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199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docx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

诸暨市赵家镇中周佳琪

内容摘要: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的研究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对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及教学模式加以初步研究和实验。

力求让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能基本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形成忠诚、自信的意志品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

农村初中研究实践

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的研究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单一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而制定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课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加以实验、探究并寻找出富有实效的方法。

一、研究课题背景及立论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仅侧重于教育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而往往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

我们要使学生既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而现在我们的教学长期脱离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不但许多学生无法回答,甚至有部分数学老师也回答不出来。

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找不到数学的影子,尤其是农村学生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的,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为了解题,是为了考取高分,所以他们没有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实际上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

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也仅仅为了考试而教数学。

在老师们的日常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个不会考,不用去教了!

浪费时间!

’这一类的话。

因此,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的意义不仅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的,而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而社会实践活动课为数学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协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课会听到、看到真实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利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研究和探索,创设适合我校的数学活动实践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研究课题模式,这一点可以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2、通过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努力让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能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

如让学生绘制统计图表,使他们学会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2)能基本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发展为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方说学习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时,我就讲到有的同学以后可能会回去开店,由于赵家镇是香榧的主产地,于是我教他们如何去开一家香榧茶叶店,销售单价定的价格过高和过低都不行,那么怎么样去选择一个适当的价格,可以使得总利润最高,这就可以用二次函数最大值来解决,来自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培养学生形成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质与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比方说农村里面分田地分香榧时的丈量工作就要用到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要用到近似值的处理。

(二)研究内容

1、对现行教材的研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理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我对现行的数学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筛选,把活动的重点定在“一次方程”、“函数”、“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统计”等内容上,分别开设了“生活中的一次方程”、“商标制作”、“现实生活中的函数”、“日常生活中的概率等问题”、“如何测高度、测距离”、“学校考试成绩统计”等活动课。

2、对学生现状的研究。

我校地处半山区,学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面比较狭窄,实践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

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例“生活中的函数”实践课上,我就设计了多层次活动模式。

先说明剧本:

小明一家星期天去公园里玩,大家骑自行车去,去的时候兴高采烈匀速前进,路上不小心车胎破了,他和爸爸一块儿去补胎,然后重新上路,为了赶时间加快速度到达公园。

中午一家人在草地上野餐,下午游览了公园后开始返程,因为有一点累,所以回去时的车速放慢了。

我先让几个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提前准备一星期,然后请他们上台表演小品(8分钟左右),请大家一方面看看谁表演的最好,一方面收集整理数据,演好后请大部分学生算一下速度时间路程,设法导出一次函数,最后请成绩好的学生上黑板画出图象,最后还评出最佳表演奖,发给奖品以资鼓励。

这样做的话可以尽可能使所有的同学都有所收获。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创设数学活动,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活动环境,以此来适应学生的情意差别。

例如一般情况下女生可能会比较喜欢代数,男生可能会比较喜欢几何,在设计活动中尽可能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差异,以求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对活动课形式的研究。

A数学活动课以活动内容来分为:

社会调查、综合研究、研究制作。

B数学活动课以活动形式来分为:

个别调研、小组活动、集体交流、实践操作。

C数学活动课以选题范围来分为:

指定型研究课题、半自选型研究课题、全自选型研究课题、自选他选综合型研究课题。

4、对活动课老师指导原则的研究。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农村特点的可操作性。

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A实践性:

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要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比方说对农村学生要多谈篮球少谈足球,因为农村学生篮球几乎人人会打,但是很少有人去踢足球的。

B兴趣性:

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可以适当谈谈流行歌曲,电视剧,时事政治等,讲的精彩的话不但可以吸引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

C层次性:

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

比方说刚才那一个生活中的函数活动,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的学生上黑板画图,尽量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D结合性:

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领作用,不包办代替。

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主导,学生可能象一群无头苍蝇嗡嗡乱飞。

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思考过程,让他们少走弯路。

比方说讨论前老师一定要先给学生分好组,明确讨论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

E鼓励性:

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

肯定他们的探究意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亢奋,自信心增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主动发展得以加强,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有条件的话多采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

比方在活动当中有时可以主动去辅导平时一直都不好的学生,哪怕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研究的内容,将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数学实践能力的状况及造成现状的原因,为研究课题立论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课外活动实践课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

行动研究法将按照本研究课题材提出的“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的研究制定全面的实施工作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查阅文献,组织落实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学习状况分析,研究课题论证和制定实验方案。

2、实验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月课外活动课内容的确定和班级层次的分析

第二阶段2006年2月----2008年2月活动模式的确定及实验教学

第三阶段2006年4月----2008年2月全面评价实验研究

3、总结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2月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四、研究成果。

(一)通过对农村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的浅探,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数学课外活动体系。

1、形成了适用于农村初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体系。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建筑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内容应以现使用的教材为主,以各章节中与知识发生过程有关的内容,挖掘内含可供探索发现的成份,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开发、精心组织设计,活动本身无论创设、模拟或记实都必须在实践中方便易行的,不能脱离当前农村学生现有的条件和环境所制约的活动内容。

数学活动实践课的内容设置表

1.生活中的一次方程

通过应用一次方程有关知识来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讨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家里安装电话的初装费和月租费,还有每分钟的通话费用的高低问题。

2.商标制作

自主设计几个简明的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的图形构成的商标,再着色并配有简炼的广告语。

例如给赵家的香榧龙头企业冠军公司和老何公司设计商标和广告语比赛。

3.现实生活中的函数

调查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可用函数具体实例,写出调查报告。

例如香榧丰收后,赵家榧农在摘下香榧后到底是卖青果还是卖炒熟果给收购商更加划算问题。

4.日常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尽可能地多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概率实例,写出关于生活概率的重要性的小论文或学习体会。

例如研究一下花2元钱买6+1体育彩票中500万大奖的概率,如果花20元去买呢,以及假如把6+1改为5+1的话中奖的概率会有什么变化。

5.运用解直角三形方法测高、测距

提出现实生活中有关测高、测距的实际问题,设计方案,运用解直角三角形方法来解决。

统计实习用统计的方法对班级成绩在全校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研究、处理,写出调查报告。

例如在晴天的日子里带学生到操场上去,给他们一根米尺和一盘卷尺去测量旗杆的高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个人能力和差异活动要求适当降低活动要求。

2、形成适用于农村初中数学活动实践课中师生角色定位的策略。

(1)主体性和主导性必须相结合的策略: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特征,农村初中生如果缺乏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潜能不会被充分挖掘,但是如果老师的主导变成了包办代替,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就会被扼杀。

所以老师在活动中仅是一个引导者,重在教会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要尽快改变教师包揽的传统做法。

(2)“统一”和“自由”相结合的策略

由于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有时含有隐性的特征,如果放任自由,活动内容就得不到监控,例如测旗杆高度实践课,如果没有统一参照物,没有规定的测量目标,那么他所测的物体长、宽无法说明他到底有没有实践,也无法一一证明他们的答案准确与否,所以有时实践活动内容必须统一。

而由于农村初中生各种条件限制,层次的参差不齐,个性特长的不同,有时允许他们自由选题,例如“生活中的函数现象”就让他们自由选题,因为他们生活环境不同,对不同的现象有不同的体会,自由选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形成适用于农村初中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活动模式“活动----发展”。

通过对多种活动课型模式的实践研究形成了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活动----发展”课型模式,它分化为五个步骤.

1.问题引疑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标,以设问创高情景等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努力思考,进而产生获取问题解决的强烈愿望和需要,让学生主动并愿意走到实践中去。

如:

在“生活中的函数''这次活动的导语可为:

我们已学习了常值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那么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函数?

到了最后还可以补充提问:

除了这些函数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函数?

2.实践探究是学生主体活动,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实验,动手尝试,自己亲手获取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和操作能力,此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活动成果,并且指导学生获取正确活动结果的方法。

3.交流小结是实践活动课中最活跃的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活动的思路、经验、结论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应延迟判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但又不失时机地激活学生,鼓励学生拓宽范围,创新思路,举一反三。

例如有的年青老师喜欢提问时先叫起来,再提问,我发现后马上提醒老师改正过来。

4.探索发现活动的过程始终贯穿于探索、发现、并以探索问题,发现了结论为主线展开,让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和活动材料进行挖掘、整理、并作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概括从而发现规律,教师帮助他们形成结论,转化知识。

例如在讨论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时,我让他们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一个一个找过去,最后归纳规律。

5.迁移发展从外显的操作达到内化的思维,在探索,发现中获取知识,形成结论,以便用化归的方式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巩固拓展,促使学生用实践的结果指导实践,以达创新。

例如学生通过“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测高、测距”的实践活动后,一位学生很自豪地说:

我不上树,能测出树高,不过浦阳江,也能测浦阳江的宽了。

此时我笑着对他说,不用去那么远,你可以星期天去测量一下学校后门的檀溪河的宽度吧!

(4)、获得了农村初中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手段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课的形式、手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适合农村学生活动的主要有三种:

单一型、组合型、复合型。

单一型指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内容如“商标的制作”就采用这种形式。

组合型是指两个以上的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完成,如讨论、交流、计算、调查等,在形式上允许有困难的学生随意寻求他人的帮助。

复合型是指群众参与单一型,组合型的综合运用,如“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测高、测距”时可以把班级分为十个小组等。

活动中要重视多向学生宣传使用现代化技术的辅助,如调查活动又可用电话、电脑,汇报结果以及自制投影片等,形成以知识集约化,信息化为实施形态的互补体系。

我发现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实践课的实验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1、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变化。

何明同学家最近买了一台电脑,周围的同学比较羡慕。

但买电脑不上网,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于是他爸爸让他到赵家邮电所去了解到有两种上网收费方式:

一种是包月制,即每月无论上网时间多长均为65元;另一种是计时制,每小时3元,那么采用哪种上网方式更适合他们家呢?

他回来把两种收费整理成两种收费Y元与X小时的函数:

Y=65(0

“你数学没有白学,可以帮家里安排怎么样省钱了!

”。

因为他爸爸做生意比较忙,平时需要上网的时间比较长,估计会远远超过22小时,所以最后由他作主帮家里办理了宽带上网,他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资料、阅读信息,丰富了生活。

当他在班级里讲了这件事后,很多同学都想有机会试一下,我马上因势利导布置一题:

请学生回家后调查父亲一个月的手机的通话时间,然后去电信局查询一下小灵通的通话资费,到移动营业厅查询一下大众卡的通话资费,然后帮你爸爸策划一下怎么样选择可以使费用最少,一个星期后绝大部分都完成了任务,而且有不少学生家长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变了原来的套餐,节省了费用,还好好表扬自己的孩子,学生感到非常高兴。

2、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很大发展。

实验初期,由于大部分学生向来没有合作意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因此一下子失去了活动目标,随着实验的深入,以及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及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找同学、老师、家长和他人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在活动中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交往中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创造与分享,因此他们能更加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困难,平时更加体谅他人,他们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交往能力,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渐渐的部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减少了。

 

下面是在实验中作的一次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实验班(45人)

对比班(45人)

给他新任务愿意接受的人

38

21

遇到困难能请到他人帮助的人

29

13

主动能与父母沟通的人

31

15

别人有困难愿意帮助的人

28

12

3、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通过对实验班的观测,发现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是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与教材、老师不同思路的人数的对比表。

第一次(人)

第二次(人)

第三次(人)

第四次(人)

实验班

22

11

9

17

对比班

9

6

5

12

表中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想法,进而说明实验班的这种勇于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强于对比班的学生。

4、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加浓,成绩上升。

由于活动课开展,使学生知道生活随处有数学现象,使数学亲近了学生,他们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了,对数学有感情了,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请看下表:

(开始阶段)

初一第二学期

平均分

优秀率(%)

实验班

78

87.6

对比班

79.3

89.2

初二第一学期

平均分

优秀率(%)

初二第二学期

平均分

优秀率(%)

实验班

82.2

87.8

85.3

91.6

对比班

79.5

84.4

78.7

82.1

除此之外,实验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初二第二学期里合格率和优秀率均是全校第一名,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校级数学竞赛中实验班几乎占了60%获奖名额,其中有三名同学包揽了全部的一等奖,在校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我想,随着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推广,相信应该会对农村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有一定推动作用。

(三)提高了我校的教科研水平。

这一课题的展开实施,需要同科老师及相关班主任的通力协作,也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支持,经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参与此课题的教师的教研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我校整体的教研氛围更为浓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中学数学研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