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668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docx

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解析及复习思路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C部分历年试题解析

1.(2011年)意识创造了我们内在性格和外部环境

一.文章结构分析

本文节选自TomButler-Bowdon所着励志读物《自助经典50篇》(FiftySelf-helpClassics)中的第一章:

詹姆斯·爱伦(JamesAllen)。

作者对爱伦的《思考的人》一书予以评论,对书中的观点进行解释和提炼。

本文哲理丰富,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迪作用,但语言较为抽象。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

各类从句,并列结构、被动语态、以及根据上下文选择词义。

第一段:

提出爱伦《思考的人》一书的主旨观点:

意识创造了我们内在性格和外部环境。

第二、三段介绍爱伦关于“意识和行为”的观点。

从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意识独立于物质存在,我们可以隐思想,使之失去力量,因此我们能够思行不一”引出爱伦相反的观点“意识和物质统一,人无法隐藏思想,也无法思此行彼,行为是全部思想的体现;成就是思想提升的外部表现”。

第四、五段介绍爱伦关于“意识与环境”的观点:

不是环境造就人,而是意识决定人所处的环境,环境是意识的体现。

第六段段总结指出《思考的人》的积极意义:

使人们意识到,现状只能归因于自己,对未来的掌控同样只能靠自己。

二.试题具体分析

(1)Allen'scontributionwastotakeanassumption//weallshare//——thatbecauseweare

(1)0.5分

(2)0.5分

notrobotswethereforecontrolourthoughts——//andrevealitserroneousnature.

(3)0.5分(4)0.5分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并列结构、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解题步骤]

1.句法分析

主句:

Allen'scontributionwastotakeanassumption…andrevealitserroneousnature

(主语)(系动词)(表语:

不定式短语交列结构)

定语从句:

(anassumptionthat)weallshare

同位语从句:

(anassumption)——thatbecausewearenotrobotswethereforecontrolour

(原因状语从句)(主句)

thoughts——

2.句子注释

①汉语表达中习惯动作前面为行为主体,所以应通过增译将本句译为“爱伦的贡献在于,(他)拿出……”。

②assumpuon被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两个从句修饰。

可以将较短的定语从句译为“的”字结构的定语;较长的同位语从句可以采用拆译法,单独成句,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前面,用复指代词“这个,这一”来连接。

3.词义确定

(1)take一词词义繁多,且都易于和名词搭配为动宾结构,如:

“拿出(接受,形成)一个……假设”的表达都成立。

因此应根据后文对此假设性质的说明“大家普遍接受;爱伦证实为伪”排除“形成,接受”,确定译为“拿出”。

(2)erroneous一词考生可能感觉有些生疏,但只要能知道它和error同源,就不难推断出其含义为“错误的”。

(3)nature的意思不是“自然”,而是“本质、基本性质”。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take:

拿出

拿走,接受,采纳;以……为例

assumption:

假设,假定

承担,担任

share:

认同,承认

分享,分担

reveal:

揭示

泄露,透漏,披露

4.全句调整,得出译文

爱伦的贡献在于,他拿出“我们并不是机器人,所以能控制自己思想”这一公认的假设,并揭示了其谬误所在。

[考生实例]

例1我们都认同这样的假说:

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思想。

爱伦的贡献在于他提出这一假设并揭示其错误本质。

(2分)

例2爱伦的贡献在于他拿出“我们不是机器人,所以能够控制自己思想”这一我们都分享的假说,而且揭示了这一假设的谬误所在。

(1.5分)

例3爱伦的贡献被拿来当一种公认的假说——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所以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自然。

(1分)

例4爱伦对“我们不是机器人,所以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的看法作出贡献是很自然的(0.5分)

例5爱伦,我们同分享,因为我们不是罗伯特,我们控制自己的想法,爱伦的本质就在于此。

(0分)

(2)whilewemaybeabletosustaintheillusionofcomrol//throughtheconsciousmind

(1)0.5分

(2)0.55分

alone,//inrealitywearecontinuallyfacedwithaquestion:

//"WhycannotImakemyselfdothis

(3)0.5分(4)0.5分

orachievethat?

"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状语从句,被动语态、介词翻译。

[解题步骤]

1.句法分析

主句:

...inrealitywearecontinuallyfacedwithaquestion:

"WhycannotImakemyselfdo

(状语)(主语)(谓语)(宾语)

thisorachievethat?

"

让步状语从句:

whilewemaybeabletosustaintheillusionofcontrolthroughthe

(从句标志词)(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

consciousmindalone,...

2.句子注释

①本句中theillusionofcontrol指代上文“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这一幻觉,翻译时有必要对“控制“一词加以引号,以凸显其具体含义,从而使译文明确、具体。

②因为本句存在让步状语从句“虽然,尽管……”,所以,在翻译主句wearecontinuallyfacedwithaquestion...时需要增译“但是,还是,依然”等,构成呼应,使行文更流畅。

3.词义确定

(1)根据所考句所在段的中心观点“行为是思想的体现,我们无法思此行彼”可知,achieve强调的是“行动”而非“结果”,所以,将其译为“完成”比“获得、实现”更准确。

(2)本段完全否定了“人可以隐藏思想或使思想失效(控制思想)”的观点,所以应将illusion译为“错觉”而不是“幻想”。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sustain:

维系,维持,保持

支撑,支持

illusion:

错觉

幻想

continually:

不断地,总是

继续地

alone:

单单,仅

孤独,孤单

4.全句调整,得出译文

尽管我们或许可以仅凭意识来维系“控制”这种错觉,现实中我们还是不断要面对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做这个或完成那个?

[考生实例]

例1虽然也许我们只通过意识来保留“控制”的幻觉,但事实上我们却在不断面临同——问题:

“为什么我不能令自己做这个事情或完成那个目标?

”(2分)

例2尽管单凭意识就可以支持控制的幻想,但实际上我们却总是面对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令自己做这个或完成那个?

”(1.5分)

例3尽管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维持这种控制的幻觉,但现实中我们却总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让自己无所不能?

”(1分)

例4当我们可能通过单独控制清醒的大脑去支持幻想时,但实际上我们却面临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无法控制一切?

”(0.5)

例5当我们可能控制外在的想法,现实中我们却有问题,为什么我自己不能解决?

(0分)

(3)Thisseemsajustification'forneglectofthoseinneed,//andarationalizationofexploit-

(1)0.5分

(2)0.55分

ation,//ofthesuperiorityofthoseatthetopandtheinferiorityofthoseatthebottom.

(3)1分

本题考核知识点:

并列结构、固定用法、介词翻译

[解题步骤]

1.句法分析

Thisseemsajustificationforneglectofthoseinneed,and

(主语)(系动词)(表语1)(介词短语做ajustification的后置定语)(并列连词)

arationalizationofexploitation,ofthesuperiorityofthoseatthetopandtheinferiorityof

(表语2)(rationalization的定语)(rationalization的定语2)

thoseatthebottom.

2.句子注释

(1)此句的结构并不复杂,其难点在于需要根据语境对某些词的意思进行合理引申。

基于need,top,bottom的本义,结合本句明显的话题“社会阶层”,可将thoseinneed,thoseatthetop,thoseatthebottom分别译为“贫困者”“社会上层人群”“社会底层人群”。

(2)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应通过增译将ajustificationforneglect...译为“为忽视……(的行为)做辩护”。

(3)为了使句子更流畅,翻译中有时需要对词性进行转换。

如:

名词justification和rationalizatlon需要转译成动词,译为“为……辩护”“为……找理由”。

3.词义确定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thoseinneed:

贫困者

那些有需要的

thoseatthetop:

社会上层人群,上层人

那些上面的

thoseatthebottom:

社会底层人群,下层人

那些底端的

justification:

为……辩护,为……找理由

正当的理由

exploitation:

剥削

开发,开采,非法利用

rationalization:

为……找理由,使……合理化

理性,理智

4.全句调整,得出译文

这似乎是在为忽视贫困者的行为作辩护,为剥削、为社会上层人群的优越及社会底层人群的卑微找理由。

[考生实例]

例丑这二观点似乎是为忽视贫困者的行为进行辩护,为剥削、为上层人群的优越和底层人群的卑微寻找理由。

(2分)

例2这似乎是对忽略他人需求的解释,对剥削、对上层人群的优越和底层人群卑微的合理化。

(1.5)

例3这一观点似乎造成忽略他人需求,同时造成上层人群的优越和底层人群的卑微。

(1分)

例4这似乎是对忽略需要帮助者行为的辩护,造成上下层的分离。

(0.5)

例5这部分恰好适用于那些需要且被忽视的人,不管在高处还是在低处。

(0分)

(4)circumstancesseemtobedesignedtobringoutthebestinus//andifwefeelthatwehave

(1)0.5分

(2)0.5分

been"wronged"//thenweareunlikelytobeginaconsciouseffort//toescapefromoursituation.

(3)0.5分(4)0.5分

本题考核知识点:

被动语态、固定短语、并列结构、状语从句、不定式结构

[解题步骤]

1.分法分析

分句1:

circumstancesseemtobedesignedtobringoutthebestinus;...

(主语)(谓语:

被动态)(不定式短语作目的的状语)

分句2:

...ifwefeelthatwehavebeen"wronged"thenweareunlikelytobeginaconscious

(条件状语从句)(主句)

efforttoescapefromoursituation.

2.句子注释

整个句子由and连接的两个分句构成,前后意思有转折。

整个句子按顺序翻译即可,不需作很大调整。

3.词义确定

(1)brlngoutthebestin...意为“使……发挥出最好的——面”。

如:

Yourexpertiseanddedieationwillbrmgoutthebestofeveryoneonyourstaff.有你这样一位精通业务、工作投入的上司,下属一定能各尽其能。

(2)动同wrong意为totreatorjudgesomeoneunfairly"对待(某人)不公正;使(某人)受到委

屈”。

如:

Bothsidesfeltthattheyhadbeenwronged.双方都感到不公。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bringoutthebestin...:

使……发挥出最好的一面;激发……的最大潜能

拿出最好的;把好的带给我们

wronged:

遭受不公,受到不公正对待

错误的;被冤枉;被误解;做错了

escapefromoursituation:

摆脱自己的处境

逃离当时所在地

4.全句调整,得出译文

环境仿佛是为了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而设,如果我们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就不太可能有意识地去努力摆脱自己的处境。

[考生实例]

例1环境似乎旨在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如果我们总感觉“上天待自己不公”,就不太可能会有意识地努力脱离现状。

(2分)

例2环境似乎是为了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而设,如果我们感觉它是错的,就不太可能有意识地努力摆脱自己的处境。

(1.5分)

例3环境似乎要选出我们中最优秀的人,如果我们感觉到我们不是这些人,就不叮能开始做出努力摆脱自己的处境。

(1分)

例4人生境况好像安排的那样,把好的带给我们,可当我们觉得自己被欺骗后,就可能开始努力逃离我们所处的状况。

(0.5分)

例5环境似乎垂青优秀的人,如果我们感觉自己不是合适的人,就逃跑。

(0分)

(5)Theupsideisthepossibilities//containedinknowingthateverythingisuptous;//where

(1)0.5分

(2)0.5分

beforewewereexpertsinthearrayoflimitations,//nowwebecomeauthoritiesofwhatispossible.

(3)0.5分(4)0.5分

本题考核知识点:

并列句、过去分词短语做定语、短语翻译、宾语从句

[解题步骤]

1.句法分析

分句1:

Theupsideisthepossibilitiescontainedinknowing...

(主语)(系动词)(表语)(过去分词短语做定语,修饰thepossibilities)

宾语从句:

...(knowing)thateverythingisuptous;...

分句2:

...wherebeforewewereexpertsinthearrayoflimitations,nowwe

(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主语)

becomeauthoritiesof...

(半系动词)(表语)

介词的宾语从句:

...(of)whatispossible.

2.句子注释

本句结构非常复杂,理解上容易出现错误。

整个句子由分号连接的两个分句构成,后一分句在前一个分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1)第一个分句中,“了解一切取决于自己”是“有诸多可能”的前提,所以,翻译时应对语序做较大调整,译为“其正面意义在于,了解……,即有了诸多可能。

(2)第二个分句的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句子虽为主从关系,实际表达对比含义。

before...now...给我们提供了暗示。

另外,还要注意到主句、从句之间时态的不同。

3.词义确定

(1)联系前一句可知,Theupside具体指TheupsideofAllen'sbook,因此,应将引申译为“其正面意义……,其积极意义”。

(2)beupto意为“取决于……”,如:

AnIndianoraChinesemeal?

It'suptoyou.吃印度饭菜还是吃中国饭菜?

由你决定吧.

(3)beexpertsin意为“是……方面的专家”,但若将expertsin...limitations意为“各种局限的专家”则意思晦涩不明,需要适当增译为“诸熟各种局限的专家”。

同理,authoritiesofwhatispossible应译为“驾驭(把握)各种可能的权威”

(4)where可做连词,引导地点状语从句。

如:

Shewasstandingexactlywhereyouarestandingnow.她当时就站在你现在站的地方。

但所考句中并非重在强调方位地点,而是重在强调今昔的不同,因此为了句子的流畅简洁,最佳译法是将where省译。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theupside:

其正面意义,其积极意义

上方

beupto:

取决……于

高达……

expertsin:

(熟请)熟练应对……的专家

(局限)的专家

authoritiesof:

驾驭(把握)……的权威

(可能)的权威

4.全句调整,得出译文

其正面意义在于,了解了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即有了诸多可能;此前我们是谙熟各种局限的专家,现在我们成了驾驭各种可能性的权威。

[考生实例]

例1其积极意义是,认识到万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即有了无限可能。

以前,我们是熟练应对种种局限的专家;现在,我们是把握未来的权威。

(2分)

例2积极的一面在于包含了解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可能;以前,我们是在熟练应对各种局限,而现在,我们真正能够把握可能发生的事情。

(1.5分)

例3积极的一面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其中包含了解到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以前我们是应对各种局限的专家,现在我们能够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

(1分)

例4外在条件是一种被包括在所有的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这种认知中的一种可能性,不管之前我们处于怎样的一种限制环境中,现在我们都应当成为可能。

(0.5)

例5向上是可能的,因为万物都在自己之上;哪里有局限,哪里就有可能。

(0分)

三.全文翻译

围绕“思维意识是编织大师,它创造了我们内在性格与外部环境”这一主题,詹姆斯·爱伦《思考的人》一书深入地探索了自助类读物的真谛。

(1)爱伦的贡献在于,他拿出“我们并不是机器人,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这一公认的假设,并揭示了其谬误所在。

因为我们大都相信意识是独立于物质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能够将思想隐藏、并使之失去效力;这使得我们能够这样想却那样做。

但爱伦认为,潜意识和意识产生的作用一样大。

而且,

(2)尽管我们或许可以仅凭意识来维系“控制”这种错觉,现实中我们还是不断要面对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做这个或实现那个?

由于愿望和意志会因为那些与愿望不一致的思想的出现而遭到破坏,爱伦做出如下总结:

“所以我们所吸引的不是我们所想,而是我们本身所是。

”成功的降临是因为作为一个人你本身就是这种外部成功的体现;你不是“获得”成功,而是“变得”成功。

“意识”和“物质”之间没有间隔。

爱伦着作的名声部分来自于如下论点:

“环境不能造就人,而是反映人”。

(3)这似乎是在为忽视贫困者的行为作辩护,为剥削、为社会上层人群的优越及社会底层人群的卑微找理由。

但这个观点只不过是对如下精妙观点的本能回应。

每一种环境,无论多么恶劣,都会给人的成长提供一次独特的机遇。

如果环境总是能够决定人们的生活和前景,那人类就永远不会进步。

事实上,(4)环境仿佛是为了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而设,如果我们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就不太可能有意识地去努力摆脱自己的处境。

不过,正如任何一位传记作家所知的那样,一个人的早期生活和生活环境往往是他个人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爱伦这部着作让人清醒的一面在于它指出:

对于自己的现状,我们不能问责旁人,只能归咎于自己。

(5)其正面意义在于,了解了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即有了诸多可能;此前我们是谙熟各种局限的专家,现在我们成了驾驭各种可能性的权威。

2.(2010年)基于经济利己主义的环保制度不可取

一.文章总体分析

本文节选自美国生态学家阿尔多·利奥帕德(AldoLeopold)的着作《沙郡年纪》(ASandCountryAlmanac)中的“土地伦理”(TheLandEthics)部分。

作者认为,完全基于经济动机和利己主义的环保体系是极不可取的。

本文语言优美,句子形式多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

固定结构、各类从句、从句并列、被动语态、根据上下文选择词义。

划线句子的结构不算太复杂,但出现了不少固定句型、结构和短语,而且利用上下文灵活翻译词汇也很重要。

第一段:

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论点,即完全基于经济动机的环境保护制度可能剥夺那些维持生物群落完整性、但没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的生存权利。

第二至四段:

以百灵鸟、肉食哺乳动物和食鱼鸟类为例,说明过去人类总要利用经济方面的证据来保护一些没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而现在人类有了正确的观点,即一个物种无论是否能给人类带来经济价值,它们自有生存下去的权利。

第五段:

以一些种类的树木为例,说明现在没有经济价值的物种也得到了合理的保护。

第六段:

呼应首段,总结观点。

只基于经济利己主义的环保制度是错误的,会导致对于生物群落健康运作至关重要的物种的灭绝。

二.试题具体分析

(1)Scientistsjumpedtotherescue//withsomedistinctlyshakyevidence//totheeffectthat//

(1)0.5分

(2)0.5分(3)0.5分

insectswouldeatusupifbirdsfailedtocontrolthem.//

(4)0.5分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固定短语、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从句嵌套、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主句:

Scientistsjumpedtotherescuewithsomedistinctlyshakyevidencetotheeffect

(主语)(谓语)(介词短语做伴随状语)(后置定语)

that...

同位语你句:

(theeffect)thatinsectswouldeatusupifbirdsfailedtocontrolthem.

引导词主句(虚拟条件状语从句)

2.句子注释

主句中,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转译成动词“拿出(证据),出示(证据)”,使泽文更流畅。

由于文中修饰evidence的词为distinctlyshaky(明显不可靠),含有贬义色彩,在翻译时应有所体现,需增译“但,而”等,构成转折。

totheeffectthat...做evidence的后置定语,相当于withthemeaningthat...,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

翻译totheeffectthat时,考虑到与前文的语义衔接关系,译为“其大意是”;that同位语从句较长,单独译成一句。

3.词义确定

(1)jump意为movequicklyandsuddenly"迅速而突然行动”,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名词therescue转译为动词,因此jumpedtotherescue译为“迅速赶来援救、帮助”。

类似的come/gototherescue也译为“赶来援救、帮助”。

(2)distinctly意为“清楚地;明显地;确实地”,shaky是动词shake(摇动)的同源形容词,意为“不稳定的”,文中修饰evidence,取其引申义“不可靠的”,副词distinctly修饰形容词shaky,译为“明显不可靠的”。

可接受的译法

不可接受的译法

(1)jumptotherescue:

迅速起来援救

跳起来营救

(2)shaky:

不可靠的;站不住脚的

摇动的;颤抖的

(3)totheeffect:

大意是;大致说的是

导致的后果是

(4)eatusup:

吃掉我们

吃穷我们

4.全句凋整,得出译文

科学家们急忙介入,但提出的证据显然站不住脚,其大意是,如果鸟类不能控制昆虫的数量,昆虫便会吞噬我们人类。

[技巧补充]

词性的转化

(一)

一般来说,汉语句子多用动词,而英语句子则多用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