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61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docx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一切始于世博会”

——写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任仲平

2009年04月30日来源:

《人民日报》

(一)在危机中蹒跚前行的世界,在磨难中团结奋发的中国,期待着新的变革,期待着更加开放的思想、源源不绝的创意和激情洋溢的信心。

上海,2010年5月1日。

承载着欢乐和期望,世博会这个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奇幻之梦,将在这里拉开大幕。

这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章,更将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二)大幕未启,一项纪录已经刷新。

截至2009年4月28日,2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上海世博会的吸引力,构成了强烈的世博磁场。

2008年8月26日,北京奥运会刚刚辉煌落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相邀国际社会:

“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荷兰人带着“快乐街区”来了,英国人带着“梦幻水晶”来了,德国人带着“汉堡之家”来了,就连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接近冰点的冰岛,也走来了,希望在东海之滨找到温暖的阳光……

难能可贵的是,确认参加的187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4个国家并非国际展览局成员。

非洲53个国家中,已有50个确认参展,其中近1/5从未参加或多年“绝足”世博会。

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许多国家,将参展上海世博会列为海外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国家馆的预算投入创下历史之最……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反应,源自对世博会理念——“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深刻认同,源自对思想交流、平等对话、观念创新的强烈渴求,源自对城市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切关注,也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中国的信任和期待。

嘀嗒的倒计时中,有着158年历史的世界博览会,走近一个新的起点。

那句响彻世博会历史的名言将再次回荡: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三)“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豪迈的名言,道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世博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科学理性日益成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自第一次世界博览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倡导文明交流,分享创新成果,促进科技进步,创造幸福生活,是世博会始终遵循的宗旨。

也许你从来不曾走进任何一届世博会,但你的生活不可能绕开世博会所展现的发明与发现。

人类近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众多“婴儿”,如蒸汽机、电话机、电影、煤气灶、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航天器,大都经历过世博会的“洗礼”。

度假村、俱乐部、主题公园、百货商店、自动售货机……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和公共设施,无不经由世博会获得启示、萌生创意。

汽车文化、通信革命、信息浪潮……先后从世博会源源不绝地涌出,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行。

“世博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前进历程。

它激发了人类的活力、进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聪明才智的发展。

”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这样说。

今天的中国,正行走在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

上海世博会必将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催生创新的激情,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前进历程。

而世博会引发的思想火焰,或将点化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进而照亮世界。

(四)“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响亮的格言,蕴含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理解。

世博会是科技成果的收藏者和展示者,更是文明演进的承载者和推动者。

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上升的螺旋。

回首150多年的世博史,“进步、创新和交流”的主旨从来不曾动摇,而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一步步进入更高的境界。

当严酷的竞争敲碎了和平,当过度的欲望伤害了环境,当对自然的“征服”遭遇到惩罚,人类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人类需要怎样的“创新”?

世界需要怎样的“进步”?

曾经在早期世博会激情展示为“进步”的某些生产方式,因伤害环境而迅速沦为“落后”;曾经被一些国家推崇为“美好”的生活方式,因虚耗能源而被质疑否定。

从“科学、文明和人性”到“通过理解走向和平”,从“无污染的进步”到“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世博会不断变化的主题,直面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困境。

重审几代人顶礼膜拜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世博会关于“进步”的理念被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芯片”。

从此,世博会不时担当起人类文明的“思想者”,站在技术巨人的肩上,关注和平、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选择在上海探讨这样一个主题,贴切而适时。

这个几度兴衰的远东大都会,正迎来其城市发展史上最具活力的黄金发展期,现代城市亮丽的风景和严峻的挑战,都可在此找到鲜活的样本。

当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从上海世博会出发,人们即将展开的这一轮探寻,将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提供宝贵的镜鉴。

(五)“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不变的誓言,凝结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人类相聚交流的热切祈愿。

世博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嘉年华”,更是人类信心和力量的纽带、思想和观念交流的舞台。

在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上,不同国家、地区、种族之间的隔膜依然存在。

能让全世界无论贫富贵贱,不分种族信仰,激情相聚、平等交流的,奥运会之外,还有世博会。

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人类需要分享智慧,需要凝聚信心。

从19世纪末开始,人们努力促使世博会从技术竞争转向思想激荡,聚焦地球的未来,共塑人类的梦想——文化上相互交流,政治上相互理解,经济上互通有无,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人们不会忘记,《蓝色多瑙河》欢快的旋律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响起,一扫普奥战争结束后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开启了和平安宁的畅想。

人们不会忘记,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没有阻挡住4年后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召开,相反,人们迎来了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世博会。

它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表达了人类走出危机、走向复苏的勇气和信心。

历史何其相似。

80年过去,又一场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世界。

80年后的中国,一项项振兴经济的举措,牵扯着全球的视线。

在这重启繁荣的节点,国际社会对上海世博会寄予厚望,它能否成为又一次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战胜危机的盛会?

2002年12月3日,中国在申办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这样感叹——“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东西方携手共进,用智慧和信心寻找新的灵感、新的转变、新的开始,这是中国的希望,也是世界的希望。

(六)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

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破题。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神奇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

“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

从陆士谔到更早的梁启超,100年前,中国知识分子不约而同预言上海将办世博会,其细节之精准、想象之瑰丽令人叹服。

然而,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这个断续的世博梦,只能消失于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的阴影里。

丝绸、茶叶、梳篦、苏绣、茅台酒、景泰蓝,中国传统食品和手工艺品不时在早期的世博会上登台亮相,载誉而归。

可是,在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面前,这些农耕文明的经典之作犹如明日黄花,难掩凋敝和落寞。

(七)让中国重拾“世博梦”的,是改革开放。

“世博会是战略的,管50年”——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深谋远虑的决策者心中,世博会承载起一个民族开放、创新、腾飞的宏大命题。

1982年,中国重回世博大家庭。

2002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

几代中国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终圆世博东道主之梦。

那座红彤彤的“中国之冠”中国国家馆,如同又一枚郑重的“中国印”,鲜明地嵌入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

(八)中国需要一届世博会。

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大重要国际盛事的主办权,是21世纪中国主动把握的重大历史机遇。

当中国明确选择“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途径与目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与城市化浪潮席卷下的中国峻切时代命题、与寻求科学发展的中国最新实践结合得丝丝入扣。

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将与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起,带着对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探索,交流、商讨、思考、分享……

从封闭到开放,从羸弱到强大,从更多的“参与”到成为“东道主”——这是推进“国际化”的捷径,也是国家实力与责任的生动体现。

(九)世博会也需要中国。

当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之际,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意味深长。

前不久结束的20国领导人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强调:

“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不再是沉睡的东方“巨人”,也不再满足于展示丝绸、唐三彩与大熊猫。

当世博会来到占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世博文化将添加浓墨重彩的中国元素,其中既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传统理念,更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

以中国元素表达世博追求,以民族自信反映社会进步,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中,塑造全球化时代的世博经典。

曾经是西方强国展示工业文明的世博会,在迎纳中国的同时,也将迎纳思考发展、应对挑战的东方智慧。

(十)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

184天的世博时光,中国将向世界讲述怎样的“世博故事”?

上海世博会的承诺和目标是什么?

从申博成功那一天起,“办好上海世博会”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这个意愿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7年期盼,7年筹备。

眼下,世博园内,中国馆封顶,演艺中心封顶,主题馆封顶,世博中心封顶,园区试运行。

中国政府对上海世博会的承诺——“成功、精彩、难忘”,将通过创意、平安、快乐的行动去实现。

用创意活力打造精彩,用平安和谐铸就成功,用快乐温馨实现难忘。

目前,上海世博会已经创下世博会历史上的众多“之最”:

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第一次在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的城市举办;园区规划用地范围最大;国际参展者最多。

上海世博会还计划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的观众,以获得最为广泛的国际参与度。

这一项项新的纪录,是主办者的心血结晶。

但这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中国更希望的是,通过举办世博会,增强“东道主意识”,传播现代化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文明进程,体现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对人类发展未来的思索。

(十一)我们需要的“东道主意识”,是树立“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展示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的世博追求。

创新是世博会不变的灵魂。

“城市最佳实践区”将把“城市”作为展示主体引入世博会,“网上世博会”将实现世博的“永不落幕”,这是组织行为的创新;零排放、太阳能、江源动力——科技创新点亮了世博会的场馆设施,老厂房、老建筑被保留改造,使历史与未来紧紧相握,这是价值理念的创新……

创新没有止境。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上海还需继续思考,世博会还将展现怎样的奇思妙想,给当代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启示、新的开始?

(十二)我们需要的“东道主意识”,是要在全体国民中催生“世博热”,而非上海的“独角戏”。

“精彩世博、文明先行”,上海1900万人民从申博成功开始,就迅速进入角色。

他们希望把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上海展示于世人面前,以最美的城市、最好的生活、最深的情谊,笑迎八方宾朋。

长三角地区的“东道主意识”也已激活。

共享机遇,共襄盛举,长三角城市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为15个城市度身打造世博会“友谊日”活动,邀请海内外参观者走入长三角;南京、苏州、无锡和杭州、宁波、绍兴6座城市,也成为论坛的会场。

“东道主意识”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普及。

举全国之力,兑现国家承诺,让全国共享世博机遇与成果,是上海世博会成功的根本保障。

向全球展示文明成果的,绝不仅仅是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整座城市,整个国家,是更大的展示场地。

(十三)我们需要的“东道主意识”,更是一种从容大气的国民心态和开放积极的文明素质。

于东道主而言,“请进来”不易,“服务好”更难。

为远方的客人充分提供交流平台,确保各参展方精彩亮相,才能实现弥足珍贵的技术交流、文明对话。

从更长远处看,我们需要以世博会为契机,以13亿中国人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推进人们情感交融、互相帮助、彼此体谅,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热爱民族。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这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

一个长达184天的盛会,会成为检验政府能力和市民素养的试金石,会成为展示社会风尚和国民心态的大舞台。

通过筹办和举办世博会,让城市多一些微笑,人与人之间更多互信和理解,为世博会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这是上海世博会的期望,也是每个东道主的责任。

(十四)倒计时的指针飞速地一圈圈划过。

让我们认真地聆听从世博历史深处发出的智者叮咛,盘点现代文明的得失与利弊,眺望充满挑战的未来。

回望历史,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和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分别是纪念美国建国与法国大革命百年的经典盛会。

爱迪生众多天才的发明和雄伟的埃菲尔铁塔,是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进步象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中国距离结束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已将近百年。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与世博会的主旋律彼此呼应。

环顾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世界各国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愿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与国际社会一道勇敢应对困难和挑战,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切始于世博会。

让世界携手同行,续写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