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30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docx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

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当前,各受灾地区林业系统正在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为落实局党组和救灾办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技术指导,我司在组织编写并发布第一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编写了第二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此次编写工作,以科技人员深入灾区一线所获取的第一手信息为基础,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尊重客观实际和科学规律,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重点围绕种苗生产恢复、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恢复与重建、竹林复壮、林下植被恢复及利用、受损林木抚育经营、受损林木清理利用、自然保护区修复、野生动物灾后种群恢复、森林火灾防控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应对方案,供广大灾区的林业生产单位和林农朋友参考。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二○○八年三月六日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

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一、种苗生产恢复技术

(一)良种基地恢复与重建

1.种子园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种子园通过支撑固定、修枝整形、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当年和今后种子园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种子园根据树种特性,在最大限度的保存种子园无性系材料的条件下重建。

(3)已定砧未嫁接的种子园根据受损情况决定采取补砧恢复或重建的途径来处理。

(4)已嫁接但尚未进入生产的种子园树种萌芽力较强,受害木在嫁接处以上折断的,可在春季萌芽后通过增强树势管理予以恢复;受害木比例小于30%,并在嫁接处折断的,可通过补砧予以恢复;受害木超过70%的,考虑重建。

2.母树林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母树林通过修枝整形、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以提高当年或今后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母树林可根据实际情况,另择优良林分重建母树林。

3.采穗圃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采穗圃通过及时清理、整形修剪、中耕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穗条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采穗圃实生苗或无性系建立的采穗圃,并且萌芽能力较强,通过整形修剪、中耕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穗条的生产能力;萌芽能力弱的树种,在最大限度地收集和保护好剩余优良材料的同时重建。

(二)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采用网袋容器育苗可提高苗木成活率,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缩短苗木的生产周期。

1.网袋容器播种育苗技术

(1)育苗网袋规格规格分别为直径40~45mm、高度100mm,直径35mm、高度80~100mm。

(2)容器轻基质的选择选择树皮、锯屑、竹屑、稻壳等,加工粉碎发酵后应用。

参考配比为:

发酵基质原料(80~90%)+复合肥料(5~10%)+珍珠岩(5~10%)。

如果泥炭资源比较多,参考配比为:

泥炭(80~90%)+珍珠岩(10~20%)。

(3)播种技术经层积催芽后,每个容器点播中小粒种子2~3粒。

大粒种子或种子比较珍贵或量少的进行芽苗移栽。

2.网袋容器扦插育苗技术

(1)采穗圃幼化管理当腋芽(侧芽)长到20~30cm高度时采穗母株做短截矮化处理;利用组培苗、扦插苗、实生苗,可在温室里建微型采穗圃;利用一些树种萌芽能力强的特点,可挖兜埋土促萌。

(2)硬枝扦插将穗条剪成5~10cm,经ABT或其它生根激素处理后扦插到网袋容器内,插入深度3cm,然后将容器摆到架空苗床上。

(3)嫩枝扦插在喷施杀菌剂的采穗母株上剪取萌发10cm长的嫩枝做插穗,将容器放在底有筛孔的托盘里再摆放到架空的插床上。

(4)练苗在运输或移栽、造林前,要对轻基质网袋容器苗进行练苗。

(三)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1.松树(马尾松、湿地松)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苗木立枯病、落针病、松叶枯病、松针褐斑病、大蟋蟀、东方蝼蛄、松梢螟、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

(2)主要防治技术苗木立枯病重在预防,清除苗圃中的病残体;松落针病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防治;避免苗木过密,适时进行间苗和灌溉可预防松叶枯病的发生;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可防治松针褐斑病。

对地下害虫,如大蟋蟀、东方蝼蛄、小地老虎等,可通过施用经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杂草,以及用灯光和毒饵等进行预防和诱杀;对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可用10%吡虫啉乳油1000倍或40%速扑杀乳油1000~2000倍液喷洒苗木;松梢螟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

2.杉木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苗木立枯病、杉木赤枯病、杉梢小卷蛾、大蟋蟀等。

(2)主要防治方法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与松树苗木立枯病相同;对发生赤枯病的苗圃,用1%波尔多液,也可用70%百菌清500~800倍液喷洒。

杉梢小卷蛾可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杉梢小卷蛾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用20%杀灭菊酯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幼龄幼虫。

3.桉树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桉树褐斑病、桉树溃疡病、桉树灰霉病、桉苗茎腐病、桉小卷蛾、金龟子等。

(2)主要防治方法桉树褐斑病和溃疡病的防治:

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0.3度的石硫合剂;桉苗灰霉病的防治喷施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桉苗茎腐病的防治:

苗期或苗木出圃前用百菌清或多菌灵或波尔多液等用水稀释到使用浓度后喷洒苗木。

桉小卷蛾的防治:

用敌百虫600倍液加少量煤油或乐果1000倍液喷杀。

金龟子的防治:

造林时,每亩用2kg敌百虫粉均匀撒植穴内,可驱杀金龟子幼虫,用敌百虫或甲胺磷稀释成600~800倍液喷在叶面,可有效毒杀成虫。

二、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恢复与重建技术

(一)杉木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杉木造林应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I、II类地,土层深厚、水肥条件较好的红壤或黄红壤。

尽量选择坡度小于25度的地方。

(2)整地对采伐迹地上杂灌较多的造林地采取挖大穴的整地方式,规格50cm×50cm×40cm。

造林前施基肥,以钙镁磷肥为主,200~300g/穴。

(3)造林初植密度初期间伐利用小径材密度为2m×2m,不间伐的为3m×2.5m。

(4)苗木选择选择一级苗造林,苗高30~40cm,地径0.4~0.5cm。

受冻害的苗木不能上山造林。

(5)造林方法造林前将苗木根部打上泥浆,造林时先回表土,再回生土,根系舒展,回土打实,高度以穴表以上为好。

如营造混交林,比例以3杉:

1阔为宜,类型可采用行状或随机混交。

(6)萌芽更新造林采伐第二年,在伐桩上保留一株粗壮萌条,同时补植阔叶树种进行混交,每亩70~80株,保留杉木80~90株,形成混交林。

2.中幼林抚育技术

造林后的前3~4年每年除草、抚育2次,有条件的可结合抚育进行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的施肥,施肥量50~100g/穴。

8~10年生的和15~16年生的中幼林,间伐强度为25~30%,最终每亩保留70~80株,20~25年采伐培育好的大中径材。

间伐后可适当施加尿素和复合肥,200~250g/株。

(二)马尾松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以阳坡、半阳坡或半阴坡为宜,坡度小于30度,立地指数14以上,以黄棕壤、黄红壤、黄壤或红壤为宜,忌在积水或排水不良的地段造林。

(2)整地带状、穴状、水平带环山整地,做到内低外高,不允许采用炼山整地和全垦整地。

植穴梅花状排列,规格40cm×40cm×30cm。

(3)造林初植密度立地指数12~14林地,初植密度1.5m×1.5m或1.5m×2.0m;立地指数14以上的,初植密度2.0m×2.0m或2.0m×2.5m。

(4)苗木选择以优质裸根苗造林为主,提倡苗高大于12cm的容器苗造林。

(5)造林方法大田裸根苗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2~2/3,复土略高于地面。

容器苗造林须把容器袋剥掉,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造林。

2.抚育技术

(1)除草带状整地林地采用带间砍杂,带面松土除草;穴状整地的采用逐年扩穴连带,松土深度10cm。

第1~2年每年5~6月和9~10月各松土除草1次,第3年9~10月松土除草1次。

(2)施肥苗木栽植前施钙镁磷肥,0.15~0.25kg/穴。

中龄林第1次间伐后施复合肥,0.25kg/穴。

(2)间伐林龄12~14年进行一次间伐,密度为80~100株/亩。

采用下层间伐法,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严禁“拨大”的做法。

(三)湿地松、火炬松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低于150m,坡度小于15度的丘岗地,土壤厚度大于30cm,石砾含量低于50%的林地。

北风风口、坡度大、较窄山沟处和山脊不宜选作造林地。

(2)造林初植密度初植密度为2m×3m~3m×3m。

坡度较大的,行距以水平距为准。

(3)苗木选择剪除过长和机械损伤根,用松树苗圃土或含有1000株/克ABT3的泥浆打浆造林。

(4)造林方法用材林基地,须配置30%的伴生树种。

(5)施基肥先回表土,然后施过磷酸钙150~200g/株,再回生土。

2.抚育技术

(1)幼林抚育立地较好区域宜采用1-2-1-1的4年5次。

一次抚育宜5月前完成;二次抚育的第1次宜在5月底前,第2次宜在9月初后进行。

立地一般的宜采用每年1次。

抚育以扩穴抚育为主,规格1m×1m为宜,亦可带状抚育,规格为带宽1m。

(2)施肥结合幼林抚育第3年对幼林可以磷铵复合肥或尿素或三元复合肥追肥1次,50~100g/株;另外,可结合间伐对保留木进行1次扩穴1m×1m,并追肥1次,100~150g/株尿素或磷铵复合肥为宜。

(3)修枝、间伐7~8年生的进行1次修枝,以调整林分结构,适宜的首次间伐应在10~12年进行;间伐强度以株数30%为宜,二次间伐间隔期应在5~7年为好。

(4)湿地松采脂采脂要注意起始年限和采割强度,15年生的胸径20cm开始,割面不大于30%。

主伐前2~3年或间伐木可强度割脂。

3.受灾林分改造技术

(1)轻度弯曲的林分适度修枝,进行1次松土、施肥春抚,促进恢复;轻度弯曲的幼林,适度培土扶正,促进林木生长。

(2)树干折断率不超过40%的林分伐倒折断林木,扩大未折断林木的营养面积,促进未折断林木恢复长势,防止冻害加剧。

冻害解除后应进行1次松土、施肥春抚,以促进根系及树势恢复。

(3)树干折断和倒伏率40%~70%的林分冻害解除后对林分应进行1次培土、施肥和春季抚育,以促进树势恢复。

折断和倒伏林木伐除后应进行以阔叶伴生树种为主的补植。

(4)树干折断和倒伏率70%以上的林分清除倒伏和折断木,重新整地造林,树种选择抗性较强的落叶树种、火炬松等。

(5)侧枝折断的成林用锯紧贴树干部位修去断枝残桩,并可用石灰水或白漆涂白,保护伤口,防止病虫侵害。

(6)受灾严重地区的湿地松和马尾松禁止采脂1~2年,休养生息。

(四)桉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桉树林木防寒(冻)措施

(1)幼林抚育和追肥栽植当年抚育和追肥各2次,第2年抚育和追肥至少各1次。

抚育和追肥一般在5月和8月底前完成。

寒冷天气来临前喷施1次叶面肥加防病药,叶面肥可选用0.1~0.3%磷酸二氢钾。

(2)烟熏防霜冻在背风较开阔的林外低处均匀布置熏烟点进行人工熏烟保温,构筑烟堆须符合林区用火规范。

2.桉树苗木防寒措施

(1)覆盖或设置风障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达到保温防寒的效果。

(2)熏烟保温防寒在圃地依次堆放树枝、湿柴等,上盖8~10cm厚土层,做成高度1.0~1.5m、底部直径1.5~2.0m的烟堆(燃放时不可有明火)。

3.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