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99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docx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

隧道提质升级工程

(XX隧道)

 

第一册共一册

第1分册共13分册

 

XXX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月

 

XX隧道

土建结构病害处治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1主要依据

(1)《XXX隧道2019年度定期检查报告》,XXX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号XXXX-2019,2019年0月。

1.2应用规范与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3370.1-2018);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4)《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JTG/T5440-2018);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7)《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

(8)《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10)《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

1.3参考规范、标准解读

(1)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实例集(JTG/T5440-2018)。

二、概述

XXX隧道提质升级共分为三个标段,3标段涉及XX共六个地州市28座隧道。

其中,XX8座,XX11座,XX1座,XX市

短隧道14座/3732m、中隧道12座/8646.5m、长隧道4座/6016m(其中XX隧道、XX按双洞计),共长18394.5m。

位于XX省S303XX县境内,是一座两车道曲墙半圆拱隧道,隧道全长390m,属于短隧道。

两端洞门均为端墙式结构,洞身结构形式为复合式衬砌,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

隧道的设计技术标准如下:

(1)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3)建筑界限:

净宽7.5m,净高7m;

(4)行车道宽度:

2×3.5m;

(5)洞门形式:

端墙式。

根据2019年9月XX省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S303XX角隧道2019年度定期检查报告》,该隧道的土建结构技术状况等级为3类。

三、隧道病害情况

3.1衬砌病害

经检查,隧道衬砌混凝土缺陷统计结果如下:

共存在5条环向裂缝,总长20.0m,宽度为0.2mm~0.25mm。

隧道衬砌渗漏水统计结果如下:

共存在1处渗水,总面积6.0㎡。

3.2路面

3.3排水系统

3.4衬砌背后空洞

四、隧道主要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4.1隧道衬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隧道衬砌裂缝表现为环向(大多为施工缝处开裂)、纵向、斜向裂缝。

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衬砌厚度不均匀,导致衬砌受力不均,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2)衬砌强度不满足要求,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开裂;

(3)衬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区,导致结构受力不均衡,丧失地层抗力;

(4)温度或养护等原因,衬砌产生收缩变形;

(5)二衬环向施工缝处理不当,致使多处施工缝位置出现环向细小裂缝。

(6)隧道围岩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受断层带影响,可能发生松动或变形现象,形成围岩荷载,作用于衬砌结构上后,可能使衬砌结构开裂。

该影响因素下衬砌结构易出现斜向及纵向裂缝。

(7)衬砌混凝土劣化。

隧道衬砌混凝土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施工时通常未进行有效、规范的养护作业,经过一定的使用年限后,由于各种原因衬砌混凝土发生劣化,导致出现衬砌裂缝。

4.2隧道衬砌渗漏水产生原因分析

隧道渗漏水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1)隧道衬砌后存在空洞和不密实区,地下水在该处聚集,易导致渗漏水的发生;

(2)不规范施工导致防水板破损或防水板搭接处焊接不完善、部分隐蔽的排水系统堵塞;

(3)隧道排水体系不完善,导致地下水不易排出,同时衬砌背后存在不密实区及空洞,易形

成地下水富集区;

(4)隧址区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且岩层倾角大,易于地表水下渗。

4.3隧道衬砌表面蜂窝、麻面、露筋、错台产生原因分析

(1)隧道衬砌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主要原因为二衬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过于黏稠,混凝土在搅拌时会裹入大量气泡,气泡在黏稠的混凝土中排出十分困难,导致混凝土硬

化后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2)衬砌表面露筋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二衬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所致;

(3)衬砌表面错台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中模板定位误差、强度不足原因所致。

4.4隧道路面开裂、磨光等原因分析

因目前隧道处于运营过程中,不便于进行路面的勘探工作,经过现场调查,并结合相关检测资料分析路面开裂、磨光等原因如下: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不断作用,其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变,是造成混凝土路面磨光露骨和开裂等病害的主要原因。

隧道内路面施工质量不佳,基底未认真处理,不密实,甚至含水,汽车超载等因素都会造成路面坑槽。

五、隧道病害治理措施

5.1处治设计总体原则

(1)衬砌裂损严重,对结构强度产生影响时均需进行结构补强加固;

(2)衬砌裂损轻微、对结构强度无影响,且经长期观察处于稳定状态时,只针对裂损本身进

行简易修补处理;

(3)不允许衬砌背后存在空洞,它不但降低了围岩抗力,而且将来一旦坍塌,将使围岩进一

步松弛;

(4)当结构加固与防水有矛盾时(如打锚杆可能破坏已有防水层),后者应服从前者,保证结构安全是第一重要。

但如果结构稳定,应以防水为主;

(5)衬砌堵漏时,必须同时有引水和排水措施配合,要给地下水以出路,否则出现地下水压,此堵彼漏,堵不胜堵;

(6)应对症下药,根据具体病害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渗漏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5.2裂缝修补

5.2.1治理措施

1、对于衬砌表面大面积开裂、二衬混凝土表面剥落的衬砌段落,以及修补后开裂裂缝,应进行结构补强加固。

将混凝土剥落范围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凿毛露出骨料,并保证6~10cm厚的喷混凝土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然后在衬砌上打孔布置钢筋锚钉钻孔,孔深度17cm,直径22mm,刷除、吹孔三遍,孔中注入树脂锚固粘结剂,并植入除锈的螺纹钢筋,植入深度16cm,要求结合力大于53kN;其后铺设钢筋网,并与钢筋锚钉焊接在一起,用高压水将凿毛面清洗干净,喷射C25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将喷射混凝土表面抹平,并与周边衬砌表面光滑顺接;

2、对于其余环向、纵向、斜向和施工缝处裂缝,经长期观测,无继续发展趋势,只针对裂缝本身进行简易修补处理。

根据裂缝不同性质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渗漏水裂缝治理措施

①施工原则

处治前应对渗漏水的位置、规模现场进行核对,检查病害有无发展,并对渗漏水逐一编号记录,绘制渗漏水分布图。

a、地下工程渗漏水处治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处治”的原则;

b、渗漏水处治时应掌握工程原防、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资料;

c、处治施工时应按先(顶)拱后墙而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应尽量少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水层;

d、处治工程中应选用无毒、低污染的材料;

e、处治工程中的安全措施、劳动保护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施工技术规定;

f、地下工程渗漏水处治,必须由防水专业人员和有防水资质的专业队伍完成;

②施工工艺

a、对于环向漏水裂缝,将待施工的环向裂缝周围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但

要除去积水和明水;沿环向缝向开一6cm宽、5cm深的矩形槽,将φ50mm的半圆管嵌入槽中,下部接φ50泄水孔,将渗水最终引入路侧边沟,用“瞬间堵漏剂”填实半管周围,填厚27mm;矩形槽其余空间用“高效防水剂”充填实;矩形槽中心左右各15cm共30cm范围内环向涂刷“高效防水剂”1~2mm厚。

b、对于环向干渍裂缝,将待施工的环向裂缝周围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但

要除去积水和明水;沿环向缝向开一6cm宽、5cm深的矩形槽,将φ50mm的半圆管嵌入槽中,将φ50mm的半圆管嵌入槽中,下部接φ50泄水孔,将渗水最终引入路侧边沟,矩形槽其余空间用“高效防水剂”充填实;矩形槽中心左右各15cm共30cm范围内环向涂刷“高效防水剂”1~2mm厚。

c、对于隧道衬砌点状渗水点,应在出水点凿一个宽50mm,长50mm,深40mm的U型或正方形槽,在凿好的U型或正方形槽内填上厚度1mm的“瞬间堵漏剂”;待“瞬间堵漏剂”表面干燥后,再用“高效防水剂”将槽填满,并涂抹U型或正方形槽周围,涂抹范围不小于30×30cm。

d、对于纵向、斜向渗水裂缝,将待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及周围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的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

但要除去积水和明水;沿斜向裂缝开一6cm宽、5cm深的矩形槽,将水引入最近的环向缝半管中,若附近无环向半管,可直接引入排水沟;斜向裂缝半管与施工缝半管、斜向裂缝半管与斜向裂缝半管交接处采用三通管连接,该部位刻槽应适当放大;用“瞬间堵漏剂”填实半管周围,最大填厚20mm;矩形槽其余空间用“高效防水剂”充填实;距裂缝轴线两边各15cm共30cm范围内环向涂刷1~2mm厚“高效防水剂”。

e、对于纵向、斜向干渍裂缝,将待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及周围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的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

但要除去积水和明水;沿斜向裂缝开一6cm宽、5cm深的矩形槽,将水引入最近的环向缝半管中,若附近无环向半管,可直接引入排水沟;斜向裂缝半管与施工缝半管、斜向裂缝半管与斜向裂缝半管交接处采用三通管连接,该部位刻槽应适当放大;矩形槽其余空间用“高效防水剂”充填,距裂缝轴线两边各15cm共30cm范围内环向涂刷1~2mm厚“高效防水剂”。

f、对于面状渗水、干渍的情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对于已采用凿槽、埋管排水裂缝附近的面状湿渍,在裂缝处每隔30cm公分钻一处导水孔,孔深约为二次衬砌厚度的1/2~2/3,孔径为6mm;并将待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及周围(约10cm)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的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但要除去积水和明水;对清洗范围的混凝土表面涂沫1~2mm厚“高效防水剂”。

②对于独立面状湿渍,将待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及周围(约10cm)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的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但要除去积水和明水;在其下部设置6cm宽、5cm深的矩形槽,将水引入最近的环向缝半管中,若附近无环向半管,可直接引入排水沟;在槽中央每隔30cm公分钻一处导水孔,孔深约为二次衬砌厚度的1/2~2/3,孔径为6mm;半管与施工缝半管交接处采用三通管连接,该部位刻槽应适当放大;矩形槽其余空间用“高效防水剂”充填实;对清洗范围的混凝土表面涂沫1~2mm厚“高效防水剂”。

③对于面状干渍,将待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及周围(约10cm)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的反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其它外来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使表面彻底浸透,但要除去积水和明水;对清洗范围的混凝土表面涂沫1~2mm厚“高效防水剂”。

③材料选用

防水涂料宜选用与基面粘结强度高和抗渗性好的材料,本工程所用“瞬间堵漏剂”和“高效防水剂”材料应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具体性能可参照“瞬间堵漏剂”和“高效防水剂”

材料的说明书及以下参数表。

④质量检验与验收

施工中衬砌刻槽应达到设计深度和宽度,排水半管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开挖U形或V形槽填充止水材料时,宜添加微膨胀剂,所填充材料与衬砌材料接触紧密,外表面涂抹防水涂料。

处治后的衬砌表面平整密实,干燥无湿渍,无裂缝、脱层、起鼓、脱落等,修补处表面与原结构表面色泽应基本一致。

(2)不渗水裂缝治理措施

①施工原则

裂缝处治前应对裂缝表面及内部的煤烟、尘土、游离石灰、钢筋锈迹以及霉菌进行清理。

裂缝缝口表面处理,应使基面平顺、干燥、无附着物。

处理范围沿裂缝走向宽30~50mm。

对于宽度w<0.15mm的独立裂缝或网状裂纹,可利用其毛细作用吸收低黏度具有良好渗透性的修补胶液,封闭裂缝通道。

对于宽度0.15~2mm的不渗水裂缝,应进行无损注浆嵌补,注浆材料采用环氧树脂砂浆。

对于宽度大于2mm小于5mm的裂缝,采用凿浅槽注浆的方法,注环氧树脂砂浆。

②施工工艺

处治隧道衬砌出现的小于0.15mm宽的不渗水裂缝,可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具体施工工

艺为:

用砂轮整平裂缝表面,用裂缝修补材料涂刷处理范围沿裂缝走向宽30~50mm。

处治隧道衬砌出现的0.15~2mm的不渗水裂缝,具体施工工艺为:

用砂轮整平裂缝表面;按间距20cm用HS密封膏粘合注浆器基座;用密封膏涂刷封闭裂缝表面;或用注浆器注入环氧树脂砂浆,注浆压力0.5MPa,自下而上进行;24h后拆除注射器,剥离基座。

处治隧道衬砌出现的2~5mm的不渗水裂缝,采用凿浅槽注浆的方法,注环氧树脂砂浆。

具体施工工艺为:

在衬砌上沿裂缝凿5×5cm的槽;在裂缝上每隔60cm钻直径10mm的孔,深3cm,;在裂缝内插入直径10mm的钢管,长18cm;在槽内填入堵漏胶浆并固定注浆钢管,然后填入微膨胀早强水泥砂浆,用小型手动注浆泵注浆,注浆压力不大于0.5MPa。

③材料选用

裂缝修补胶浆液应满足固化后收缩性小、固化时间可调节、灌浆工艺简便可靠、固化后不应遗留有害化学物质的要求。

材料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

④质量检验与验收

a、表面封缝材料固化后应均匀、平整,不出现裂缝,无脱落。

b、当注入裂缝的修补胶达到7d的固化期时,应采用取芯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

芯样检验应采用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当检验效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为符合设计要求:

Ⅰ、沿裂缝方向施加劈力,其破坏应发生在混凝土部分(即内聚破坏);

Ⅱ、破坏虽有部分发生在界面上,但其破坏面积不大于破坏总面积的15%。

     c、用取芯法钻芯取样,观察混凝土表面的黏结情况及饱满程度。

钻芯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取样的数量应按裂缝注射或注浆的分区确定,但每区应不少于2个芯样;

Ⅱ、芯样应骑缝钻取,但应避开内部钢筋;

Ⅲ、芯样的直径不应小于50mm;

Ⅳ、取芯造成的孔洞,应立即采用强度等级较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小石子混凝土填实。

5.3隧道衬砌表面蜂窝、麻面、露筋、错台等外观缺陷治理措施

5.3.1施工工艺

(1)对于衬砌表面麻面,用水刷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涂刷;

(2)对于衬砌表面蜂窝,局部小蜂窝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涂刷;如蜂窝较大,则要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是剔成喇叭口形,外边大些,然后用水冲净并湿润,再用C30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3)对于衬砌表面露筋的范围,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除,周围酥松的砂浆和石子也要剔除,用水冲净并湿润,再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涂刷,如露筋较深,则用C30混凝土捣实、抹平,并加强养护。

(4)对于衬砌表面错台,将突出部位凿平,用水冲净湿润,再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抹平顺接。

5.3.2材料选用

(1)使用量与配合比

对于较平整的混凝土表面,一般建议用量为每平米1~2kg左右。

耐蚀剂与水的比例为1:

0.5,经充分搅拌均匀后,使用机械喷涂。

困难地段也可用人工刮涂(人工刮涂的配合比为1:

0.3)。

喷涂及刮涂的厚度在1~2mm之间即可。

(2)基层处理

对于一般混凝土基层表面,用钢丝刷将浮浆、泛碱、尘土等刷掉。

对于非常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先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确保混凝土面干净湿润,但没有明显水印即可。

对于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较多时,用高压水对混凝土面进行冲洗,然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掺和剂、水泥、沙子按1:

1:

2的比例制成砂浆对蜂窝及麻面进行修补。

(3)养护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混凝土耐蚀剂喷涂后,40分钟开始初凝,8小时候后开始固化就要及时喷雾养护,但严禁喷水冲刷以防活性材料流失。

每天至少养护3~5次,坚持3~5天。

在潮湿的洞内应适当减少,但不能少于每天2次,至少3天的量。

(4)材料性能指标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标(GB18445-2001)

5.3.3质量检验与验收

(1)治理之后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5%;

(2)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3)施工缝平顺无错台。

5.4二次衬砌后空洞注浆回填

空洞注浆回填设计用于对隧道二衬后空洞及不密实带打孔后采用水泥浆注浆回填

1)采用混凝土钻芯机钻φ48mm的注浆孔,注浆孔穿透原二衬;并在孔内安放φ42×3mm注浆钢花管,注浆孔在长度大于5m的段落纵向按4m间距设置1排,每排3个注浆孔,并在2排注浆孔间中心位置设1个出气孔。

2)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液,水泥浆水灰比1:

1,注浆压力为0.1~0.2MPa,当有浆液从中孔中流出时,接着从中孔压注水泥浆,工作压力保持0.2MPa(衬砌为素砼时取0.1MPa),直至出气

孔有浆液流出,此段注浆结束。

3)注浆完成后,在钻孔位置用高效防水剂进行防水处理。

4)施工时应控制好注浆压力,并应有衬砌临时支护措施,同时密切观察衬砌变形位移及周围裂缝的发展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5.5路面病害处治设计

5.5.1对隧道内路面整体改造

由于本隧道运营时间较长,洞内路面出现磨光、开裂、坑槽等导致抗滑力不足,不利于行车安全的病害,本次改造主要是解决原路面抗滑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加铺层对路面功能的改善,

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确保行车的舒适性。

具体如下:

隧道内路面铣刨深度为5cm,涂刷黏层油,加铺5cm厚改性沥青AC-13混凝土表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沥青采用Ⅰ-D级SBS改性沥青。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沥青技术要求、沥青用量、集料级配、施工温度、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等应达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包括清洗集料、碾压等沥青混凝土施工用水应不含影响其质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等物质,一般来说饮用水、清澈河水可直

接使用,其它水应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面层用原材料技术质量要求如下:

(1)沥青

面层沥青采用Ⅰ-D级SBS改性沥青。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15℃,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

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见表5-3。

2)拌和楼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没有材料用量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的拌和机不得使用。

(3)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4)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

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

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在生产开始以前,有关人员要熟

悉本项目所用各种混合料的外观特征,这要通过细致地观察室内试拌的混合料而取得。

(5)每台拌和机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矿料间隙率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6)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

施工级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和校核。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

(2)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

(4)运料车应有篷布覆盖设施,以资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初压应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开裂等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5.5.2对隧道内路面其它病害治理

对隧道内路面整体改造过程中,对原有路面铣刨5cm深度后,如路面板局部仍有开裂、渗水等状况,按以下步骤处治:

1、局部路面开裂、坑槽将局部范围内路面板凿除,将基面凿毛,将周围酥松的砂石剔除,用水冲净并湿润,再用C30混凝土捣实、抹平,并加强养护。

必要时可在新旧砼之间植入钢筋网片,避免二次开裂。

2、路面渗水段

(1)对于边墙侧路面与边沟相接处渗水,在边沟侧壁每隔2m钻一个孔径50mm的泄水孔;

(2)对于行车道中央路面渗水,每10m沿路面横缝切割10cm宽槽(或较低一侧水沟侧壁),在路面底部施10×10cm盲沟,在水沟侧壁处钻直径50mm的泄水孔,恢复路面混凝土。

3、病害治理后路面整体改造

对原有路面铣刨深度5cm后,确保路无渗水、坑槽、开裂等病害治理完毕后,依次对路面涂刷黏层油,然后加铺5cm厚AC-13沥青层。

本次改造主要是解决原路面病害的基础上改善抗滑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病害处治后加铺沥青层对路面功能的改善,既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又增加了行车的舒适性。

六、施工安全要求

1、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执行《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JTG/T5440-201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做到专职设备,专职使用;

2、为保证施工安全、结构安全及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机具、临时设备及其它保障措施进行详细检查、核对,在确保万无一失后方可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安全。

七、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计划原则

施工组织以施工过程中的连续、平行、协调和均衡为基本原则,结合本隧道的地理位置,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隧道维修工程施工任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合理而最低限度地配置施工场地,既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又避免频繁调动;

2)机械设备、工具周转性消耗材料等尽量重复使用,以节约费用;

3)尽量减少因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停工待料。

合理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管理费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对当地交通运输的影响;

5)施工时,半幅封闭交通,并组织专业交通组织人员在隧道两端组织车辆交替低速通行。

2、施工期限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项目建设工期约为30d。

3、注意事项

1)隧道维修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应保证施工安全及运营安全;

2)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的要求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