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17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1章绪论

1.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学生打开微生物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1.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

做什么?

以及与人类的特殊关系(历史、现在与未来)。

2.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3.展望微生物学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2.授课主要内容:

1.1微生物

一.微生物与人类二.微生物及其共性三.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

1.2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微生物的发现二.微生物学发生、发展和展望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

微生物及其共性,微生物学建立的主要人物与贡献,

熟悉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了解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自学

微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关的内容

 

第2章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向学生介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使他们了解微生物学在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与动植物学研究的不同,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授课主要内容:

2.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2.接种操作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稀释倒平板;2.涂布平板;3.平板划线;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富集培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调整到微生物生长控制讲授之后)

七、二元培养物

2.2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2.暗视野显微镜;3.相差显微镜;4.荧光显微镜;5.透射电子显微镜;

6.扫描电子显微镜;7.扫描隧道显微镜8.原子力显微镜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1.光镜制样(染色观察;活体观察);

2.电镜样品制备(不讲,学生可自学)。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掌握

1.分离获得纯培养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常用显微技术(普通光镜/透射/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及光镜观察样品的制备

3.基本概念:

纯培养、分辨率、

熟悉

1.熟悉无菌技术并结合实验课掌握相关操作

2.熟悉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了解

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新技术方法

自学

电镜样品制备

 

第3章~第4章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三章:

微生物的类群及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生物

为了授课的系统性,本部分汇总了课本上不同章节的的内容并按照类群-形态-结构-功能的脉络进行了系统化。

教学内容来源包括:

第二章:

第3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主要为形态学内容)

第三章:

第1-2节(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

微生物的多样性部分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三菌和三体)、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主要为酵母和霉菌)的基本结构特点(群体/个体)、功能和生活特性,对细胞型微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概念。

2.授课主要内容:

3.1真细菌的类群、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粘细菌

五、蛭弧菌

六、蓝细菌

重点: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真细菌的基本特性

3.2古生菌

一、概念的提出

二、细胞形态

三、细胞结构

重点:

古生菌的概念及其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4真核微生物

一、霉菌

二、酵母菌

重点:

霉菌、酵母菌的主要特性(细胞形态及生活史,并注意将霉菌-放线菌;酵母-细菌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第三\四章微生物的类群、形态、结构和功能

掌握

1.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重点:

细胞壁、细胞膜、芽孢、糖被、鞭毛)

2.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枝原体、立克次氏体的基本特性

3.古生菌的概念及其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4.霉菌、酵母菌的主要特性(细胞形态及生活史,并注意将霉菌-放线菌;酵母-细菌进行分析、比较)

熟悉

1.细菌细胞在细胞质、内含物和核区方面的特性。

2.粘细菌、蛭弧菌和蓝细菌的基本特性

3.酵母与霉菌的菌落特征

了解

1.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原核生物细胞的差异比较。

2.原核微生物及真核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应用实例越多越好!

自学

 

第5章病毒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病毒这个微生物世界中特殊成员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包括病毒的特点、概念的发展、定量的基本方法、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生活规律等。

2.授课主要内容: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病毒

5.1病毒的一般性质:

一.特点、定义及宿主范围;二.定量测定(蚀斑测定);三.群体特征(包涵体;蚀斑)。

5.2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大小和形状;壳体结构;包膜结构;结构类型

二.化学组成:

核酸;蛋白质;脂质;糖及其他

5.3病毒的复制-以噬菌体为例

一.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复制周期;一步生长曲线.

二.温和噬菌体的溶源化。

5.4亚病毒因子:

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第五章病毒

掌握

1.基本概念:

病毒的效价;包涵体;核衣壳;毒粒;病毒的复制;反受体(病毒吸附蛋白);一步生长曲线;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原噬菌体;溶源性与溶源性细菌;溶源转变;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2.病毒的特点以及与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比较区别

3.病毒壳体的作用及其3种基本结构

4.病毒包膜及其中糖蛋白的功能

5.病毒粒子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类、醣类及阳离子)

6.病毒核酸的主要类型及其正负极性的定义

7.何谓病毒的结构蛋白质?

其结构蛋白主要包括哪些?

这些结构蛋白的作用?

8.病毒(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的6个过程

9.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细胞表面的哪些成分可作为噬菌体特异性吸附的受体成分?

10.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熟悉

1.基本概念:

病毒的宿主范围;DI颗粒

2.熟悉颗粒计数和效价测定法的原理和用途

3.病毒粒子的其他化学组成(脂类、醣类及阳离子)的作用

4.类病毒的分子结构中,哪些功能区域与其致病性相关?

 

5.PrPSc与PrPC以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朊病毒增殖和致病的构象变化假设?

7.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各自的特点

8.溶源性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9.病毒包膜的来源

了解

1.了解病毒的形态和大小的多样性

2.如何设计实验检测和判断某一菌株是否为溶原菌?

3.动植物病毒的复制周期

4.朊病毒引起的人与动物的疾病

自学

1.病毒举例(很好的进展性综合读物)

2.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3.病毒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4.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5.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第6章微生物的营养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2.授课主要内容:

6.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6.2培养基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6.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膜泡运输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掌握

1.微生物细胞的6大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

2.水活度的概念及应用

3.4大营养类型及其分类标准

4.碳氮比的概念及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对碳氮比要求的差异和特点

5.不同条件下保持培养基pH稳定的方法

6.不同微生物对生长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

7.举例说明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8.半固体培养基及其用途

9.4种主要营养运输方式(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膜泡运输)的基本特点

10.主动运输方式中的ABC转运系统,PTS基团转移系统

11.生长因子、培养基、

熟悉

1.实验室常用于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的培养基及其组成特点

2.为满足好氧菌和厌氧菌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实验室常用的措施有哪些?

3.培养基常用固化剂-琼脂;适合自养菌用的培养基固化剂?

4.其他各种不同培养基的用途

了解

1.了解培养基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2.刃天青有何用途

3.未培养微生物,关注该类微生物培养方面的技术进展

4.主动运输的其他方式

自学

第7章微生物的代谢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微生物的各种产能途径(方式)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产能方式)以及微生物所特有的耗能合成代谢。

2.授课主要内容:

7.1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发酵;2.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氨的氧化;2.硫的氧化;3.铁的氧化;4.氢的氧化。

三.光能营养微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

1.蓝细菌的光合作用;2.紫色和绿色细菌的光合作用;3.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四.能量转换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3.光合磷酸化。

7.2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二氧化碳的固定,固氮作用,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

7.3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7.4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

1.葡萄糖到丙酮酸的4个主要途径。

2.概念:

发酵与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3.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能比较

4.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酒精发酵;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

5.硝酸盐呼吸及其意义

6.Stickland反应

7.硝化细菌类群、硫氧化菌、铁氧化菌及氢细菌的能源物质各为何种物质?

其氧化产能的特点?

其产生还原力的最大特点?

8.比较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9.蓝细菌、其他光合细菌及嗜盐菌光合作用的特点及比较。

10.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