上的有60多座。

2001年我国生产加工肉类制品350万吨左右,占肉类总产量的8.4%,其中分割肉和冷却肉约占1/3。

肉制品有500余个品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市常见肉制品种类已达200余种。

肉制品主要分中式制品和西式制品两类,中式制品,如腌腊、香肠、火腿等,约占肉制品的60%。

西式肉制品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占肉制品份额的40%。

全国火腿肠生产线有500余条,较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有双汇、金锣、郑荣、雨润等,其中双汇、金锣、郑荣企业的日生产能力在100吨以上,而河南和山东两省生产的火腿肠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

猪肉消费概况

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特点:

猪肉消费所占的比例最高。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差距大,二者的猪肉消费比值达1.6∶1。

猪肉的户外消费比重增大,占猪肉总消费量的16.7%。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猪肉消费向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方向转变。

  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的比较

猪肉比重%牛羊肉比重%禽肉比重%

城镇居民消费61.717.820.5

农村居民消费711118

全国平均消费66.81419.2

全国生产结构65.913.720.4

生猪和猪肉进出口贸易

1、活猪贸易

2、我国活猪主要出口到香港和澳门地区,2000年出口的203.9万头活猪。

3、2、猪肉贸易

4、我国猪肉的进出口贸易表现为出口数量下降,进口增长的态势。

2000年进口量24万吨,金额1.09亿美元,主要进口品种为鲜、冷冻猪肉和猪杂碎。

猪肉出口12.1万吨。

猪肉主要出口产品为鲜、冷冻猪肉和少量猪肉罐头。

5、欧洲的猪肉生产

西欧市场有四个特点(Hartog,2005):

实现了从面向生产到面向市场(消费者)的转变。

消费者十分挑剔,要求养猪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生产。

高收入消费者的市场很大,这些消费者要求食品产品安全、可追溯。

与其它地区相比,猪肉生产成本高。

丹麦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产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出口量却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7%。

丹麦养猪生产总量的85%用于出口。

丹麦猪肉出口取得成功的基础有三条:

产品附加值、灵活因应国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优良的质量。

丹麦的人工成本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因此丹麦科王集团(DanishCrownCompany)都是在终端市场完成产品加工,包括英国、德国、波兰和美国。

丹麦养猪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通过革新、自动化以及进入外国的食品加工市场,如波兰和西欧的市场,来降低生产成本(Johannesen,200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猪及其产品质量不高

  2、加工龙头不强,产业化程度低

  3、市场开拓不足,出口量偏小

  4、服务体系不健全,监控手段落后

竞争力分析

生猪生产规模大,发展基础较好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是第二猪肉生产大国美国的4.8倍。

其中四川、重庆、湖南等11个省市区2001年生产猪肉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9.6%,是美国的3.1倍,在猪肉产量上占绝对优势。

同时,我国生猪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为我国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增强我国生猪和猪肉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猪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

我国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

2001年,美国对外出口猪肉的平均价格为2624美元/吨,同期我国猪肉的出口价为1315美元/吨,比美国的出口价低50%。

生猪品种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据《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载,我国有优良的地方猪种48个,培育猪种12个。

在品种资源方面,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无法与我国相比。

一是可以利用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二是利用各种优良遗传特性,开发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猪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提高我国生猪市场竞争力。

发展思路

依托现有基础,面向不同市场需求,围绕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增强养猪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生猪及产品出口,搞好生猪良种繁育,切实完善养猪业支撑服务体系;强化龙头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养猪业产业化经营;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升生猪及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重点工作

(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重点是,通过引进、扩繁和选育,全面提高生产水平;通过人工授精,提高良种覆盖率。

完善和提高种公猪站、种猪场、配种站点和种猪测定中心。

(三)

(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四)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对生猪常见病和某些传染病的控制,确保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

重点建立生猪疫病预测预报网络,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

(五)(四)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六)生猪和猪肉质量监控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口。

(七)主要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二)加强宣传,切实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三)要切实搞好生猪疫病防治。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生猪及产品的药物残留。

(五)建立生猪及产品流通的标识制度。

(六)

(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七)要以生产、加工利益的联结为核心,加快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行公司+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有效组织方式,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生猪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稳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把养猪业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八)(三)依托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

(九)围绕降低生猪生产、加工成本,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具体措施

 1养猪主体工厂化。

农户散养比例下降,工厂化养猪比例上升。

2010年后,工厂化养猪占比例将超过50%比例。

2020年后,工厂化养猪比例有望上升到70%比例。

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养猪市场,再加上国家的环保和市场准入机制,协会进行的母猪基数调控,将使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养猪市场经济由疯狂逐渐变得理性。

 2养猪的品种优质化外来优良品种将逐渐取代地方品种,并向着外三元和专门化品系发展,向外来杂交组合结合中国优秀地方猪血液,改善肉质和繁殖性能,向着优质高产的风味肉方向发展。

 3肉食安全10年来,政府倡导、民众期盼,但猪肉的绿色食品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

究其原因是海关检疫不严,多数种猪企业引种攀比,过分崇洋媚外,洋猪病不断引入,导致国内猪病越来越复杂,搞得猪只象人的艾滋病晚期患者,经不住任何一次疫情的风吹草动。

病多必然带来药残,病多必然带来生物污染,因此实现猪病净化,实施多点式养猪生产,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施健康绿色猪肉战略是养猪业的必然。

目前国内尚无严格意义上的猪肉绿色食品,但我坚信我们的努力会使这一目标在5年内实现,并将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行业的绿色革命。

 4养猪产业化在几轮的市场起伏中,吃亏的是养猪生产者,讨好的是杀猪和卖肉的,俗语说:

养猪的不如贩猪的,贩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肉的。

长此以往,养猪人路在何方?

唯有将赚钱与赔本环节结合为一体,才能使相关产业利益均沾,才能控制养猪风险,创建猪肉品牌,实现安全战略。

既发展从饲料生产到种猪繁育,到肥猪生产,到牲猪屠宰,再到连锁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生产经营,附加沼气生产和复合粪肥生产加工。

产业化经营必将成为养猪业的重要一部分。

 5养猪环保在农户养猪时代,养猪是吃肉又集肥,工厂化养猪的发展初期,是生产与水土污染,未来的养猪业是养猪环保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猪全身都是宝,关键是我们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饲料要按环保和营养标准合理配制,控制好重金属用量,生产设备和工艺要科学化,减少水和饲料的消耗,减少污水的排放,实施污水的处理排放和沼气的生产利用,实现猪粪的复合肥加工利用,实现饲料、粪肥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养猪科技

育种种猪的选育将向着优质高产的专门化配套系发展,重点加强繁殖与肌肉品质的选择,保持现有肉用性能,运用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配套系。

 饲养技术。

饲料的营养安全、饲料氨基酸开发和营养科技、多点式养猪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的开发应用。

疾病的诊断、监测和新型安全疫苗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高效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标准化养猪。

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贯穿于饲料生产、养猪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有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的标准,每个环节都有生产记录和可追溯性。

以客户为中心,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国家建立一套快速检测质量的标准体系,实现政府的检测监督与信息公告,实现养猪业的品牌创建管理,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产业化模式

  计划年生产屠宰10万头生猪规模,适应50~100万人口中型城市,全部产业链实行公司化管理,其建设内容如下:

年产5万t全价饲料;

年产2万头猪的种猪场(年实际销售出栏种猪8千头,肥猪1.2万头);

年出栏8万头肥猪;

年加工生产猪粪复合有机肥3万t粪肥厂一个;

将母猪繁殖、仔猪保育、肥育分三个阶段三点生产,每个生产点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