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90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docx

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7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课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

1.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会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以至形势突变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境地。

从哲学角度考虑,这是因为(  )

①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②没有坚持用矛盾普遍性的观点看问题 ③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

顺境中看不到困难,这是无视矛盾双方的统一,没有看到矛盾双方可能发生的转化,②正确;在逆境和顺境中,人们形成不同的认识,体现了客观条件影响主观认识,④正确,本题选C。

①的观点错误。

答案:

C

2.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解析:

对手对你是个压力,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动力,对你的成长产生激励作用。

这显然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因此该题应选A。

答案:

A

3.(2018·试题调研)2018年6月22日,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教育部、卫生部公布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方案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未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等三种情况的划分。

这种划分的辩证法依据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

这三种情况各有其具体特点,从辩证法角度应选C。

A是唯物论角度。

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8·浙江)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

鲁、梁等国只看到桑丝价格上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没有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只见统一不见对立,③符合题意;同时鲁、梁等国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④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5.2018年8月13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

银监会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

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银监会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主、次矛盾的统一

D.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先试点后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B项是正确的。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6.(2018·试题调研)下图中甲为海口、乙为南京、丙为北京、丁为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四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说明(  )

 

A.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实践决定认识;气象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了气候的变化规律

C.运动是绝对的;气候瞬息万变,变化无常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解析:

B、D不符合题意,C说法后半部分错误,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案:

A

7.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又到浇水的时间了

A.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析:

天下雨了,无需再按计划的时间浇水,否则就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因此,漫画给我们启示应选择C项。

答案:

C

8.(2018·江苏)“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多难兴邦”并非是难多了一定兴邦,因此不蕴含量变质变的哲理,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选B。

答案:

B

9.(2018·宁夏)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018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

有专家指出: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①体现的是意识能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符合矛盾同一性原理。

③与题意不符,题目是要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而不是废物和资源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是废物还是资源由人们的实践水平所决定的,正确。

答案:

D

10.温家宝总理于2018年6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等地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这说明(  )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解析:

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①②入选。

③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

D

11.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①中“碧”衬托出“白”,“青”衬托出“燃”,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②说明的是联系的观点;③说明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④强调的是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①④正确。

答案:

B

12.(2018·试题调研)2018年入夏以来,西藏持续高温少雨,面对旱灾持续肆虐的情况,旱区各级地方政府适时开展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遍出现了大到中雨(雪),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解析:

人工增雨作业与其他影响旱情的因素属于不同的矛盾,而不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作用,A正确,B错误。

C、D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13.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下边的漫画所包含的哲理是(  )

   

 

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主要烦恼体现主要矛盾,饥饿时和吃饱后是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的烦恼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体现出①②。

③错误,矛盾是客观的。

④与题意不符,漫画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认识,而不是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答案:

A

14.(2018·原创题)2018年9月18日,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哲学上说,这句话提醒我们(  )

A.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抓住主要矛盾

C.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D.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解析: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是支流,如果我们不重视解决,就会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本题应选C。

该题容易误选B。

D不是哲学角度。

答案:

C

15.漫画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下边漫画主要讽刺现实生活中思想方法上的(  )

 

①片面性 ②均衡论 ③诡辩论 ④唯心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漫画中的两个人都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片面地想问题,都是错误的,因此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6.当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你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的说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辨析类题目,一般思路是先指出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并分别说明原因;然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

(1)题目说法不合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

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3)矛盾具有客观性,目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4)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就否认社会从总体上是和谐的。

我们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17.(2018·试题调研)2018年5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壮举》指出,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条道路,立足点或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行进路线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布局是全面推进“四大建设”,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法的角度谈一谈,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够集中体现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解析:

该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解答本题主要是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是如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的。

在搞清楚材料是怎样说明该道路的正确性后,接下来就是剖析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这里在具体阐述的时候要注意三点:

一是注意答题范围,要求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二是要把每层意思分析到位,不要有遗漏;三是注意每层意思所体现的哲理是否有重复,如果有重复,那就要合并阐述。

答案: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点或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又抓住了主要矛盾。

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体现了全面地看问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局观念,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布局是全面推进“四大建设”,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体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体现了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