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83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碘盐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氯化钠,在阳极得到氯气

C.用玉米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的方法将玉米中含有的乙醇分离出来

D.纯碱和汽油的去污原理相同

2.下列实验不宜使用锥形瓶的是

A.蒸馏B.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Cl2

C.中和滴定D.配制5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基态H的电子排布式为1p1

C.CO2的电子式:

D.CH4的空间充填(比例)模型:

4.新冠疫情的防控已经成为常态,日常消毒必不可少。

下列物质不适合用来消毒的是

A.95%的酒精B.过氧乙酸C.双氧水D.84消毒液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2参与的反应中,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

B.28gC2H4中含有4NA个σ键

C.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氧原子数为3NA

D.向2mL0.5mol·L−1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制硅酸胶体,所含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001NA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7.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Na+、NH

、S2O

、SO

B.c(Fe2+)=1.0mol/L的溶液中:

K+、NH

、MnO

、S2-

C.c(H+)/c(OH−)=1.0×10−12的溶液:

K+、Na+、CO

、AlO

D.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mol/L的溶液:

K+、HCO

、Br-、Ba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钙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B.CaTiO3晶体中与每个Ti4+最邻近的O2−有12个(如图是其晶胞结构模型)

C.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9.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W>Y>Z>X

B.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强

C.Y的单质都是非极性分子

D.r(Li+)<r(W−)

10.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溶液变黄

则Cl2的氧化性强于Fe3+

B

FeCl3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反应后,再加入少量KCl溶液

溶液红色加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

将铜粉加入到1.0mol·L−1Fe2(SO4)3溶液中

铜粉溶解,溶液变蓝

金属铁比铜活泼

D

常温下,向等体积、等浓度的NaHCO3和CH3COONa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

溶液均变红,NaHCO3溶液红色更深

常温下的水解平衡常数:

Kh(CH3COO−)<Kh(HCO

A.AB.BC.CD.D

11.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N2O4的影响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制取Fe(OH)2沉淀

A.AB.BC.CD.D

12.某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0H8O5Br

B.1mol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多可消耗5molNaOH

C.该衍生物包含4种官能团

D.分子中C的杂化方式共有3种

13.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催化剂a降低了N2的键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4.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O2所在的铂电极流出

B.每消耗224mL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个数为0.4NA

C.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D.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

15.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二元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1(H2X)的数量级为10−5

B.曲线E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显酸性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二、实验题

16.二氯异氰尿酸钠[(CNO)3Cl2Na]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

某同学利用高浓度的NaClO溶液和(CNO)3H3固体,在10℃时反应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

已知:

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待装置B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再由三颈烧瓶上口加入(CNO)3H3固体;反应过程中仍需不断通入Cl2的理由是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装置B中的浊液经过滤、_______、干燥得粗产品。

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装置B中NaOH利用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4)通过下列实验测定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中有效氯的含量。

反应原理:

[(CNO)3Cl2]-+H++2H2O=(CNO)3H3+2HClO

HClO+2I-+H+=I2+Cl-+H2O

I2+2S2O

=S4O

+2I-

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m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

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平均为VmL。

①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

②该样品的有效氯含量表达式为_______。

(该样品的有效氯=

×100%)

三、工业流程题

17.铅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铅元素(82P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Na2PbO3溶液碱性比Na2CO3溶液碱性_______(填“强”或“弱”)。

(2)工业上利用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2、Pb,含有少量Ag、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生产硫酸铅和硫化铅纳米粒子,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25℃时,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Ksp(PbS)=1.0×10−28。

①已知步骤Ⅰ有NO产生,Pb被稀硝酸氧化成Pb2+。

写出Pb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②步骤Ⅰ需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浸出渣的成分除了不溶于硝酸的杂质和铅外,还主要有_______。

③步骤Ⅲ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硫酸铅的原因是_______。

④EDTA二钠简写成Na2H2Y,可以与Pb2+形成稳定的配离子,其结构如图,此配离子内所含作用力除σ键外,还有_______。

⑤PbS晶胞与NaCl晶胞相同,则S2−的配位数是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

18.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2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2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ΔH1=−116.1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ΔH2=+75.9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kJ·mol−1。

(2)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M,可以用CO将NO2去除,反应方程式为:

2NO2(g)+4CO(g)

4CO2(g)+N2(g)ΔH<0。

某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0molNO2和2.00mol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CO的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8

10

12

CO/mol

2.00

1.60

1.36

0.86

0.72

0.72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将温度降低,再次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体系压强(P总)如何变化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0~4min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③该温度下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列出代数式,不必计算)。

④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

A.v正(NO2)=2v逆(N2)

B.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c(NO2):

c(CO):

c(CO2):

c(N2)=2:

4:

4:

1

D.NO2的去除率不再改变

E.容器内温度维持恒定不变

⑤将一定比例的CO和NO2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NO2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2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样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请写出CO熔融碳酸钾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

五、有机推断题

19.蓓萨罗丁(化合物J)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

RCOOH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D的名称是_______,化合物I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AlCl3是重要的有机烷基化催化剂,通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二聚体中铝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方程式_______。

(4)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5)化合物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苯环三取代且氯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加碘盐中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故A正确;

B.氯碱工业是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上Cl-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故B错误;

C.用玉米酿酒的原理是通过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故C错误;

D.纯碱去污是利用纯碱溶液的碱性,汽油去污是利用相似相溶,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D

【详解】

A.蒸馏时尾气接收装置需用锥形瓶,不符合题意,A项不选;

B.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Cl2,采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因此可以用锥形瓶,不符合题意,B项不选;

C.中和滴定时,使用锥形瓶盛放待测液,不符合题意,C项不选;

D.配制5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根据配制步骤可知,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等,但不需要锥形瓶,D项选;

答案选D。

3.D

【详解】

A.氯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基态H的核外电子数为1,电子位于1s能级,其电子排布式为1s1,故B错误;

C.CO2中C与O原子之间存在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因此其空间充填(比例)模型为

,故D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4.A

【详解】

95%的酒精浓度过大,会使细菌或病毒细胞表面蛋白质凝固,酒精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部,不能用于消毒,过氧乙酸、双氧水、84消毒液均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用于消毒,综上所述,答案选A。

5.D

【详解】

A.O2参加反应时,不一定被还原为-2价,因此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不一定是4NA,故A错误;

B.28gC2H4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C2H4中含有4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1molC2H4中所含σ键数为5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因此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向2mL0.5mol·L−1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制硅酸胶体,生成硅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硅酸胶体中胶粒为分子聚合体,因此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001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6.D

【详解】

A.钙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CaO,Ca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故B不符合题意;

C.C与氧气反应生成CO2,C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故C不符合题意;

D.三氧化二铁不能与水反应,故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3,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C

【详解】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S2O

在酸性条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和SO2,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

B.MnO

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2+、S2-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H+)/c(OH−)=1.0×10−12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OH-,:

OH-、K+、Na+、CO

、AlO

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mol/L,水的电离被抑制,则溶液为酸或是碱溶液,HCO

与H+和OH-均能反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基态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均为成对电子,故A错误;

B.由该晶胞可知,每个Ti4+最邻近的O2−有12个(12个面对角线上),故B正确;

C.分子晶体中不一定都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其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故C错误;

D.金属晶体的熔点区别较大,如Hg在常温下为气态,而某些分子晶体的熔点相比Hg高,如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9.C

【分析】

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X只有2个电子层,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则Y为O,Z可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Y可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X可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和1个配位键,则Z为C,X为B,W为F。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F,X为B,Y为O,Z为C,

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有从左至右增大的趋势,因此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F>O>C>B,即W>Y>Z>X,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因此F的非金属性强于O,故B正确;

C.O3分子为极性分子,故C错误;

D.Li+核外电子层数为2,F-核外电子层数为3,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因此r(Li+)<r(W−),故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C项,故答案为C。

10.D

【详解】

A.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溶液呈黄色,Fe2+未发生反应,因此无法比较Cl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故A错误;

B.K+、Cl-对Fe3++3SCN-

Fe(SCN)3平衡无影响,故B错误;

C.2Fe3++Cu=Cu2++2Fe2+只能说明还原性:

Cu>Fe2+,不能据此判断Fe与Cu的活泼性,故C错误;

D.颜色深的溶液碱性越强,OH-浓度越大,说明等浓度的HCO

水解程度大于CH3COO−,因此常温下的水解平衡常数:

Kh(CH3COO−)<Kh(HCO

),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A

【详解】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其它条件相同,只有温度改变,所以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A正确;

B.CO2和SO2都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除杂,故B错误;

C.温度和催化剂都可影响反应速率,比较催化剂的影响,应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故C错误;

D.A试管中的导管应插入液面一下,不然生成的硫化亚铁溶液无法进入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

A。

12.B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9O5Br,故A错误;

B.1mol该有机物中含有1mol酚羟基、2mol酯基(1mol酚酯基,1mol普通酯基)、1mol溴原子,其中1mol酚酯基能够消耗2molNaOH,其它均只消耗1molNaOH,所以1mol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多可消耗5molNaOH,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酯基、溴原子共3种官能团,故C错误;

D.该有机物中C原子成键方式有单键和双键,因此只有sp3、sp2两种杂化方式,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13.B

【详解】

A.催化剂a是催化N2与H2反应生成NH3,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并不能改变键能,故A错误;

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N2+3H2

2NH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B正确;

C.在催化剂b表面反应为NH3转化为NO,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存在电子转移,故C错误;

D.催化剂a、b只是减小反应的活化能,并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综上所述,合理的是B项,故答案为B。

14.C

【详解】

A.该装置中乙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电子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故A错误;

B.未告知O2所处环境,无法确定所处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

C.呼气中乙醇含量越高,单位时间内转移电子越多,电流越大,从而根据电流大小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电子负极上乙醇失去电子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15.D

【分析】

H2X发生电离方程式为H2X

H++HX-,HX-

H++X2-,Ka1=

,Ka2=

因为Ka1>Ka2,因此在相同pH时,

>

,然后得出E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F代表pH与-lg

的变化关系,据此分析。

【详解】

A.取lg

=0,则

=1,Ka1=

=c(H+)≈10-4.6≈10-5,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曲线E代表pH与-lg

的变化关系,故B正确;

C.NaHX中HX-的电离平衡常数Ka2=

,取lg

=0,则

=1,此时对应的pH约为5.8,即Ka2的数量级约为10-6,HX-的水解平衡常数Kh=

=10-9<10-6,说明HX-的电离大于其水解,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

D.混合溶液呈中性,c(H+)=c(OH-),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为Na2X和NaHX,X2-的水解平衡常数Kh=

=10-8c(NaHX),从而得出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X2-)>c(HX-)>c(H+)=c(OH-),故D错误;

故选D。

16.KClO3+6HCl(浓)=KCl+3Cl2↑+3H2O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使反应生成的NaOH再次生成NaClO,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冰水洗涤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蓝色刚好褪去(或颜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分析】

由题干实验装置图可知,A为制备Cl2,KClO3与浓盐酸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2,反应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由于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故这样制得的Cl2含有大量的HCl,将消耗部分NaOH,使得NaOH利用率降低,故需先通入到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来除杂,B装置是发生装置反应为:

2NaOH+Cl2=NaCl+NaClO+H2O,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由此可知,反应过程中又生成了NaOH,故反应过程中需通入一定量的Cl2,装置C进行尾气处理,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1)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待装置B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时,说明NaOH溶液与Cl2已经完全反应,再由三颈烧瓶上口加入(CNO)3H3固体;由已知信息可知,加入(CNO)3H3固体后反应为:

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NaOH,故仍需不断通入Cl2以增大NaOH的利用率,故答案为:

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使反应生成的NaOH再次生成NaClO,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由题干信息可知,二氯异氰尿酸钠难溶于冷水,故反应结束后,装置B中的浊液经过滤、冰水洗涤、干燥得粗产品;由上述分析可知,改进的方法为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故答案为:

冰水洗涤;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4)①由反应原理可知,滴定终点I2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因此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蓝色刚好褪去(或颜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②由反应原理得出关系式为HClO~I2~2S2O

,n(HClO)=

n(S2O

)=

×cmol/L×10-3L=5×10-4cVmol,故样品的有效氯含量为

×100%=

17.六6s26p2强3Pb+8H++2

=3Pb2++2NO↑+4H2OAg(或银)洗去硫酸钙π键6

【分析】

(2)工业上利用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2、Pb,含有少量Ag、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生产硫酸铅和硫化铅纳米粒子,先加入15%硝酸,因Ag能与硝酸反应,为提高产品纯度和简化除杂流程,通过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避免Ag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溶液溶质主要为Pb(NO3)2、Ca(NO3)2,浸出渣为Ag、Pb、不溶于硝酸的杂质,再向浸出液中加入40%硫酸充分反应后并过滤,滤渣主要成分为CaSO4、PbSO4,再将沉淀洗涤除去CaSO4,向PbSO4中加入饱和醋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铅,经过分离提纯后将醋酸铅溶于水得到醋酸铅溶液,向醋酸铅溶液中加入Na2H2Y溶液形成配合物溶液,向溶液中加入H2S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PbS纳米粒子。

【详解】

(1)第五周期0族元素序号为54,第六周期0族元素序号为86,因此82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86-82=4,因此Pb位于IVA族,其基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