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23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docx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

第一章:

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

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车身的作用、结构。

2、了解汽车车身的组成。

3、了解轿车车身构造。

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常见汽车车身的作用和结构。

2、能够掌握轿车车身的构造。

第一节:

概述

1.车身的作用

汽车车身是用来运送乘客和货物并保护其免受尘土、雨雪、振动、噪声、废气等侵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

它作为汽车上与发动机、底盘相并列的三大组成之一,对行驶安全、乗坐舒适、运輪效率等均有很大影响。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引导周围的气流,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的消耗。

此外,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风。

同时,车身还具有保护乘员和货物安全的作用。

汽车车身是一件精致的综合艺术品,以其明断的造型艺术、优雅的装饰以及悦目的色彩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车身向豪华化、多样化、居室化、商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和乘员的舒适性,以适应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车身的结构

汽车车身主要结构包括车身壳体及门窗,前后饭金件,车身附件,内外装饰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等空气调节装置。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厢和其他专用装备。

(1)车身壳体。

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零、部件的安装基础。

是由纵梁、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飯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

客车车身都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大多数没有明显的骨架。

车身壳体结构的分类如下:

①按壳体的结构形式分为骨架式、半骨架式和无骨架式3种。

骨架式:

像骨骼一样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蒙皮就固定在骨架上。

应力由骨架承受,蒙皮不承受应力,这类车身壳体的整体刚度好、承载能力强,多用于城市客车、长途汽车、游览客车车身。

半骨架式:

只有部分骨架(如单独的立柱、拱形梁和其他加固件)。

它们既可彼此相连也可借蒙皮相连。

半骨架式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在轻型客车、载货汽车驾驶室等车身壳体上应用较为广泛。

无骨架式:

没有骨架,面是利用各蒙皮相互连接时所形成的加强筋或钣壳来代替骨架。

无骨架式能减轻车身的质量。

具有质量小、刚性好和强度高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轿车上。

②按壳体的受力情况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3种。

非承载式:

其特点是车身与支架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

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身对车架的加固作用不大。

汽车车身仅承受本身的重力、它所装载的人和货物的重力及其在汽车行驶时所引起的惯性力和空气阻力。

其优点是车身和车架能分别制造,其间装有减振元件,乘坐舒适、平稳;改型容易。

其缺点是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需要用大型冲压设备来压制车架。

半承载式:

其特点是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

车身除承受非承载式车身承受的各项载荷外,还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即车身对支架有加固作用。

其优点是因省去了车身底梁而使质量减小,车身内部高度增加。

承载式:

其特点是没有车架,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直接安装在车身上,所有载荷全部由车身承受。

由于取消了笨重的车架,所以减小了汽车的整车质量,地板高度下降,制造时也无须大型压床等昂贵设备。

缺点是来自传动系和悬架的振动与噪声将直接传入车内,且易引起空腔共鸣。

此外,车身因碰撞而变形、损坏后修复较困难。

(2)车身钣金件。

车身钣金件包括散热器框架、翼子板、挡泥板等。

(3)车身附件。

车身附件包括门锁、门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玻璃刮水器、风窗玻璃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扶手、点烟器、烟灰盒等。

(4)车内外装饰件。

车外装饰件主要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式文字等。

车内装饰件包括仪表盘、顶篷、侧壁、座椅等的表面覆饰以及窗帘和地毯。

座椅也是车身内部重要装置之一。

座椅由骨架、坐垫、靠背和调节机构等组成。

通风、暖气、冷气等空气调节装置是维持车内正常环境、保证驾驶员和乘客安全舒适的重要装备。

第二节:

汽车车身的组成

轿车车身的组成包括:

车身本体、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车身电子装置等。

1、车身本体:

又叫白车身,本体是车身乃至整车的基体,目前主要是由钢板冲压的零件焊接而成,也有用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造的。

本体主要包括骨架、车前板制零件、车门、行李箱等部分,但不包括附件及装饰件的未涂漆的车身。

现代轿车车身本体的组成构件大体分为三类:

覆盖件、车身结构件(梁和支柱)及结构加强件。

(1)车身覆盖件:

包覆骨架的表面板件,指车身中包覆梁、支柱等的构件,具有较大空间区面形状的表面和车内板件。

 

功用有:

封闭车身、体现车身外观造型及增大结构强度和刚度等。

(2)车身结构件(梁、支柱):

支撑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

功用:

它是车身承载能力的基础,对保证车身所要求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非常重要。

 

此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安装车身各种构件或附件,如车门铰链、发动机罩、玻璃、密封条等。

 

2)、焊接以连接各车身覆盖件,组成车身的封闭壳体; 

3)、完成车身各种活动部分的动态配合; 

4)、设置流水槽结构和车身通风道;

(3)结构加强件:

主要用于加强板件的刚度,提高各构件的连接强度。

一般车身本体包括:

货车车身本体(货车驾驶室)、轿车车身本体(车身焊接总成及四门两盖)、客车车身本体(由车身骨架与车身蒙皮等构成的组合体)。

2、内、外装饰件:

车身外部及内部起装饰与保护作用的零部件的总称。

内外装饰件是既有实用价值又具装饰作用的零件。

内饰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显示汽车使用中各种数据的仪表板,此外还有顶棚、地毯以及车内各种护板。

外饰件有外部装饰条、商标等。

(1)外装件主要有:

前后保险杠、车门防撞装饰条、散热器面罩、外饰件、玻璃、密封条和车外后视镜等。

(2)内饰件主要有:

车门内护板、车顶顶棚、地板及侧壁的内饰等。

3、车身附件:

车身中具有独立功能并成为一个分总成的机构。

如:

座椅、仪表板、空调、后视镜、玻璃升降器、安全带、雨刮器、车灯、遮阳板、扶手、车门机构及附件、车内后视镜等。

4、车身电子装置:

主要包括:

刮雨器、洗涤器、空调装置、仪表、开关、前灯、尾灯和各种指示照明灯等。

第三节:

轿车车身构造

(一)、轿车的车身外形

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现代轿车的外形一般用园滑流畅的曲线去消隐车身上的转折线。

前围与侧围、前围、侧围与发动机罩,后围与侧围等地方均采用园滑过渡,发动机罩向前下倾,车尾后箱盖短而高翘,后冀子板向后收缩,挡风玻璃采用大曲面玻璃,且与车顶园滑过渡,前风窗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在25度-33度之间,侧窗与车身相平,前后灯具、门手把嵌入车体内,车身表面尽量光洁平滑,车底用平整的盖板盖住,降低整车高度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系数。

在80年代初问世的德国奥迪100C型轿车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它采用了上述种种措施,其空气阻力系数只有0.3,成为当时商业代轿车外形设计的最佳典范。

车身的型式各式各样,多姿多彩,其分类的方法也有多种。

根据车身受力情况可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根据外形可分为折背式、斜背式、舱背式、短背式等多种;根据座椅的排数可分为一排座、二排座、三排座;根据所用材料可分为钢制的、塑料制的、铝制的等;根据车身的功能和装备情况可分为基本型、舒适型、豪华型、运动型、增压型等五种。

根据轿车外形及功能轿车可分为:

1、无后备箱轿车:

典型无后备箱轿车车身外形如图所示。

这种车一般有前座和后座,供4---6人乘坐,其中图(b)所示为4门轿车,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

2、硬顶无后备箱轿车:

典型硬顶无后备箱轿车车身如图所示。

这种车具有金属硬顶,通常没有门柱或仅有较短的B形支柱。

3、敞篷车:

典型敞篷车车身外形如图所示。

敞篷车都是没有门柱的。

有的敞篷车还其有可升降的塑料顶篷和后车窗,以适应不同川户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有少量的此类轿车。

4、有后备箱轿车:

典型的有后备箱轿车车身外形如图所示。

这种轿车的特征是它的尾部后备箱为客厢的延伸部分。

此种汽车流行3门或5门形式。

5、旅行车:

典型的旅行车车身形状如图所示。

旅行车的顶部向后延伸至全车长,在车后部有一个内部宽敞的后备箱。

6、轻型多用途汽车:

典型轻型多用途汽车车身形状如图所示。

此外,微型厢式车也属于这种类型。

(二)轿车车身结构

目前,轿车车身结构有两种,即有车架车身结构与无车架整体式车身结构。

有车架车身:

轿车的壳体与车架是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性元件连接。

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到车身上,大部分振动被减弱成消除,平稳性和安全性好,而且箱内噪声低。

这种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目前轿车基本不采用。

无车家整体式车身:

整体车身不再依林车架承受荷载,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车身和底架共同组成了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

这种形式的车身具有较大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刚度,质量小,高度低,汽车质心低,装配简单,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好,是现代轿车设计的主导结构。

但由于道路负载会通过悬架装置直接传给车身本体,因此噪声和振动较大。

 

现代轿车普遍采用整体式车身即承载式车身结构,图4—2—1、4—2—2所示为承载式车身上典型零部件。

图4—2—2

车身组成

 

通常整个车身壳体按强度等级分为三段,如下图4—2—3所示,图中A、B、C分别代表车身前部、中部及后部。

图4—2—3

轿车车身壳体通常也分为三段,即由前车身、中间车身和后车身三大部分及相关构件组成。

下面以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车身构造为基础进行讲解。

1、前车身

前车身的组成见下图:

(1)前保险杠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二十年前,轿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型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做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上。

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轿车的前后保险杠兴用了塑料,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

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等三部分组成。

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型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联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

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脂系和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国外还有一种称为聚碳酯系的塑料,渗进合金成分,采用合金注射成型的方法,加工出来的保险杠不但具有高强度的刚性,还具有可以焊接的优点,而且涂装性能好,在轿车上的用量越来越多。

塑料保险杠具有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地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成一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典型前保险杠结构如图4—2—4。

图4—2—4

(2)前翼子板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

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上部,汽车发动机罩侧下部,是重要车身装饰件,因此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维修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维修尺寸。

现在有些轿车翼子板已与车身本体成为一个整体,一气呵成。

但也有轿车的翼子板是独立的,尤其是前翼子板,因为前翼子板碰撞机会比较多,独立装配容易整件更换。

主要部件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制造,有些车的前翼子板用有一定弹性的塑性材料(例如塑料)做成。

塑性材料具有缓冲性,比较安全。

如图4—2—5。

(3)发动机罩

发动机盖(又称发动机罩)位于车辆前上部,是发动机舱的维护盖板,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

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

发动机罩按开启方式可分为:

向后开启(铰链在后);向前开启(铰链在前);侧向开启(铰链在纵向中线处).一般大多数轿车采用向后开启的方式,一般开度在40°~50°.发动机罩向前开启的方式在少数轿车上也有采用的,从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罩锁可能自动打开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偏于安全。

这种开启方式,一般罩的开度要大些,为70°左右。

在轿车上发动机罩几乎不采用侧向开启方式。

多采用向后开启,向后翻转的发动机盖打开至预定角度,不应与前档风玻璃接触,应有一个约为10毫米的最小间距。

发动机盖的结构:

发动机盖在结构上一般由外板和内板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其几何形状由厂家选取,基本上是骨架形式。

为防止在行驶由于振动自行开启,发动机盖前端要有保险锁钩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开关设置在车厢仪表板下面,当车门锁住时发动机盖也应同时锁住。

从整车外形上看,它有两条相差不大且通长的加强筋.发动机罩外板尺寸比较大,因此整个外板的刚度很弱.为了提高整个发动机罩总成的刚度,发动机罩内板的刚度较强,使整个发动机罩总成的刚度能够满足要求。

内板的板料很薄,仅为乒6mm,但经整体拉延后形状变化很大,刚度很强,形成总成后能大大提高整个发动机罩总成的刚度,以避免发动机罩因刚度不足,而发生抖动和产生噪声。

其结构及形状见图20-4e

图20-4发动机罩

1—外板2—内板焊接总成

发动机罩内外板的联接是采用环氧树脂折边胶,内外板包合后再进行粘接.发动机罩内外板在粘接时,先在外板的粘接面处涂环氧树脂胶,然后将内板焊接总成放在外板上,输送至咬合模中进行咬合。

第一次咬合,将外板的翻边翻450;第二次咬合,将翻边咬死.见图20-5。

然后由专人用特殊的清洗剂将翻边时挤出的胶擦干净,由输送链输送至烘干室,在116“C下烘20s,然后再冷却20s,送出烘干室。

图20-5发动机罩的联接

l一内板焊接总成2一外板

内外板之间采用粘接剂进行粘接还能保证折边包合处的防腐要求,不会使水或杂质进入板缝之间而发生锈蚀。

内外板之间除了用环氧树脂沿周边粘接外,在内板筋条翻边处与外板内表面还有5mm的间隙,在丙外板组成合件时,应用有机填料,或用PVC金属胶填上,经烘干固化后,这种有机填料就会变成外表皮硬、内部软的状态,见图20-6,从而使发动机罩内外板之间既能牢固联接又能减小振动和吸收噪声.形成柔性联接的作用.

此外,有的发动机罩的前端加装了一条密封条,将发动机罩前缘下边密封,

以消除间隙,从而防止气流在发动机罩前缘处产生剥离而形成涡流(见图20-7),以改善整车的空气阻力.

内外板间的填充密封前后的气流情况

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形式:

铰链是发动机罩赖以固定并通过它和车头本体相连接的机构.其结构形式应使发动机罩启闭轻便,灵活自如,并应有足够的开启角度;在开启关闭过程中不得有运动干涉;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使用可靠、耐久,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发动机罩铰链采用平面四连杆机构,见图20-9e该铰链采用厚3mm的板料压制而成,对罩的开度还可进行调整。

图20-9发动机罩的开启铰链

1—缓冲塞2—铰链总成3—限位角板

(4)前围板

前围板是指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联接,位于乘客室前部,安装在前围上盖板之下,通过前围板使发动机室与乘客室分开。

前围板上有许多孔口,作为操纵用的拉线、拉杆、管路和电线束通过之用,还要配合踏板、方问机柱等机件安装位置。

为防止发动机舱里的废气、高温、噪声窜入车厢,前围板上要有密封措施和隔热装置。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对比车身其它部件而言,前围板装配最重要的工艺技术是密封和隔热,它的优劣往往反映了车辆运行的质量。

(5)前纵梁:

前纵梁是前车身的主要受力部件,承受车身纵向力并传递给地板等其他部件,直接焊接在车身下部。

是动力总成、悬架支撑、散热器支架等的基体。

其上再焊接轮罩(有的前轮罩与前纵梁为一体式)等构件,如图4—2—6所示。

图4—2—6

2、中间车身:

中间车身的立柱起着支撑风窗和车顶的作用,一般下部做的粗大,上部的截面尺寸需要考虑驾驶视野而缩小。

立柱包括前柱(A柱)、中柱(B柱)与后柱(C柱)三种。

(1)立柱、门槛板、地板

图4—2—7所示为立柱、门槛板、地板位置及车身加强件示意图。

图4—2—7

1)三大立柱

在轿车车身构造中,有些重要零件的位置涉及到车辆的整体布置、安全及驾乘舒适性问题,例如立柱。

一般轿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

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门框的作用。

设计师考虑前柱几何形状方案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前柱遮挡驾驶者视线的角度问题。

一般情况下,驾驶者通过前柱处的视线,双目重叠角总计为5~6度,从驾驶者的舒适性看,重叠角越小越好,但这涉及到前柱的刚度,既要有一定的几何尺寸保持前柱的高刚度,又要减少驾驶者的视线遮挡影响,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设计者必须尽量使两者平衡以取得最佳效果。

在2001年北美国际车展上瑞典沃尔沃推出最新概念车SCC,就将前柱改为通透形式,镶嵌透明玻璃让驾驶者可以透过柱体观察外界,令视野盲点减少到最低程度。

中柱不但支撑车顶盖,还要承受前、后车门的支承力,在中柱上还要装置一些附加零部件,例如前排座位的安全带,有时还要穿电线线束。

因此中柱大都有外凸半径,以保证有较好的力传递性能。

现代轿车的中柱截面形状是比较复杂的,它由多件冲压钢板焊接而成。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不用焊接而直接采用液压成型的封闭式截面中柱巳经问世,它的刚度大大提高而重量大幅减小,有利于现代轿车的轻量化。

不过,有些设计师却从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考虑,索性取消中柱。

最典型的是法国雪铁龙C3轿车,车身左右两侧的中柱都被取消,前后门对开,乘员完全无障碍上下车。

当然,取消中柱就要相应增强前、后柱,其车身结构必须要用新的形式,材料选用也有所不同。

后柱与前柱、中柱不同的一点就是不存在视线遮挡及上下车障碍等问题,因此构造尺寸大些也无妨,关键是后柱与车身的密封性要可靠。

中间车身的前柱、中柱和后柱

2)门槛板

门槛外板:

侧围下部的门槛属于底板焊接总成,为使焊接工艺简便,先与侧围各零件焊于一体,其内部与前支柱和后支柱连接处分别设有加强板,以提高接口刚度。

此外,在下表面冲制有千斤顶支座固定孔,以方便厂内运输及维修调整。

其余的溢流孔在浸漆后用特制的橡胶塞密封,可防止灌蜡后蜡液流出,丧失防腐作用。

门槛内板:

结构如下图。

内门槛断面

(2)车顶:

车顶是指车身车厢顶部的盖板,其上可能装备有天窗、换气窗或天线等,如图4—2—8。

车顶主要由车顶板、车顶内衬、横梁(可能有前横梁、后横梁、加强肋等组成)、顶盖侧梁,有的车型还备有车顶行李架。

奥迪100c3顶盖及骨架

车顶盖:

是车厢顶部的盖板。

对于轿车车身的总体刚度而言,顶盖不是很重要的部件,这也是允许在车顶盖上开设天窗的理由。

从设计角度来讲,重要的是它如何与前、后窗框及与支柱交界点平顺过渡,以求得最好的视觉感和最小的空气阻力。

当然,为了安全车顶盖还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在顶盖下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强梁,顶盖内层敷设绝热衬垫材料,以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时噪声的传递。

奥迪100c3顶盖为带后风窗框的整体式大型冲压件,用厚0.75mm的双面镀锌钢板制造。

采用连续冲压方法,表面光顺,能够充分满足造型要求。

顶盖取消了传统的侧部贴焊流水槽,代之以两侧表面压筋式凹槽,这样,一方面使侧围表面平滑,另一方面提高了其纵向抗弯刚度,从而省略了顶盖内表面的中间加强横梁。

顶盖后部的整体式后风窗框提高了横向抗弯刚度,而且由于是一次成型,保证了风窗口的尺寸要求,有利于风窗玻璃的安装及密封。

风窗下沿冲制出的流水槽与行李箱流水槽相连,如图所示.翻边与包裹架点焊并安装有密封条,构成了对行李箱的密封防护.顶盖前部与前风窗支柱外板上的压印贴合,用铜焊打磨的方法焊接,既能保证外观质量,又提供了较好的密封性能。

后下部的压印冲制出两个郝的孔用于与后翼子板的垂直翻边进行塞焊。

此外,分别用翻边与侧梁及后风窗支柱点焊连接,与中支柱、后支柱连接的缺口部位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以保证密封效果.

车顶骨架:

顶盖前后横梁均为单板冲压件,如图所示。

前横梁两端分别与左、右前风窗支柱内板点焊,后横梁两端与左、右后风窗支柱内板点焊,这样,顶盖前后横梁、左右侧梁、左右前风窗支柱及左右后风窗支柱共同构成了乘客区上部的完整受力骨架.横梁的外侧与顶盖翻边点焊,作为风窗上框;内侧与顶盖内表面粘接,构成了封密断面.这样,使顶盖与车体上部骨架连为一体,参与承载,提高了整个车体结构的强度及抗弯、抗扭刚度,并减轻了车体的质量。

但是这种结构要求冲压模具及焊装夹具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否则顶盖与侧围之间将有可能贴合不严而影响车体质量及密封性。

顶盖侧梁的形状极为复杂,它既要承受纵向载荷,又要与前、中、后三个支柱及内饰拉手配合而设计出搭接和安装平面,如图19-4i所示。

奥迪100c3属中高档轿车,驾驶员往往也就是主要乘员。

就整个侧围骨架而言,前风窗支柱略显单薄,容易因刚度不足引起应力流向,翻车时容易变形而危及人身安全。

所以从安全性出发,顶盖侧梁在前支柱至中支柱之间加设侧梁加强板,使之与侧梁组成闭合断面,以提高结构强度和抗弯抗扭刚度。

侧梁的下侧翻边与顶盖的垂直翻边点焊连接,上侧翻边与顶盖内表面粘接,既保证了顶盖外表面的表面质量,又起到了密封隔振的效果。

电动式天窗:

一般由天窗框架、天窗玻璃、天窗遮阳板、天窗导轨、驱动电机等零件组成。

图4—2—8

(3)车门

1)车门的总体结构

车门在车身中的作用

车门是车身上的一个独立总成,是供乘员或货物进出的必要通道,因此它的使用频率很高,轿车在行驶过程中,车门不得因任何原因,包括撞车事故等而自动打开,而当发生事故后,车门不得因扭曲变形而打不开,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件.车门使用频繁,且要求性能稳定,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造形效果、空气动力学特性,密封性及噪声等。

车门总成设计包括板金零件的设计,车门附件的结构设计或选择及合理布置,其中既有金属件,又有非金属件。

由于车门所包括的附件较多,性能要求又高,因此它的成本在整个车身上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

车门分前车门和后车门,结构如图4—2—9所示。

图4—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