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428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docx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

科学复习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答: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纵向看):

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横向看):

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总目标是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总方向,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活动的“引航灯”。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

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观察法:

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6、小实验:

小实验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7、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8、分类:

分类:

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9、操作性问题:

是一种可以经由过程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追求答案的问题。

操作性问题可让学前儿童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自己找出答案。

这一类问题直接或指出应该如何运用科学材料去得到问题的答案。

(标准答案以教材为准)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11、集体教学活动:

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12、社会资源:

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3、偶发性科学活动:

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14、探究性教学 :

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6、“STS”教育:

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 幼稚园的自然 》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_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_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家庭中__接受科学教育。

                      

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__要求。

                             

9、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 科学 ”、“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

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 识字教育 紧密结合。

11、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 、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1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 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个别物体观察、间或性观察、室内、外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几种。

14、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

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二元 分类。

15、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 。

16、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1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18、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9、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20、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21、  理论性问题 是一种需要高度的理论来解答的问题,或者是它的答案相当复杂,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

22、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 、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23、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阶段目标、与终期目标  相一致。

24、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整合性 要求而设计的。

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  。

26、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体 。

27、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 操作活动 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28、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

活动等。

29、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获得科学经验 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 园地   。

3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

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  、制作创造类。

3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 自然观察  评价方式。

33、 问题测试   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34、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 丰富性  、材料的探索性。

35、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活动和游戏性区角活动等二类。

 

3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 和作品分析法等。

37、问题测试 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   矫正  系统

39、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

课程、专题教育 和课外活动。

40、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

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整合性  原则。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布鲁纳)                     

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

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同治)年间。

 

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

科学是关于(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6、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C、4~5岁)

7、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

8、“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5~6岁)

9、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蝌蚪、蚕)

10、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3~4岁)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2、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这类问题属于(C理论性问题)                   

1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16、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B、行为核对)

17、“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B、美国 )

18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情境观察           

19、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观察法)

2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要点):

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

科学经验是和具体的事物、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而科学概念则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的概括。

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的关系:

从两者的概念来看,不同之处在于:

科学经验是和具体的事物、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而科学概念则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的结果。

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看,两者作为知识目标的两个层次是相一致的。

儿童获取科学经验要为形成概念服务,为形成概念作准备。

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要建立在丰富的科学经验的基础上,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才更具概括性和代表性,儿童对概念的理解才更深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答: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

在内容选编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启蒙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地方性原则、季节性原则等。

科学性原则:

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启蒙性原则:

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系统性原则:

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时代性原则:

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地方性原则:

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

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要点):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要科学地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研究社会、研究学科特点,从三方面的综合信息中来确定。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4、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答题要点:

(1)季节性原则:

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所谓的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地方性原则:

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2)我们认为,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不仅应该在选择内容时有所体现,更应该在编排内容时有所体现。

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材料,而要注意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性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体系,即使有的地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内容体系,也不可能适合其他地区。

因此,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幼儿园都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当地的资源中选择内容,努力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地方课程或本园课程。

在编排教育内容时,则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安排教育内容的计划。

我国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都要根据本地的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

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由近及远地安排教育内容。

我们提出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不等于是一定要认识当地可见的事物。

当地没有的事物也可以认识,但要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即先认识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再扩展到较远的、不常见的事物。

5、请简述教师在小实验中的指导要点?

答题要点:

(1)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

提供充足、多样的实验材料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注意实验材料、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和实验对象的差别。

(2)指导学前儿童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

积极引导、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活动。

(3)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

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儿童能反复操作,与客体接触、相互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4)交代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安全。

 

7、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答题要点: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儿童观察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进行现场观察。

(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现象。

教会儿童全面有序地观察。

(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8、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题要点: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儿童观察活动时的指导要点为:

(I)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2)引导儿童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教会儿童全面有序地观察。

(4)引导儿童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

(5)将观察和儿童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活动相结合。

(6)在观察的同时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思考。

(7)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的发现。

(8)指导儿童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9、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

答题要点:

科技玩具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

(1)在日常游戏中,科技玩具可作为一般游戏和科学游戏的工具,让儿童亲自操作,了解其特点和玩法,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

(2)在正规性科学活动中作为教具。

(3)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如科学发现室中摆放一些科技玩具,并时常更换种类,可让儿童在玩耍中不断探索不同种类玩具的功能和玩法,从中掌握一些科学的知识和操作功能。

(4)举办“小小玩具展览会”。

教师和儿童共同为展览会做准备,也可请儿童带一些自己的科技玩具参展,并分类摆放。

儿童在参观过程中,倾听讲解,亲自玩耍和操作,相互交流。

在选择游戏时,首先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1)游戏的科学性。

即保证游戏知识的内容准确,难度适中,符合科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儿童学习的可能性。

(2)游戏的趣味性。

即游戏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3)游戏的活动性。

在科学游戏中,既要有外部的操作感知和身体运动,以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又要有内部的智力活动,要求儿童努力进行思考。

两者的有机结合,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能达到科学游戏的目的。

(4)游戏的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的要求和游戏的展开,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而不能限制儿童的活动。

游戏的规则要简单,便于儿童执行。

其次,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10、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自己需要阐述)

答题要点:

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11、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自己需要阐述)

答题要点: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12、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

(自己需要阐述)

答题要点:

(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

(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

在选择与利用这些社会设施时,应注意要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而且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阐述:

(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4、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15、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答题要点: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    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16、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答题: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17、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题要点: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