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68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docx

当代文学课件资料

当代文学严辉老师课堂课件整理

绪言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概念:

时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地域:

大陆地区

2、有关概念的争论:

1950年代末:

“中国当代文学”的提出

1980年代中期:

“20世纪中国文学”

1990年代末:

重写文学史

新世纪以来:

争论远远没有停止……

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与特点

1)当代文学既是现代文学的承继,又是新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性

2)当代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历史。

强烈的现实关照

3)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三分法)

新中国文学:

1949-1966:

简称“十七年”。

当代文学格局的基本形成

1966-1976:

革命十年。

文学的浩劫时期

新时期文学:

1976年以来:

又称“新时期”。

当代文学的复苏、兴盛和文学的多元化时期。

新世纪文学

第一章1950-7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文学思潮(新中国文学)

第一节“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

意义:

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和总方向的确立

确立延座讲话精神为新中国的总方针。

以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向。

坚持普及第一。

新中国文艺界的“大会师”。

解放区文学成为新中国文学的蓝本。

经验与教训。

二、文学环境

1、新中国文学组织和体制的建立

高度组织化:

“作协”和“文联”

作家的经济生活:

工资+稿酬

文学刊物:

《人民文学》(作协)《文艺报》(文联)

2、作家的整体更迭

一些作家的边缘化,甚至消失

新的中心作家的构成:

来自解放区的革命作家和原左翼的进步作家;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

3、文学传统继承和外来影响

①重点翻译介绍苏联的文艺理论和作品。

②有选择的接受:

中国古典、西方古典、西方近现代文学

③总体倾向:

文化上的“闭关锁国”

三、文艺批判和文艺运动的周期性震荡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确立新中国文学的规范。

当代文学进入“一体化”时期

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文学批评。

”——毛泽东

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评

1、1950年代初的三大文艺批判

①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1):

创作=政治

②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

学术=政治

③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2-55):

理论=政治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文艺观点:

主观战斗精神,写真实

由1952年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始,到1955年“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告终。

主要解决的是革命文艺内部由来已久的文艺思想分歧问题

2、“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反右斗争扩大化(1956-1957)

1956年5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

文艺界出现短暂的繁荣和活跃,文艺思想界批评的矛头直指教条主义。

如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的一些意见》,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等。

——对文学一体化的严重质疑

1957年6月起,反“右派分子”斗争在全国展开。

扩大化,严重失误。

给文艺带来严重破坏。

3、1958年开始的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批判

1958年,大跃进,“两结合”的提出。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

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

“新民歌运动”、“三结合”

19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期。

文艺环境相对宽松。

1963年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新的文艺斗争浪潮——文艺整风。

第二节“革命文学”时期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1958年,“新民歌运动”。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开始了对新的文艺形态的构想。

1963年以后,大范围的文艺批判运动。

对50年代以来的文学的否定。

1965年11月,《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化批判转向政治斗争。

对“三家村”(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批判。

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1966年2月-4月。

以《纪要》为纲领和宣言,文化革命激进派全面控制文艺界。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5.16通知》、《十六条》、《炮打司令部》。

二、文学环境:

1.文学的完全政治化:

创作、批评。

2.作家:

“横扫牛鬼蛇神”,“黑线人物”,“反动文人”。

大规模的政治迫害。

失去写作的权利。

文艺刊物停刊。

3.写作方式:

集体创作受到鼓励和提倡。

(“样板戏”、长篇小说)。

“写作组”(理论批评:

“初澜”、“江天”等“石一歌”)

4.文学影响和文学阅读:

隔绝。

封闭。

文学的“无经典”时期(例外:

毛诗词、鲁迅)。

也有暗流涌动。

(民间的私人藏书,“内部出版物”)

三、公开的文学:

1、“极左”的激进文学思潮

对以往文学的全面否定:

“文艺黑线专政论”,“黑八论”。

文化的断裂。

试图建构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文艺。

2、“三突出”和“根本任务论”

“根本任务论”就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严重扭曲了文艺创作的规律。

强加给文艺创作的绳索。

3、“革命样板戏”

1967年5月,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

第一批的“八个革命样板戏”: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

政治的乌托邦想象和大众文艺形式的结合。

4、其他文体创作:

诗歌:

直接配合政治运动的工具

小说:

基本停滞

1972年后,文学创作有限度的恢复。

但创作手法严重扭曲,文学成就整体不高。

艺术水平不完全一致。

浩然、谌容、古华、黎汝清、张抗抗

5、“浩然现象”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

天津宝坻人。

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

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长篇小说《艳阳天》。

突出农村中的“阶级斗争”。

《金光大道》(1971),高大泉。

对体制的顺从。

空隙、裂缝,“本质化”

80年代,《苍生》等

90年代引起的大争论。

畸形的时代。

复杂的人性。

四、另一种文学:

异端的、潜在的、秘密的

存在方式:

手抄本、手稿

1、地下诗歌

1)诗人的地下诗歌:

七月诗人:

曾卓、绿原、牛汉、流沙河等。

“牛棚诗抄”

郭小川(1919-1976):

《团泊洼的秋天》(1975)

穆旦(1918-1976)的最后的诗(1975-1976)

文学事件。

这些诗歌的发表、传播和影响都在70年代末以后。

2)知青的地下诗歌:

早期: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命运》等。

影响很大。

“白洋淀诗群”:

主要为北京的中学生。

多多、芒克、根子、北岛等。

写作即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

“朦胧诗”运动的先声。

2、“手抄本小说”

张扬《第二次握手》影响非常大

文革后期:

靳凡《公开的情书》、赵振开《波动》、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文学史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小说家的境况

离开或主动放弃:

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

创作逐渐失去影响,被遗忘:

废名等

改变风格以适应新的要求:

巴金、张天翼等

创作受到批判,不能继续:

丁玲、萧军、路翎、萧也牧等

成功的中心作家同样面临各种困难

二、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三个主要时期

1、1950年代初

新的表现内容:

新人新事;革命的回忆;抗美援朝

总体风格:

对新的社会的热爱和歌颂

新的写作规范的创立:

批判

萧也牧(1913-1970)《我们夫妻之间》

路翎(1923-1994)的小说

2、1956-1957:

“百花文学”时期

内容:

触及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揭露生活“阴暗面”。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在桥梁工地上》(刘宾雁)等

突破题材禁区,描写人性人情。

爱情题材。

《红豆》(宗璞)、《在悬崖上》(邓友梅)、《美丽》(丰村)等

“干预生活”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人民文学》1956、9)

刘世吾:

“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

有经验、有能力、老练世故、冷漠。

内心的矛盾挣扎。

林震:

“22岁的生命如一张白纸”。

来自青春和成长的启示:

事业(刘世吾)、爱情(赵慧文)。

失落。

爱情婚姻题材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7)

背景:

1940年代末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

叙述的矛盾。

对爱情的细致描写,同情的态度,使作品离开了批判和反省的初衷。

齐虹的性格开掘不够,没能明确写出江玫对爱情动摇的心理基础。

诗意和散文化的风格。

含蓄、伤感、优美的“闺秀文学”影响。

1957年夏,批判开始。

被认为是“一股创作上的逆流”。

反右-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毒草”。

《重放的鲜花》(1979)。

3、1950年代后期1960年代初期:

长篇小说创作丰收期

成就较高的是写农村生活和革命历史的:

如“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上海的早晨》、《三家巷》、《李自成》、《大波》、《艳阳天》等等。

原因:

作家的生活积累。

长篇小说的创作特点。

俄苏文学的影响政治环境的短暂宽松。

十七年作家的“史诗性”情结——“半本书现象”、“修订本现象”

1960年代初期的短篇历史小说创作:

背景。

取材于非革命的古代历史,不以歌颂英雄为主题,表达的是复杂的主观情感和现实内涵。

主要作品: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杜子美还家》、徐懋庸《鸡肋》等。

象征性叙述。

现实题材的作品难以表现。

开拓历史题材,表达对现实政治的感慨。

作者在人物身上大多投在了强烈的主观意图。

——“影射”说。

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迫害。

三、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

两大题材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其特定含义仅限于十七年小说创作。

两大题材创作发达的原因。

其他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

工业题材、知识分子题材等。

十七年小说的总体特征:

单一。

(题材,风格,写作方式等)

第二节农村小说

一、概说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成绩:

对当代农村生活的反映,对农村中“新人”形象和“中间人物”形象的塑造,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众化风格。

代表作家:

“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烽、西戎等)、陕西作家(柳青、王汶石等)、还有周立波1908-1979、李凖1928-2000、浩然等。

创作兴盛的原因:

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重视。

农村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中心等。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

强调农村生活中的政治运动和斗争(土改、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两条路线的斗争”等);作家的立场、情感、观念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致。

二、赵树理:

1、生平:

(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

他来自于农村,也自觉地把农村生活和农村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

1942年以后,赵树理的小说真正成熟并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代表作:

《小二黑结婚》(1943年9月)、《李有才板话》(1943年12月),影响巨大。

解放后,他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的创作根据地。

2、建国后主要的小说创作:

50-60年代:

主要有《登记》(1950)、《三里湾》(1954)、《“锻炼锻炼”》(1958)、《套不住的手》(1960)等。

《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其作品是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3、为农民的写作:

1)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

故事性强。

人物性格鲜明。

农民语言的书面化。

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

十七年作家的集体追求。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

”(老舍)

2)“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

“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作”

政治意图明显的功利性写作。

但文本中间也有意图空隙和裂缝。

如《“锻炼锻炼”》:

“我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但实际文本透露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深层的思考: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农民的生活状况

农民与农村干部的关系

4、“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的评价史(1940年代-1970年代)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作”——“样板”和“典范”——受到的批评:

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太多等——“黑线人物”——受迫害去世——争议与非议

执着于社会功利的现实主义作家

一心为农民写作的通俗作家

5、“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1)地域特征:

描写山西的风土人情

2)功利性写作:

“文以载道”

3)恪守现实主义写作:

真实性

4)通俗、幽默,深受读者欢迎

代表作家:

马烽、西戎等

三、柳青和《创业史》

1、生平和主要创作:

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

1930年代读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

1938年到延安后从事文化宣传和创作。

1942年到米脂县任职3年,积累了大量素材。

出版有长篇小说《种谷记》(1947)和《铜墙铁壁》(1951)。

1952年,全家落户长安县皇甫村落户,直到1966年被迫离开。

代表作品:

《创业史》(第一部)(1960)

2、《创业史》:

1)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一个叫蛤蟆滩的村子。

第一部写梁生宝互助组的建立和发展,第二部写试办农业合作社(未完)。

2)创作意图:

“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

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为、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

两条阵线:

梁生宝——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

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现实道路的小说。

“自下而上”

社会功利性的写作。

历史局限性。

3)主要特点:

A、成功的人物塑造:

新人形象:

梁生宝

中间人物:

梁三老汉

反面人物:

“三大能人”

(邵荃麟:

1962年提出“写中间人物”论,提倡描写农村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

梁三老汉:

解放前三次创业,三次失败。

梦想当“三合头瓦房院”的主人。

分土地时的激动。

对梁生宝建互助组的不满和阻挠。

作者写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在社会大变革中的非常真实的复杂性格。

B、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

叙述语言的书面化,叙述方式的夹叙夹议。

大段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的议论。

与赵树理的不同。

4)评价:

60年代,肯定的,赞誉的。

主题、英雄人物的塑造,矛盾冲突的结构。

被认为在总体上完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对新中国文学的期盼。

新时期以来,毁誉参半。

第三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概说:

1、何谓“革命历史”?

“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

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2、目的和意义:

为新的国家的合法性证明:

表现“革命”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如《保卫延安》等。

“亲历者”个体经验的传达,为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的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

对“革命”进行“历史化”、“经典化”的叙述。

如《红旗谱》等。

3、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风雨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等。

短篇小说:

孙犁、茹志鹃、峻青、王愿坚等。

4、艺术风格的多样:

“史诗性”追求(主流)。

揭示历史本质,结构宏大,艺术虚构中加入重大历史史实,塑造英雄人物,歌颂英雄主义。

如《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等。

加入“传奇”因素的“通俗小说”模式。

“革命英雄传奇”。

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

肯定与批评并存。

带有个人的抒情性特征。

孙犁、茹志鹃、刘真等。

二、孙犁

1、生平:

(1913-2002)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

1944年到延安。

1945年发表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给延安文坛带来清新之风。

1949年后进城,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

2、建国后主要作品:

创作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

作品集《白洋淀纪事》(1939-1953)

中、长篇小说:

《铁木前传》(1955)、《风云初记》(1951-1962)

1956年因重病辍笔。

1977年后,写有大量散文、评论。

3、作品分析:

“美”——抒情性:

战争中的乡土之美与人性之美。

多是回忆追记之作(抗日战争)。

女性形象突出(人性美)。

语言文字的美。

风格清新,柔美。

短篇创作:

《荷花淀》、《山地回忆》等。

《铁木前传》:

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前奏,但实际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关系、情感的变化。

《风云初记》:

抗日战争题材小说。

“用诗写的小说”,有抒情风格,色调明快,成功的女性人物刻画。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

1、杨沫:

1914-1955,杨成业,湖南湘阴人。

生于北京。

30年代开始接触地下党。

1934年开始写作。

代表作:

《青春之歌》(1958初版),非常畅销。

1960年初修订本。

2、《青春之歌》

1)主要内容:

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段动荡的时代为背景,以青年女知识分子林道静的人生道路为线索,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反映了这个时期各种知识分子的心理变化、人生道路和精神面貌。

“自叙传小说”

2)主题:

“一个人的青春如何度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发出灿烂的光辉,只有接受党的领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民族危亡时刻,自觉的承当其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

其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的选择

女性的命运的主题。

3)成功的人物形象:

林道静: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对旧家庭旧社会的反抗。

对爱情的软弱缠绵。

对革命的狂热。

在革命者的引导下,逐渐克服自身弱点,告别“旧我”,成为一名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道静不是我自己,但有我个人的生活在内。

4)《青春之歌》的影响和争论:

批评。

1960年的修订本。

“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像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写的”(1978)

四、茹志鹃等的短篇小说

1、茹志鹃:

1)生平:

(1925-1998),生于上海。

幼年命运坎坷。

“能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

一生中上学读书的时间加起来不足四年。

1943年参加新四军。

在文工团工作。

50年代开始创作小说,是十七年为数不多的专门写短篇小说的作家。

新时期后,思想和创作风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是反思小说的代表作家。

2)主要作品:

50-60年代:

《百合花》、《静静地产院》、《春暖时节》等

70年代末-80年代:

《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

3)艺术特点(十七年时期)不正面描写时代的大风大浪,往往从细小处入手。

精巧的故事和细节描写。

表现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婉、清新,余味悠长。

4)代表作《百合花》(1958)

写于反右斗争紧锣密鼓之时。

一篇不合时宜的小说。

“《百合花》便是这样,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1980)

“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

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1980)

主题解读:

50年代:

“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军民情谊”

人情,人类之爱,“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百合花》的意义:

A、对战争的表现:

侧面描写,用诗意写残酷。

B、对英雄的刻画:

平常生活的普通人,可亲、可爱。

真实可感。

2、峻青、王愿坚的小说

峻青:

山东海阳人。

1940年参加革命。

代表作《黎明的河边》等。

以亲历战争为背景:

选取战争中最艰苦的时期

王愿坚:

山东诸城人。

1944年参加革命。

处女作《党费》(1954)

少战场的正面冲突,突出写革命

第四章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3、两种重要的诗歌样式

1)叙事诗的发达:

对民歌传统的学习。

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长篇叙事诗。

代表作家:

李季:

1922-1980,河南人。

《王贵与李香香》(1946)。

“石油诗人”。

“诗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榜样”。

《杨高传》(1959-1960)

闻捷:

1923-1971,江苏人。

1949年随军到新疆。

代表作:

诗集《天山牧歌》(1956)爱情诗较多,清新、优美、积极乐观。

长篇叙事诗:

《复仇的火焰》(1959-1962)

2)政治抒情诗的盛行:

诗人往往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出现,用来表现当下的重要政治事件或对此的感想,多为长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节奏分明,声韵铿锵,极具政治鼓动性。

代表作家:

贺敬之:

1924-,山东人。

40年代《白毛女》的主要执笔人。

解放后主要创作政治抒情诗。

《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把诗与政治完美结合的诗人”。

善于从历史和思想的高度来提炼诗意,表达政治主题。

郭小川:

1919-1976,河北人。

曾与人合作用“马铁丁”的笔名发表大量思想杂谈。

诗歌创作:

a、1955-56,《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等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

b、1957-60,探索时期。

《一个和八个》、《白雪的赞歌》(1957)、《望星空》(1959)。

形式的创新。

内容多个人化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受到严厉批评。

c、60年代初《祝酒歌》、《甘蔗林一青纱帐》,时代豪情和个人化的表达结合。

d、文革后期,《团波洼的秋天》

饱满的政治热情,直白如口号的抒情,同时附有哲理和真挚的情感,易于传颂,在当时青年中影响很大。

矛盾性:

与时代主流不和谐的诗作也反映了作者及一些知识分子当时的矛盾心态。

二、十七年诗歌总体评价

1、成就

反映时代精神。

充满激情。

新题材的开掘,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的思想。

(以牺牲和限制为代价)

对新诗形式的发展:

民族化、大众化、歌谣体等。

促进了叙事诗的发展。

2、“单一性”

与政治联系紧密。

对诗人艺术个性的抹杀。

“小我”-“大我”

诗歌理论上的偏失。

重视民族化、大众化,忽视诗歌艺术的多样性。

重视外形式和格律,忽视主题思想。

假大空现象严重。

第四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

三、老舍的《茶馆》:

1、老舍:

1899-1966,满族。

现代著名小说家。

1949年底从美国回到北京。

五六十年代,潜心创作戏剧,共创作剧作23部。

最有代表性的为《龙须沟》、《茶馆》。

60年代初,开始写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未完)。

1966年8月逝世。

政治热忱+文学“冒险”

2、《茶馆》:

当代话剧“经典”

地点:

裕泰茶馆

时代背景:

清末1898年初秋、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结束后的内战爆发前期

主要人物:

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贯穿全剧。

选择老舍最为熟悉最为擅长的题材人物,通过写小人物的命运,侧写时代变迁。

接续了老舍作品的人性传统,对普通人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温婉、悲悯、平和、幽默。

舞台演出的成功。

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散文

二、十七年散文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