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661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30条6吨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

1.2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1.2.1项目承办单位:

****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1.2.2法人代表:

****

1.3项目背景

1.3.1我国中药材生产现状

我国有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但由于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药材的生长受土壤、温度、水、空气、海拔等生态因素的影响,药材产地、采集季节、药用部位等不同对药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药材市场的生产经营者主要是个体户,他们中绝大多数业务素质很低,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中药材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在种植方面,很少顾及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采收时不会考虑采收时期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和资源保护,加工炮制方法不规范,有的以次充好甚至掺假,中药材生产经营没有规范,因此中药材及中成药的质量无法保证。

我国中成药工业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小型占85%,企业散、小、乱、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中药行业是个古老的行业,传统中成药生产是小规模、前店后厂的作坊形式,其生产落后主要表现在手工操作多、生产设备差、生产环境不良,因而易产生交叉污染,造成中药产品质量不稳定,亟待进行改进。

1.3.2****市中药材的生产、流通与发展概况

****自古就有种植经营中药材的习俗,是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有“药不过****不灵”之说,《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中药材的就有:

“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等,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升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就是当时药业昌盛的写照。

建国后,几千年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种药积极性大大提高,最初形成以和平西路、药材街、大寺、十九里等药材集中产地为主的零星的药材交易市场,这些即是后来药材交易市场的雏形,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矛盾,极大地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市场情况调查、研究和论证后,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985年建成了以中药材专业市场为龙头,三条药材街为骨干的天徽大厦、第二药材专业市场和十九里、大寺两个农村专业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网络。

1991年又兴建了一座7100平方米的中药材交易大厅,1993年相继建成8000平方米药材交易大棚和10000平方米药材交易门面房。

至此,****中药材交易市场走上了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为重振药都雄风,适应中药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94年****市人民政府和珠海华侨置业发展公司合资兴建了12.8万平方米,900套复式铺面房的集商、住为一体的中国(****)中药材交易中心。

3层362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可安置6000多个摊位,中药材日上市量达5000吨,上市品种2500多种,年成交额50多亿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费4300多万元。

1.3.3项目建设政策背景

****拥有非常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但长期以来原料以粗加工经营为主,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迎接入世后参与中药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30条6吨中药提取生产线。

1.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4.1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亮点。

医药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药是我国的文化医学领域的遗产,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区都把中药产业列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国形成了重大影响。

随着以日韩为代表的“洋中药”大举入侵,国内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的重要性提上了我国有关部门的议事议程。

面对内外紧逼的形势,我省编制了“安徽省‘十一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安徽中药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市的中药材市场产销量居全国四大中药材市场之首,已成为中外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

中药材种植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中药产业生产已成为全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但是,中药材的生产加依然是粗生产、粗加工,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没有精、特、细、新、高的中成药。

如何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加工、标准化生产,向高特新发展,是中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也是影响****市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目前这种状况是没法参与中药国际市场竞争的,所以****中药生产企业亟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充分发挥****的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优势,抓住“药”字作文章,真正以药立市,以药兴市,实现古药都经济的腾飞。

从远景来看,应该建立一大批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形成一个集中药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真正的现代化中药都市。

该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可实现销售收入11470万元,同时又能延伸****市中药产业化链条,带动和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安徽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1.5研究工作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述了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建设指导思想、工艺技术及设备、场址选择、建材及动力供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卫生与生产安全、节约能源、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综合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本报告的结论与建议。

1.6编制依据

(1)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30条6吨中药提取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附件1)

(2)国家GMP标准有关规定。

(3)****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厂区平面图。

(附件2)

(4)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二部)。

(6)《安徽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版)。

(7)《****统计年鉴-2007》。

(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

1.7项目概况

1.7.1项目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18800平方米。

新建GMP标准提取车间4000平方米、精包装生产车间4800平方米、仓库5000平方米,办公检测综合用房2000平方米,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3000平方米。

计划购置6吨中药提取生产线30条、中药提取产品精包装生产线1条。

本项目建成后,年可产中药精制颗粒(免煎饮片)179吨及2亿粒胶囊。

1.7.2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位于****工业园区工业路以东、城父路以南、药都大道以北,占地面积45亩。

1.7.3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资金1.26亿元,其中建设投资额10000万元,流动资金2600万元,所需资金计划自筹6000万元,通过与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等形式引资6600万元。

1.7.4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分两期实施。

一期建设提取车间、仓库、办公检测综合用房,2009年上半年完成;二期建设精包装生产车间、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2010年年底完成。

1.7.5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均耕地1.83亩,由于地少人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很狭窄。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中药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全镇农民早日实现小康,有利于推进****乃至****市的中药材发展,跨入国际舞台。

本项目的实施将创造240个就业机会,将使近2000户农民间接受惠,按户均中药材种植1.2亩,每亩每年最少获利3000元计算,项目区农民户均相对其他作物年增收2000元左右,将实现企业与当地农民利益的“双赢”,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中药材生产产业化的快速形成。

1.7.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正常年份利润总额4271.7万元,项目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7.72%,项目全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3.56%;项目税后全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23934.07万元,税前全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28274.52万元;投资利润率31.84%,投资利税率47.55%,项目税后全投资回收期3.77年(含建设期),税前投资回收期3.54年(含建设期)。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概况

世界上有四大传统医药体系:

中国、埃及、罗马、印度。

随着历史的变迁,后三个传统医学体系均已消亡,唯有我国的中医药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仅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为繁衍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健康的保障,而且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甚至有人这样说,在科学领域内,我国在世界上最有实力、最有后劲的就是中医药。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人们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

传统中医药以其治疗某些疑难病、老年病和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专长,以及简、便、验、廉的特色,在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且在“回归自然”的浪潮中独领风骚。

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全球医药市场总容量为2500亿美元,其中80%的市场份额都被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制药集团所垄断。

这80%份额绝大部分都是全成药,也就是说,还有一个“第二战场”,即以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为主体的国际市场,其容量约为400亿美元。

因此,如果我们能凭借我国中草药传统优势,加大投入,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中药和第三代保健品,就能在“第二战场”形成我国优势地位。

中药产业是我国最有可能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领域,这一优势在加入WTO后更显可贵,随着中医药的对外传播,世界对中医药了解的加深,再加上国际上“回归大自然”,采用天然药物潮流的影响,欧美国家对中医、中药的谨慎态度正在变得宽松,在中草药产销量最大的亚洲,中医、中药合法化的国家不断增多。

国际上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并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作为我国国粹的中药在全球天然药物市场上只占有约5%左右的份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药材出口。

迄今为止我国中成药出口美国主要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中药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入世之后,中医药行业将是一个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行业,但面临的竞争也会十分激烈,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没有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观念,我们是很难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原有的阵地也可能失去,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只要我们能抓住入世契机,以全新的理念发展我们的中药产业,中国的中医药、****的中医药行业将是大有可为的。

2.2药材在世界各地的销售现状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

在亚洲,香港约有60%的人使用中医药进行保健与治疗,有中医师6890名,市售中药材约2000种,其中90%是从内地输入,中成药有3300种,75%从内地输入,年输入中药总金额近2亿美元。

新、马、泰等国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价值上千万美元的中药材。

在日本,汉方已被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约有70%的日本医生开汉方药,现有汉方药厂20余家,可生产903种中成药,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

每年还从我国进口1.26亿美元中药。

韩国有中药厂80个,估计可生产10亿美元以上的中成药,1992年中药制剂生产开始实施GMP标准,每年要从我国进口5000万美元的中药。

欧洲:

在欧洲,德国是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把中药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1995年,中药销售额达30.18亿美元。

中国传统医药在德国颇受患者信赖,针灸已被众多的医生所采纳。

每年还要从我国进口2600万美元的中药;法国将植物药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销售额每年约16亿美元;近十余年,西班牙政府重视与中国中医药界的合作,开设了中医院,并合办了4年制正规的中医药学院;在英国,仅伦敦就有近1000家中药店,店内都有中医师坐堂应诊,每年从中国进口约1050万美元的中药。

美国:

美国《预防》杂志最近调查显示,大约有6000万美国人服用过中药。

199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中药金额为4048万美元。

1980年全世界药物消耗总值约75亿美元,至2000年,已增至2700亿美元,新药开发将成为最具有前途的行业。

近年,人们把目光转而投向民族传统医药,投向中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80%的人使用天然医药,这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全面复兴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2.3国内市场状况

中药材是中药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药产业的根本。

因此,发展中药材生产是中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家非常重视中药材生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结合中药材生产的现状,针对当前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将从中药材生产管理形式、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生产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全国中药材生产调研会,对全国药材生产情况调研、药材野生变家种等作了安排,并陆续在全国召开了药材生产座谈会,了解各地的药材生产情况,对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生产工作做出了布置。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国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数都十分巨大。

以白芍为例,据中国药材公司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白芍全国年销量在800万公斤左右,最高年销量达到940万公斤。

但总体来看,全国中药材行业仍处于疲软状态。

这是由于医疗改革制度的实行,部分西药的降价,大部分中成药生产厂家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亏损严重,生产量下调。

医疗体制改革为国家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对中药材市场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下半年国家对一百多种西药大幅调整价格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也必然减少了中成药的用量。

总之,需求不旺,导致中药材销售市场疲弱。

2.4****市中药材销售现状

在过去的一年,****药市在中药材市场疲软的态势下,依然保持着繁荣与旺盛。

****作为中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发挥着药市领头羊的作用。

总体来说,****药市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货源供应充足

****药材市场货源宽松,供过于求。

大部分野生品种基本满足药用,大部分家种品种产大于销。

由于粮食单产提高,库存积压,价格偏低,近年农村大力调整产业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种植经济作物,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药材的产量逐年增大。

另外大部分药材种植是由乡镇政府统一推广的,乡镇派专人到药市及药厂积极推销产品,从而使一些靠产地拉货到市场赚取差价的药商多了许多竞争者,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产地药商来****常驻直销,如山东二花产区的,杜仲产区的,三七产区的,山萸肉产区的等等。

(2)销量基本稳定

****的药材销售,遍布全国各地,把****的药材源源不断的输送各药厂、公司、医院,这也是****药市保持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各用药单位逐步推行进货招标制度,使得供货商的利润也在降低,但****药商大都经营时间长,基础好,与用货单位的关系较为稳固,所以虽然利润低了,但销量影响不大。

随着目前经营透明度的增加,药材销售会越来越正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所以药商应积极转变经营思路,适应形式发展。

2.5本项目产品优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中药材市场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而由于受文化、地域的影响,让国外人完全接受中药原药材和食用方法是不现实的。

只有将中药中有效有份提取精制,使之既有良好疗效又无毒副作用,且有别于化学药品,才能发挥中药的优势,因此,中药最终走向世界是制成品而非原料。

中药精制颗粒(免煎饮片)、胶囊剂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6项目建设前景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利用作为国家著名药材市场的****所出产的各种中药材作为原材料,加工成中药精制颗粒(免煎饮片)、胶囊剂销售,克服了汤药煎煮麻烦、服用不便等不足之处;而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原料进行加工,既保存了中成药易服的长处,又发挥了汤药灵活组方对症下药的特点,与原药材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中药既治标又治本,克服了西药的一些缺点,中国已广泛用于治疗,并已逐渐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因此,可以确定,项目前景十分广阔。

 

第三章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

3.1原辅材料来源

项目实施所在地****市,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当地人民自古就有种植经营中药材的传统,现有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药材100余万吨,是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更得到了蓬勃发展,每天上市交易的中药品种达2000余种,年交易额达100亿元。

因此,本项目所需中药材原料,如板兰根、丹参、天麻,均可直接由当地药材交易市场购进。

项目生产所需各种包装材料,如药瓶、铝塑包装、塑料包装袋、纸盒等均可从省内各生产场家订购。

各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1。

3.2动力供应

(1)水:

项目需打深井一眼,出水量为200m3/h,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2)电:

本项目建设位置位于****工业园区内,区内供电设施齐备,电力有保障。

(3)蒸汽:

项目所需蒸汽可由新建锅炉房通过蒸汽管道直接引入。

 

各主要原辅材料

表3-1

名称

单位

年消耗量

备注(成份)

当归

100

阿魏酸C10H10O4

肉苁蓉

120

松果菊苷C3rH46O20

肉桂

80

桂皮醛C9H8O

朱砂

80

硫化泵Hgs

元胡

96

延胡索乙素C21rH25NO4

关黄柏

40

盐酸小檗碱

红花

10

山奈素C15H10O6

红景天

10

红景天苷C14H20O7

远志

10

远志酸C29H44O6

赤芍

30

芍药苷C23H28O11

连翘

20

连翘苷C29H3O15

牡丹皮

104

丹皮酚C9H10O3

陈皮

120

橙皮苷C28H34O15

青风腾

200

青风腾碱C19H23NO4

虎杖

100

虎杖苷C20H22O8

金银花

60

木犀草苷C21H20O11

枳实

120

辛弗林CaH13NO2

姜黄

120

姜黄素C21H20O6

益母草

80

盐酸小苏碱(7H12NO2Hcl)

黄芩

80

黄芩苷C21H18O11

黄芪

80

黄芪甲苷C41H68O14

黄柏(黄连)

300

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

菊花

600

绿原酸C16H18O9

薄荷

100

挥发油

檀香

60

挥发油

蔗糖

380

酒精

50

辅料

80

胶囊

万只

21000

含百分之五左右损耗

说明书

万张

1500

小盒

万只

1300

中盒

万个

130

纸箱

万个

12

塑料防盗盖

万个

420

标签

万张

420

塑料彩袋(大、小)

万只

4410

塑料瓶

万只

420

其他

合计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

4.1厂址选择

4.1.1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市地处皖北平原,与苏、鲁、豫三省毗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产丰富,具体参数如下:

常年风向:

东南风

基本风压:

0.25KN/m2

基本雪压:

0.4KN/m2

最大冻结深度:

13cm

地下静止水位:

2-4m

供电外线电压:

35KV

年平均温度:

14.5℃

极端最高温度:

42.1℃

极端最低温度:

-20.6℃

年平均降水量:

850mm左右

年平均无霜期:

209天左右

取暖计算温度:

-6℃

4.1.2基础设施

****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南北,105、311国道和604省道贯穿全境,南距阜阳机场120公里,北距商丘机场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来北往的集散地。

4.1.3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工业园区工业路以东、城父路以南、药都大道以北,占地面积45亩。

项目交通便利,供电、供水、排水条件优越,各项设施基本齐全。

4.2总图布置

4.2.1总图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总图布置应符合建设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使企业的总体规划与地区的规划相适应;

(2)总图布置应根据工艺、运输、防火、卫生等有关规范或规定,结合厂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布置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等。

(3)总图布置应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4)总图布置应合理布置内外运输、线路,使货流、人流线路短捷顺直,作业方便。

(5)总图布置应根据防火、防爆、防振、防噪等要求,预防有害因素的干扰,建、构筑物的布置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6)总图布置应注意功能分区,做到系统分明,布置整齐。

4.2.2总平面布置

结合厂区的地势地形情况,厂区南部为人流入口,正对入口东部拟建厂房、仓库,厂区北部建有办公质检楼,锅炉房污水处理池等位于西北角,为厂区的下风向,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位于东北角,靠近物流入口。

厂房、办公质检楼围合成厂区广场,使整个厂区错落有致,具有现代文化品位的医药企业形象。

4.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4-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无项目

1

占地面积

M2

30000

2

总建筑面积

M2

18800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12000

4

道路、广场面积

M2

9000

5

绿化面积

M2

9000

6

建筑占地系数

0.40

7

绿化系数

0.3

8

建筑容积率

0.63

 

第五章工艺技术与设备

5.1工艺技术方案

5.1.1设计原则

(1)本项目以提高技术含量为主要特征,选用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

(2)先进设备,按GMP要求建设。

(3)工艺布局按GMP规范要求,做到人流、物流分开,并注意工艺合理、运输方便、路线短捷、室内装修、水、电、汽管道敷设严格遵循GMP规范的有关规定,设计施工高起点、严要求,使公司生产硬件达到国内同类企业水平。

(4)遵循国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节能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5.1.2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工艺方案选择立足国内先进水平。

固体制剂生产的关键是产品的外观质量,颗粒的均匀性、外观包装及生产过程中的除尘问题,拟在设备选型上加以控制。

制粒拟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湿法混合制粒机、三维混合机、喷雾干燥器、热循环烘箱、成型设备选取用封闭式压片机和高效包衣机等。

各种剂型均按照GMP规范要求在相应级别的净化区内生产并安排必需的生产辅助工序,工艺在考虑其布局合理性的同时,尽量减小净化区面积,以减少投资并降低运行费用。

5.2生产方法及工艺过程

5.2.1前处理提取工艺

(1)生产方法

前处理主要将原药材经过人工拣选、浸泡、洗、切、粉碎、烘、炒后送至提取工序。

提取主要采用常规的水提、水提醇沉、醇提等工艺方法进行提取生产,以满足多品种、多任务艺的要求。

提取溶媒则在减压状态下蒸发或者回收。

为此,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三效浓缩机组进行浓缩,使浓缩液比重达到1.2以上,进一步浓缩则送至真空减压浓缩机组,浓缩至比重1.35以上,用于烘干成干浸膏。

(2)工艺过程

①工艺流程

A、

拣选粉碎

原药材药材浸泡洗药切药炒药提取工序

截切

B、

回收乙醇

醇沉乙醇

水提三效浓缩醇沉液浓缩

净药材提取液浓缩液浓缩液

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去中药制剂车间干浸膏粉

C、

醇提回收乙醇乙醇

净药材乙醇提取液真空浓缩

浓缩液

干浸膏粉喷雾干燥

去中药制剂车间

②生产工序

前处理提取车间生产工序分别为前处理工序、提取工序、浓缩工序、醇沉工序、干燥工序、酒精回收工序。

(3)工艺过程简述

①前处理工序

原药材经拣选至浸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