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178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docx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精

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简析

2004年经济普查以来,我区基本单位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三产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显现出来。

以下利用经济普查数据以及基本单位统计2006年报数据,对我区基本单位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为便于与经济普查数据同口径对比,基本单位年报数据扣除了第一产业单位。

一、基本单位概况

2006年末我区共有法人单位2563个,产业活动单位3009个。

与经普相比,新增法人单位1023个,增长66.43%,年均增长29%;新增产业活动单位1136个,增长60.65%,年均增长26.75%。

基本单位状况呈如下特征:

1、单位数量增长迅速,各产业单位数量的构成比例小幅变动。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区二、三产业的单位增长速度都很迅速,2006年末第二产业单位共有1368个,比经普时增加了553个,增长了67.85%,第三产业单位共有1641个,比经普时增加了583个,单位数增长55.1%。

但从所占比重来看,2006年年末,第二产业占所有全部单位数的45.46%,第三产业其占54.54%,两者与经普时比较,变动幅度只有1.95个百分点,全区的产业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从机构类型看,除其他类型外的各种法人单位个数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企业,增长速度为84.06%。

从各类机构所占比例来看,企业法人以85.17%的比例占据着基本单位绝大份额,比例同经普时相比提升了8.16个百分点,其它类型所占比例均小幅缩减。

表1基本单位按产业结构和机构类型分

2006年(个)

比重(%)

2004年(个)

比重(%)

增长(%)

一、产业活动单位

3009

100

1873

100

60.65

第二产业

1368

45.46

815

43.51

67.85

第三产业

1641

54.54

1058

56.49

55.10

二、法人单位

2563

100

1540

100

66.43

企业法人

2183

85.17

1186

77.01

84.06

事业法人

152

5.93

131

8.51

16.03

机关法人

72

2.85

72

4.68

0

社团法人

35

1.37

32

2.08

9.38

民办非企业

40

1.56

37

2.40

8.11

其他法人

81

3.12

82

5.32

-2.44

2、单位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表2的资料显示中可以看出,虽然经普以来我区各街镇的单位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分布格局却并没有发生变化。

2006年末,我区产业单位数最多的是八桥镇,共有1374个,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的45.66%,接近我区单位的一半,其次是新山村街道,共有632个,占21%,而单位数最少的是跳磴镇,共有184个,只占6.11%,与八桥镇相比,差距悬殊。

与经普相比,单位数发生变化较大的是八桥镇、新山村街道,分别比经普时增长了106%、60.8%,而这两个街镇都是我区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离区政府最近的地方,单位数增长较快也在情理之中。

表2按街镇分产业活动单位

2006年(个)

比重(%)

2004年(个)

比重(%)

增长(%)

大渡口区

3009

100

1873

100

60.65

新山村街道

632

21.00

393

20.98

60.81

跃进村街道

245

8.14

186

9.93

31.72

九宫庙街道

230

7.64

174

9.29

32.18

八桥镇

1374

45.66

667

35.61

106.00

建茄地区

329

10.93

250

13.35

31.60

跳磴镇

184

6.11

157

8.38

17.20

3、行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

2006年末全区单位涉及到除国际组织以外共18个国民经济门类,在划分的90种行业大类中,我区单位占了80种,覆盖率为88.9%,比经普时增加了11个百分点。

从表三可以看出产业活动单位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这两大行业门类。

从各行业的比重看,制造业的单位数在整个行业单位总数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40.01%的比重高居榜首,批发零售业以21.4%排名第二,以上两行业的单位数之和就占到全区总单位数的六成以上,比经普提高了近一成。

剩余行业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外的单位数的比重均未超过5%。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我区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因此,政府应当积极重视与促进这两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表3产业单位行业分布

2006年(个)

比重(%)

2004年(个)

比重(%)

增长(%)

合计

3009

100

1873

100

60.56

采矿业

30

1.00

28

1.49

7.14

制造业

1204

40.01

701

37.43

71.7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

0.07

2

0.11

0.00

建筑业

132

4.39

84

4.48

57.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3

3.09

69

3.68

34.7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3

0.76

5

0.27

360.00

批发和零售业

644

21.40

275

14.68

134.18

住宿和餐饮业

45

1.50

34

1.82

32.35

金融业

51

1.69

47

2.51

8.51

房地产业

108

3.59

76

4.06

42.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9

3.29

41

2.19

141.4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1

1.36

28

1.49

46.4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

0.50

8

0.43

87.5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9

1.30

35

1.87

11.43

教育

112

3.72

99

5.29

13.1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52

1.73

49

2.62

6.1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0

1.00

21

1.12

42.8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89

9.60

271

14.47

6.64

4、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经普以来,我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产业中各个行业单位数都有所增加,从上表可以看见除传统行业的批发和零售业以134.18%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外,其他的带有高科技性质的新兴行业也在大幅增长,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经普时增长4倍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41.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87.5%,第三产业在我区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经济结构多元化,私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在各种经济成分中,除集体经济、其他经济外,其余性质的单位个数都比经普时有所增加,其中私营企业个数最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2006年末达1533个,与经普相比增加了802个单位,增长109.71%,比重由经普时的39.6%提高到51.72%,拥有了“半壁江山”。

私营企业单位的增长是从经普以来我区单位增长的主要力量。

表4产业单位所有制分布

2006年(个)

比重(%)

2004年(个)

比重(%)

增长(%)

合计

3009

100

1873

100

60.56

国有企业

426

14.16

371

19.81

14.82

集体企业

193

6.41

251

13.4

-23.11

股份合作企业

53

1.76

40

2.13

32.50

联营企业

51

1.69

8

0.43

537.50

有限责任公司

525

17.45

297

15.86

76.77

股份有限公司

60

1.99

22

1.17

172.73

私营企业

1533

50.95

731

39.03

109.71

其他企业

123

4.09

126

6.73

-2.3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7

0.57

16

0.85

6.25

外商投资企业

28

0.93

11

0.59

154.55

  二、存在的问题

1、基本单位数量少,在全市的排位中居后。

经普以来,我区单位数量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市各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单位数量仍偏少,发展还不够充分。

2006年末,我区法人单位占全市2.37%,在全市40个区县中排在第14位,而产业活动单位占全市1.93%,在全市排在第25位。

如果与主城九区进行对比,我区法人单位占九区的5.17%,排最后一位,产业单位占九区的4.86%,排最后一位。

单位数量少,必然导致经济总量小,这与我区居于直辖市主城核心区的地位极不相符。

2、企业规模小型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经普以来,我区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如2006年末,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共有132家,占全部工业的10.68%,二级及以上房地产企业8家,占全部房地产的17%,二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25家,占全部建筑业的18.94%,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15家,占全部批零住宿餐饮的2.18%。

从企业的营业收入来看,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1264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57.9%,而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59个,占11.86%。

我区企业的规模偏小,不利于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3、工业企业的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经普以来,我区不断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需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区工业的支柱行业集中在钢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玻璃纤维及制品业上,现在重钢要环保搬迁,这将使钢产业经济严重下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比重最大的行业,共有356家法人,占了全区工业法人三成多,这与我区工业定位是相符的,但如出现原材料涨价、政策不利等因素,行业过于密集就易受到负面影响,必然会影响我区工业经济。

同时,我区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行业,如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企业法人比重仅为1.2%。

由此可以看出我区提出的优化二产业的战略还未达到,这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4、第三产业内部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少,缺乏增长点。

在我区第三产业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是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这些传统产业,其比重就占了三产业的80.4%,而这里面比重最重的就是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业,占三产业的24%,而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这些代表着高新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仅有9.35%,特别是牵动第三产业中多个行业发展的娱乐产业开发不够。

三、发展对策

目前,我区正面临重钢环保搬迁、主城西拓、位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城区、要建设成新型工业发达区、现代物流发展区、文化休闲功能区、生态和谐宜居区等诸多发展机遇。

怎么才能把握着这些机遇,基于以上分析,现试从基本单位统计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献谋献策。

1、加强对规模以下工业的引导和服务。

本来我区规模以上的工业数量较小,再加上重钢搬迁,不仅会使规模以上的工业数量有所减少,并且还会使我区第二产业的经济受到极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需培育本地的规模以下工业,特别是要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行业,加快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档次,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

这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管理,但要把这种重视和管理要转到引导和服务上来。

这种引导和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供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二是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协作牵线搭桥;三是通过组织贸易洽谈会、交流展示会等形式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机会;四是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建设、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科学与规范管理等。

2、做好我区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

要优化环境,优质服务、规范收费,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文明的投资环境,完善我区港口、工业园、物流园、商圈的软硬件环境。

不仅要使已在我区发展的企业不愿外迁,而且还要吸引区外的企业来我区安家落户,吸引外来资金投向我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基础设施、开发性农业、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旅游业和教育事业。

要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和渠道,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引进知名的大型的企业进驻我区,增大经济总量,并带动我区企业提升竞争力,为我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但在引进企业的同时还应有所选择,如引进的企业是否环保、是否节能、是否是具有高新科技含量、是否是老百姓所需等。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标志,虽然2006年末我区第三产业在数量上所占比重还是第一位,但还应看到它所占的比重比经普时有所下降,同时从经济量来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只占全区GDP的20.03%。

并且我区的发展定位是要建立物流、文化、生态区,再加上重钢环保搬迁后留下了广阔的开发空间,主城西拓带来人口增多,这些都对我区的第三产业提出的加快发展的要求。

为满足这种要求,重要的是要聚集人气,营造三产业发达的氛围,促进市场繁荣。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带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快打造以健身、时尚、休闲、娱乐为主的钓鱼嘴半岛、加大对小南海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的旅游业;二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利用主城西拓的有利契机,吸引区外人口的到我区定居,增加我区的人口数量,同时还能推动建材业、装修装饰业、家具业、房地产中介、租赁业的发展。

三是提高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经营规模和服务档次,积极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大型商业在我区开办连锁店,带动商贸、运输、包装、信息等物流要素的协作配置,有助于物流业的发展。

四是加快培养和吸引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传媒、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管理和经营方面的人才,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挥主力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