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752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docx

高三模拟调研语文试题1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年高三9月模拟调研语文试题

(1)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基础知识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4.为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②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

③油菜花在四周里舞动的时候

④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

⑤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

⑥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

A.③⑤①⑥②④B.③⑤⑥②④①C.②⑤①③⑥④D.②⑥③④⑤①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深邃(suì)    漫溯 ( shuò )   沉淀 (dìng)       颓圮(pǐ)

B. 百舸争流(kě) 寥廓(liáo)     峥嵘(zhēng róng)  青荇(xìng)

C. 浪遏飞舟(è)  佝偻(gōu lóu)  叫嚣(xiāo)        刀俎(zǔ)

D. 残羹(gēng)   长篙(hāo)   憩息(qì)          变徵之声(zhǐ)

评卷人

得分

二、语文文字运用

6.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名句默写

7.

(1)朱弦已为佳人绝,。

(黄庭坚《水调歌头》)

(2),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5)树欲静而风不止,。

(《孔子集语》)

(6),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7),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远浦归帆》)

(8)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评卷人

得分

四、诗词鉴赏

8.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

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

②阴虫,指蟋蟀。

8.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

9.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6分)

评卷人

得分

五、文言文文本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西湖七月半

[明]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选自《说库》本《陶庵梦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优傒优良B.竹肉相发歌喉

C.茶铛旋煮不久D.轿夫擎燎火炬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五类看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簇拥而去鲤趋而过庭

D.笑啼杂之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娃闺秀”“童娈”“名妓闲僧”“好友佳人”“韵友”“名妓”皆是作者眼中的“七月半之人”。

B.五种人,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更是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C.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俗人眼中似无可看,而在雅人的眼中,则处处是诗。

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D.本文是一篇绝妙的记游散文。

文字简洁,描写生动,构思新奇。

最后一段从前面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转为第一人称的叙述。

开头奇警峭拔,结尾韵味悠长,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19.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分)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4分)

②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3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

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

“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

”彭越曰:

“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

“请仲为长。

”越谢曰:

“臣不愿与诸君。

”少年强请,乃许。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

于是越谢曰:

“臣老,诸君强以为长。

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

”令校长斩之。

皆笑曰:

“何至是?

请后不敢。

”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乃谓留侯曰:

“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

”留侯曰:

“与此两国约:

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

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

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

项籍已死。

春,立彭越为梁王,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

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高帝怒,使人让梁王。

梁王恐,欲自往谢。

其将扈辄曰:

“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

不如遂发兵反。

”梁王不听,称病。

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

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

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

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

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

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

吕后白上曰:

“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

”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

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

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有删节)

【注】彭越此时被封为梁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期旦日日出会期:

约定

B.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引:

拉出

C.使人让梁王让:

知会

D.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掩:

突袭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直接表现彭越见识与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两龙方斗,且待之

②往从彭越,曰:

“请仲为长。

③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④彭越乃悉引兵垓下,遂破楚

⑤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⑥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

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⑤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越曾经做过强盗,秦末时社会动乱,豪杰并起,彭越没有急于起事,而是耐着性子,择时而动。

B.彭越虽然归附了刘邦,但显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打算完全听命于刘邦,所以刘邦才采用了留侯张良的计谋,以利诱之,彭越才助刘邦消灭了项羽。

C.少年推举彭越为首领,彭越为了立威,在第二天集会时找借口杀掉一个不服从自己的人,一下子就震住了大家

D.彭越被贬蜀州,路上遇到吕后,本想求吕后替自己求情,却没有想到吕后反而劝刘邦彻底消灭彭越,以绝后患。

这显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7.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3分)

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

“请仲为长。

”越谢曰:

“臣不愿与诸君。

”(3分)

(2)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4分)

评卷人

得分

六、现代文文本阅读

1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千百户制度,是一种以千户、百户等官吏为主体的藏族基层管理制度。

清雍正十年(1732年)夏,应西宁办事大臣达鼐奏请,西宁、四川、西藏派员勘定界址,三方交界之地的藏民七十九族之中近西宁者归西宁管辖,近西藏者暂隶西藏。

在归西宁管辖的四十族之内,依据族人多寡,从本族豪酋之中委任土官,令其治理地方,管辖属民。

“其族内人户,千户以上,设千户一员。

百户以上,设百户一员。

不及百户者,设百长一员……千百户之下,设散百长数名”。

可见,“千户”、“百户”的称谓与他们当初所管辖的属民户数直接相关。

这里提到的“百长”有两种:

一是管辖属民不足百户的土官,《番例》称之为“管束部落之百长”;一是“散百长”,即并不具体管辖人户,而是置于千户或百户之下,协助其工作,《番例》称他们为“小百长”。

《番例》还常常提到小头目、十家长等职称,并规定:

“每十户设立头目一名”,若不遵行,千百户要受到处罚。

顾名思义,“十家长”只是在十户左右的属民中产生影响。

在《番例》各条款中,十家长和小头目从未被同时提及,二者所指很可能是同一职级,只不过称谓不同而已。

《番例》在量刑时,常常把十家长或小头目与平人相提并论,说明他们的地位与平人相差无几。

《番例》在论及有关职权时,往往没有提到“散百长”或“小百长”,表明他们在诸多方面没有权威。

这样,千户、百户和管束部落的百长是千百户中的主要人物。

中央王朝通过千百户对藏族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

千百户的职位由中央政府分封,并依据其是否管束部落分级管理,千户、百户和管束部落的百长“俱由兵部颁给号纸,准其世袭”。

其世袭传承,无疑由西宁办事大臣呈报有关材料经朝廷审批,换取相应执据,完成权力交替。

散百长“由西宁夷情衙门发给委牌”。

由于他们不管束部落,其管理权限在西宁办事大臣衙门。

散百长职务不能世袭,因此西宁办事大臣衙门对其职务任命、人选变动有较大的自主权。

其次,朝廷以会盟形式与千百户保持政治联系。

史书记载,历史上清廷曾与藏族千百户实行会盟制,即一年会盟一次,三年后间年会盟一次。

会盟是千百户责无旁贷的义务。

清王朝通过会盟显示出对千百户的绝对领导和对藏区的严格管辖权。

千百户的一般性违法行为与民同罪,当事人职级越高,罚服越重。

根据管理权限,处分权应属清中央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西宁办事大臣衙门。

根据《番例》规定,千户、百户和管束部落的百长均有权处理本部落内的诉讼。

但司法管辖权却属于清王朝。

千百户调处诉讼所依据的《番例》本身由代表清王朝的西宁办事大臣衙门所颁行,作为司法和执法人员的千百户受清王朝的严格约束,其违规违法行为无一例外地受到处罚。

所以,他们也仅仅是代表清王朝行使司法权。

(节选自何峰《从<番例>看藏族千百户制度》)

1、下列关于“千百户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千百户制度是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应西宁办事大臣奏请,由中央设置的针对藏民的管理制度。

B、千百户制度以千户、百户等管理为主体,包括百长和散百长等官吏在内的藏族基层管理制度。

C、“千户”、“百户”的称谓与官吏当初所管辖的属民户数直接相关,而“散百长”则与管辖人户无关。

D、千百户中的主要官吏是千户、百户和管束部落的百长,他们由中央政府分封官职并能世袭传承。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宁、四川和西藏交界处,有七十九族藏民,其中一半以上归属西宁,西宁率先采用了千百户制度。

B、千百户制度中,所有官吏职级的大小基本上是按照官吏人户的多少决定的,但无论官职大小,都必须由中央政府分封。

C、千百户制度在管理上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最高的土官是千户,最低的是小头目或十家长,下级要服从上级。

D、小头目或十家长虽然属于管理者,但在许多方面没有权威,几乎等同于平人,尤其在量刑时,常常与平人相提并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王朝对千百户的分封与管理采用中央与地方结合的方式,高职级的千户、百户和管束部落的百长由兵部“颁给号纸”,而低职级的散百长可以由西宁夷情衙门任命。

B、一年一次或间年一次的会盟是朝廷与千百户保持政治联系的形式,也是千百户责无旁贷的义务;这种制度显示了清王朝对千百户绝对领导和对藏区的严格管辖。

C、清王朝在给予千百户权利与地位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着严格的管理,在管理上,清中央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西宁办事大臣衙门具有处分权,千百户对于属户有处分权。

D、千百户在辖区内既是司法人员,也是执法人员,既是立法者,也是被监督者。

他们立法的依据《番例》由代表清王朝的西宁办事大臣衙门所颁行。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

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

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

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

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

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

季先生说:

“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

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

这又是一顶高帽。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

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

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

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

季先生讲:

“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

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

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

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

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

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

“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

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其他几处亦有修改。

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

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

嘻嘻,胡为乎来哉!

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

证以笔者的目睹: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

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还很得意。

”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

“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

”季先生说:

“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节选自《文汇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

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

而痛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

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2)文中说:

“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

(6分)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

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

(8分)

评卷人

得分

七、写作题

1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凤凰传奇《月亮之上》

“是谁歌唱温暖了寂寞,白云悠悠蓝天依旧泪水在漂泊,在那一片苍茫中一个人生活,看见远方天国那璀璨的烟火……”——凤凰传奇《自由飞翔》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从这些歌曲中,我们听到人们高兴时可以用白云歌唱,忧愁时也可以用白云歌唱,白云寄托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

请根据你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卷答案

1.C(A项,语序不当,应为“掌握和突破”;B项,句式杂糅,“围绕”和“为主题”删掉一个;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

2.A

3.C

4.C(选自《水墨周庄》油菜“铺在大地”与“舞动”分别从静与动、视觉与嗅觉的角度进行描写。

“仿佛”“又仿佛”前后衔接,由“花”而“芬芳”再到“那种芬芳”语句严谨)

5.C

6.

7.思路点拨:

构思的焦点是要清楚“白云”虽然是自然界的一中景物,但却代表一中境界或者一中人生态度。

从境界的角度思考,我们可以把“白云”看成一种淡泊高远的境界,吸引人们去敬仰,去追求;从人生态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可以把“白云”看成一种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笑看人生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还可以把“白云”看成是一种胸怀,一种心情,一种情怀。

总之,写好这篇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积累和人生感悟。

8.

9.16、A(优:

优伶,戏曲演员。

)(3分)

17、C(A.介词,第一个“按照,根据”,第二个“来,用来”,表示目的的连词;B.第一个代词“他”,代第五类人,第二个句中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C.第一、二个连词,表修饰关系。

D.第一个代词;第二个解释为“的”或不译,助词。

)(3分)

18、B(错在“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

一则作者生活在明晚清初,入清以后,写这样一篇追忆明末杭州风习的小品,勾画一幅人情世态,是怀有国破家亡的感伤的;二则亦表现了作者超然于市俗的散淡之趣。

)(3分)

19、此时月如镜新/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20、译文:

①有的为逃避(外湖人多)喧闹而(躲到)里湖,(他们在认真)赏月但别人却看不到他们赏月的情态,(他们)也不是故意做作的赏月之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注意“逃嚣”“而”“作意”“之”的翻译)

②轿夫召唤船上的游人,用城门即将关闭(晚了进不了城)来恐吓他们,灯笼火把像排列的星星,一伙一伙地簇拥着离开了。

(注意“怖”“列”的翻译及倒装句式)

【参考译文】

西湖(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晚上),无一处可以观看,只能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

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可以)用(分成)五种类型(的办法来)观看他们。

第一类,(乘坐)有楼台装饰的游船,船上有乐器吹弹,戴着高冠,摆着盛大的酒席,灯光中歌妓表演,仆役侍候,歌声与灯光交错,迷人耳目,(这是)名义上是为了赏月而来但实际上并没有看见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二类,也有坐在船上的,也有坐在楼上的,(有)名门的美女,大家的小姐,带领着美貌的男孩,笑声叫声相杂,环坐在楼船的平台上,看看左边又望望右边,(这是)人虽在月亮下面却实际上不看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三类,也有船,也有音乐歌声,名妓助欢,闲僧佐谈,慢慢地喝酒,轻轻地歌唱,萧管低吹,琴瑟轻弹,乐器伴和着歌声,也在月亮下面,(这是)自己赏月同时希望别人观赏他赏月情状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