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36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docx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

2005年湖州市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样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伉俪(kàng)不卑不亢(kàng)木讷(nà)方枘圆凿(ruì)

B.邂逅(hòu)藏污纳垢(gòu)连缀(zhuì)日夜不辍(zhuì)

C.缱绻(quǎn)眷眷之情(juàn)蹊跷(qī)独辟蹊径(xī)

D.咀嚼(jué)咬文嚼字(jiáo)踉跄(làng)书声琅琅(l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唾骂芸芸众生唾手可得度假村

B.逾垣斩钉截铁坚贞不渝名信片

C.稗官礼上往来大有裨益水龙头

D.赘疣一鳞一爪凤毛鳞角大拇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某些部门和单位人浮于事,工作________,早就应该暴光,政府就应该对他们“动真格”。

(2)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将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与中方_______旨在未来10多年时间内实现载人登月的联合太空探索计划。

(3)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A、不力协商况且

B、不利协商何况

C、不利商量况且

D、不力商量何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福娃设计方案的揭秘,更多的奥运商品开始投入生产,福娃断货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B、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湖州的文化大事接踵而至:

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母校的身影刚刚离开,站在世界男高音领域顶端的歌唱家又在上海大剧院引吭高歌。

C、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就将成为空中楼阁。

D、陈水扁当局不把主流民意放在眼里,无节制地操弄民粹,把本来相安无事的台湾海峡两岸弄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西藏城镇职工人均每天消费蔬菜可达0.6公斤以上,讲究科学饮食的良好习惯已从城镇波及广大牧区。

B、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在6年间,我国的航天技术实现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C、寒冷,是流浪者的天敌,社会救助机构人员应在汽车站等流浪者经常出没的地方建立专门救助点,给他们发放求助单,随时同救助站取得联系。

D、关于如何制止不良短信泛滥、防止其危害青少年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设立独立部门对运营商进行监管,对短信提供商实行资质审核制。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B、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

),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

C、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

(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D、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7-10题。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中国人!

2005年1月12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南纬2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33米。

科考队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整个南极大陆32%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

“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

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

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

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

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一一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到了-23°C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下一个点,即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最高点,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由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最理想区域。

而且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地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

这次冰盖考察已经是中国第五次冰盖考察.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整个国际南极科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这次科考行动中,中国第一次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尔海,整个4000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包括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的调查。

并已进行了32个站位的数据采集。

此外,科考队还要进行23个项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地、冰盖、海冰和海洋上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等。

另外,中国将在站区750公里范围内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

(节选自《半月谈》2005.2)

7.对“冰穹A”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穹A”是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海拔最高的一个冰穹。

C.“冰穹A”是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并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地区。

D.“冰穹A”是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取得极地话语权的四个必争之点之一。

8.对考察“冰穹A”地区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察“冰穹A”地区的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

B.考察“冰穹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C.考察“冰穹A”地区可以获取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

D.考察“冰穹A”地区能在最理想区域观测研究冰盖动力学。

9.对“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2l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B.中国人在五次冰盖考察中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是人类的首个壮举。

C.继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南极极点、磁点、冰点后,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D.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南极冰盖中的“冰穹A”地区是获取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的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

C.中国在750公里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

D.在南极仅剩下一个能考察的点终于被中国人抢占到了。

三、(12分,每小题3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

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

①陂陁(pōtuó):

不平的样子。

②褰(qiān):

卷起裤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

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

归,付

C.子瞻杖策载酒           杖:

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

暂且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往往留宿于山上

D.一旦大风雷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蟹六跪而二鳌

B.往往留宿于山上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王语暴以好乐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其如是,孰能御之

14.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

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

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为营亭坐观,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操清芬的动态美。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②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

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探春(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画出的是――――――――――――――时节的图景,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2分)

(2)“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分析这句诗艺术上的表现特点。

(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题)(4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2)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18.文学常识填空。

(2分)

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是最早介绍到世界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

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

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无聊。

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

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

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

文言谓之好利。

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

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

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杀风景。

纪回答得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

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

古人说: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然而,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连。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

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功,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着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不大好办的事情。

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长。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但文化却寄托在文字上。

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却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

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可通解先民的情思。

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纸上文字完全一致,在民族的团结上帮忙不少。

历史事实具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

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

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

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

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支了。

(选自《旧时月色》,有删节)

19、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读书的意义”的含义。

(4分)

20.文中第三段提到纪晓岚戏答乾隆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1.作者认为当时“读书种子的稀少”的原因是什么,试分别概括。

(6分)

22、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当时人不好读书无不与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缺乏紧密相关,这正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敏锐的洞察力。

B.有关读书的意义,作者以为是“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这与培根《论读书》一篇中所说的读书“足以长才、足以怡情”的看法相似。

C.本文重在说理,全文围绕怎样读好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最后更进一步指出了读书、学习是民族复兴、国运昌盛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D.本文主要采用了引用、举例等论证方法,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E.本文语言俗雅共赏,既有“读书的空气稀薄”类的平白,又有“读书的种子”类的典雅,更有“北自满洲,南迄岭海”类的书卷气。

六、(10分)

23.2005年11月11日,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纪念日,这一天,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诞生了。

下面就是吉祥物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写一段说明文字。

(4分)

2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第一段的横线处。

(2分)

(牵牛花的藤蔓)今年从墙角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

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的鲜;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

这自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

他日开放,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①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苞是开不出来的;

②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苞,像谷粒那样大便转黄萎去。

③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肥大,那时的花苞才开得成。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申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的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

25.湖州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湖州。

请结合湖州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推介湖州旅游资源的广告语。

(选两个景点即可不超过30个字)(4分)

湖州主要旅游景点提示(写其他景点亦可):

湖州太湖,南浔古镇,安吉天荒坪、吴昌硕纪念馆、大竹海、藏龙百瀑、中南百草园;长兴银杏长廊、新四军纪念馆、金顶子碑;德清莫干山、莫干湖等。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挂项链有了钻石的镶嵌更加耀眼夺目,一丛绿树有了果实的镶嵌更加充实完满,一垠雪地有了梅花的镶嵌显得生机盎然,而生命中也有种种镶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

请以“镶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题目自拟。

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答题卷

高三答题卷

四、20分

15.

(1)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任选两小题)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19、

20、

21、

22、(  )

六、(10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打印1000字方格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A讷nèB辍chuòD踉liàng)2、A(B明信片C礼尚往来D凤毛麟角)3、A(不力:

不尽力,不得力;不利:

不顺利。

商量:

交换意见;协商: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多指重大的,特别具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何况:

用于反问句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4、B(接踵而至:

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不合句意的“文化大事”。

)5、D(A自相矛盾,“达……之上”;成分残缺,“实现了……的飞跃”;C表意不明,“随时”前应有主语“他们”)6、B(句内括号内不必用句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应为“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

8.A(“目的”除了“获取话语权”外,还有科考意义)

9.C(A“确认找到并登上了”;“科考队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即为“登上了”。

B“第五次”“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扩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才是人类的首个壮举。

可从“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中达到证明。

D“征服自然”,无中生有。

10.B(A“南极地区”应为“冰穹A”,第四段二、三两句话中有此信息;C是“将”建立,原句是“中国将在750公里和‘冰穹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D.“能考察的点”应为,必争之点——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显现)

12.D(“所以”在此表原因,译作“……的原因”。

13.D(D其中的/助词;A均为连词;B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均为介词,可译作“拿”或“用”。

14.B(是劝慰自己的话,“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也不完全对,作者主张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虽不无随遇而安,无所作为的消极因素,但联系作者当时的遭遇,这种在失意挫折中以达观自处,在贬官谪居中“以适意为悦”的思想,不只在当时,便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20分

15.(8分)

(1)走入深山,疲劳了而坐下来休息,扫除(地上的)落叶,一草地为席坐在那里(休息),神情满足而忘了返回。

(4分)

(2)苏轼和客人进山看到了,笑着说:

“这是想成全我修建亭子吗?

”于是就共同营建这亭子。

(4分)

16.(6分)

(1)早春时节(1分)  对春天的向往(或向往春天1分意思对即可)

(2)诗中的“万叶千花”,既是眼前所见的早春落梅映雪,梅枝缀雪的奇特景象,更是想像之中的百花斗妍的春天的气象。

“一手裁”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春天裁得“万叶千花”的美景,充满了对春之神造化之功的赞赏。

(意思对即可得分4分)

17.(4分)

(1)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

(2)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若全部默写,按前两题计分)

18.(2分)《阿Q正传》伍尔夫

五、18分

19.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