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42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 B.30℃ C.33℃ D.37℃

2、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3、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4、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7、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8、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A,该用电器可能是()

A.手机B.节能灯 C.遥控器 D.电饭锅

9、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1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B.50NC.500ND.5000N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两物体在15s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40度,左边是空气 B.入射角为50度,右边是空气

C.折射角为20度,右边是玻璃 D.折射角为70度,左边是玻璃

15、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B. C.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2、小明身高1.8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

3、有一根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

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长度是________。

当弹簧长度为时,所测拉力________(“超过”,“没有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4、在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若列车刹车,用细线悬挂在车厢内的小球,摆动方向是________(选填“车行方向”或“车行相反方向”)

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2、如图所示,MM′为空气与水的界面,设水下装有一盏电灯S,射出的一条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沿BO方向射到界面上的O点,再从O点射出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射出水面后在空气中传播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比较图______,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

(3)根据A与C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还可以测得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4)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2、为了测量物块A和B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乙是正确测量A的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其质量为______g;如图丙是用量筒测量物块A体积时的场景,则它的体积是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

(3)另一物块B的密度大于酒精而小于水,请将该同学测量其密度的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物块B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缓慢注入酒精并充分搅拌,直至物块B______在混合液中;

②取出物块B后,测出烧杯及杯内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混合液倒入空量筒中,测出它的体积为V,同时测出烧杯及杯内剩余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④由测量结果得到物块B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如果在空瓶盛某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质量为1000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金属片三者的总质量为1409g。

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

2、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

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___;

(2)木块的密度___;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C

3、C

4、A

5、A

6、D

7、A

8、D

9、B

10、C

11、C

12、C

13、B

14、C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熔化放出

2、21.8直线传播

3、15cm没有超过

4、会车行方向

5、汽化液化凝华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AB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法24×1032.41.2

2、左395悬浮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1)500cm3 ;

(2)91cm3 ;(3)铜

2、1N0.8×103kg/m3400Pa

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