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409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特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春节特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春节特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春节特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春节特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节特刊.docx

《春节特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特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节特刊.docx

春节特刊

 

2009春节特刊

 刊号:

97872010901>                

2009年第1期(总第1期)

 

我家乡的文化

目录

 

刊首语…………………………1

春节…………………………2-8

宜昌的春节……………………9-10

过年…………………………10-11

 

刊首语

 春节,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由于我国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语言文字的不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异,就拿春节节名来说,叫法也有多种多样。

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

白节,蒙古族同胞对春节的称呼。

客家年,贵州贵阳附近苗族同胞对传统春节的称呼。

扩塔,云南南部边陲山区拉祜族同胞对春节的称呼。

阿涅,达斡尔族同胞对春节的称谓。

吃立节,广西九州、凭祥一带壮族同胞对春节的称呼。

盍什节,傈僳族同胞对春节的称谓,是傈僳语的音译,即“一年之首”之意。

卡秋哇,云南西部独龙族同胞对春节的称呼……

这仅仅是春节的叫法,只是粗略的谈谈。

在刊内,我们还会为您详细介绍。

如果想做第一个牛气冲天的人就一起来看看吧!

 

[由来]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三元”等。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

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

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

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

“年,谷熟也。

从禾,从千声。

”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

“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

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

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谷物。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

“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

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这种说法大概是后人根据年俗传统附会的。

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

“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习俗]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

迎新首先要除旧。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

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

“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

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

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

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

“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

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

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

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

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

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

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

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

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

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

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

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

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

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

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

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

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

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

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

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

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

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

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

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

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宜昌的春节

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

年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居住土家族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

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

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

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

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

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

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

节日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过年,现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这一习俗。

“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虫的节日,要自念谚语,祈望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信仰土家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最大的神,处处保佑子孙。

普遍信奉“土王”,传说“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节日都要烧化钱纸,祭祀祖先和“土王”。

土家族还信奉土地神,过年期间,凡是走亲访友经过土地庙时,都要烧香化纸,也还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庙”的,庙内供有冉、杨、田三神位,祈祷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背景:

湘、鄂、川、黔边界上家族的一些地方,每年要过三次年:

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汉族以及一些有关民族过大年(简称“过年”,即春节)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

土家族人提前一天赶着过年,故称“过赶年”。

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赶年呢?

在湘、鄂、川、黔边界民间流行着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说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

传说明嘉靖年间倭寇(日本)入侵中国,永顺土司工彭翼南奉命出征,他率领士兵三千,提前一日过了年奔赴前线,大败倭寇,立了“东南战功第一”。

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同时,也为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永顺县土家族人就定在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年,这种“过赶年”的习俗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打败异族的骚扰。

缘于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

于是,本民族头领便施巧计,出奇制胜。

头领让民众提前一天过年,尔后,率领将士猝然出击,敌人过年大吃酒肉,毫无戒备,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撤离。

还有一种说法,土家族人祖先贫困,给财主当长工,穷得无法过年,不能合家团圆,只好提前一天“团年”。

另外也有说,四川西阳、秀山一带的士家族人分别在农历三月三、四月十七过年,是因为明代万历年间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期不一致,所以过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

 

摘自新浪博客

 

过年

我们家过年与众不同。

在我们家,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打扫自己的房间,这样一来,大人们就会评“小帮手”,评到的孩子可以获得压岁钱之外的奖励;第二件大事是准备新年礼物,孩子们可以在团年饭前后相送,也可以藏在某个地方,让对方带着欣喜去寻找;第三件事是可以用零花钱给自己买些小玩意儿,像书籍啊、零食啊、烟花鞭炮什么的,可惬意了!

在这个时候,大人们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收拾房间、买年画对联、购买年货、准备新衣、分装红包等等。

因为街上的店铺从年三十很多都放假关门了,所以一切都要在年三十之前准备好,真可谓----不亦乐乎啊!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里生上一盆红红的火,大人们要一个个的跨火盆,取义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除夕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忙活,先是早点然后忙中午团年饭,看着一盘盘的美食不断诞生,我们几个孩子总是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开饭了,首先要拜神,然后是祭祖,接着以长辈为上后辈为下依次入座。

人多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会被另外安排一桌。

饭间开始祝酒,家里讲究不能叠词,我就率领妹妹引用对联来做祝酒词,总是会赢来许多褒奖和鼓励呢!

晚饭我家要去爷爷奶奶家团年,所以午饭后,姥姥家的大人们就提前派送压岁红包了,这是我最期待的!

最有意思的是舅舅的红包,那是涌上前去抢的!

晚上的年饭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家里CD不断传送着《喜洋洋》的欢快韵律,家里大红灯笼高高挂,春联年画墙上贴。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火炉旁包着饺子,我嚷嚷着要在饺子里包奶糖,因为----甜甜蜜蜜嘛!

奶奶说包几个米酒馅儿的,象征家庭事业长长久久;还有洗干净的硬币包的呢,那可是----财源滚滚呐!

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看着喜庆欢笑的春节晚会,还有窗外阵阵璀璨的爆竹烟花,我们都在笑啊笑啊笑啊……

新年初一拜父母,我的口袋可鼓起来啦!

初二亲戚来给我们拜年,另外初二是个特别的日子----我的生日!

所以每年的这一天,我都是在“生日快乐”的祝福声中度过的!

中午我给妈妈送了几朵百合花,感谢妈妈辛苦诞生了我,并且每年这个时候都在忙碌!

所谓“儿的生日,娘的难日”!

从初三开始,我就和爸爸妈妈走亲戚会朋友,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可热闹啦!

我喜欢过年,因为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会带着快乐、欢笑奔向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

装帧设计:

出版发行:

阳光出版社

总字数:

7923

总定价:

15.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