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869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0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散文阅读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散文阅读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散文阅读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散文阅读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精选.docx

《散文阅读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精选.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文阅读精选.docx

散文阅读精选

散文阅读精选

高三

2013-01-1923:

28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

张再生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

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

卫星回收工程。

按照测算,卫星将于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

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

2分钟后,“飞物”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

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天外来客”。

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

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

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

1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

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

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1929年,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

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研究“相对论”的两篇论文脱稿了。

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四维时空”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声全球。

他身材矮小,仪容和蔼。

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

他们通宵达旦畅谈,大师赞誉了束星北的两篇论文。

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

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对论”。

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1929年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

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怀祖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衰变”这一尖端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

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

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

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

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

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

“妙!

”就是这种“波尔”学风,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

其中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

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

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

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

“我物理的基础……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

他夜以继日,勤奋科研。

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国气象学会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

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

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海洋内波研究”。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载史册。

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

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束星北家境优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B.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C.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

   D.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E.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2)作者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中国的爱因斯坦”?

请简要分析。

(6分)

  (3)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传记中,束北星先后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

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1)CD

  

(2)①束星北的物理成就与爱因斯坦密切相关,对相对论的浓厚兴趣促使束星北与爱因斯坦合作,作为门徒和助手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对论”;

    ②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从而造就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内的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③束星北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成就卓著,国际闻名,将他比作“中国的爱因斯坦”,是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讲课不照本宣科,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探寻科学之美;②为人天真率真,洒脱不拘,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③爱惜人才,对学生关心照顾,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

师生之间应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理由:

①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爱因斯坦与束星北的师生合作,使束星北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因此得到多方面发展;

   ②应营造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教学中不以自我为权威,尊重学生的创建,虚心对待学生指谬,为中国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③教师应鼓励、关心、提携学生,学生也应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

爱因斯坦为束星北争取研究经费,并安排他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进行研究;束星北对李政道十分器重,鼓励他走求学之路,在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老师的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8分,明确观点2分,理由结合文本阐述每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束星北的悲剧

   束星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生疏的名字。

可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科学教育界,束星北的大名无人不晓,他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

他曾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惠特克和达尔文的得意门生;他与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王淦昌一同开创了中国现代物理学的一代先河,培养出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的物理学巨匠。

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学会会长吴健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等。

本来,他完全可以像王淦昌等许多科学家一样,为新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的强大创造出一番伟业,乃至成为一名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的。

  但是,由于他的嫉恶如仇和刚正不阿为“许多人”所不容,他的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特立独行的精神则使其在“反右”的第一个回合中即遭灭顶之灾。

从此,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一步步走向毁灭,非人的灵与肉的折磨使其精神世界也不断遭到扭曲和阉割。

他的名字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遗产”是“累累的伤痕”,是一位热血男儿报国无门的一声声绝望的呐喊。

最令人难忘也最令人心碎的是束星北在听到中国的原子弹爆炸后的那声“嚎叫”——“野兽遭到屠杀时的那种嚎叫”——为了“立功赎罪”,为了袒露自己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他要联络国外的同行研制原子弹,这一想法居然被当时开明的青岛市领导批准了。

可是就在他一步步实施他的计划时,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束星北“拯救自己”的最后希望终于破灭……

  当面责难蒋介石

  1935年,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因在大学强力推行军事化管理、随意开除学生、解聘教授、挪用物理系专用资金等劣行,激怒了学校师生而被驱逐。

大学校长的位子第一次出现了空缺。

也许因为这个位置太显赫,最初竟没有敢问津者。

浙江大学校长的位子最终还是由蒋介石亲自圈定了竺可桢。

  最终他虽然决定出任大学校长,却还有所保留,他只是将自己作为一个“桥梁”,一旦学校走上正规,就自动退出。

竺可桢在上任之初,往访陈布雷告以此意(实际上是通过陈布雷转达蒋介石),并提出三项条件:

“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时间则以半年为限。

”在得到委员长的明确承诺后,竺可桢走马上任了。

最初只想为下一任作为“桥梁”的竺可桢,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13年,并将浙江大学办成了全国最好的大学。

  一所普通的大学,在战争纷乱的环境里,迅速地脱胎换骨,成为中国的第一流大学,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需要说明的是,束星北重回浙大并非一帆风顺。

不少浙大元老对竺可桢首批圈定召回束星北表示异议。

认为此人个性太强,太冲,难以驾驭。

束星北当面责难蒋介石的事被重新提出。

  束星北遵母命辞聘回国完婚后,经在国民党蓝衣社任社长的大舅哥凯悌介绍来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物理教官。

他的教学水平和才气,很快就引起了学校的重视。

一天,蒋介石来学校视察,按惯例要召见几个军官,束星北有幸给学校点中。

在这所由委员长兼任校长的学校,能够得到提名召见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束星北却把这次召见变成了“面责”。

当时,正值“一二·八”事件发生不久,国人对国民政府对日政策颇不理解,在束星北看来,驻扎上海的十九路军违抗政府不准抵抗日本人的命令是民族英雄的壮举,而国民政府却在十九路军与日军血战上海时,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是屈辱的卖国行为。

束星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束星北当着众人的面一顿“大炮”,弄得蒋介石很是下不来台,只是说了句“你太年轻,不懂政治”,便拂袖而去。

蒋介石显然是动怒了。

束星北的嫂嫂是宋美龄的秘书,据她透露出消息说,蒋介石回到总统官邸还在喋喋不休地说这事。

束星北也正是因为此事知趣地辞去了物理教官一职,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两篇文章《引力与电磁合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非静力场解》敲开了浙江大学的校门。

  但是束星北的“个性”并没有成为竺可桢的使用人才障碍。

他力排众议,束星北被第一批聘回浙江大学,并委以重任。

束星北离开浙江大学时还是物理系副教授,重新被竺可桢聘回后不久,便晋为教授。

  束星北属于那种秉性出众、智慧超群的天才人物。

他的学生程开甲对老师的评价是:

那个时代,像束星北这样集才华、天赋、激情于一身的教育学家、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界是罕见的,他的物理学修养和对其内涵理解的深度,国内也是少有的。

  “束大炮”的“正本清源”

  于良(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主任。

50年代山东大学助教、束星北的学生):

  束先生是1952年下半年来山东大学的,他刚到学校,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彻底认识了这个早闻其名、而未见其人的“束大炮”(束大炮是束先生在浙江大学时同事赠给他的外号)。

这年年底,在学校大众礼堂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学术报告会,主讲人是中国最著名的热力学家王竹溪先生。

  王竹溪30年代初就在清华研究院跟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

以后留学英国,从师于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福勒,福勒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的老师,王竹溪在跟从福勒研究统计物理时,与狄拉克来往密切,成为好友。

王竹溪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

便被西南联大聘为教授,那一年,他才27岁。

院系调整后,王竹溪成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以后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1955年),王竹溪当选为数理化学部(后为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当时。

教育部要求南北重点大学相互交流学习,王竹溪作为北方的代表专程到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学作了讲学和交流,返程途中,被华岗专门请了来。

那天,大众礼堂座无虚席。

物理系、数学系的教师、教授们大都到场了,华岗校长和一些校领导也来了。

这样的场合,我属“小字辈”,因而在最后一排捡了个座坐下来。

在我印象里,王先生的学术报告内容广泛,涉及卡诺热机运行、平衡状态下的压缩气体、热的气体运动等,也不时穿插一些国际上有关热力学最新动态和争论。

他一边讲着一边随手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流畅漂亮的公式或重要的概念。

我那时现代物理的底子较薄,量子力学也好,热力学也好,虽也知道个一星半点,但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学习,对王竹溪那些排炮般公式概念也只能是囫囵吞枣。

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将笔记做好,留待以后慢慢消化。

学术报告大约进行了将近50分钟时,坐在前排的会议主持问:

用不用休息一会儿。

兴意盎然的王先生说不用。

他正准备继续讲下去的时候,身穿蓝色长袍高大魁梧的束先生走向讲台。

他也不做任何解释或开场白,在人们疑惑的目光里,他将双手撑在讲台上说:

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

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先生几乎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着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

没人说得清这是怎么回事,大厅上空沉寂了好一阵子后,我听有人小声嘀咕说:

束星北、束星北。

我一入校就知道了束星北的名字,却一直无缘得见,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里认识了他。

  最难受的应该是王先生,他呆呆地“干”在一旁,看看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又求援似地看看台下。

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会场主持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拿眼使劲地瞅华岗和其他领导。

会场发出了一阵骚动。

束先生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别人的情绪和反应,也不在乎别人是什么样的感觉,一味在那里“正本清源”。

大概是见华岗没有反应,会场渐渐平静下来,束先生一口气讲了大约有40分钟。

也可以说,是对王竹溪“清算”了近40分钟。

这期间,王竹溪一直尴尬地站在一边,主持人几次让他坐下来,他都未从。

  王先生是周培源的大弟子。

据说他回到北京后,曾到周培源先生面前哭诉。

大学的有关领导也认为此事有损王先生的面子也有损于山东大学的名声。

专门找束先生谈话,束先生却说,有些东西他没从根本上讲通,我自然看不下去。

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堵得领导没脾气。

  不同观点、相同命运

  刘洪宾(青岛职工业余大学——现为青岛技术职业学院教授,50年代初为山东大学物理系主任):

  束先生与华校长第一次见面就剑拔弩张,我没想到。

本来,我以为两个人一定会成为朋友的。

  在物理学界,束星北的才华无人能及;而作为党的代表,华岗德才兼备,尤其是理解善待老知识分子,因而,深受知识分子拥戴。

束先生一来山大,我就有意将两人引为相知。

  华岗虽不了解束先生,但对他的名气和在中国物理界的地位还是清楚的。

因而,束星北一来就被安排到鱼山路36号教授别墅大院。

36号别墅大院,只有学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才有资格入住。

另外,束先生的薪水也定得很高,好像是6百多元,有一个时期。

再加上束先生的兼职薪水,他一度拿到840元。

840元,肯定为山东大学之最。

这么高的薪水。

让学校大为诧异,为此学校有关部门专门向高教部请示,高教部认为过高,下文要山东大学削减,束先生却据理力争,最后折衷了一下,减到720元,即使是720元,在高等学校里也属最高之列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华校长对束先生是很看重的。

  束先生从不愿同搞政治的人打交道的,尤其是不愿同领导打交道,这是人所共知的。

可是我一说要把他介绍给华校长,他便欣然允诺,这足可以说明他对华校长是很有好感的。

  华校长住的是一幢红瓦黄墙的德式洋楼,在青岛龙口路四十号。

他的家有个小院子,小院正中有一条用贝壳镶了边的鹅卵石小路,夹在百日红、紫荆、迎春和丁香之间,小路的鹅卵石和贝壳都是华岗在海边摘来的。

华岗还喜欢养花弄草,这样的情趣,在其他领导人那里,很少能见到的。

那时候,山大的师生,谁都可以走进华岗的家门,只要他在家,你一准定会受到热情接待。

  刚坐下来,气氛还是友好亲切的,华岗先问束先生的家庭安置和家人情况,束先生也很客气地问及华校长的家庭。

之后束先生谈到了竺可桢时代的浙江大学。

谈到自己正在研究的狭义相对论,华岗也谈到了自己的历史,谈到在香港期间打过交道的一些文化界名人。

  华岗很快就将话题谈到了“本行”:

哲学。

华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课影响很大,一直为山东大学引为骄傲,声势弄得很大,不但青岛很多单位来旁听学习,外省市包括北京的一些高校也慕名前来取经。

因而,华岗对他的“专业”是很自信的,不管是什么事,他都能联系到辩证唯物论上。

  也就是这个时候,气氛发生了变化,束先生直接了当地对哲学的意义表示质疑。

他说他不否认哲学和科学有一定关系,但是哲学是哲学,科学是科学。

两者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关系也只是方法上的关系。

他说自己在德国游历期间,曾对哲学发生过兴趣,研究过一阵子康德、黑格尔,可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哲学毕竟更多的是“虚幻”的东西,当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现象不能做出明确解释时,就需要哲学出来,哲学和宗教、神学联系得更近一些。

  在我的感觉里,华校长最初只是把束先生的思想当作一种糊涂认识。

华校长是非常自信的,尤其辩证唯物论又是他拿手的好戏,因而,等束先生说完,华校长便开始正本清源。

他的观点和思路和上大课的讲演一样,讲到哲学的来源,讲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然后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最后的结论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束先生不同意华校长的说法,他认为,不管谁的理论,都属于哲学,哲学是抽象的东西,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发现和证明。

如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等。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言地争论起来,华校长反复强调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是具体的真理,是一切科学的科学。

束先生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哲学。

哲学说到底就是白马非马,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也可以,不能解决具体问题;而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都是很具体的,是要解决客观世界的各种问题的。

两人越争越凶,最后竟像小孩似的,就辩证唯物论和物理学“谁大谁小”较起真来。

华校长说:

辩证唯物论是一切科学的科学,自然要管到所有的科学。

而束先生说:

哲学就是哲学,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各分各的账,谁也管不着谁。

两人简直是水火不相容,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我的本意是想成就一个佳话的,没想到两个人就此结下疙瘩,从此战火不断,到最后,学术争论演变为政治斗争。

我不敢说,这次见面导致了束先生另样的命运,但他每况愈下的境况却肯定与此有关。

  束星北回来后,思前想后,便将华岗同山东大学的政治气氛联系到一起。

他认为,山东大学之所以像一潭政治沸水,始作俑者便是华岗。

于是便将自己的认识和思想逐一列项写了一封长信寄给华岗。

束星北的思想不乏理性,却也杂有不少情绪(束星北本身就是个很情绪化的人),他将党的理论基础称为政治说教,将辩证法称之为“辩术”。

他认为,哲学说到底是空谈,它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对,一点实际问题也不解决,而自然科学或物理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它能够解释和解决自然现象的诸种问题,可以用精确的数字来计算物质。

“我最初就是学哲学的,在德国时期我学过。

因为这个路子走不通,不解决实际问题,后来我就开始学习物理和数学了。

  束星北对华岗的辩证唯物论是统管一切科学的科学更是不认账,他认为:

“哲学不但不能管自然科学,也不能管物理学,其它科学也不能管。

”“哲学应该和自然科学分家。

  华岗是公认的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在他心目中,辩证唯物论神圣无比,因而他认为,一切离开辩证唯物论的科学家最终都要成为反动的或唯心主义哲学的俘虏。

  华岗不会允许有人对共产党神圣的理论进行如此不恭的理解,但他非常自信,他认为像束星北这样的老知识分子,是从另一个时代过来的,思想意识囿于传统的封建的旧东西,难免会产生些糊涂认识。

这些旧的东西在老知识分子中间又不是孤立的,因而,华岗想通过对束星北的“征服”,来“以点带面”教育大家。

于是在以后的“大课”中,他时常结合着形势将束星北的一些“错误观点”提出来理论一番。

  但是华岗受到了空前挑战。

他在“上面”讲,束星北就在“下面”以书信的方式来强调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束星北又连续写了两封长信加强阐述自己的理论和观点,针尖对麦芒,毫不相让。

后来,华岗便以《辩证唯物论和物理学》为题,从辩证唯物论是不是普遍真理、哲学和物理学的特殊关系、现代物理学的新发现及其哲学意义、批判物理学中的唯心论、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五个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分析。

以此来证明辩证唯物论是“一切的真理”。

而离开这一真理的人必定要滑进唯心主义泥坑。

  华岗的文章重申了辩证唯物论的不可怀疑不可动摇的神圣性,指出了使用它的人的阶级性(从而也就认为它是有阶级性的),尤其是华岗在哲学和物理学的特殊关系一章中。

对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做出的评述与分析。

让束星北无法容忍。

在华岗的笔下,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位束星北最为敬仰的科学家,一个被贬为“狭隘的、片面的经验论”,一个被划为“唯心论”。

束星北被激怒了,束星北也拿起笔来对华岗进行“回敬”:

“哲学说到底就是玄学,我主张理论应该有用处,而不是白马非马。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也好,辩证法也好,是有阶级性的,而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两者不存在谁大谁小,谁主谁次,谁管谁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哲学就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而辩证法也只是一种方法,不是一切科学的科学,也不能说离了它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就会无所作为,因而不能过分渲染它的作用。

”“如果是这样的话,牛顿、爱因斯坦、玻尔也包括华岗先生崇拜的前沙皇培养出来科学家巴甫洛夫都没有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也没有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武装,不是照样成为世界大科学家吗?

”束星北的“文章”,自然无处发表,他就用口头发表,两个人的“矛盾”从此大白于天下。

  刘洪宾:

其实,华岗的人品和修养是很受人称道的,他不但受到党内人士的称道,也深受旧知识分子的钦佩。

有些人将华岗时代的山东大学称为黄金时代,也是有其道理的。

早期的山东大学的领导,对知识分子特别是老知识分子的理解和爱戴的,无人能同华校长相比。

华校长曾多次讲过,老知识分子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

那些既有学识又有名气的专家教授,房子一定是最好的,薪水一定是最高的。

如果哪个生活发生问题,华校长一定会亲自过问的。

  但是束星北却触动了他的根子,触动了大是大非问题。

他当然不会作出让步。

那个时候。

华岗是代表时代的,他的思想观点自然为多数人接受、拥戴,不过束先生的思想观点也有一批听众,当然这些听众多为旧山大的老知识分子。

他们表面上不会给束先生帮腔,心下却觉得束先生讲得有道理。

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对炽热的政治之风感到不安。

不知道大学要被引导到什么地方去。

  束先生与华校长的“论战”越演越烈,以至在一次华校长主讲的“大课”上,当他不点名地批判了束星北糊涂观点认识,强调马列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时,束先生也站起来当众喊道:

自然科学第一,马列主义哲学第二。

  有人称,束星北栽到了华岗手里,或者说,造成他另一种命运的源头始于华岗,这显然是误解。

华岗从不以权势压人,也从不随意给人扣政治帽子,即使在一些已被划到敌人营垒里的人,他也不会轻易举起致人死命的拳头,他会放一放,抻一抻,宁可让时间说明问题。

可是华岗又是个有信念讲原则的人,同老一代共产党人一样,信念、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