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809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x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近期开展的全国爱滋病普查运动B、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飞机撞击世贸大厦

C、铁生锈了D、细胞的分裂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3、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A、40m/SB、20m/SC、10m/SD、5m/S

4、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段运动的快慢程度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5、一辆汽车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半程的速度为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B、24m/SC、25m/SD、50m/S

6、一辆汽车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B、24m/SC、25m/SD、50m/S

7、中央气象台播报,有一较大台风以36km/h的速度向某城区移动,现台风距该地区中心180km,则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为:

A、3hB、5hC、4hD、10h

8、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9、短跑运动员10S内跑了100m,羚羊的奔跑速度为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为54km/h,则三者速度的排序为: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羚羊、汽车D、运动员、汽车、羚羊

10、有一个热气球停留在空中,一位乘坐电梯的人看到热气球在向下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气球B、楼房C、电梯D、地球

11、图2中甲、乙两直线分别表示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与时

间t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A、参照物就是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13、站在路边的甲同学看到乙同学和丁同学向东运动,乙同学看到丁同学向西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静止、乙同学、丁同学向东运动B、甲、乙、丁同学都向东运动

C、甲静止、乙向西运动、丁向东运动D、甲、丁同学向西运动,乙同学向东运动

二、综合填空题:

(24分)

(3分)14、在冬运会上,一位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先以5m/s的速度跑完20米,再以7m/s的速度跑完70m,最后以8m/s的速度冲刺,则他跑完全程需用时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3分)15、请你仿照示例举出一个例子:

同一个物体,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其运动状态也不同。

示例:

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司机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分)25.2018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

若一“D”字头列车在某路段上以216km/h=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s的速度横穿9m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    m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4分)17、如图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填“静止”或“运动”)。

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他的速度是m/s。

(4分)18、如图4是黎明同学先骑自行车从地点A到B,休息

一段时间后换骑摩托车从地点B到C的运动路程与时间变化的

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1:

黎明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48km/h;

信息2:

信息3:

(6分)19、在学校冬季运动会上,同学们进行着各种项目的比赛,有100m赛跑、4×100m接力赛、跳高、跳远、掷铅球等。

请你回忆当时比赛的情景,提出三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示例:

运动员冲线后为什么还要跑一段距离才能停下?

三、物理与生活、社会关系(12分)

(8分)20、阅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

速度

(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总距离(m)

40

7

8

15

50

9

13

22

60

11

20

31

80

15

34

49

100

17

54

73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开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阅读后回答:

⑴表中第一列的速度是指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⑵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⑶在交通要道为什么对机动车辆的最大速度要限制?

⑷你猜想在雨雪天制动距离将怎样变化?

司机在雨雪天应注意什么问题?

21、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相同正方形地板砖,如图甲:

⑴小明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板砖长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板砖的长度为m;

⑵小明用停表测量小明从A到B端所用的时间为s;

⑶根据速度的关系式v=,算出小明的速度为m/s。

四、探究设计与计算:

(13分+12分=25分)

20:

21

29

22、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下表所列的是这对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认真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如表示到站时间20:

21,开车时间20:

29)

T31

车次

T32

北京—杭州

自北京起km

站名

杭州—北京

特快

特快

15:

50

0

北京

13:

20

20:

21

29

497

济南

41

08:

33

01:

16

24

979

蚌埠

54

03:

46

05:

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

16

07:

30

1664

杭州

21:

40

⑴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⑵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⑶T31和T32列车估计在什么时刻相遇?

相遇处距北京多少km?

 

⑷黎明同学在列车上听到车轮与钢轨接头处撞击时发出了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刚好他从《十万个为什么?

》一书中获知:

每段钢轨长12.5m。

于是他想到:

我能不能测出列车运行的速度?

请你帮黎明同学设计一下。

(写出需要的实验器材及简要的实验步骤)

 

23、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者与一个跑步者在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提出三个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作出计算或解答。

提出问题:

计算或解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9分)

二、综合填空题:

(24分)

14、15.25;6.56。

15、略;16、43;列车;17、静止;200;18、略;19、略(只要提问合理均可得分)

三、物理与生活、社会关系(12分)

20、⑴瞬时速度;⑵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⑶控制汽车行驶速度,遇紧急情况可缩短刹车距离,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⑷雨雪天路滑,猜想制动距离会加长,司机应注意慢速行驶或车轮加装防滑装置。

21、机动车的车轮周长一定,行驶里程表通过记录车轴转动的圈数,用圈数×车轮周长而得到机动车行驶的里程。

(可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科学原理均可得分)

四、探究设计与计算:

(13分+12分=25分)

22、⑴15h40min⑵106km/h⑶02∶35;1141km

⑷实验器材:

钟表

实验步骤:

①从某一时刻开始记录车轮撞击铁轨接头处发出声响的次数,同时开表;

②当记录撞击了n次时,停止记录撞击次数,同时停表;

③列车车速表达式

23、提出问题:

⑴骑车者和步行者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⑵骑车者和步行者运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⑶骑车者和步行者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计算或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