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499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docx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

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

  根据《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我乡认真开展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进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我乡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乡域建设规划清晰且有成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现就调研的基本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诗礼乡位于XX县城最北端,距县城 101公里 乡。

东北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隔黑惠江相望,东南与鲁史镇相连,西北与昌宁县毗邻,地处一州两市结合部。

地跨北纬24°51′—25°02′,东经99°50′—100°00′,版土面积217.074平方公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海拔 1100米 ,最高海拔 2857米 ,政府机关驻地海拔 1580米 。

属中亚热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 17℃ ,无霜期283天,年平均降雨量 1400毫米 。

土壤以黄、褐壤为主。

植被多为云南松、针叶、栎类、桤木、灌木等。

全乡辖14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6235户24225人。

有耕地27742亩,其中,水田5535亩,旱地22207亩,人均占有耕地1.17亩,有森林面积180295.7亩,森林覆盖率51%。

  

  人员构成  

  设置党委1个,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纪委书记1名,人大设置人大主席1名,政府设置乡长1名、副乡长3名。

共有行政编制28名,实有26名;事业编制44名,实有39名;乡财政所编制3名,实有0名,机关工勤2名。

  

  机构设置及职能设定  

  1、党政机构  

  党政办公室  

  主要职责:

承担机关日常工作的运转协调,具体履行机关日常党务政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统战、民族宗教、机构编制、文秘、督办、电子政务、保密、财务、国有资产监管、党员培训教育、后勤保障等职责,负责“为民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负责乡人大、政协、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日常工作。

编制9名,实有9名。

  

  经济发展办公室  

  主要职责:

承担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管理、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林权管理、水利建设与管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招商引资、企业管理、统计、扶贫、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监督、市场监督等职责。

编制4名,实4名。

  

  社会事务办公室  

  主要职责:

承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食品安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责。

编制4名,实有4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主要职责:

承担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群众信访工作等职责。

编制2名,实有2名。

  

  2、事业机构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9名。

  

  主要职责:

承办农业、水利、农业机械、畜牧兽医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治、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性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3名  

  主要职责:

承办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3名。

  

  主要职责:

承办文化宣传、广播电视、群众性体育活动及相关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服务性工作。

  

  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4人。

  

  主要职责:

承办农村土地开发和利用、村镇规划、村容镇貌、道路交通建设、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用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服务性工作。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0名。

  

  主要职责:

承办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服务性工作。

  

  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名。

  

  主要职责:

承办林业技术推广、森林病虫害预防、护林防火、林权管理等服务性工作。

  

  财政所。

为乡管理的股级财政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编制3名,。

  

  主要职责:

承担编制乡财政预算、惠农政策资金兑付管理、财政资金监管、国有资产管理、组织财政收入入库管理、全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及村级财务收支行为规范监管等职责。

  

  运行机制  

  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执行,各部门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

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健全完善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

以作风建设为主线,健全完善高效的为民服务机制。

以提高效能为关键,健全完善协调的统筹联动机制。

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健全完善务实的教育培训机制。

以科学发展为核心,健全完善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

以预警防范为保障,健全完善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基本情况  

  全乡目前共有基层党组织55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4个,党支部40个,共有党员1249人,其中预备党员26人,女党员230人,少数民族党员182人。

35岁以下党员371人,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40人,外出流动党员13人。

  

  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紧紧抓住“双推进”项目实施这一机遇,担起让群众脱贫致富、建强基层党建之责。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实施“585”工程,把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与开展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体系、队伍、阵地、资源、服务上“双推进”,力争扶贫与党建实现共建共赢。

扎实开展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综合为民服务平台、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党建基础规范化等建设,全方位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启动自然村活动场所建设12个,完成主体工程建设3个,启动“三通一平”基础工程8个,完成活动场所规划选址13个,正在优化选址12个,启动农村家庭党校建设30所,完成建设3所。

二是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络化服务,开展14个村为民服务站规范工作,完成服务站制度、服务站工作人员公示牌更新。

建成乡村两级综合服务平台15个,培训操作人员43人,达到每村不少于2人会操作使用要求。

三是探索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创建工作,启动永复、诗礼、古墨、三合、永乐等5个村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机制创建,古墨、永乐2个村已正式运营,诗礼、永复、三合完成经济实体创办,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其余9个村正在思考股本来源、探索合作机制。

四是围绕基层党务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认真对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各项要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清单检查、典型带动等措施,对全乡党员发展管理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按“一人一档”要求完善党员档案。

强化“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执行力,落实《云南省从严从实管理党员若干规定》,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狠抓《支部工作手册》使用培训、指导和督促。

完成14个村党务和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统一规范,拆除已过失的宣传栏、制度牌。

对14个村活动场所进行统一规范,完成红旗、党徽、活动场所牌匾、党建档案柜、档案盒等订制工作。

完成14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阵地标准化建设。

  

  三、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情况  

  乡镇机构改革后,重新定位了政府职能作用,规范了机构设置和运行体系,逐渐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型、管理推动型向服务型、法制型的职能转变。

一是领导班子结构更趋优化,班子成员的年龄、专业、特长、气质等结构实现了互补融合,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是机构设置进一步合理,将原来的“七站八所”按照行政、事业两大块,根据类别分类设置,其中设置党政机构4个,事业机构7个。

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卫生院等单位,均实行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直属管理。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按照类别实行定编划岗,对行政、事业、工勤及大学生村官等各类人员身份进行了清查和明确,解决了编制使用不规范、人员冗余、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四是职能得到了有效转变。

把职能转变到“服务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民计、维护农村稳定”上来,有效解决了“缺位”和“错位”现象,突出强化了政府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实现了工作职能转向、重心转移,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情况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效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一是完善机构和制度。

按要求各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村务公开的各项制度。

二是明确村务公开内容,即:

公开村务、财务等内容。

主要公开计划生育、宅基地申请、建设扶贫、救灾、救济款物、优抚金发放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事项等情况。

三是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有关工作措施和制度,使村务公开工作长期有人管、有人抓、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五、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坚定不移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社会管理,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着力开展平安诗礼、法治诗礼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和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

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责任体系,加强综合协调,严格监管执法,落实各项措施,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是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规划,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

四是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坚持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四调”联动对接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一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年龄老化,党员先进性不突出,文化程度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部分村两委干部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四是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

五是农村集体负债多,收入少。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抓住关键,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

二是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

四是抓住重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是抓住火候,壮大集体经济,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六是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设权责统一的班子。

  

    

  中共诗礼乡委员会  

   XX年1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