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771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07年春期《预防医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

2007年6月修订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应用分析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教育专科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护理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袁聚祥、黄悦勤、刘桂芬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02年8月第2版《预防医学》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应用分析的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填空题(25%);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题(25%);问答题(3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重点名词:

生物蓄积作用生物放大作用二次污染物生物浓缩作用

二、重点掌握:

环境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

三、一般掌握:

1、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三废”的内容。

2、生活性污染的“三废”的内容。

3、次生环境的含义。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一、重点名词:

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营养素

二、重点掌握: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2、介水传染病的特点。

3、亚硝酸盐中毒的中毒机理和急救原则。

4、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

三、一般掌握:

1、大气污染的来源、转归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2、评价饮用水水质在流行病学安全的主要指标。

3、大气的自净作用。

4、居室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5、碘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一、重点掌握:

1、三级预防原则。

2、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分级。

二、一般掌握:

1、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

2、常见职业中毒(铅、汞、苯):

临床表现、治疗。

第四章社会心理环境与健康

一、重点名词:

药物滥用

二、重点掌握: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2、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第五章医学统计概述

一、重点名词:

等级资料

二、一般掌握:

1、医用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2、医学统计资料类型。

第六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重点掌握:

1、掌握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与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2、表示一组变量值变异程度的指标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二、一般掌握:

1、频数分布表。

2、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第七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一般掌握:

1、抽样误差的基本概念及描述抽样误差的指标

2、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3、标准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假设检验的步骤。

5、均数的t检验方法。

第八章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般掌握:

1、掌握统计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2、掌握统计图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3、统计表的结构、编制原则。

第十章总体率的估计与χ2检验

一、重点掌握:

行ⅹ列表Х2检验的应用条件。

二、一般掌握:

1、χ2检验的概念及作用。

2、率的标准误与可信区间。

第十三章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重点名词:

实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二、重点掌握: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一般掌握:

1、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2、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3、研究人员控制的研究因素是属于哪种流行病研究。

 

第十四章疾病的分布

一、重点名词:

患病率

二、一般掌握:

1、掌握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和疾病的流行强度。

2、死亡率、发病率。

3、疾病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

第十五章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

一、重点名词:

生态学谬误混杂偏倚

二、一般掌握:

1、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横断面研究。

2、抽样调查的内容、方法。

3、误差的概念,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4、掌握偏倚的概念、分类及其控制。

5、1:

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

第十六章实验性研究

一、重点名词:

双盲实验

二、重点掌握:

非依从的概念及减少这种现象的方法。

三、一般掌握:

1、实验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估计样本含量的依据。

第十七章病因研究

一、重点名词:

剂量—反应关系

二、一般掌握:

1、病因的概念,分类。

2、病因研究的方法。

第十八章循证医学

一般掌握:

实施循证医学的证据主要来源。

第十九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重点名词:

免疫预防外潜伏期

二、一般掌握:

1、接触传播传染病特点。

2、经生物媒介传播传染病的特点。

第二十章常见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重点掌握:

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源性疾病

二、一般掌握:

1、药源性疾病的类型。

2、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和预防与控制原则。

3、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第二十二章初级卫生保健

一般掌握:

1、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3、初级卫生保健的的原则。

第二十三章社区卫生服务

一般掌握: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第二十四章健康促进

重点名词:

医院健康教育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生活性污染的“三废”是、、。

2.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的变迁方式主要有、、。

3.当空气中氮氧化物污染以NO2为主时,对的损害比较明显,以NO为主时,和损害比较明显。

4.长期缺碘在成人可发生,胎儿、婴幼儿期严重缺碘可出现。

5.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尿中的排出量,有可能形成。

6.铅对外周神经损害可呈型、型或型。

7.确定有或有可诊断为慢性重度苯中毒。

8.缺乏维生素A可致合成不足,能力下降,严重可致症。

9.评价饮用水水质在流行病学安全的指标主要是、

和。

10.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和。

11.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受、和三个因素的影响。

12.参与三大营养素代谢的维生素有、和。

13.目前作为居室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是和。

14.具有或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

15.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其次是

和。

16.治疗汞中毒的首选药物为。

17.铅进人体内后,其吸收取决于和。

18.资料中有超限值时,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19.作为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一般应满足性、性和性要求。

20.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和形状的参数是和。

21.

±u0.05S用于估计,

±t0.05S

用于推断。

22.在假设检验中,已知的总体均数一般是、、。

23.百分条图适用于,表明某事物内部各。

24.构成比又称,用来说明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表示。

25.进行四格表Х2检验时,当和时,需计算校正Х2值。

26.统计推断包括的两个重要内容,。

27.直方图适用于描述,表明某事物现象各组段的。

28.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或的指标。

29.四格表资料分析时,校正后的Х2值,P值。

30.统计分析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31.抽样调查的、实施与资料分析较复杂,不适用的研究对象。

32.是采用适宜途径将接种到人体内,使集体产生对某传染病的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3.分析流行病学是对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或,直至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

34.在描述流行病学,若现有资料不足以提出假设时,应进行或,直至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

35.实验流行病学主要有两类,即和。

36.病死率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和,常以表示。

37.观察疾病动态时,应注意诊断和诊断改进的原因。

38.具体的资料分析方法可分为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

39.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有两个指标即和。

40.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属观察性研究,它是观察已经与之间的联系,不加任何人为干预。

41.实验流行病学主要有两类,即和。

42.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人群)的敏感指标,一般以表示。

43.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将人群按不同特征分组。

研究疾病在不同的分布有助于确定和探索致病因素。

44.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获得理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常联合使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筛查试验,这种方法称作。

常用的有和。

45.比值比等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与健康;大于1时,说明该因素为;小于1时,提示该因素具有(如果所研究的结局为疾病)。

46.实验性研究最本质的三个基本特点是①;②;③是而非观察法。

47.病因三要素是指、、。

48.罹患率是的特例。

罹患率通常适用于或

的流行。

49.研究对象的随机分配可实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非研究因素

50.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和。

51.在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中,以受社会因素影响最为明显。

社会因素影响人群易感性最明显的方面是。

52.是采用适宜途径将接种到人体内,使集体产生对某传染病的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牛和流行。

53.高血压是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故防治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54.目前人类的“三大杀手”是指、、。

55.EB病毒可引起癌;乳头状瘤病毒可引起癌;乙肝病毒引起癌。

56.医源性感染的隔离措施包括和两种。

5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足以为主体,以作为补充。

58.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和。

59.医源性感染的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60.药源性疾病不包括使用,所引起的。

61.冠心病是由因素引起的疾病,各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方式又以作用更为多见。

62.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第级预防。

二.单项选择题:

1.次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

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无生物所形成的环境

E.人为影响的环境

2.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交通运输污染B.农业生产污染C.生活性污染

D.生产性污染E.放射性污染

3.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是()

A.人从自然环境摄取生活所需物质B.人通过环境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C.人能够创造舒适的环境D.人类能够征服环境

E.人与环境之间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平衡

4.在大气圈内,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层E.外大气层

5.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

A.红斑作用B.抗佝偻病作用C.色素沉着

D.热效应E.杀菌作用

6.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空气离子是()

A.重离子B.氢离子C.阴离子

D.阳离子E.金属离子

7.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

D.地面扬尘E.意外事故排放

8.水体酚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

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

D.商业污水E.医院废水

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数1L水中不超过()

A.1个B.3个C.5个D.10个E.15个

10.水的硬度取决于()

A.水中碳酸盐的含量B.水中硫酸盐的含量

C.水中钙、镁盐类的含量D.水中氯化钙的含量

E.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11.镉在体内毒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肝脏B.心脏C.血液

D.神经系统E.肾脏

12.下列疾病中属于生物源性地方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B.流行性脑炎C.布氏杆菌病

D.伤寒E.痢疾

13.婴幼儿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的8种之外,还需要()

A.蛋氨酸B.色氨酸C.亮氨酸

D.缬氨酸E.组氨酸

14.坏血病的病理基础是()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B.胶原蛋白合成不足C.缺乏蛋白质

D.机体抵抗力低下E.大脑缺乏葡萄糖

15.粮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A.蛋氨酸B.赖氨酸C.亮氨酸

D.缬氨酸E.苏氨酸

16.哪项不是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

A.促进钙的吸收B.维持神经功能正常C.促进心肌利用葡萄糖

D.调节钙磷代谢E.促进牙齿生长与钙化

17.哪种营养素不能由蔬菜瓜果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

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

D.氨基酸E.微量元素

18.可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C

D.维生素B1E.胡萝卜素

19.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菌食物中毒C.毒草食物中毒

D.肉毒梭状芽胞杆菌食物中毒E.苦杏仁食物中毒

20.河豚毒素的重要特点是()

A.剧毒嗜神经毒物B.对胃肠有剧烈毒作用C.对热不稳定

D.可引起精神症状E.可引起广泛出血

21.沙门菌食物中毒腹泻大便的特点是()

A.黄绿色水样便B.洗肉水样便C.浓泔水样便

D.脓血便E.以上都不是

22.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

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

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

23.治疗铅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二巯基丁二酸钠B.二巯基丁醇C.二巯基丙磺酸钠

D.依地酸二钠钙E.青霉铵

24.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A.化学性肺炎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

D.造血障碍E.肾脏功能损害

25.下列哪一组织是铅的“储存库”?

()

A.肌肉组织B.血液组织C.毛发组织

D.骨骼组织E.脂肪组织

26.医学科学研究中,随机样本是指()

A.研究对象的一部分B.研究对象的全体C.总体中特殊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研究对象中一部分有特殊代表性的样本

27.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整理分析、计算均数、标准误、标准差

28.若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确定双侧95%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应按式来计算()

A.

±2.58sB.

±1.96sC.

±1.64s

D.

土2.33sE.

土3.28s

29.计量资料频数表组段数的确定()

A.越多越好B.越少越好

C.与样本含量n的大小有关D.与样本含量n的大小无关

E.样本含量大时组段数少些更好

30.计量资料分析中,计算算术均数一般应要求资料()

A.服从任意分布B.服从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C.服从极度偏态分布D.有超限值数据

E.无超限值数据

31.计算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最好选用()

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

D.三者均可E.三者均不可以

32.某医师测得5人麻疹疫苗接种后1个月时抗体滴度分别为1∶20、1∶40、1∶80、1∶160、1∶320,其几何均数为()

A.1∶80B.1∶160C.1∶20

D.1∶40E.1∶320

33.标准差大小随()

A.变量值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B.变量值个数n的增大而减小

C.变异程度的增大而增大D.变异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E.与变异程度无关

3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的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35.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A.两总体均数相等B.两样本均数相等

C.差值的总体均数等于0D.差值的样本均数等于0

E.差值的总体均数不等于0

36.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A.样本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无差别

B.两总体均数相等

C.样本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有差别

D.样本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相等

E.两总体均数不等

37.某医师欲分析舒张压与年龄间的关系,宜选用()

A.直条图B.直方图C.圆图

D.散点图E.构成比图

38.要对比两个以上地区一段时期内某指标变化的速度,宜选用()

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构成图

D.散点图E.直条图

39.某院分析五种传染病死亡人口的分布情况,宜绘制()

A.直方图B.直条图C.构成比圆图

D.普通线图E.半对数图

40.欲计算某地区年度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其分母应为()

A.该地年平均人口数B.该地年恶性肿瘤患者总人数

C.该地年死亡总人数D.该地年因恶性肿瘤死亡总人数

E.该地区年恶性肿瘤患者及死亡人数之和

41.标准化死亡率()

A.反映实际发生强度,可用于对比

B.反映相互对比水平,可用于对比

C.反映实际发生强度,其值大小随标准组选择而变化

D.无需假设检验,可直接进行比较

E.必须假设检验后才可进行比较

42.四个样本率作比较,Х2>Х20.01(3),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各样本率均相同

43.四格表Х2自由度()

A.一定等于行数B.等于lC.等于行数ⅹ列数

D.一定等于列数E.等于行数+列数

44.配对四格表资料的Х2检验做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

A.n>40B.n<40C.b+c>40

D.b+c<40E.b+c=40

45.Х2值的取值范围为

A.-∞<Х2<+∞B.-∞<Х2<0C.0≤Х2≤十∞

D.Х2>1E.Х2<1

46.两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得P<0.05,可认为()

A.两个样本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两总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C.两个样本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E.两总体率差别和两样本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47.反映某地糖尿病患者年龄分布的特点用()

A.普通线图B.构成比图C.直条图

D.直方图E.半对数图

48.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比其所来自的总体中原始观察值的变异程度()

A.大B.小C.相等

D.不一定E.随变异程度而定

49.均数与标准差结合,可全面描述一组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偏态分布B.对称分布C.任意分布

D.负偏态分布E.以上都不是

50.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

A.流行B.爆发C.周期性D.季节性E.长期变异

5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无病的人

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

52.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例分析D.描述法E.分析法

53.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D.生态学研究E.纵向研究

54.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5.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A.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

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

E.以上均不是

56.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的()

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D.病死率E.续发率

57.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

A.罹患率、出生率、患病率B.引入率、死亡率、续发率

C.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D.罹患率、死亡率、续发率

E.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

58.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民族和种族B.年龄C.职业D.家庭E.行为

59.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是()

A.年初0岁组人口数B.年中0岁组人口数C.年末0岁组人口数

D.年出生活产数E.年任意时刻0岁组人口数

60.一种新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会出现()

A.该病患病率将降低B.该病发病率将升高C.该病发病率将降低

D.该病患病率将升高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会降低

61.欲比较两地肝癌死亡率时,对两个率()

A.不需标准化,可直接进行比较

B.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

C.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

D.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E.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影响

62.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对敏感问题调查对象不愿做正确答复B.健康人常遗忘以往的暴露情况

C.调查对象不复函、不合作D.调查人员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得到的回答

E.仪器不准没有获得正确回答

63.普查的优点是()

A.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C.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E.统一的调查技术和检测方法保证调查质量

64.为了提高诊断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最有效的办法是()

A.提高该试验的特异度B.正确选择病例C.采用并联(平行)试验

D.提高阴性预测值E.采用双盲法

65.诊断方法确定之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

A.特异度B.灵敏度C.发病率

D.患病率E.以上都不是

66.筛查试验在下列哪项是最适宜的?

()

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67.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病,要求筛查试验()

A.重复性好B.特异度高C.灵敏度高

D.防止出现假阳性E.以上都不是

68.以下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研究费用相对较低B.可以从研究资料中估计比值C.可以估计疾病患病率

D.选择不患该病者为对照E.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69.混杂因素是指()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D.仅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因素

E.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

70.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A.病例对照调查B.抽样调查C.实验性研究

D.现况调查E.动物实验

71.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

A.实验性研究B.现况调查C.爆发调查

D.个案调查E.病例对照研究

72.对某疫苗进行现场实验,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双盲试验?

()

A.试验组不知道谁是对照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

C.试验组接种疫苗,对照组接种安慰剂D.观察者和两试验组都不知道疫苗性质

E.以上都不是

73.一种疫苗的双盲试验是指()

A.试验组接种疫苗,对照组接种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