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553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焊接炮塔完成.docx

100焊接炮塔完成

目录

第一章炮塔发展史、垂直装甲焊接炮塔的作用及其特点分析

1.1炮塔的发展史及作用2

1.2焊接炮塔的特点分析3

1.3垂直装甲板和倾斜装甲板的特点比较3

第二章炮塔方案设计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3

2.2炮塔设计的要求4

第三章炮塔总体方案设计

3.1塔体设计4

3.2炮塔装甲材料以及抗弹性能分析5

3.3火炮拆装方案5

3.4塔体总体外形尺寸6

3.5炮塔座圈设计7

3.6出入门、指挥塔设计8

3.7小防盾设计及炮塔密封10

3.8炮塔内炮弹的放置方式及数目13

3.9烟雾发射装置13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100炮垂直装甲焊接炮塔结构特点分析与方案设计

第一章、垂直装甲焊接炮塔的作用及其特点分析:

1.1炮塔的发展史

装甲防护是坦克的基本特征。

在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技术出现之前,坦克的防护能力主要是靠车体和炮塔本身的装甲提供的。

坦克炮塔的装甲结构经历了铆接-铸造、焊接-焊接的发展过程。

现代坦克炮塔主要的结构形式是铸造与焊接。

[转自铁血社区]

追溯到一战之后,各国陆军开始大量使用反坦克炮和坦克进行反坦克作战,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口径开始逐步增大,由20毫米、37毫米、45毫米、47毫米逐步增大到50毫米、57毫米甚至76.2毫米(如苏联T-28和T-35重型坦克),采用了专门用于反坦克的穿甲弹,连步兵也大量装备了13.2和14.5毫米反坦克枪。

由于反坦克武器威力的迅速增大,坦克的装甲厚度也需要不断增加,大厚度的装甲难以再采用铆接的形式,而便于用铸造和焊接的方式实现。

于是在二战开始前,部分坦克开始采用铸造装甲,开始形成了铸造和焊接这两种不同的炮塔结构形式。

如著名的T-34坦克,炮塔为整体铸造而成;德国Ⅲ、Ⅳ、Ⅴ型坦克采用的是焊接炮塔;美国M3A1、M4和法国S-35坦克的炮塔。

然而,在二战中,除了崇尚精密机械的德国外,铸造炮塔已经被苏、美普遍采用。

在二战后世界各国设计的第一、二代坦克采用的多数都是铸造炮塔,如苏联T-54、T-55、T-62、英国“酋长”、法国AMX-30、日本61、74式和德国“豹”1坦克;中国的59、69、88系列坦克采用的也都是铸造炮塔。

美国M47、M48、M60坦克炮塔则都延续了M4坦克的制造方法,全部采用铸造。

二战后,各国加紧研制新型穿甲弹,先后研制了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目前,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可以达到600-700毫米以上,贫铀穿甲弹可以获得更大的穿甲厚度。

铸造炮塔的装甲厚度和倾斜角,已经无法抵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

碎甲弹特别适合射击较远距离上的倾斜装甲目标,能在均质装甲内表面产生崩落的碎片。

由于装药、引信、药型罩、隔板的改进和串联战斗部的出现,破甲弹的破甲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破甲厚度由二战时期的约2倍口径提高到6倍口径以上。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碎甲弹的出现和破甲弹破甲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单纯的均质装甲难以满足防护的要求,铸造装甲外形防护的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

于是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复合装甲并应用到坦克上。

复合装甲基本可以分为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两类,层数由双层和多层不等,通常外层为高硬度低韧性金属材料、内层为低强度高韧性金属材料,如果采用非金属材料则夹在中间。

因为铸造炮塔的各部分都为曲面,并且是一体成形,夹层内部空间形状复杂,限制了复合夹层内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类型。

复合装甲出现后,坦克炮塔出现了铸造与焊接并存、以焊接结构为主的形式,如苏联T-64、T-72、T-80坦克仍然采用铸造炮塔,而美国M1系列坦克、德国“豹”2坦克等则采用焊接炮塔。

炮塔的作用

坦克炮塔可以360°旋转,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目标实施攻击。

为乘员提供防护,使乘员免受子弹和流弹片的杀伤。

防护炮弹,避免炮弹爆炸伤及自己。

提供其他设备的安放空间。

1.2、焊接炮塔的特点分析 

焊接炮塔是由多块匀质装甲板(或者铸件)焊接组成的,工艺比铸造炮塔复杂。

焊接炮塔的生产需要大型设备来完成装甲板的轧制和成型,并且在组焊过程中需要使用工装来完成定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的焊接人员和焊接设备。

而焊接炮塔各部分厚度差别较大的装甲板的组焊,还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完成加工。

所以,焊接炮塔的生产周期一般都比铸造炮塔要长。

焊接炮塔采用的轧制装甲板不会出现砂眼、气孔和夹砂等问题,防护能力稳定而且一致。

但是如果在生产中处理不好或者出现焊接缺陷,焊接炮塔的焊缝将是一个弱点,在战斗中被动能穿甲弹命中时,即使装甲没有被击穿,焊缝也有可能崩裂。

焊接炮塔因为内部空间较大,而且夹层空间规整,有利于采用比较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不同材料以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提高装甲抗弹能力。

虽然铸造炮塔与焊接炮塔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整体结构完整的优点,但是焊接炮塔在采用复合装甲的情况下得防护能力比铸造炮塔要高,所以焊接炮塔与铸造炮塔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各国新研制的坦克多数都采用焊接炮塔。

1.3、垂直装甲板和倾斜装甲板的特点比较

装甲防护是坦克的基本特征。

在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技术出现之前,坦克的防护能力主要是靠车体和炮塔本身的装甲提供的。

坦克炮塔的装甲结构经历了铆接-铸造、焊接-焊接的发展过程。

装甲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有倾斜和垂直之分。

倾斜装甲板的特点:

可以增加当量厚度;引起跳弹避免伤害。

倾斜度超过60°,可导致跳弹;而且外型美观,但是并不一定节省材料,有许多主战坦克使用这种装甲。

垂直装甲钢板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在对付任何有角度的射弹都有富余的安全性;工艺性好,加工与焊接都比较方便;而且炮塔内部结构布置方便;并且为提高防护能力方便采用复合装甲;所以现代坦克许多都采用垂直装甲钢板结构。

 

第二章炮塔方案设计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课程设计的原始条件:

武器口径100mm

最大后坐阻力300000N

炮框宽度400mm

炮塔正前方抗弹能力为弹径28mm初速为1450m/s,飞行弹重4kg,不被穿透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炮塔的作用及其结构特点分析

2、根据德马尔公式确定炮塔前甲板的最小厚度

3、炮塔方案草图设计(说明总体尺寸、主要基准、各部分组成、座圈大小、存放炮弹形式与数量以及工作原理。

4、方案说明,总结及特点分析

2.2炮塔设计的要求

炮塔的结构特点是孔口多,受力大,需要灵活回转运动,处在最高的暴露位置。

一般炮塔都可以周转,塔下有底板供人员使用和座圈与车体相联结,支承条件较差。

连接部位多满足总体各方面的需要。

炮塔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全系统最强的防护性,包括最厚最强的装甲和低小的外形。

近年待别强调的是较小的正面投影面积。

2.塔内空间满足战斗乘员和部件、设备等布置的需要。

3.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大口径火炮后坐长度有限,使射击的后坐阻力很大,必须能承受足够大的后坐力。

4.质量小而平衡。

炮塔轻不但可减小坦克质量,并且使回转时轻便迅速。

平衡式炮塔的塔体前轻后重,装上火炮后,重心可接近座圈中心,即取得基本平衡。

5.回转可靠,即使被命中也不易被卡住或楔住而不能回转,座圈连接可靠。

6.拆装火炮方便,塔炮结合可靠方便。

7.门窗开关方便可靠。

所有出入门满足方便使用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8.密封满足三防和潜渡的些求,特别是座圈、枪炮安装接口等处。

9.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如生产方便、成本低、在战时能扩大生产等。

第三章炮塔总体方案设计

3.1塔体设计

炮塔塔体形状设计的参考的原则:

1.左右塔形基本对称。

基本对称的塔型外形美观,也可保持左右平衡。

但由于左、右内部要求不同,也可能使塔形略有不同。

特别是要求位置较高以环视战场的指挥塔会带来一侧的不同。

2.塔体前低后高,前小后大。

为便于操作,各种装置和设备常布置在战斗乘员之前。

指挥塔、出入门和战斗员一般靠后。

同时又由于正面防护的需要和便于平衡,炮塔常采取前小后大的形体,或表现为座圈位置靠前,形成前小后大的塔体。

塔顶前低后高还由于满足火炮俯角要求和便于向前观察的原因。

3.装甲前厚后薄、下厚上薄。

合理分配的装甲厚度是综合考虑防护的需要和倾斜角度的结果。

采用轧制装甲和复合装甲能形成不同厚度的级差。

前厚后薄是从加强正面抗弹能力出发的,但这和炮塔的平衡相矛盾。

因此,常使用后部与侧部同厚。

4.塔高尽量矮小,以满足内部空间要求为限度。

内部有三处要求高度:

中间是火炮最大俯角所要求的高度,一侧是装填手站立工作所要求的高度,另一侧是为炮长和车长观察方便所要求。

这三个高度可以分别处理,但应有适当连续性。

其中,车长指挥塔高度是可以单独处理的,但过分突出将成为全车最不安全之处。

5.设计开口必须同时考虑紧密关联的防盾,防盾以炮耳轴为中心相对于塔体和开口而动,运动范围需要保证火炮的最大仰角+18

和最大俯角-5

即要求在最大仰角或俯角时,防盾的一段不致向前方暴露塔体的开口,而另一端又不致发生干涉。

而且开口要考虑火炮的拆装方案(3.3有详细叙述)。

6.以选定的座圈尺寸来布局和设计底板。

7.考虑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和乘员空间分配的简单性。

3.2炮塔装甲材料以及抗弹性能分析

经过考虑,我们选用经过处理的均质装甲。

坦克车体和炮塔的钢装甲常用均质装甲。

均质装甲是指钢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等在装甲截面上基本一致的装甲。

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各种负荷,也应具有高的抗弹性能。

可以抵抗反坦克武器配用的弹种,主要是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

炮塔前装甲最小厚度的计算由于反坦克炮弹的初速高,弹道低伸,一般可考虑成水平命中目标。

根据德马尔公式确定炮塔前甲板的最小厚度

德马尔公式:

式中,

的单位常用dm(=100mm),

用m/s,m用kg计算。

这时的装甲抗弹能力系数K成为代表装甲材料物理性能的综合系数,应由射击试验决定,而不能按某一种应力计算。

资料推荐的K值如下:

低碳钢板1530

镍钢板1900

一般均质装甲2000—2400(其中较低值适用于低或中硬度装甲,而较高值适用于高硬度的薄装甲)

经表面处理的装甲2400—2600

原始数据:

炮塔正前方(首装甲)抗弹能力为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弹径28mm,初速为1450m/s,飞行弹重4kg,不被穿透。

我们选择经过表面处理的均质装甲。

取k=2500,代入数据得到

b=4.83dm,最后圆整取b=500mm

3.3火炮拆装方案

由于炮管外露并较易损坏,包括被大口径机枪和弹片等命中使管内壁有凸起影响射击。

可能需要在野外更换炮管。

火炮和炮塔比较重而大,从炮塔上拆装火炮可能经过两种途径:

——拆卸座圈螺钉,用吊车吊起整个炮塔和火炮,再从炮塔上拆卸和向后抽出火炮;

——炮塔前的开口较大,炮身可由开口出入,因而不必拆卸和吊装整个炮塔。

以前,对于主战坦克来讲,前者必须要求用起吊量达10t的吊车,否则无法更换炮管;这在野战条件下有时不可能,既费时,也费时。

以上这些拆装炮塔的不便,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已经不再是困难,后勤维修系统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用如图3—4炮塔拆装方案,炮塔的开口较小,用吊车把整个塔体吊起来就能实现火炮拆卸。

图示吊起塔体拆卸火炮

3.4塔体总体外形尺寸

炮塔本体的功能主要是安置火炮、搭载成员、弹药、为各种配套设备提供支座并承受各种负荷,同时为乘员、弹药提供一定的防护。

炮塔与吊篮一起构成战斗乘员活动空间。

炮塔在满足总体对各机构的合理布置前提下,还要考虑自动操瞄机构以及供输弹系统的合理布置。

炮塔外型尺寸以总体比较为原则,在确定自行火炮炮塔高度时受到以下三个因素限制:

一、装填手站立时,其靴底到其工作帽顶的这一高度。

在车内,他必须持站立姿势来装填炮弹;在上部,这一高度要加上车长指挥塔的光学仪器超出炮塔的高度;在下部,要加上车底距地高,为了防地雷杀伤有时还有防护底甲板。

二、炮塔座圈的高度加最大俯角时炮闩抬起高度之和,炮塔座圈的高度决定于自行火炮的高度。

三、火炮高低射界的影响。

火炮是在耳轴上垂直转动,火炮俯角越大,炮尾升起越高,而炮塔的高度即由此决定。

塔顶高度应满足最大俯角时,塔顶内壁与火炮间至少有200mm以上的间隙,装填手有足够的高度以便于装弹操作。

为保证乘员具有较便于工作的位置和空间,包括观察,战斗操作,出入等。

装填手单独在火炮一侧,以便于搬取和装填既大又重的炮弹,而车长,炮长同居一侧的距离最小为450—500mm。

在战斗室内的平面布置中,每个成员活动的面积应不少于550mm直径的圆柱。

乘员着冬季服装后肩宽在400mm以上。

耳轴到炮框尾部的大概距离为1200mm,我们设计的炮塔要达到使火炮能在-5℃到18℃,1200×sin5+200=304mm。

乘员的个子1700mm。

考虑到上甲板的厚度,头顶与上甲板还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塔体取700mm,吊篮取960mm。

侧装甲选取100mm,各个宽度尺寸之间的间隙取250mm,由选定的座圈直径2100mm,可以这样定出来炮塔的总宽度2800mm。

根据炮弹的长度取炮弹架长为1200mm。

各个长度尺寸之间必要的间隙共用260mm。

这样定出来炮塔的总长度4500mm。

总体尺寸如下图:

炮塔的外形尺寸详图见附件cad图纸。

 

3.5炮塔座圈设计

炮塔座圈是装在炮塔地板和车体顶板之间的滚动支承,相当于一个非标准的特大型径向止推轴承。

炮塔要求能实施360

圆周射击,以便对移动目标进行射击以及坦克自身在移动中射击静止目标或者移动目标,这就要求炮塔在整个圆周内能自由平稳地回转。

炮塔与底盘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滚珠座圈。

它由固定在炮塔上的活动座圈和固定在底盘上的固定座圈、滚圈(或滚柱)以及密封装置等组成。

其设计有如下的要求:

1.炮塔回转的阻力小,滚体与座圈滚道间最好是没有滑动摩擦,而是纯滚动摩擦。

2.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火炮射击时及炮塔被命中时的冲击负荷。

3.应能防止炮塔从车体上被掀翻。

4.密封可靠。

三防和潜渡要求能在车内迅速密封和启封,此时不一定要求炮塔能回转,最好是在稍增大的回转阻力下仍能回转。

5.直径大,断面小、质量轻、制造简单、拆装方便等。

综合上述设计的要求,由于座圈前断面理论上最好相对位置应该在耳轴正下方,坦克炮后座长为300-400mm,炮尾到防危板的长度为500-600mm,耳轴到炮尾前端面长度为500-600mm,计算出耳轴到防危板的长度为1300-1600mm,加上后座长,参考炮库我国59坦克火炮耳轴距火炮尾部防危板的距离为1400mm,并且参考“GJB1251—91规定装甲车辆炮塔尺寸系列:

炮塔座圈齿圈节圆尺寸系列有1020、1260、1500、1840、2100、2280、2360mm8种规格”,我们选择单排式滚珠两点接触式座圈,采用内圈固定,座圈尺寸定为>1840mm,考虑到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和乘员空间分配的简单性,我们选取座圈尺寸2100mm。

所选座圈截面如图3—9。

图3—9座圈截面构造

3.6出入门、指挥塔设计

我们选择装填手使用高平两用机枪,机枪支座布置在装填手门上。

潜望镜和车长门都安装在带座圈的指挥塔上。

其他要求:

①门锁销机构简单,操作便捷;②门必须设计开启后的锁止机构,防止自动关闭砸伤乘员;③指挥塔潜望镜布置合理,能达到360

观察视野;④为了出入坦克方便,门窗直径应不下于500—600mm。

也有将装填手和车长门连成一个较大的出入门的。

指挥塔设计

指挥塔的主要组成部分:

底板、塔顶、门盖、门锁机构等。

指挥他的作用:

供车长和炮长出入炮塔;为车长观察外界提供了平台等。

指挥塔的工作原理:

门锁机构可以从里面把坦克锁住,使坦克在平时组成一个密封体,也可以用钥匙从外面打开(此图上未画出此机构)。

门盖打开以后,还有一个机构在此时能使门盖固定(此处也未画出)。

由于一圈钢珠的存在,指挥塔可以相对于炮塔做相对运动。

装填手出入门设计

装填手出入门的主要组成有:

底座、内座圈、门盖、门锁、机枪架等。

装填手出入门的作用:

供装填手出入;也可以从这里装卸炮弹;机枪架上安装机枪,可以对近处目标射击等。

装填手出入-门的工作原理:

门锁把门盖与车体锁住,使车体内部成为一个密封体。

依靠一圈滚珠的存在,可以使机枪架任意旋转。

3.7小防盾设计及炮塔密封

所谓防盾就是指安装在火炮身管两侧的两块防护用的装甲板。

坦克炮防盾有的是插在炮塔前装甲的外面,安装在炮塔外部,称作外防盾;有的是插在炮塔前装甲的后面,也就是在炮塔内部,称作内防盾。

坦克炮塔正面除了安装有厚厚的炮塔装甲以外,还要加上火炮的防盾,因此坦克炮塔正面的防护力是最强的。

比如KV-85,图中标识有四个红点的结构,就是防盾。

这个防盾是装在炮塔外面的,是外防盾。

火炮防盾是坦克防护手段中的重要一环,是弥补火炮与炮塔间的防御缺口的重要手段,早在坦克的初期发展阶段,火炮防盾就被视为坦克防御的一个重点。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德国虎王坦克采用了两种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保时捷)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炮塔。

而虎王坦克为什么要采用两种炮塔的原因之一就是波尔舍(保时捷)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于是在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

防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于坦克火炮俯仰,炮塔的开口处就成了整个炮塔的防御软肋,要在正面范围内为炮塔内的乘员提供与炮塔其他部分赋于的相同程度的防护力,就必须安装火炮防盾。

防盾要能防轻兵器火力以及各种口径(直到主要口径)的火炮。

多年来各国曾试验过不同的防盾设计,其基本的想法就是用最轻的重量和最简单的结构来提供防护力,这些防盾一般可分为内装式和外装式。

采用内装式防盾的炮塔,可以将炮塔开口尽可能的缩小,将防盾的中弹几率降低,因为炮塔本身的防御能力要高于防盾,所以这样就等同于提高了整体防护能力,并且内装式防盾使整个火炮的质心后移,平衡了火炮质量,缩短炮尾的长度。

但内装式防盾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其安装于炮塔之内,所以它会与火炮耳轴的安装产生冲突,往往会产生重叠,这样就对耳轴的安装产生不便。

内装式防盾占用了炮塔内的有限空间,使炮塔内的设备布置更加拥挤,而且它限制了火炮的俯仰角。

现代坦克的装甲,往往采用倾斜设计来增大防护能力,但内装式防盾会影响炮塔前装甲的倾斜,造成炮塔设计上的一些困难,不过随着外挂复合装甲的普遍应用,这一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与内装式防盾相对应,外装式防盾因为其安装于炮塔外部,所以其不与耳轴的安装产生冲突,方便了耳轴的安装,从而使火炮的维护与拆卸更加方便,在早期坦克之中更容易的实现了在不拆除炮塔的情况下更换炮管,但随着设计与工艺的完善,现在这一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外装式防盾不占用炮塔内部的宝贵空间,使炮塔内设备的布置更加宽松,并且不干扰炮塔前装甲的倾斜设计,同时使火炮可以拥有更大的俯仰角范围。

同样,因为其装于炮塔外部,就使得炮塔开口比内装式的要大,增大了防盾的中弹几率,降低了整体防御能力。

而且外装式防盾使火炮的质心前移,使炮尾的长度增加,增大了炮塔体积。

如下图所示为

但对于我国目前的坦克。

我国的坦克设计秉承了前苏联的风格,普遍采用了内装式防盾设计,所以在炮管与炮塔的连接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凹陷,这就造成了下雨或风沙严重的时候这一部分会积水或泥土,从而影响火炮的使用,于是设计者就在这里增加了一处防水帆布,来减少雨水风沙的影响。

这就是我国坦克上为什么有那块“遮羞布”了。

但使用防水帆布这一设计并不是内装式防盾所独有,其实很多采用外装式防盾的坦克也有这样的设计,如美国的M48巴顿坦克,再其外装式防盾与炮塔连接部位也使用了防水帆布来增强密封性。

如果抛开这层“遮羞布”不说,内装式防盾比外装式防盾有更强的密封性能。

只是外型的缺陷使其一直使用这块“遮羞布”,而使用外装式防盾的现代先进坦克由于其制造工艺的进步,密封能力得到提高,也就不需要这块“遮羞布”了。

因此有人认为这块“遮羞布”的存在其实是我国坦克制造工艺底下所至,其实不然,内装式防盾与外装式防盾在制造工艺上并无差别,只是我国的坦克设计者与西方坦克设计者在观念与习惯上的差异而已,两者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而我国的装甲车辆并不是全都采用内装式防盾设计,我国的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和PLZ-45155MM自行加榴炮就采用的外装式防盾,因为作为曲射火炮,这两种装甲车辆要求更大的火炮俯仰角,而我国的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就使用内装式防盾,因为它是直射火炮,不需要太大的俯仰角。

可见采用什么样的防盾,是与火炮的功能相适应的,并没有所谓的制造工艺上的障碍与观念上的落后。

胎死腹中的中美联合研制的“美洲虎”坦克也是使用外装式防盾,因为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英国皇家兵工厂生产的L7系列105MM坦克炮,为了与火炮相匹配,所以采用了外装式防盾。

武器是用来满足战争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固定思维所能禁锢的住的。

其实,就防盾本身而言,虽然有完善的设计与先进制造工艺,采用了新材料,但其本身的防护能力依然低下,完全不能与炮塔正面装甲相抗衡。

在受到小口径武器或破片攻击时,防盾还能为坦克提供一定的防护,但因为其是刚性连接在火炮身管上的,所以此部位在受到大口径武器或反坦克导弹攻击时,即便未被击穿,也会将巨大的能量直接传递到火炮身管,进而传递到火炮的内部结构,因为此部位的零件精密且集中,会造成火炮的严重损伤,而且会在炮塔内部产生严重的崩落,杀伤内部人员,使坦克丧失战斗能力。

所以,不能强调防盾的防护能力,低矮的外型、强大的装甲和先进的防护措施才是衡量一个坦克防护能力的关键,防盾只是一种辅助和应急手段而已。

因为大多数的坦克采用的是内防盾,所以我组所设计的坦克防盾也采用内防盾的形式。

我门所设计的小防盾采用铸造的形式,易实现,成本低;小防盾除起到防御作用,还与炮塔内部成为一个完整的密封体,起到密封炮塔的作用;小防盾和炮塔的连接时里面和外面都用帆布材料密封,外面帆布的一边与小防盾顶部用螺栓连接,另一边与塔体用螺栓连接;里面帆布的一边与塔体靠螺栓连接,另一边用小防盾内圈与摇架挤压连接。

内防盾和外防盾的形式如下:

图(a)外防盾和(b)内防盾

防盾的密封图如下:

采用的好处:

1)足够的抗弹性能;2)能够随身管俯仰,而不与炮塔干涉;3)密封可靠;4)与炮塔始终保持不变的小间隙;5)拆装方便。

下图为所设计的小防盾的图:

3.8炮弹存放形式以及数目

本课题所要求的坦克炮为100mm炮,弹丸的长度最长估计为900mm。

炮弹布置的要求如下:

1.位置尽量低和不靠车前,以免被命中后出现“二次效应”破坏。

要能可靠安全地固定放置,不容易和其他物体碰撞。

2.取弹方便、迅速、省力。

踞装填手最好在一手臂远处,炮塔转到不同方位时也能取到不同的弹种,取出后不需换手颠倒头尾就能装弹入膛。

3.允许少部分炮弹布置在需要先搬动其他部件或设备才能取出的位置。

这要求在战斗间歇中倒换一次位置。

4.不妨碍火炮俯仰、战斗部分回转和人员的操作。

炮弹布置位置是在战斗室之后的车尾的平衡舱里,可能需要占用一定车体长度。

车内前部驾驶员侧不是很好的地方,但具有灵敏的防火抑爆装置和弹架油箱时,也常储存一些。

炮塔后部平衡舱内储存炮弹很普遍,可以对炮塔起平衡作用,取用也最方便。

但这里正是最不安全的地方,无论从正、侧面及空中,被命中的机会多,只宜于放置最初射击的少数炮弹。

我们选择炮弹放置在炮塔后部平衡仓内,使用隔舱化布置形式。

直排3排共发,超速脱壳穿甲弹12发和爆破(榴)弹14发,破甲弹8发。

3.9烟雾发射装置

坦克除了自身的装甲防护等被动防护,还具备主动防护能力,其利用烟幕发射装置施放烟幕进行防护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