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243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docx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

1引言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特有的单元。

是教材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它的呈现是为了进一步集中向学生浸透数学思维方法。

那么如何掌握“数学广角”这一事物所出现的全新的教学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已经成为对每一个数学老师的应战,事实上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也的确产生了不少的困惑:

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教材的编排特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本论文通过对“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教学容进行梳理,试图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对这一容的编排体系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

2“数学广角”

知识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

”基于这样的指导意义,人教版教材对于“数学广角”单元的编排思绪,主要是经过一些比较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活动的过程,逐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題的经验和能力,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是面向全体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图是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題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数学广角的教学定位于通过猜想、实验、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題的策略、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素养的基本容。

因此,使每位学生能初步感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广角”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更是学生思维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要让学生在荻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指导学生精细地观察事物,增长知识,培养观察力,启发雪上思考问题,加强思维训练,逐步发展思维力。

3“数学广角”的容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级递进、螺.旋上升。

”教材在“数学广角”容的编排上注意体现了这一要求,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第一学段,数学广角出现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推理、集合思想、等量代换等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进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

使学生"在解决问題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第二学段渗透了优化思想、对策论、解决由植树引发出来的问题、数字编码、假设法、抽屉原理等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继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另一方面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題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数学广角”案例解析

3.1.1四年级上册”优化问题”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材首先给出一幅生动有趣的情境图,让学生探索发现:

3饼的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这种方法只需9分钟。

然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如果要烙的是4饼,5饼……10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

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发现:

如果要烙的饼的数是双数,22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继续讨论如何用优牝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在情境图下给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种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时间。

然后呈现学生们讨论怎样安排的场面。

在这些容中包含了解决这一问題的思考方法:

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教材还提示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教给学生设计方案的具体方法。

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让学

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材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里卸货顺序的种数是一个排列问题,一共有6种不同的方案,

卸货顺序

船1的等

候时间(时)

船2的等

候时间(时)

船3的等

候时间(时)

等候时间

的总和(时)

1

船1-船2-船3

8

8+4

8+4+1

33

2

船1-船3-*船2

8

8+1+4

8+1

30

3

船2-船1-船3

4+8

4

4+8+1

29

4

船2-船3-船1

4+1+8

4

4+1

22

5

船3〜船1-*船2

1+8

1+8+4

1

23

6

船3-船2—船1

1+4+8

1+4

1

19

学生可以计算出每种方案中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各是多少,从而找出最优的卸货顺序。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船开始卸货,就能使总的等侯时间最少。

例4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这个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

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这个故事.并让学生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通过比较让学生看到:

虽然在同等级的马中,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如果拿同等级的马进行比赛田忌一定会输,但是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却让他贏了。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对策论的方法在这场比赛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

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衣齐王的方法?

并让学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列出来,通过对照来找到答案。

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方

齐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2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齐王

田忌3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田忌4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齐王

田忌5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

田忌6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齐王

(田忌1代表他的第一种策略)

最后,教材让学生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乒乓球团体比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建议:

运筹思想和对策方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

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使用运筹、优化和对策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3.1.2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

由于"鸡兔同笼”原題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先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

在分析解答部分,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最“朴素”的想法一一猜测。

分别猜测鸡、兔各有多少只,然后验证脚的只数是否对应,通过这种不断地猜测、尝试最终找到答案,例1的表格可帮助学生按顺序寻找答案,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当数据较大时过程颇为繁琐。

因此引导学生思考更具有逻辑性和一般性的解法,教材中主要呈现了最典型的“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法。

'‘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但有其独特的特点,是一个假设一一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

例1中就是通过假设笼子里都是鸡,然后通过计算实际与假设情况下总脚数之差,进而推理出鸡、兔的只数。

实际上“假设法”可以有很多巧妙的思路,"阅读资料”中介绍的''抬腿法”也是其中之一。

列方程则是一种代数解法,通过假设鸡或兔任何一个量为X,然后根据只数与脚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鸡兔同笼”问题有很多的变式,教材在'‘做一做”中安排的日本民间流传的"龟鹤问题”以及租船、植树等实际问题均与“鸡兔同笼”本质相同。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罗列的方法、假设的方法、列方程的方法),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建议1.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子算经》中数据较大的原题。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使学生体会这一点。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猜测、列表一一假设或方程解。

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解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四下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

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树都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是间隔数多1,正好与间隔点的个数相同,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題。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的两端都不栽树。

通过探索让学生发现:

当两端都不栽树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

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

3.1.3五年级下册“植树问题”

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一一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这里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个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材用直观图的形式展示了两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

先看上下两个边,每边是19个棋子,然后再看左右两边,由于上下两边已经包括了两个端点,所以左右两边每边都少了2个棋子,只有17个,把四边上的棋子加起来就可得到最外层总共的棋子数,即19+19+17+17=72。

另一种想法是:

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正好都是18个棋子,18X4=72得出结果。

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

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X4=7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眨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題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3.2“数学广角”知识的编排特点

在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时,实验教材先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学生初步接触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

而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容。

但目标定位为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如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等数学问题。

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三年级教材的容则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排列以及组合。

综观整个十二册教材中的"数学广角",从简单的分类思想到较为抽象的运筹思想、对策论以及最后一册更为复杂的抽屉原理,无不体现了思维层次是从低到高,从具体到抽象,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向学生逐步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以符合数学认知规律。

它们各个容之间又存有一定的联系,准确把握各册教材的联结点有助于解读教材。

譬如,第七册的运筹问题、第十册的找次品问题以及第十二册的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时都要考虑"至少”的问题,都在多种解决策略中寻找最佳最优的策略,都要运用推理能力和渗透优化思想。

学习“数字编码”的时候,自然地要同'‘找规律”这一个知识点进行嫁接;解决“封闭方阵中的植树问题”时需要用"重叠问题”来诠释;植树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都很注重数学模型的构建,一般都得经历“问题模型一一构建模型一一解释应用模型”的学习过程。

为了便于研究,本论文把全套人教版教材中“数学广角”教学容及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整理出来,呈现为如下表格,以便于优化教学过程,抓住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在教学中加以提升,用足、用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质。

册数

单元

数学思想方法

二上

第八单元

简单的排列:

1,2能组成几个两位

数?

排列组合思想方法

二下

第九单元

简单的逻辑推理:

猜一猜他们拿的是

什么书?

逻辑推理思想方法

三上

第九单元

1.重叠问题:

参加跳绳、踢毯.比赛的

学生?

集合的思想方法

三下

第八单元

1.简单的组合:

有几种不同的穿

法?

踢几场球?

2.简单的排列:

3个数字能摆成

几个三位数?

排列组合思想

四上

第八单元

1•运筹问题:

烙饼、沏茶、码头卸货

等问题

2.对策问题:

田忌赛马。

运筹思想、对策论方法、

优化思想

四下

第九单元

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法思想方法

五上

第七单元

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

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封闭方阵中种树等。

化归的思想方法

数学建模思想

五下

第八单元

找次品:

5件、9件物品中找次品

优化思想方法

六上

第八单元

1.数与形:

图形和算式的关系

2.找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

有序思维

六下

第五单元

1.抽屉原理:

4支铅笔放入3个文具

盒、5本书放入2个抽屉

2.鸽巢问题:

5只鸽子飞进3个笼子

抽屉原理

数学建模思想

梳理了整套教材,让我们更深入地去准确把握体系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编排的特点是从注重形象具依思维逐步过渡到注重抽象思维,很多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

它们各个容之间又存有一定的联系,准确把握各册教材的联结点有助于解读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广角”在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第一学段要求以"操作实践”为主題,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储备的数学知识比较零碎,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的活动来展开探究,使他们体验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初步培养他们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二学段要求以"抽象建模”为主题,考虑到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題的经验。

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抽象建模”的要求。

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数学思想与模型,而且提高了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有序、严密抽象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从对数学广角容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1每一个数学广角的容认知目标相当明确;

2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与解决问题紧密联系的。

数学广角立足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该明确三点:

1数学思想是我们进行数学广角教学的指导思想;

2不能只满足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还要有数学思想的飞跃和创造;

3数学思想不可能像数学知识那样一步到位,它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4“数学广角”教学策略

4.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要求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因此它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与我们的数学常规课和数学实践活动有所不同,它更重视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所以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我们老师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要求,切不可走入下面两种误区。

误区一:

一味地提高要求,不小心把"数学广角”上成奥数培训课,特别是有些公开课时,上课老师一味追求教学深度,却让不少学生"淹死”其中。

误区二:

一味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甚至一节课下来只停留在直观的实验操作,而忽视了从直观上升上抽象的过程,从而也就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出现了目标定位偏低。

例如教学搭配问題,有的老师出示的容(如两件上衣和两件下装有几种搭配)都是让学生画一画来解答,从课的开始到课的结束,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是停留在直观状态。

这样做,只有直观,没有抽象,就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策略三:

体验感悟,经历抽象。

数学思想方法其特点是呈隐蔽形式,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

而“数学广角”的容都是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直观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所以"数学广角”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題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在课堂上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揭示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掌握运用。

4.2提升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

做一名有较高数学素养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要想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数学广角”,把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好,首先数学教师就应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

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也即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上。

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否则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停留在表面而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体现。

4・3培养学生的主动应用意识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

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如四年级下册中在让学生感受了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后,可设计由植树问题变式的问题,如装路灯问题、上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排队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化归思想”迁移解决类似植树问题,在这样的类似问题的解决中应用和感悟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又如在让学生从号中感悟了数字编码的思想后,又用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邮编、房牌号、公交站牌、车牌号、银联卡、积分卡等编码,在具体的情境中用编码的思想去解读这些信息,引导反思这些编码的特点,体会在生活各个方面中编码思想的应用价值。

还可设计“给自己编个性学号”,“给宾馆房间编号”,“巧用号破案”等情境来动手设计编码,在反复实践应用中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和实践应用价值,以及以后遇到类似问題能主动应用编码思想的意识。

5结论

"数学广角”虽然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它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后续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研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才能把握住课程改革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