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319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x

国际贸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  要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尤其是中美双边贸易摩擦频发,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美国把出现的贸易巨额逆差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国,并对许多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近期又发起对人民币汇率的炒作,提出人民币升值等要求。

中国在此形势下应积极运用WTO规则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改变中美间的贸易不平衡,并积极拉动内需;鼓励企业在海外投资,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和不利影响;加强对美国贸易政策、宏观政策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产品、贸易和竞争方式,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市场,增强企业在商品出口贸易中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的能力,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出口限制应对措施贸易保护

 

Abstract

Inrecentyears,theglobaltradeprotectionism,moreandmoreserious,especiallyinthecaseoffrequenttradefriction,thefundamentalreasonisthatthetradeimbalancebetweenChinaandtheU.S.,massiveU.S.tradedeficittoappeartoblameChinaforalltheresponsibility,andManyChineseproductsexportedtotheU.S.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ofinvestigations.NowandspeculationontheRMBexchangeratetorevalueitscurrencyandsoon.ChinashouldactivelyuseWTOrulestocurbtradeprotectionism;graduallychangethetradeimbalancebetweenChinaandtheU.S.toactivelyexpanddomesticdemand;encourageenterprisestoinvestabroad,reducingthethreatoftradeprotectionism;tostrengthenU.S.tradepolicy,macroeconomicpoliciesanddevelopmenttrendsstudies,theestablishmentofearlywarningmechanismexports,timelyadjustmentofproduct,tradeandcompetitivemanner,toconsolidateanddevelopexistingmarkets,enhancethetradeprotectionismthatcouldadapt.

Keywords:

RestrictionofexportResponseTradeprotection

 

目  录

引  言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输出影响巨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的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日新月异,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势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形势下,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

在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出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本篇以中美双边贸易为例,阐述和论析了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以及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力求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我国进行贸易保护的原因、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措施四方面展开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措施方面力求探索出有利于我国贸易发展的措施,促进我国贸易的良性发展。

 

1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今年来美国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频频对中国发难,数据表明,美国政府已经对我国产品开展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1.1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

贸易保护主义,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这些措施也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

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是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

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新旧,其中心思想是一样的: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会引起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不同的反应。

但新旧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更胜一筹,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

1.1.1贸易保护的目的

贸易保护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

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表现方式主要有:

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1.1.2贸易保护的重点

贸易保护的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工业。

李斯特认为,在一个国家的各类产业中,工业最为重要,工业生产力提高了,会把农业的生产水平带动上去。

因此他认为,农业不需要保护,不必限制农产品进口,否则不能从外国取得廉价的粮食和原料,这将不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

在工业中,也不是所有的部门都需要保护。

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业,是那些建立时需要大量投资并且所生产的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1.1.3贸易保护的期限

对国内工业的贸易保护决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

有些被保护了一定时期的工业部门,当其产品价格已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时,可以降低保护程度或完全撤除保护,让其进入国际市场自由竞争。

有些被保护的工业部门,在过了一定的保护期后仍没有明显进步,离开政府给予的协助和扶植仍难以独立发展,这表明它们不适宜成为被保护的对象,政府应该撤除对它们的保护,任其自生自灭。

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期限最长不应超过30年,否则,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

1.2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现状

在2009年4月,美国连续发起对中国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轮胎特保调查,这两起案件涉案金额分别高达28亿美元和18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遭受的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和特保调查,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2.1各项税收增加

2009的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方案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的中国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

我国对此努力进行了斡旋,但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在9月17日作出了特保裁决。

在2009年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以及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征收双反关税。

2009年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将对4家我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钢格栅板征收14.36%的反倾销税,对其他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钢格栅板征收145.18%的反倾销税。

2008年我国向美国出口的钢格栅板约为9070万美元。

2009年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批准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10.36%至15.78%的反倾销税,此后,我国输美油井管产品将正式被征收反补贴税。

成为迄今美国对我国发起的最大案值的贸易制裁案。

2008年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产品金额约为28亿美元。

2010年1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对从我国进口的钢丝层板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税。

美国2008年从我国进口价值约3.17亿美元的钢丝层板。

2010年2月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礼品包装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达231.4%的反倾销税。

1.2.2美国出台“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双项条款

美国出台“购买美国货”条款和“雇用美国人”条款,可能对中印等国贸易造成冲击。

2009年2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8190亿美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

两天后,又一条“雇用美国人”的条款也获得了美国国会参议院的口头投票通过。

在美国新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构成经济刺激计划主体的基建项目,包括联邦建筑和学校,极个别例外除外,将禁止使用外国进口的钢铁材料。

“雇用美国人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银行在增加雇员时,必须优先考虑雇用美国人。

根据该条款,不仅所有使用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公共工程项目所用钢铁必须为“国产”,而且这些工程使用的其他制成品也须使用“美货”。

根据这些规定,欧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国政府签有互惠采购或贸易协议的伙伴,可依据以上条款,参与并受惠于美国的振兴方案。

但与美国没有这类协议的如“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则享受不到美国的振兴方案的好处,可能对中印等国贸易造成冲击。

1.2.3美国向中国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

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不断加剧,两国频现贸易纠纷。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从产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并采取了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一手段。

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缩小其贸易逆差,更是为了解决其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

中美之间日益扩大贸易差额引起美方不满,为了维持相对平衡,从2007年美国便向我方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已在2007年7月通过一项针对中国的提案,规定受到“汇率偏差国”商品冲击的美国公司,有权要求美国政府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相关产品采取反倾销手段。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8月1日通过一项提案,意在严格约束美国政府对于“货币操纵行为”的定义权。

这两项提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但美国总统并未签字。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急剧,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抬头。

2009年5月美国所谓的“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被提起。

美国两党联合议员在5月13日提起一项“人民币议案”,该议案威胁对中国产品提高关税,以此迫使人民币升值。

这项美国新国会开张后首个针对人民币的议案,将允许美国公司要求政府对来自汇率长期“失当”国家的输美商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美国以国内立法手段制造问题向中国施压,并带有鲜明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严重违反了国际规则,不仅威胁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也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努力背道而驰。

 

2美国对我国进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中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同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在不断增大,而美国因为遭受金融危机而更加重视出口贸易,以减少自身贸易逆差。

2.1美对华贸易逆差和“美国利益至上”

 2005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无论是美国商务部统计的超过2000亿美元,还是中国商务部统计的1632亿美元,都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一个事实: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对单一国家贸易的最大逆差,也是中国对单一国家贸易的最大顺差。

  贸易不平衡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发生,也很正常,但美国的议员们却总是将矛头指向中国。

事实上,导致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最根本的因素恰恰在美方。

美国目前的贸易赤字与严重的制造业失业率是由于美国传统产业受到新兴市场出口的冲击造成的,并且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薄弱是其自身的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将其归咎于中国,既无根据,也没道理。

…这主要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自己得病却让别人吃药,显然难以奏效。

我们看到,美国对中国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廉价的商品是美国低收入者的首选,并且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

同时,中国贸易顺差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美国企业获利颇丰,作为受益者的美国没有理由对中国横加指责。

但这种情况却直接导致了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主张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制裁”以及“封杀”的论调不断出现;这种倾向也在美国的现实经济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WTO规则的框架下,世界经济总体上正在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

但WTO作为一种多边贸易组织,为了保护各成员国的利益,在成员国遭到不公平贸易待遇时,允许其利用有关协议进行反击,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借口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和舞台。

WTO规则的不完备性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

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从WTO规则中寻找到了“合法”的依据,频繁利用规则进行贸易保护。

  美国处理国际事务奉行的是实用主义原则,“美国利益至上”是其政策制定与运用的最高标准。

从理论上说,国际法应高于各国的国内法。

但是由于至今世界上对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并无统一的规范,从而对于如何对待已承诺的国际条约及其在本国的适用,各国的态度和做法并不一致。

对美国而言,当国际条约符合其本国利益时,其遵行国际条约;而在其他许多情况下,当国际条约与其国内法相冲突而后者更符合其本国利益时,则往往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条约之上。

如近年来美国动辄启动或威胁启动的美国贸易法案中的“301”条款,对其认定的来自国外的“不公正”或“不公平”的贸易行为采取单边贸易制裁,将其国内法施加于对外贸易活动,以保护美国自身的贸易利益。

这种将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的做法是对WTO规则的无理践踏,遭到了有关贸易国的强烈反对,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也为其他国家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起到了反面的示范作用。

  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制定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是强调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旨在保护本国的核心竞争力。

其政策要点是政府通过确立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并运用国家的贸易政策,通过国家干预贸易,提高和维护本国产业的战略地位,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国际竞争力。

这一政策正为其他许多国家所效仿,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多样化,呈现出传统保护手段与新型贸易壁垒并举的贸易保护格局:

在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的同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由于新型贸易壁垒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名义上的合理性、手段上的隐蔽性、范围上的广泛性、措施上的灵活性以及保护效果上的显著性等特点。

因而更受美国人青睐,被美国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美国人善于凭借其在科技和环保方面的独有优势,制定更高、更严格的技术、环保、商品和劳工标准,借以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于国门之外,对其国内产业给予有效的保护和扶持。

由于WTO规则对这些贸易措施的规制并不明确和统一,一些技术和环保标准是以提升技术水平、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掩护,以维护公平贸易为幌子,因此更具有欺骗性,保护效果也更为明显。

2.2金融危机的加剧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本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如此之大,则与美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紧密相关。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大量的制造业被转移到海外,国内主要发展服务业,其中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越来越大的比重。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都是波动性很大的产业,非常容易被投机者用于炒作。

在美国政府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家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把这两个产业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以“次贷”为代表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

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金融业、房地产业急剧萎缩,不仅导致本行业内投资急剧下降、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而且由于资产和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导致对制造业的需求迅速萎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美国为了应对危机,必然采取各种措施挽救其已千疮百孔的金融体系。

然而美国在救金融机构的同时,也要救处于危机中的实体经济,希望通过刺激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来提振美国经济。

美国的一些决策者知道,本国制造的产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他们不希望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购买别国的产品,于是出台了前述具有浓厚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措施。

在这种背景下,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前提不能满足,势必会导致贸易保护抬头。

美国抛出的“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只是一个幌子,其实质是在延续贸易保护主义的思路。

试图以峰会为契机,向中国等出口经济体施压,以牺牲别国的经济增长,换取美国经济复苏和美元稳定。

2.3中美间贸易不平衡造成了美国的恐慌

中美间的贸易不平衡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迅猛发展,同时对美国的顺差也不断增大,金融危机使美国总统奥巴马更加重视出口,从而减少逆差。

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外贸对美进口额从2009年11月份开始同比出现了正增长,出口额在12月份同比出现了正增长,但进口额的增幅比出口额的增幅要大,而且总体上进出口总额在增长,这说明中美间的贸易在恢复正常,同时中国对美的进出口顺差额总体上出现了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在2009年的10月份达到顶峰为151.2亿美元。

并且,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地增加,进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国内有人预言,作为经济增量“超级大国”的中国,依其相当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4倍的增长潜能,中国经济总量将在近年内超过法国,数年内超英国和德国,20年后经济总量赶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的迅猛增长,使我国成为备受各国“关注”的对象。

尤其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我国一枝独秀,格外醒目。

于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悄然流行起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进而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实行严格限制,无端制造摩擦和争端。

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文化层面看,与中国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反,西方人相信“己所欲,施于人”,所以他们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实力的增长必然意味着扩张。

在他们看来,每个崛起中的大国都会谋求全球霸权,试图改变现有全球秩序。

另外,分析人士认为,个别政客企图通过攻击中国的发展,营造子虚乌有的“巨大的威胁”,减缓中国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逼迫中国按照欧美的意愿进行发展。

由于一直以来中美政治制度的差异,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也日益增加,近些年来“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也在美国流行起来。

所以美国政府更加会以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进而助长了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4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所面临的头号经济问题便是失业率居高不下。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其失业率在奥巴马宣誓就职的当月就已经达到7.7%,自2009年2月首度“破八”(8.2%)之后更是节节攀升,10月份高达10.1%、创近26年来新高;此后,虽略有下降,但仍连续2个月维持在10.0%的高位。

因此,奥巴马总统指出,“2010年的第一要务就是创造就业”。

按其所信奉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白宫无疑需要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降低失业。

然而,奥巴马又遇到了另一道难题:

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国家债务不断飙升。

白宫预算局数据显示,联邦预算赤字GDP占比2009财年达到9.9%,2010财年将高达10.6%、创二战来新高;国家债务GDP占比2009年底已经达到83.4%,预计2012年底将突破100%。

于是,奥巴马只好转向出口贸易。

在其看来,扩大出口是美国摆脱当前高失业和高财政赤字“双重困境”的最有效途径:

扩大出口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高失业问题,因“出口每提高10亿美元,就可在国内创造6000多个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因“全球95%的消费者和世界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都在我国境外”。

  扩大出口无非两大途径,一是提高自身竞争力,二是打压竞争对手。

那么,谁是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呢?

自然,中国首当其冲,因为中国不仅冲击其贸易大国地位,而且还是其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

  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不断冲击美国出口第一大国地位。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早在2007年就已经赶超美国,2009年再次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与美国差距也不断缩小:

其全球相对份额从2001年的2.4%持续上升到2005年的3.1%和2009年的3.9%、世界排名则相应地由第十二提升到第九和第五,而同期美国的全球市场相对份额从18.1%持续下降到14.7%和13.9%,虽然其仍保持着全球第一位置。

  另一方面,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是奥巴马政府对外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其贸易逆差至2010年6月底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持续扩大,2010年1-8月份达到3349.8亿美元、同比增长42.5%、创21世纪来新高。

与此同时,中国为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2009年和2010年(1-8月)美中贸易逆差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45.3%和41.7%。

更甚,美中贸易失衡还在不断加剧,如美中贸易逆差2010年1-8月份为173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国贸易政策的选择,经济因素固然至关重要,但政治影响也非同小可。

分析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的产生原因自然不能抛开其国内国际政治因素。

  奥巴马政府执政20多个月以来,美国经济复苏举步维艰。

2010年第一、二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3.7%和1.6%,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持续下降,在历次经济复苏周期中属较低水平,选民大失所望。

加之前文所述的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持续攀升的巨额财政赤字,无不让奥巴马总统及其所在的民主党政治压力空前。

从总统支持率和大选投票支持率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期选举前的政治环境与1994年非常相似、甚至更糟。

在总统支持率方面,奥巴马的支持率与克林顿1994年的支持率近乎一样低。

福克斯新闻(FOXNews)的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从就任之初的77%持续下降到2009年11月中旬的54%和2010年9月初的50%、反对率则相应地从15%上升到42%和46%,而克林顿在1994年9月的支持率为44%。

不仅如此,民主党的大选投票支持率甚至比1994年更糟。

上述民调结果同时显示,较之共和党,民主党的支持率从2009年6月初的43对28的绝对优势,逐步下滑到2010年1月底的37对39的微弱劣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