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32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docx

版高考历史单元提升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答案和解析

单元提升练(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

1.(2016·山东济宁模拟)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

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

这(  )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

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

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

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

解析 “林则徐上年禁烟”是道光帝所派,但材料中又“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故A项正确;材料中“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表明妥协的开始,直至《南京条约》签订,“缓兵之计”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没有保护林则徐,与材料中“重治其罪”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是迫于军事压力而非大度,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河北唐山模拟)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

“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  )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可知,英国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6·湖南雅礼中学月考)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的消息传到欧洲,马克思就断言:

“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还不能迫使英国不用强制办法在印度种植鸦片和不用武力在中国推销鸦片,那么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将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这说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英国减少了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

C.对华走私鸦片导致英国商品难以扩大其中国市场

D.扩大鸦片贸易是英国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

解析 由材料“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在中国推销鸦片”可知,马克思意在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仍可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的购买力降低。

英国商品还是打不开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4.(2016·广西桂林模拟)“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近代西方文明之路,而中国尚处于落后的封建文明,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器物向学习制度转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东方开始近代化之路,日本始于明治维新,中国始于洋务运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它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5.(2017·山西太原检测)刘亚洲上将指出:

“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因为在这场战争之后,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

在这个瞬间里,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作者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仁人志士开始进行制度探索

D.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

解析 由材料“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亚洲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即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当时爱国的仁人志士(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

A、B两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消极影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

答案 C

6.(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下图为《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的一幅漫画,名为《官方的礼物》,并写道:

“为纪念中国的这次运动,将要给端郡王载漪送上漂亮的首饰(项链、锁链和手链)”。

据此判断,“这场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解析 义和团运动中,端郡王载漪与庄亲王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力主慈禧对外宣战。

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与漫画《官方的礼物》内容相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7.(2016·山西高三联考)《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

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A项正确。

答案 A

8.(2017·山西临汾调研)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

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

A.以温和的方式推翻了旧政权

B.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 英国“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7·广西玉林、贵港、梧州调研)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

”该观点(  )

A.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

C.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解析 材料信息“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故B项错误;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相继出现袁世凯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内,政治都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6·新疆乌鲁木齐一诊)1923年陈独秀说:

“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

”此评论意在强调(  )

A.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解析 材料中陈独秀强调辛亥革命中的主要分子并非真正的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

结合1923年国内的背景可知,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由此可知,陈独秀说此话的意图是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A项正确。

答案 A

11.(2017·云南昆明质检)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解析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与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2016·山东淄博模拟)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能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法国大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

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材料中“特殊性”不符,故A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是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沙俄历史发展的产物,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软弱,故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是特殊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 D

13.(2016·山东济南诊断)右图是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示意图。

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

这说明(  )

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解析 图表的内容主要显示的是罢工的次数,没有涉及罢工的内容,与民主不相关,故A项错误;工人运动次数的越来越多,表明工人阶级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故B项正确;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与次数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对工运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921年中共成立以后,故D项错误。

答案 B

14.(2017·安徽安庆调研)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解析 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系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 B

15.(2017·广东梅州调研)“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

”该言论是为了(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成重庆谈判

解析 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可以看出其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与题目吻合,故B项正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属于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根据材料“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可以看出该时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

16.(2016·云南检测)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

这些政策(  )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解析 根据“劳资间地位之平等”、“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可知国民党意在调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民党的“扶助农工”政策,这是国共合作的表现,而国共合作奠定了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