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基础会计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1
1.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
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
(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
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
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
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
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
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
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
(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收入:
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费用:
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会计科目:
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账户:
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复式记账:
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简单会计分录:
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复合会计分录:
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实收资本:
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固定资产:
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应付账款”账户: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4.“应收账款”账户: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25.生产费用: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生产成本”账户:
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制造费用”账户:
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28.待摊费用:
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预提费用:
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1.营业外收支:
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32.账户的用途:
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33.账户的结构:
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34.盘存账户: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35.集合分配账户:
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36.跨期摊提账户: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37.备抵账户:
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38.会计凭证:
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9.记账凭证:
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40.账簿:
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
(账簿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
41.序时账簿:
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42.联合账簿:
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4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张帐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
44.总账:
是指按总账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账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总括的核算,提供总括性指标。
45.明细账:
是指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分类账的经济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核算资料。
46.平行登记:
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47.结账:
(理解)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48.帐证核对:
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49.帐帐核对:
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50.帐实核对:
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51.会计核算形式:
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帐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
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帐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序。
52.日记总账:
是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账簿,是将全部科目都集中设置在一张帐页上,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登记,月末将每个科目借、贷方登记的数字分别合计,并计算出每个科目的月末余额。
53.财产清查:
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54.永续盘存制:
亦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计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55.实地盘存制:
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56.未达帐项:
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57.会计报表:
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的书面文件。
58.资产负债表:
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静态。
59.损益表:
亦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60.会计工作的组织:
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应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生的。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帐法过度到复式记帐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反映职能:
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反映职能特四个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三种量度:
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
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会计反映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一步演化,逐步改变其表现方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
就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它的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隔的,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会计: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就是一般所说的会计对象要素,或者会计要素,可见会计要素就是对企业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第三节 会计的任务
会计任务:
是指对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
一、就是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这里强调是提供信息。
二、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
是指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范围、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
(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
是指会计核算应该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只有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企业的资产才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和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
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离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
就是指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止日期。
我国会计年度是自公历一月一日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有了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本期、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它单位的经营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它计量单位虽然也要使用但是不占主要的地位。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该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包含的币值稳定的假设。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一、有关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是指会计报表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单独核算、单独反映,而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可以适当简化或者是合并反映,以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二、有关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一)有用性原则
有用性原则:
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会计提出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第二、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三)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
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四)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五)清晰原则:
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三、有关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的要求,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也就是支出的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如果一项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那么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
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资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
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登记入帐,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四)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物价变动时,除了国家另有规定外,帐面的历史成本不得任意变动。
历史成本记价的优点:
1.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资产够进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随时可以查证。
3.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五)谨慎原则
谨慎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包括过个方面:
如存货在物价上涨时期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
第六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预测、决策的方法等等。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都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的。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
2.复式记帐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帐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一、资产
资产:
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的确认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二)资产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三)资产必须是可用货币计量的。
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1.流动资产:
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一般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等。
2.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等。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等。
4.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或者是商誉等等。
5.递延资产:
二、负债
负债:
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这就是负债的确认标准。
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票据等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或者是应付债券等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具体内容:
1.投入资本:
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即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溢价,法定财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等等。
3.盈余公积金:
是指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当中提取的公积金,或者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
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四、收入
收入:
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这是广义的收入概念,狭义的收入概念只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又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基本业务收入又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又叫附营业务收入。
五、费用
费用:
是指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以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制造成本包括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与销售产品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六、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叫做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是根据资产等于权益(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建立的,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企业产权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公式来表示为: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计等是的影响包括四种情况:
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数额相等。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金额相等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到会计期末企业的收入扣除费用所形成的利润要进行分配,除了要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要退出企业外,提取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要归入所有者权益,这时会计等式又恢复为期初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 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
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当遵循的原则:
1.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设置会计项目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设置会计科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4.设置会计科目,还要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一)会计科目的内容。
会计科目的内容:
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
这些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会为五类:
一、资产类。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材料采购、材料、产成品、待摊费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待处理财产损益。
二、负债类。
包括以下科目: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包括以下科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包括: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科目。
五、损益类。
损益类包括的科目有: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这里既包括收入类科目也包括费用类科目,之所以把这两类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是因为这两类科目核算的内容都与损益的计算相关。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会计科目的级次要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
一般情况下:
会计科目的级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总分类科目:
这是对会计对象不同经济内容所作的总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