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87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学案

1.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知道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了解硬水和软水,会熟练地区分和转化;

3.学会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二、自主学习案

1.通过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常见的净水方法有、、

、等。

2.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

等。

3.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固体,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分离开来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原因是。

二低:

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b.原因是。

三靠:

a.b.c.

4.含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是硬水,反之是软水;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为。

5.生活中用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用的方法来软化水,加热时要加入,目的是;冷凝管中冷水的流向是

(填“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①;②;③。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直到澄清为止。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

如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

6.活性炭既能滤去液体中的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的杂质。

7.净化水的方法有:

等方法。

若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三、当堂检测

1.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种类的水。

其中纯度最高的是()

A.海水B.泉水C.蒸馏水D.自来水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纯净物

B.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等天然水因含许多杂质属于混合物

C.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已经自来水厂净化,属于纯净物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

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过滤的混合液可直接倒入漏斗中B.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滤纸三层处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4.水的净化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净水方法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B.吸附C.蒸馏D.静置

5.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

6.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7.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处理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的臭味

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黄山毛峰”是我国著名的茶叶品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三种元素组成②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③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④属于化合物⑤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

46.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⑤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C.当X=8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

D.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3.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则不满足的是()

A.甲是O2,丙是CO2B.甲是H2,乙是O2

C.乙是NaOH,丙是Na2CO3D.甲是HNO3,丙是NaNO3

4.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大理石投入足量盐酸中

B.

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

C.

稀释NaCl溶液

D.

稀H2SO4中滴入BaCl2溶液

5.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e②Fe2+③KClO3④

A.①和③可表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B.③中的“3”表示氯酸钾中含有3个氧原子

C.②和④表示的粒子均是离子

D.④和⑤表示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6.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C.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D.

镁在氧气中燃烧

7.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鉴别NH4NO3和NH4Cl﹣﹣加熟石灰研磨

B.鉴别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闻气味

C.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适量铜粉

D.除去NaCl中的KNO3﹣﹣降温结晶

8.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9.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

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②④B.②⑤C.①⑤D.③④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Na

22.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A.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B.Si的元素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11.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

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生锈条件

探究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A.AB.BC.CD.D

12.“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乙硫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硫醇中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6

D.X的化学式为SO2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14.某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天平平衡后,砝码放左盘,氯化钠放右盘,游码在零处

B.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用生锈砝码称量

15.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甲乙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

B.在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C.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D.依据图二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

二、填空题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氯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3)氦、氖、氩三种元素属于同一______(填“周期”或“族”)。

(4)写出由原子序数为7、8、19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复合肥料的化学式______。

17.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18.下表是学校餐厅为学生提供的对应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物品

筷子

餐盘

餐桌

餐椅

材料

竹子

不锈钢

不锈钢

塑料

(1)以上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及餐桌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3)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捶打),生铁转化为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学校的餐桌、餐椅不仅外形美观,材料轻便、牢固,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______。

三、简答题

19.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20.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3℃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具体操作为: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下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A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4)以上实验说明:

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实验中有些实验必须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来进行,请你举例说明。

_____

五、流程题

22.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试写出试剂A与B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2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资料:

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但可以和氢氧化钠、氢氟酸等物质反应。

某同学根据资料重新设计方案提纯碳酸钡:

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滴加足量的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A.蒸馏水B.氢氧化钠溶液C.氢氟酸溶液

六、计算题

23.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g;

②该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和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写出计算过程)?

24.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未变浑浊,他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

请你与他们一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石灰水未浑浊?

(猜想假设)猜想①:

石灰水已变质;

猜想②:

制得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猜想③:

_____。

(实验验证)

(1)同学们为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他们将适量的原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入小试管中,然后_____(填写实验操作过程),他们根据实验现象确认了石灰水未变质。

他们接着探究,通过实验又否定了猜想②。

(2)同学们继续设计了如图1实验来探究猜想③:

①如图1,加入B装置后,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故猜想③正确。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B中主要溶质的化学式:

_____。

(3)小组同学pH传感器测得纯净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pH的变化曲线。

如图2所示,已知BC段反应生成的是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的过程。

请你回答:

①A点溶液的pH约为_____,AB段pH下降较快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D点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

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A

A

C

B

B

A

B

A

C

C

B

D

二、填空题

16.质子数不同族KNO3

17.

18.塑料铁(或铬等)乳化C+O2

CO2化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合理即可)

三、简答题

19.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20.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90克有晶体析出B>A>C

四、实验题

21.

放置在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口外侧有大气泡逸出ACD排水检验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

五、流程题

22.过滤BaCO3+2HCl===BaCl2+H2O+CO2↑KClCO2B

六、计算题

23.410.6%10%

24.7%3.4t。

七、探究题

25.可能是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导致石灰水不浑浊用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或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等合理答案也可)2HCl+Ca(OH)2=CaCl2+2H2O吸收氯化氢气体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填HCl、H2CO3或HCl、H2CO3、CO2,也给分,但是没有HCl不给分)填12或14CO2+Ca(OH)2=CaCO3↓+H2OCa(HCO3)2、H2CO3;或填H2CO3给分,但是只填Ca(HCO3)2不给分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

B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滴加肥皂水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CuCl2、Na2NO3、Na2SO4

B.BaCl2、Na2CO3、HCl、(NH4)2CO3

C.FeCl3、H2SO4、NaNO3、NaOH

D.Na2CO3、Na2SO4、HCl、H2SO4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铁粉

与盐反应

可从废定影液(含AgNO3)中回收银

B

盐酸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焊接金属前,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C

烧碱

与酸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

D

活性炭

吸附性

作净水剂

A.AB.BC.CD.D

4.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生石灰加入水中:

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溶液,放热,水沸腾

C.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

银白的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水注入浓硫酸中:

水浮在浓硫酸上面,放热,水沸腾,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H2O(H2O2)

加入少量MnO2,过滤

B

KNO3[Ba(NO3)2]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蒸发

C

CuO(Cu)

通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

CO2(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A.AB.BC.CD.D

7.实验室的试剂常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浓盐酸变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D.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打开盛有浓硫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D.把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9.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

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C.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10.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AB.BC.CD.D

1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不一定”,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团的化合价不一定为零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含有氧气的物质不一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12.文明洛阳。

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公交车能源更新。

私家车限号出行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

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13.如图是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比c大

B.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5

C.t1℃时,a、c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a、b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一定比析出b的质量大

1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

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5.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

(2)农村一些家庭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摄入较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常见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4)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

(5)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

17.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8.25℃时,向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充分溶解后,甲、乙还有剩余,丙全部溶解。

然后将三支试管加入盛有80℃水的烧杯中,甲没有明显变化,乙全部溶解,丙有固体析出。

如图1所示。

请回答:

(1)烧杯里的三个试管中,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b”或“c”)。

(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的是_____(选填“甲”、“乙”或“丙”)。

三、简答题

19.图1是氮元素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铝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2)氮元素与铝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不同。

(3)A和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A_____D(填“<”、“=”、“>”)。

20.用“候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雯同学称取该样品5.6g加入到盛有100g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103.4g。

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21.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