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02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论文.doc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研究

学习中心:

陕西汉中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2012年春季

学号:

121117303045

学生:

刘辛

指导教师:

王沙沙

完成日期:

2014年2月20日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按照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进行计价,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曾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但进入市场经济后,对外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传统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为适应新的形势提出了全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它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论文主要比较两种计价模式在价格形成指导思想、编制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合同价的调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两者进行理论上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工程造价实务中所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计价;比较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1

1绪言 1

2建设工程造价发展 2

3定额计价的有关概念、特点、优势及弊端 3

§ 3.1定额计价的定义 3

§ 3.2定额计价的特点 3

§ 3.3定额计价的优势 4

§ 3.4定额计价的弊端 4

4清单计价的有关概念、特点、优势及应用 6

§ 4.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定义 6

§ 4.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 6

§ 4.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 7

§ 4.4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 7

5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比较研究 8

§ 5.1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价格形式的指导思想不同 8

§ 5.2造价编制依据及性质不同 8

§ 5.3不同的工程量编制主体 9

§ 5.4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同 9

§ 5.5不同的单价与报价组成。

9

§ 5.6反映的成本价不同。

9

§ 5.7风险承担人不同。

10

§ 5.8项目名称划分不同。

10

§ 5.9合同价调整方式不同 10

§ 5.10招投标形式不同 11

5.1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取代传统定额计价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2

§ 5.12其他方面 12

6定额计价模式与清单计价模式的联系 13

§ 6.1两种计价方式的编制程序主线路基本相同 13

§ 6.2两种计价方法发生的取费方法基本相同 13

7工程实例分析 14

8结论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按照传统的定额模式进行计价,实行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不适应。

为适应新形势提出了全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0-2008)),它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价段,我国建筑市场还是以两种计价模式并存,对两者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1绪言

工程量计价方法是一种区别于定额计价模式的新计价模式,是一种主要由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是由建设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建筑市场上根据供求状况、信息状况进行自由竞价,从而最终能够签订工程合同价格的方法。

因此,可以说工程量的计价方法是在建设市场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是大势所趋,现在学习和研究工程量清单计价,区分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差别具有十分现实意义。

2建设工程造价发展

90年代,国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措施,实行定额中人工费、材料、机械费台班消耗量和相应的价格分离,形成定额计价模式。

即建筑安装工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仍以定额为标准,而相应的价格以市场为依据,使价格逐步走入市场化。

2003年7月月1日起,我国正式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计价模式对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的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量价分离”,以市场价格和施工企业内部定额确定招投标价格的一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施工招投标方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量单位等方面体现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四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统一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编码、统一的工程量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提供基础,这也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建设市场的必要前提。

3定额计价的有关概念、特点、优势及弊端

§3.1定额计价的定义

工程建设定额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的规定额度,这种数量关系体现出正常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格产品下各种生产要素消耗的社会平均合理水平。

§3.2定额计价的特点

传统定额计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科学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包括两重含义:

①建设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律。

②建设定额管理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相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用科学的态度制定定额,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定额水平合理;其次表现在制定定额的技术方法上,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成就,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再次表现在定额制定和贯彻的一体化,制定是为了提供贯彻的依据,贯彻是为了实现管理和目标,也是对定额的信息反馈。

  

(2)系统性。

工程建设定额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多种定额等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复杂、鲜明的层次、明确的目标。

工程建设定额的系统性是由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工程建设就是庞大的实体系统。

工程建设定额是为这个实体系统服务的。

  (3)统一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

为了使国民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就需要借助于某些标准、定额、参数等,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组织、调节、控制,这些标准、定额、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一种统一的尺度,才能实现上述职能,才能利用它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方案、投标报价、成本控制进行比选和评价。

  (4)权威性。

定额是由国家授权部门,根据当时的实际生产力水平制定并颁发的,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各地区、部门和相关单位,都必须严格遵守、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改变定额的内容和水平,以保证建设工程造价有统一的尺度。

定额的权威性是建立在采用先进科学的编制方法基础之上的,能正确反映本行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5)稳定性与时效性。

工程建设定额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一定时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因而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出稳定的状态。

保持定额的稳定性是维护定额的权威性所必需的,更是有效地贯彻定额所必要的。

(6)群众性

首先定额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定额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筑安装工人所创造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和高低;其次,工人直接参加定额的测定工作,有利于制定出容易掌握和推广的定额;最后,定额的执行要依靠广大职工的生产实践活动方能完成,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支持及协助。

§3.3定额计价的优势

(1)传统定额有利于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技术经济分析。

  

(2)传统定额有利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3)传统定额有利于标底的合理编制。

  (4)传统定额有利于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3.4定额计价的弊端

在定额计价模式下,政府是制定工程造价的主体。

它限定不同级别的施工企业在计取造价时必须执行同一种标准的“定额直接费”或“定额人工费”,业主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不能自主定价,只能按照政府的“取费标准”计算。

其所产生的弊端有:

(1)反映不出建设先后顺序、主从关系和资金使用的时间、空间的秩序,只是单纯从会计的角度规定我国工程造价的构成,体现不出工程造价管理的清晰思路,实施起来容易混淆。

(2)不能体现出建筑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则。

业主总是希望工程质量好,价格低,然而建造高质量的工程比建造普通合理的工程投入要大。

然政府最近作了调整允许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收取优良工程补偿费,但是如果一方不同意,所投入的费用就不能收回。

(3)不利于招标工作的展开。

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复杂,耗时费工,不但要套用“定额直接费”,还要计算材料价差及套用定额收取管理费等。

同时从理论上讲一样的图纸套用一样的定额,按一样的信息价计算,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理解不同,水平有差异,往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使得招标工作考察的并不是企业的综合能力,而是考核预算员的理解能力和运气,谁做的工程预算跟标底碰上了,谁中标的可能性就大,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

4清单计价的有关概念、特点、优势及应用

§4.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定义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工程量清单是按统一规定进行编制的,它体现的核心内容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及其相应数量,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投标人进行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

其内容包括三部分:

(1)工程量清单的项目设置: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内容。

(2)工程数量的计算。

(3)工程量清单的标准格式。

一般情况下由封面、填表须知、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等六部分组成。

§4.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强制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批准颁布,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按计价规范规定执行。

它明确了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并规定了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遵守的规定,并做到四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统一。

  

(2)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实用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附录中,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的项目名称表现的是工程实体项目,项目名称清晰、准确,工程量计算规则简洁、实用,便于实际计量过程中的操作,而且它还附有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易于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确定具体项目名称和投标报价。

  (3)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竞争性。

竞争性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措施项目最为显著,在清单中只列“措施项目”一栏,具体的措施是由投标人根据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决定的,要视具体情况报价,因为这些在各个企业间各有不同,是企业的竞争项目,是留给企业竞争的空间;而且《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没有具体的消耗量,投标企业可以依据企业的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也可以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