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728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模拟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用刚石切割玻璃

D.用铜丝做导线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3.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图案)

B.

水中山的“倒影”)

C.

游戏中的“手影”)

D.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4.如图的握力器是一种健身器材,主要是利用金属的

A.导热性好

B.弹性好

C.导电性好

D.密度小

5.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

C.c

D.a、b、c、d

6.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解释合理的为()

A.雪、雾是凝华形成,露、霜是液化而成

B.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液化而成

C.雾、露是凝华而成,雪、霜是液化而成

D.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升华而成

7.我们进行了以下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是4.0V

B.

液体的体积是40L

C.

物体的长度是8.30cm

D.

电能表的示数是123.4kW•h

8.与题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吸声环节控制噪声

B.“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算车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C.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调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D.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9.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这是液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0.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战斗机是静止的

B.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战斗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11.田野里油菜花盛开,走在田埂上闻到沁人的花香,这说明分子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选填“引”或“斥”)力,若把水分子看成一个小球,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______μm。

12.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_(写字母).

13.在各种不同色光中,_____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某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将发光体放在该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35厘米处,它经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14.一束与镜面成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若使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15.“五·一”休假期间,小明一家乘坐游船在鸭绿江游玩,看见鸭绿江大桥向他们靠近.以鸭绿江大桥为参照物,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耳朵的.

16.小明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得结果如下:

L1=1.41m,L2=1.42m,L3=1.31m,L4=1.43m。

分析数据,小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

17.如图,“冰壶”是一项体育运动,冰壶出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壶_____;为了减小冰壶收到的阻力,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刷冰,使冰层表面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而产生水,这是通过_____方式来改变表层冰的内能的.

18.潜艇上要安装声呐来探测水中目标,它是利用_____波来工作的,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却不用声呐来探测周围目标,原因是_____.用录音机记录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听,播放出来的声音和你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相同,引起这一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

19.如图甲,喇叭在“唱歌”,会看到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_.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说明喇叭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而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__________。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 。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察情况记录在下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______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g.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铝块3

162

60

2.7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__________,不同点是:

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__________;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

为什么?

________

22.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________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由上可知密度是_______(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3)由实验可知:

干松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kg/m3.

(4)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_________

2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24.在“观察晶体的熔化”实验中,当海波温度升高到40℃时,继续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小红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画出海波熔化的图象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知:

此实验中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_℃.

25.某固态物质加热后变成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T)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问题.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

(2)第6~12min物质_______(选填“吸”、“不吸也不放”或“放”)热,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冷却_______min后开始凝固,其凝固点为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某冰块夹杂着一个石块,沉没在柱形容器的水底。

其中冰的质量是45g,石块的质量是12g,冰块的总体积是56cm3,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cm³?

(2)石块的密度是多少g/cm³?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容器中的水面下降多少cm?

五、作图题

27.如图所示,

为某物体的一点,

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有一个平面镜,请你画出人眼在

点处通过平面镜看到

物体的像的光路图.

(______)

28.如图所示,S点是人眼,P、Q为不透光挡板,请画出人眼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

(______)

29.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六、简答题

30.重庆近年来成为一个“网红”城市,位于万盛的奥陶纪公园,也成了众多游客喜爱的“打卡”景点。

景区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长的玻璃廊桥”——天空悬廊;有通过人工“造雪”,使游客可以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的冰雪世界;有可以和恐龙等“卡通动漫”合影的娱乐项目;有刺激的高空速滑项目,只见游客“嗖”一声就滑到了半空中,感觉自己在天空翱翔;景区的明星项目是“悬崖秋千”,利用电动机把人拉升至高空再释放,要荡完规定的时间才能停下来,简直就是一场“生死契约”的挑战。

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信息:

电动机把人拉升至高空;

物理知识: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答:

物理信息:

_____;物理知识:

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