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4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docx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测)

-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

(时间:

120分钟,分值:

160分)

(说明:

每题20分,共160分。

1.【2017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文言文阅读(20分)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

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象升少有大志,为学不事章句。

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发必中。

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

象升击却之。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

“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象升以是有能兵名。

八年,汝、洛告警,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

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走。

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

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九年正月,大会诸将于凤阳。

象升乃上言曰:

“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

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又言:

“各直省抚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贼势即求援求调。

不应则吴、越也,分应则何以支”言皆切中机宜。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师。

十二月十一日,象升师至蒿水桥,遇大清兵。

象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

遂战。

夜半,觱篥声四起。

旦日,骑教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象升死时,年三十九。

死后朝廷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踢祭葬,世荫锦衣千户。

福王时,追谧忠烈,建祠奉祀。

(节选自《明史·卢象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B.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C.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共刃/遂仆

D.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答案】B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

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

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注

意“辰未”表时间的起始,不要断开,“数十人”一个词语不要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朝廷各部司的副职长官。

正职长官为郎中。

B.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时,相当于凌晨3~5时。

C.“畿辅”,畿,京辅;辅,三辅。

畿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D.“封疆”,原指分封疆土、明清时,封疆大吏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答案】B

【解析】相当于凌晨1~3时。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

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相当于凌晨1~3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象升为官勤勉.夙夜不懈地勤于政事,日夜操劳,遇有要紧事,常在天亮之前披衣而起,决不懈怠。

B.卢象升作战勇猛,临危不惧。

他被贼寇追逼到山崖边.额头中箭后,他毫不畏惧,反而更加勇武地作战。

C.卢象升与将士通忧共患,同甘共苦。

他的部队绝了粮饷,他也不喝一口水浆,因此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

D.卢象升颇有远见,常一言中的。

他提出朝廷作战应未雨绸缪、抚臣守疆要勇于担当的建议都切中时宜。

【答案】B

【解析】“他被贼寇追逼到山崖边”错,原文是“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

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

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

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如此题选项B“他被贼寇追逼到山崖边”错,原文是“他在险峻的山

崖边追赶贼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①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

(5分)

②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6分)

【答案】

(1)各个将帅害怕贼兵,不敢上前与贼兵交战。

象升常常慷慨激昂,洒下热泪,用忠义报国之事

激励将士。

(5分)

(2)况且请求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将会跟随贼人而成为盗贼,这样八年来所召来的士

兵都成了贼寇的同伙,所食用的粮饷都等同于盗贼的粮饷了。

【解析】重点词语:

“率”“激”“敷”“是”“党”。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

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

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率”“激”“敷”“是”“党”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

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

(1)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还要注

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

他考中天启二年榜进士,担任户部主事。

历任员外郎,之后升为大名知府。

象升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善于射箭,在用兵谋略方面很是娴熟,有治理军队的才干。

象升从小有大志,做学问不讲求章句。

他做官比手下人勤一倍,夜间点烛工作,天亮之前就起床洗梳,每想到一件紧要事,就披衣而起,马上去干。

有闲暇就跟人比试射箭,用箭对着花射。

五十步之外,每发必中。

六年,山西的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

象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

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回头,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

(有一次)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升的额头,又一支箭飞来,象升的仆夫死于马下,象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

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

“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象升因此获得了军事本领大的声名。

八年,汝州、洛阳传来警报,贼兵的人数有三十多万,连营百里,气势很盛大。

在此之前,大将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战败。

各个将帅害怕贼兵,不敢上前与贼兵交战。

象升常常慷慨激昂,洒下热泪,用忠义报国之事激励将士。

他的部队曾经有一回断了三天粮饷,象升自己也不喝一口水浆,因此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每次打仗都能立下战功。

九年正月,象升在凤阳大会诸将,然后上书说:

“贼寇横行以后朝廷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只能说是跟不上趟儿;部队开上战场然后再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再来申请粮饷,这只能说是危险的情形。

况且请求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将会跟随贼人而成为盗贼,这样八年来所召来的士兵都成了贼寇的同伙,所食用的粮饷都等同于盗贼的粮饷了。

”又说:

“各直省的巡抚大臣都有守护边疆重任,不要一有贼警就请求别人增援、调兵。

不响应他就会像吴越两国一样,四处去接应他,兵力怎么能跟得上。

”这些话都说中了要害。

大清部队南下,分兵三路。

十二月十一日,象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大清部队。

象升带领中路部队,大威率领左路,国柱率领右路。

双方展开了激战。

当时是夜半时分,觱篥声四面吹响。

第二天,大清部队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重。

象升指挥部队穷攻猛打,呼声动天,从清晨一直打到午后,炮药完了,箭也没了。

象升挺身而出进行短搏,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下去了。

象升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九岁。

死后朝廷追赠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予公祭、公葬,荫封子孙为世袭锦衣千户。

福王在位时,又给他追加谥号为“忠烈”,修建祠堂予以祭祀。

2.【2017届辽宁庄河高中高三上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0分)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

初为王世充洧州长史。

武德元年,与王世充所署洧州刺史崔枢以州城归国,授邹州别驾,累除右武候长史。

初未知名,李勣尉迟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

时太宗为隐太子建成、巢王元吉所忌,因召公谨,问以自安之策,对甚合旨,渐见亲遇。

及太宗将讨建成、元吉,遣卜者灼龟占之,公谨自外来见,遽投于地而进曰:

“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

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

愿大王思之。

”太宗深然其言。

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

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

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

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上表请置屯田以省转运,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并见纳用。

后遣李靖经略突厥,以公谨为副,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曰:

“颉利纵欲肆情,穷凶极暴,诛害良善,昵近小人,此主昏于上,其可取一也。

又其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类,并自立君长,将图反噬,此则众叛于下,其

可取二也。

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颉利疏其突厥,亲委诸胡,胡人翻覆,是其常性,大军一临,内必生变,其可取五也。

华人入北,其类实多,比闻自相啸聚,保据山险,师出塞垣,自然有应,其可取六也。

”太宗深纳之。

破定襄,败颉利,玺书慰劳,进封邹国公。

转襄州都督,甚有惠政。

卒官,年三十九。

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

“准《阴阳书》,日子在辰,不可哭泣,又为流俗所忌。

”太宗曰:

“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

”遂哭之。

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

十三年,追思旧功,改封郯国公。

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B.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C.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D.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答案】C

【解析】正确标点为:

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

其可取三也。

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

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

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