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41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毕业论文doc).docx

护理职业学院

旱业论攵

题目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年5月20日

【摘要】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l]。

如不及时控制及治疗将会引起心、脑、肾、血管等多个靶器官的损害,降低生存质量,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较好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

要做好健康宣教,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

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与年龄、性别、地域、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肥胖、吸烟、饮酒、高钠饮食为可干预因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有效控制血压及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摘要】 II

目录 III

1.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方法 1

1.1评估 1

1.2方法 1

2.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内容 2

2.1心理指导 2

2.2饮食指导 3

2.3运动指导 3

2.4用药指导 4

2.5出院指导 5

3.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结果 6

参考文献 8

1.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方法

1.1评估

入院后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观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心理、社会、经济、辅助检查结果、医疗诊断等资料,评估患者的个人日常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用药、吸烟、睡眠、对疾病认识程度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的态度和信念,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

1.2方法

结合评估资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

具体方法是与患者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分发图文并茂的高血压手册、人手一册;举行小讲课,分期介绍相关知识,结合医院的墙报,图片,科普手册,安排有经验的病员当教员,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让患者观看并发症的录像资料、照片等,使患者意识到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或利用静脉输液和发放口服药的时间,向患者或家属进行宣教,对某些重要的教育内容应重复教育多次,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2.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内容

健康教育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密切相关。

由于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职业、环境、遗传、饮食、食盐摄入过多、肥胖等因素有关。

因此需长期服药治疗,一旦确诊后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我们一定要加强护理干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在战胜疾病之前首先战胜自我,教育内容分为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指导。

2.1心理指导

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对疾病认识不足的程度及心理承受力的差异表现复杂多变,总有一种精神负担,稍有不适就十分紧张,导致血压偏高,波动大,情绪极不稳定,根据患者的心理素质及年龄的差别,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病人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体贴和关爱,让其感觉家庭般的温暖。

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对血压升高和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解除担忧,放松心情,消除顾虑,学会自我放松,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例如:

散步、阅读、听轻音乐、打太极、观赏风景等。

2.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选择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应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2]。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6g,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

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2.3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同时也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控制肥胖,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但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

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如慢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初始为10-15分钟,一般为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宜。

如运动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应运动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

运动强度应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170-年龄)。

为安全起见,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运动指标,并且要长期坚持,

2.4用药指导

用药因人而宜,原则上从小剂量获得最大疗效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3]o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种类、剂量、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双氢克尿噻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服用还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胆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监测,服用缓释剂或胶囊药物时,应用水整片吞服不宜掰开或嚼碎,以免影响疗效。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应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调整用药剂量。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定时服用降压药,避免睡前服药,以免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

自己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说明坐位或平躺时起立,动作要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2.5出院指导

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自护计划,指导其学会自我护理的技术。

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及测量血压时注意事项,活动后休息10分钟后再测血压,袖带不要裹得太紧或太松,尽量做到四定:

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做好记录。

坚持服药,勿随便停药、减药,观察血压变化,每天为患者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如果在服药过程中血压下降过快,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等脑部缺血症状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就诊,调整药物。

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勿发怒生气、保持心情愉快、平稳乐观,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及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

保证合理的休息与睡眠,对睡眠不好者睡前应听催眠曲、热水泡脚。

不要观看刺激、恐怖影视或参加刺激性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换体位时要慢,防止一过性低血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大便干燥,大便燥结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禁止憋气、用劲。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四忌:

忌猛躺、猛坐、猛蹲、猛站,以防止血压变化发生意外。

3.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结果

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再次评价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效果,大部份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比教育前有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份民族患者和老年人对相关知识未掌握。

主要是语言沟通不便和年龄大、记忆力下降等有关,影响教育效果。

总结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从而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促使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并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较好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

因此,采取利用一切机会不拘形式,通俗易懂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并能动员家属积极配合,对治疗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好健康宣教,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科学地运用健康宣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

防治知识调查[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

264-269.

[2]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8:

9.

[3]万伟,蔡文红.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因素的回归分析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7):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